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青春校园 > 斩刀行 > 第三章 新的生活(3)
    正在树上睡觉的大师兄睁开眼睛,看着茅庐的方向,轻轻的打了一个哈欠。房中的唐狐儿下意识的嘀咕:又在显摆。而三师兄那张严肃的脸,看着花语后山露出了欣慰之色。

    五师兄的剑,一鸣则已,一鸣惊人。宝剑藏鞘多年,出鞘之时自带凌冽如罡的剑气,这等剑气,撕裂空气,以无可匹敌的姿态屹立在天地之中。

    五师兄喜欢剑,痴迷剑。对他来说,剑就他的目标。

    对于他而言,而在只是在剑道的开始,剑的大山还很多。

    小寒山的掌门,手中湛泸剑自出江湖起,从无一败,剑匠炉炉主号称一步之内,剑中无敌。当然,最高的那座大山,还是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的剑仙。

    大师兄都帮不了小师弟,五师兄自然没有办法。

    五师兄使用剑,苏承天善刀。

    剑为刀兵之首,刀为百兵之王,两者虽不同,但也相同。

    相同的那就是意。

    无论是剑意还是刀意。

    对于苏承天在书院试前与大师兄一战,五师兄自然知晓。但醒来后的苏承天不仅境界全无,而且用刀之意也降的不可思议。

    现在的刀法虽好,但与之前差距实在太大。

    两人站在水潭之前。

    苏承天全力施为,而五师兄却是压制境界,以极低的资态与之一战。

    凭心而论,苏承天的刀法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大开大合,简单至极,却非常的实效。

    但无论苏承天如何变幻,如何的用尽全力,但在五师兄的眼里,也是没有用的。

    虽然五师兄将境界压到是低,但眼界却是压不掉的。

    以金刚境的眼力去看一个没有任何入境之人,那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以技入宗。如果刀法进入宗师,那可能就一样了,至于到时交手怎么样,五师兄不知道,虽然大师兄与苏承天一战时,苏承天进入了宗师的境界,但交手的是大师兄,五师兄并不在场。

    一时之间,刀气纵横破苍穹,剑气凌云冲星斗。

    这是一场没有入境的较量。

    苏承天从来没有战斗的如此酣畅淋漓,五师兄这样的对手实在太难找了。

    对于苏承天而言,五师兄就像一块最好的磨刀石,打磨出苏承天所有的潜力,仅是一场,苏承天收获就颇多,对于刀的理解有一种更加深层的体会。

    战罢。

    五师兄将手中的剑随手一抛,剑闻势入地。

    转过身来,看着苏承天道:“入境这事,通常看天赋和能力,但在我理解,更多是看机缘,现在的你虽然气穴不通,但并不代表你以后就不能入境了。“

    苏承天想了想,确实如此。五师兄的话,非常的有道理,因为他的情况和苏承天一样,入书院三年,曾未入道。可除夕之夜,突闻道,一日三进,次日再进,直入金刚界,世所罕有。

    其实,五师兄与苏承天并不一样,五师兄气穴通畅,入院三年,只是拼命压制,等到境界圆满,这才突然释放,这和苏承天有着本质的不一样。

    境界这事,很难说,通常境界的高低直接代表了实力,但每个境界有每个境界的优势,如果境界不稳,强行突破进入,那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走火入魔,直接陨落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当然,五师兄说这话时,也有充份的骄傲,因为,苏承天是书院的弟子。

    白晓湖书院,从无庸人,这是书院的自信。

    ----------------

    书院的生活,毫无规律可以,苏承天来了方知道,这里可以睡觉,可以钓鱼,可以看书,一切都是自由的。

    夫子又离开了,苏承天曾问过大师兄,大师兄叹了叹气,并没有回答。

    可是苏承天不知道,就在他离开时,大师兄的嘴角微微抽动,如果大师兄猜的没错的话,夫子又跑去找寻美食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是非常容易懒散的,比如大师兄、比如唐狐儿,当然也有持之以恒的,比如三师兄、比如五师兄,现在又多一个苏承天。

    苏承天的习惯很好,这种习惯从雁门时就已造就,练刀的几年,所负出的努力非常人能及,反而现在来了书院有一些不适。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苏承天已经在书院近一年了。

