魔蝎小说 > 其他小说 > 凤舞九天之逆天行 > 第十三章、方寸之间
    扔掉了《凝血秘籍》,顾奇珍一身轻松,当晚也找伙房的老丁弄了一坛酒和几个菜,跑到林烈的宿舍,一直喝到深夜,说了无数要一起站在明日修真界之巅的豪言壮语之后,才踉踉跄跄回到自己的宿舍。

    到了宿舍,顾奇珍好在还知道把门关上,不过脱衣服这件事就没顾得上了。上床之后,攥着韦应苏留下的那块玉佩,呼呼大睡了起来。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林烈把门拍得砰砰响,他才从睡梦中惊醒。

    林烈一进门就毫不留情地笑道:“真不知道你这家伙得了什么宝贝,居然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顾奇珍一边摸到一把断了小半齿的梳子,刷刷梳了两下头发,又从脸盆里捧起水来淋到脸上,才反唇相讥:“哥哥我酒量小,哪像你这家伙,千杯不醉、万年不死。”

    “千杯不醉,呵呵,不敢当,不敢当……”笑着笑着,察觉到不对劲,林烈猛喝一声:“敢骂我是龟!”

    伸手要打时,发现顾奇珍已经披上一件宗门最普通的青色长袍,跑出门外了。

    “出来时别忘把门锁上,脸盆里放着十万粒丹药呢,少一粒你赔我一坛好酒。”顾奇珍在前面得意地笑着。

    看着脸盆里还在荡漾的半盆清水,林烈无奈地把门锁上,才追了上去。

    看到林烈追来,顾奇珍放慢了脚步,问道:“功法秘籍能够随便选吗?”

    “只要你能看到的,就能选。”

    “还有看不到的吗?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你到了就知道了。”

    “你选过一次都不知道,我怎么到了就知道?”

    “你选了也照样不知道为什么,你到了就知道我为什么不知道。”

    在林烈故弄玄虚的绕口令式回答中,顾奇珍终于败下阵来,忿然道:“真不知道有什么是你知道的!”

    调侃间,两人走过石桥,将滴泪湖抛在了身后,脚下已是青云峰。

    方寸阁就在青云峰上,而且很醒目。因为偌大的青云峰总共也就一个院落、一个广场和一座小楼。

    院落里有议事厅,广场是演武场,小楼就是方寸阁。

    青云峰最南边的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是议事厅,正对着山门;演武场座落在议事厅的北侧;方寸阁座落在演武场的西侧,也就是议事厅的西北侧。

    对方寸阁,顾奇珍再熟悉不过了。几年来,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化湖成功、如何进入这座苍松掩映下的小楼挑选功法秘籍,经过青云峰的时候,总免不了远远地望上几眼这个只有新晋的化湖期修士才有资格进入的地方。

    此时,顾奇珍终于可以站在方寸阁近前仔细打量它了。

    小楼并不高,从外面看,似乎只有两层高,长不过二十来丈,进深不到十丈,而且黑色琉璃瓦的绿边都已若隐若现,青砖砌成的墙根也布满了矮矮的一圈苔藓。唯有楼前的几株古松苍翠挺拔,给小楼增添了些许沧桑和厚重之感。

    想到进入小楼就可能得到与林烈的天罗刀相媲美的功法,顾奇珍难免有些兴奋,还有些紧张,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林烈察觉到身边这位新晋的化湖期修士有些紧张,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吧,推开门就行了。”

    这话像是鼓励,却起不到半点儿鼓励的效用,因为他们两个都知道顾奇珍紧张的不是推门之前的事情,而是推门之后的结果。

    林烈说得这么不对题,莫非他也很紧张?

    顾奇珍对着林烈笑了笑,像是表示自己不紧张,也有些宽慰林烈的意味,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攥了攥紧握的拳头,坚定而忐忑地走向方寸阁的门。

    方寸阁的门是寻常的香檀木所制,没有太多的雕饰,表面的黑漆甚至出现了几处剥落。

    尽管林烈说过推开门就行了,顾奇珍还是站在门前轻轻叩了几下。

    没有人回应,也没有脚步声。

    又等了数息,顾奇珍确信没有人会来开门,只好象林烈所说的那样伸手去推。

    轻推松下门,门应声而开。

    顾奇珍向门内望了一眼,只看到一片空荡荡。

    这是真的空荡荡,没有人,没有屏风字画,甚至连家具摆设都没有。好在还有地,一种粉红色岩石铺成的地面,看起来很是温馨。

    新晋的化湖期修士小心翼翼地迈出一只脚,轻轻踏在粉红色的地面上。

    地并不滑,也没下陷,不像有机关的样子。

    他跟着迈出了另一只脚,于是整个人就进入了方寸阁。

    顾奇珍刚进入方寸阁,门就自己关上了。眼前一片漆黑。

    转身回去想打开门,却怎么也打不开。

    只好在黑暗中摸索。

    顾奇珍想了想,决定一直向前走。

    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多年的挫折使顾奇珍深深地坚定了这个念头,此时依然没有动摇。

    伸出一只手在前方摸索,另一手当胸一横,脚步缓缓向前移动。

    一步,两步,三步……

    据顾奇珍推测,门距对面的墙也就五六十步的样子,可他走了一百多步也没触碰到墙。

    “莫非这就是方寸阁的考验?”顾奇珍暗想。

    管他什么考验,哥哥我依旧向前。一念及此,他不仅步子迈得大了,连防备撞墙和偷袭的双手也撤回了腰间。

    一会儿,又是一百多步。

    这一百多步,每一步的步幅很大,远远超过了先前的步幅。这意味着顾奇珍这一会儿走过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方寸阁外表的长阔,甚至超过了演武场的长阔。

    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顾奇珍停下脚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眼前的黑暗,是对于眼睛来说的,如果闭上眼睛呢?

