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穿越快穿 > 逍遥小秘书 > 第四章 谛听名门教诲 抵御巨
    实业家就是实干家,却偏偏有那么一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认为家业家就是不劳而获的不干家,这种人必须彻夜从实业家队伍里清除。

    企业参与的是国际竞争,只有瞄准国际市场,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别无它途,因为机会从来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只有实业才能救国,只有实业才能兴帮,这是几代实业人所凝聚的共识。

    这天,我正领着一大帮人在下面的一家分厂进行紧张的资产盘点,魏少伦突然把我叫去:

    “交给你一个光荣神圣的使命。”

    “什么使命?”

    “为了确保这批销往瑞士的外销定单质量合格,厂里决定从澳门临时购置一批进口粘胶,总量需要900吨,金额大概在180万元。你赶快把手头的工作交待一下,现在马上就动身,去澳门的签证已经为你办好了。”

    “销售经理呢?”过去厂里几乎所有对外重大活动,魏少伦都会让我参加,一年到头在外面跑。难得有闲暇静下来梳理一下厂里的工作。所以每次临时拉差,我都会寻找各种理由来推脱,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他正在负责西南片区经销点的筹备,一时脱不出身。你不要再推了,我们也是再三考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时澳门还没有回归,澳门国际机场也没有建成投入使用,所以进出澳门远没有如今这么便利。国内的人到澳门,一般都走两条线,一条是走陆路由拱北海关入境,一条是走空路从香港机场中转。我跟魏少伦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从香港中转,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顺便了解一下香港的跳蚤市场。我乘坐波音737抵达香港后,当晚在香港呆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到澳门。

    到澳门后先找了一家中档宾馆住下,安顿好行礼,我就乘坐出租车来到位于望德堂的澳门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粘胶的销售区域集中在集散中心的西北角,仓储式的服务一应俱全,集中了澳门几家最大的粘胶生产和零售批发商。

    我挨家挨户走进每一家店面,每到一家店面,都有人殷勤地出来搭讪,我当时并没有急于接茬,因为我对粘胶业务并不是很在行,还想通过进一步的比较来进行甑别,转了五六家店面,来了一处最大的店面。一走进这家店面,感觉明显与众不同,店面内不仅装修得富丽堂皇,十分气派,货架上各种型号的货物更是琳琅满目、井然有序,店里面里人头攒动的人气也与前几家店内的清冷形成鲜明对照。

    突然,大门正前方墙面上一处显眼位置悬挂着的一幅巨大的旧照片吸引了我和目光,因为那幅照片上的人物我再熟悉不过,不久前我在国内一家重量级的经济期刊上看过一篇介绍清末明初中国第一代民族资本崛起的代表人物,实业救国先驱,中国早期著名实业家习僧蕴的长篇纪实报道,上面还刊登了他的几幅旧照,其中有一幅跟店里挂的这幅一模一样。我有些抵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指着墙上的照片问一旁的店员:

    “请问习老先生是……?”

    “您说的是老爷子啊。”店员回头看了看上面的照片后回答。

    老爷子在澳门俚语当中的意思就是父亲,我于是又接着问店员:“难道贵店的老板是?”

    “当然是习老先生的公子啰。”

    “你赶快把他叫来,我一定要见见他。”

    店员出去叫习公子的间歇,我又跑到店内转了转,看到一名外商在一名店员的陪同下正挑选着样品,不动声色地凑上前去,听他们之间用英语对白。读书时,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是最令我感到骄傲的几门过硬功课之一,当上公关部长后由于经常跟接触外商,还要参阅大量的外文资料,过硬的老底子也时不时会派上些用场,遇到简单的英文资料和对话,连蒙带猜基本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加上来澳门之前,又专程跑到省城那位女业务翻译那里来了一通恶补,自信能够应付一些突发场面。果不其然,那名外商用英文询问了各种型号的价格后,用纯正的英文来了句:

    “The products are of high density  have less defects/broken ends。”

    省城那位女翻译临走前曾再三嘱咐我:“粘胶业务谈判肯定会涉及到型号、质量等具体内容,less defects就是抽头少,much defects就是抽头多。”所以听了他们的一番对话,心里感到更加踏实。

    这时那名店员带着一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跨进店里,我赶忙上前一步:

    “习老板好。”

    “是大陆来的江先生罢,我叫习兆轩,是南亚醋酯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这家客服销售部经理。”

    “我是看了墙上的照片才知道习老先生是您的父亲,您父亲是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实业派先驱,也是我无比仰慕,无比崇尚的长者。正是他们那一批有识之士,彻底结束了自然经济在中国的长期主导地位。”

    “我父亲少年时期曾在香港的马礼士教堂学会接受过6年的殖民地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青年时期在一家拍卖行当过职务很低的助手。后来开办了怡乐棉花行,成为当时最早的洋行买办。父亲创办的第一所实业是大生纱厂,创办仅一年,规模就从2万锭发展到2.6万锭。接着又开办了鑫隆洋灰公司、太昌面粉厂、衡裕缫丝厂。后来受清政府委托,创办嘉和煤矿和嘉和铜铁厂,并投资修建了嘉沪铁路,成为继张謇之后中国最大的官督商办代表人物。父亲还是民生、骅景两家船运公司最大的股东,第一个在香港修建民用机场,并租用三架飞机开辟了香港至上海、香港至成都等多条航线。晚年时期,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父亲开始潜心于教育,先后创办了力士德邮传学校、宏泰商船士科学校、华济医工学校,这三所学校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暨川邮大、华北航运大学、华济医大等大陆知名学府的前身。”

    “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实业强国梦想,正是从他们那一代人开始起飞,您父亲他们不仅构建了民族工业最早的雏形,为中国迎来了民族资本快速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为民族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更为后来的实业人彪炳出无比高尚的丰碑和楷模。

    我在国内看过一篇介绍您父亲当年实业报国的文章,文章的最后简单介绍了你们三兄弟子承父业,目前在国际航空、自动化科研等多个实业领域,每个人都有不俗表现。”

    “我的俩位哥哥都在国外,老大在美国开了家航空航天特种器材公司,老二在荷兰开了家机器人公司,他们的事业基础都很不错,但无论在外多么忙碌,每年都要回一次到澳门。”

    “现在大陆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你们有没有考虑将来去大陆投资。”

    “我们三兄弟现在都已经在大陆投资,我的公司在深圳,俩位哥哥开办的公司都在北京。”

    “你们父辈的遗志在你们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光大。”

    “惭愧,惭愧,江先生这次来?”

    “哦,忘了说正事。我这次来澳门,主要是准备进口900吨粘胶,刚才我比较了一下,您这里的粘胶应该是最好的,就这么说定了,这900吨粘胶全部在您这订购,明天下午过来签合同。”

    “我一定按最优惠的价格卖给您。”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