    一年中,苏承天的生活过的很充实,每天准点的做一个合格的厨子之外,剩下的时间大多就是练刀。

    苏承天的刀越发的成熟,但始终无法练气入境。

    三师兄严肃古板,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当然,除了在书院的饭桌上。

    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这话在书院是不可能的。

    书院话最多的有两个人。

    六师姐,每天总会发表自己的养蚕心得,虽然好像没有人仔细听。

    还有就是三师兄。

    整个书院,让所有人感到畏惧的就是三师兄了。

    三师兄,严肃古板,做起事来,一丝不苟,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对于大师兄和唐狐儿还要好些,因为毕竟是师兄和师姐,但对其它人来说,那就可怕了,大到武学境界,小到穿衣打扮。当然,最恐怖的还是那十二字真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每次说话,都要在前面贯上。

    接触久了,苏承天都在怀疑,书院的师兄师姐们只所以吃饭那么快,是不是由于三师兄的存在,没有人不怕唠叨的,苏承天也不例外。

    三师兄扶了扶头上的高冠,说道:“小七,最近在书院如何。”

    苏承天忙道:“一切都好。”

    三师兄点点头,颔首赞许道:“你一会到我那里去,书院除了学武,也是要读书的。”

    苏承天心里喀的一声。

    看着苏承天面露难色,三师兄的脸严肃起来:“武学强身,读书明理,两者皆不可丢,再说读书未尝对你没有帮助。”

    书院能名天下,因为在夫子。而夫子选的弟子会差吗。

    不会,实际上书院每个弟子都有其优点,这种优点,给人最强的感官那就是自信。

    书院弟子,不落于人。

    三师兄,进士出身,一身学识曾得当今圣上赞叹不已,称二十年后必有宰相之能。虽然最后挂官而去,但三师兄居然能以儒入道,这在当今来说,最是不可思议。

    四师兄对三师兄最是畏惧,在三师兄的眼里,四师兄完全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天天捯饬那些奇淫巧技,有负人生。

    说是说,做归做,三师兄说的虽多,但四师兄做的更多。

    只是久而久之,四师兄见着三师兄,宁愿绕着走。

    三师兄的房中。

    两人对视而座。

    “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今天三师兄讲的是程颢的天者理也。

    苏承天之前在雁门时曾学习过一些,因此,听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根据三师兄自身的经验,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得天地中正之气。而学问和武学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明觉”,如果苏承天达到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那就可以直接达到所谓的直觉冥会,物我合一。一旦达到这个地步,气穴自通。

    三师兄也知道苏承天气穴不通,传统的方式不行,那就用读书的方式,苏承天读了一个月下来,凝固的气穴没有任何的松动。

    让他意外的是,每天活拨乱跳,拿着锦帕绣花的六师姐,居然是江湖上鼎鼎大名左丘神针的小女儿。

    可在六师姐一阵乱针之下,最后对于也得只气急败坏的离去。

    直到现在,苏承天在入境这事上,毫无进展,但他却感到了一阵温暖。

    书院的每个师兄师姐都在想办法帮助他。

    最后,反而是四师兄的最为实用。

    四师兄是书院里唯一不通武功的人,但却是手最巧的人。

    他在入境上并没有提什么建议,因为他也提不出,但他却可以为苏承天量身打造一件武器。

    苏承天不想换刀,手中古朴的不起眼的厚背大刀,寄托了苏承天的感情。

    最后四师兄却送了一件薄如蝉翼的单衣过来。

    据四师兄说这是乌丝衣,抽取了天石的精华所铸,可说是水火不侵,入枪不入。虽然苏承天对于四师兄这话不太相信,但毕竟是四师兄一片心意,只得收下。

    -------------------

    与次同时,东京城,皇宫,交泰殿。

    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五皇子,当前的圣天子赵仲义,一时有些恍惚。

    这儿子长的和自己年青时实在太像了。真应了那话“肖己”。可是毕竟他是第五子,而且是庶出,大宝之位是不可想的,先不提朝中大臣反对,就说自己也不想再有兄弟相残的事了。

    可这样用不了多久,也只有将其圈养在东京城内,这样的一辈子,对于极有天分的儿子来说实在残忍,想了半天,心中一叹,终于做下决定。

    “来人。”

    “宣,朕子赵耀,年十八,颖慧仁孝,颇有大才,特赐抚远将军,遥领清净局,其母陈氏,温惠端良。壸仪懋著,今进封为贵妃。”

    五皇子,泪如雨下,顿首谢恩。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