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穿越快穿 > 重生之商战风云 > 第十一章 见面
    在八八年的成蓉,适合于谈生意的场所还真是很有限,后世里的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酒吧和咖啡厅,如今还都是稀罕物。所以唐小涛与佐井伊木的见面的地方只能选择在佐井伊木住的酒店里大堂的一角。佐井伊木的汉语相当不错,而唐小涛他的日语也说得过去,两人在基本交流上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在初次见面之时,佐井伊木还无法相信,这个看起来就十四五岁的少年就是《幽游白书》的作者,在几经保证后,甚至于唐小涛在他的面前简明扼要的画了两张《幽游白书》的人物,佐井伊木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模样。

    “唐君,你这真是应了贵国的那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像唐君这样年纪的时候,我还在学校里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渡日子呢。不要说能够画出这样出色的漫画,那时候我就连汉语还不会呢。”佐井伊木无意间的时候就发出了那样由衷的感慨。唐小涛如今虽然说这夸奖的话也听多了,但是听他这样一说啊,这耳边仍然不禁有些发烫了。

    “唉,佐井先生说得不错,我在他这年纪的时候,也是整天里在院子疯跑疯闹呢,事业这种东西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东西。”对于佐井伊木的感慨,贺文军是深有同感。唐鹏翔和唐鹏宇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心中的自豪感却是难以压抑。

    “唐君,不得不说,虽然你是华夏人,但是在这漫画上,你却是与我们我国漫画有着同样的习惯,这样自然是最好,我相信我国的民众在翻看唐君你的漫画时,不会感觉到有任何的不便。”

    看到在场的贺文军和唐鹏翔、唐鹏宇两人流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佐井伊木又给三人解释了一下。

    倭国的漫画基本上由格、登场人物、背景、字气球、音喻、漫符、台词和其他技法构成。其的阅读顺序一般是从上往下,从右至左;在同一格字气球的字也是从上往下,从右至左地阅读。这和传统日语字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登场人物的言谈和思考内容以字形式记录在字气球。拟声词以手写字体形式表现。漫符则是用以体现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比如在人物的额头、后脑边画上汗水滴表示角'色'的惊讶、愤慨或困'惑';让人物的额头、拳头浮现青筋代表愤怒等。上一世里看习惯了日漫的唐小涛,在这一方面自然是顺其自然了。

    “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多数出版商在出版倭国漫画外版时还保持了这种风格,但是仍然有一些外出版商把漫画的阅读方向改为从左至右,这样的作法可能会违背原作者的意图,有时也会造成完整的图片。如覆盖两页的格断开的情况。但是唐君的作品却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民的欣赏习惯。”佐井伊木的解释令贺文军他们对于唐小涛更是如看怪物一般,他居然连这些细节的方面都考虑到了?

    “在学习日语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贵国的一些七十年代的漫画作品,所以在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地顺应了它们的习惯。”唐小涛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借口,不过在场的众人倒也无意深究这一点。

    双方间又谈论了一些关于倭国动漫市场的话题,佐井伊木惊异地发现,唐小涛对于倭国的动漫市场居然是相当的熟悉,而且说起来是头头是道。

    “贵国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在我看来,无疑是一件很明智的选择,虽然如今的动漫产业在贵国gdp所占有的份额还是有限,但是我想在未来,也许二十年后,它会成为贵国超过汽车产业的支柱产业,漫画产业的触角可以延伸到贵国的各个经济领域,其包括动画、游戏、广告、影视、旅游、服装乃至建筑等多项产业,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贵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产业,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低,环境污染小,同时又可以大量地吸收就业人员,可谓是一举数得。”唐小涛的这一席话说得佐井伊木是连连点头,如获知音一样。

    唐小涛这一番话可不是为了吹捧倭国的动漫产业,而是他确切地知道,在后世里,两千年后,倭国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倭国第三大产业,动漫产业更是已经占倭国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倭国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倭国2003年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动漫产业成为了超过汽车产业的名副其实的倭国支柱产业。

    “唐君说得很有道理,真是没有想到,在华夏还能够看到像唐君这样对动漫产业如此了解的人才。呃……请几位不要误解,我没有那个轻视贵国意思。”佐井伊木说到一半,才察觉到自己的话里似乎对于华夏有些不敬,所以连忙道歉道。八八年的时候,对华关系还算是在建交后的蜜月期里,而佐井伊木在倭国也算是思想偏左的人士,这一次之所以派他前来华夏,固然是因为他在众编辑是这一作品的最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华夏颇有好感的缘故。

    贺文军几人略有尴尬地笑了笑,他们倒也明白他的意思了,只是如今的华夏,动漫产业几乎可以视之没有,人家这样说,倒也不算是诋毁或者说轻视自己。

    “对不起,打扰一下几位。请问哪一位是贺文军同志?”酒店里的服务员突然走过来问道。

    “呃,我就是,有什么事吗?”贺文军一头雾水地问道。

    “总台那里有您的电话,说是有急事找您。”服务员的回答更是令众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原来,打电话来的是贺文军的爱人,由于在学校里找不到贺文军,她又知道从倭国来了客人,贺文军很可能是在陪同,所以才死马当活马医地打到了这里。

    电话的内容出乎贺文军意料之外——《周刊少年》的编辑并非像他们所想像的那样,于第二天或者说第三天才会抵达成蓉,而是在京城机场转机,今天晚上就会赶到了成蓉了。所以李霖打电话通知苏爱军要他们在这里接机。

    作者 唐家二爷 说:求收藏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