    顾奇珍闭上了眼睛,仔细地去感受,去倾听。

    四周一片沉寂。

    数十息过去了,仍是一片沉寂。

    大半个时辰过去了,还是一片沉寂。

    顾奇珍心中大躁,暗骂:“哥哥我怎么这么命苦,好不容易有机会选功法,竟然什么都看不见。真他奶奶地气死人了!”

    就在他心烦意料之际,忽然听到前方似乎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响了一下。

    只响了一下,又归于沉寂。

    换成其他人,很可能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但顾奇珍坚定地认为的确有声音响过。所以他再次闭上双眼,努力静下心来继续聆听和感受。

    不知过了多久,那微弱的声音又在前方响起。这次,顾奇珍听得很真切,那是一声叹息。

    他再无迟疑,睁开双眼,向声音响起的方位大步走去。

    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光线。光线虽然微弱,已足以照亮周遭数尺。

    他一边继续前行,一边打量四周。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或高或矮,或茂盛或纤弱,不一而足,都散发着自然的芬芳。其间有蚂蚱蹦跳,蚜虫啃咬,更增添了生机。

    顾奇珍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找到路了!

    越往前走,光线越亮。待到后来,已与野外的白昼无异,能够看到几百丈外的情景。

    顾奇珍这才看清,自己果然已置身于一片无边无际的旷野之中。脚下踩着松软的泥土,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青草,远处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榕树下坐着一个人。

    顾奇珍推测先前那两声叹息定与此人有关,明白见到此人是挑选功法的关键。

    再往前走,已经可以看清那人身穿一袭白衣,头戴紫金冠,虽看不清眉眼,但自有一股潇洒俊逸之态。

    不知怎地,除了羡慕钦佩之外,竟有一份亲近之意自顾奇珍心中油然而生。

    走到树前,只见那榕树粗逾数丈,树冠将周围将近一亩的地方尽数遮住。白衣人双目紧闭,盘坐在树荫之下。离近看时,这白衣人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如冠玉,眼睛虽是闭着,仍令人感到有神华流出,让人不敢逼视。

    顾奇珍虽对他有亲近之意,也不敢盯着看,只望了一眼,就垂首肃立在白衣人对面。

    顾奇珍站了片刻,那白衣人就缓缓睁开眼睛,一双星眸仿似带有无穷的智慧和威严,使得面目更显俊朗、气质更增神采。

    他打量了一下顾奇珍,直接问到:“为何修真?”

    为何修真?顾奇珍心道:“我修真是父母让我修的,当然为了父母修真。”

    “为父母修真”这句话正欲出口之际,他猛然想起在家时顾泓每每说起修真都是为了自己好,就没说出口。

    再想想,入了璇天宗,宗门一直教诲修真者要行侠仗义。如此看来,顾泓所说也未必就是对的。

    不过,若是说修真就是为了行侠仗义,那也不尽然。比如,在俗世中当个胸怀天下的王侯将相,那比一般修真者帮助的人就多到不知哪儿去了。

    那为何修真呢?

    明明是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想了一会儿反而变得很难回答。顾奇珍很是挠头。

    又想了想,顾奇珍暗道:“不管别人为何修真,但我既然修真,就一定要让父母能过上好日子。不过,也不光父母要过上好日子,林烈、岳振远师父、冯铁匠、牛二婶,还有很多很多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嗯,就算是项长老、罗凤歌他们也要过得好才成!”

    想到此节,顾奇珍有了答案:“修真是为了世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答案脱口而出,白衣人的嘴角似乎有了一些笑意。不过,这笑意刚刚露出就已随着白衣人消失不见。消失不见的还有大榕树、青草、蚂蚱、蚜虫、明媚的阳光、泥土的芬芳……

    脚下不再是松软的泥土,而是青石地板,四面是红砖墙,背后那面墙上有一扇门,右边的那面墙前有一个楼梯,除此之外,空空荡荡,再无一物。

    顾奇珍目测了一下,左边和右边的两面墙相距约莫有二十丈,面前和背后的两面墙相距接近十丈,与在外面看到的方寸阁长阔相符,知道自己仍身处方寸阁一楼。

    尽管早已猜到进门之后的一切都是幻觉,顾奇珍仍是不免心旌神荡,自语道:“方寸之间果然有玄妙!”

    作者 凝望云涛 说:感谢小海豚_25387230、一枚枫叶的打赏!

    祝贺小海豚_25387230成为本书第一位舵主!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