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穿越快穿 > 逍遥小秘书 > 第七章 重回大山深处 再操秘书
    梅师傅有一个沾满油污的工具包,除了白天工作时要随身携带,上下班途中也从不离身,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只要一接到通知,他便可以随时从家里拧起工具包,直接取近道赶往采场抢修设备。

    在他那个鼓鼓囊囊的工具包里,电表、电烙铁、钳子、扳手、起子、图纸等一些电工必备的常用工具一应俱全,甚至连二极管、小空开等电器易损件,还有线头、螺丝之类的东西也应有尽有,沉甸甸的背起来十分吃力。从电铲和牙轮钻上换下的一些旧配件,他也舍不得随手扔掉,总是将它们塞进包里带回班组,利用空闲时间与班里的其他同事一道,对更换下来的旧备件进行修复。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梅师傅的工具包,总是伴随着他忙碌的身影,不分昼夜地出现在采场上,长年累月与各种电器设备、仪表为伍。刮风下雨、风吹日晒、磨磨蹭蹭……白包变成了黑包,脏兮兮的沾满了各种各样的油污。偶尔,也能听到包的主人发上几句牢骚,但只要任务一来,他便二话不说,立即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

    我一直未能弄清楚,人们给他起的绰号到底是叫梅“技师”,还是叫作梅“及时”,因为人们只是随口一叫,“技师”与”及时”又是谐音,与他本人的名字读音都只有一字之差,到底是赞赏他技术精到的冠名,还是褒扬他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别称,至今仍然不得而知,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其实像梅师傅这样的人,在矿山随处可见。在我工作过的那个有500多人的车间,先后涌现出多名省、市级劳模。我后来调到车间和矿机关后,因为工作关系,走访了很多一线职工,其中有劳模、标兵,也有普通的工人,他们对矿山建设的一片赤诚,深深地打动了我。

    当时采访一名市级劳模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大车发动机占克敬,曾连续多次获得公司标兵、省市劳模等称号。他长期保持劳模本色,不仅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还注重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身边的其他同事。有一段时间,大车司机们因为单价太低,工作劲头不是很足,尤其是每天零点班吃完午夜餐后,接下来继续再干的车辆寥寥无几,有时甚至全部都停了下来。占师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多数司机还是愿意干活的,就在一旁等待观望,并没有离开生产现场。于是他主动出来打头阵,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司机又陆续开始干了起来。也有个别司机自己不愿干活,又不想让其他人多干,便在一旁说风凉话,占师傅听后,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企业的一员,靠着这个企业吃饭,企业效益好了,个人利益才能保,现在能干为什么不干?如果企业垮了,想干也没得干,急也是瞎急。”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对一些思想尚存犹豫的同志,他就耐心地进行劝导:“还是干点好,钱从哪儿来,只有干出来。”有很多次,一些年轻司机的车子出现故障,就不想再干了,他得知情况后,常常主动把自己随车携带的备用工具拿出来,诚心诚意要去帮别人修车,弄得那些年轻司机非常感动,又不好意思让他亲自动手,便自己动手将故障排除,重新把大车发动起来。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梅继承、占克敬这样的矿工们,长年坚守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偏远一隅,乐此不疲地从事着撼山动地的壮举,我们这个社会才拥有了越来越多“金光”灿烂。矿工这个特殊的群体,一年四季与大山为伍,伟岸的大山也赋予他们性格深层坚实的底蕴,与矿工打过交道的人,很容易被他们朴实而生动的性格特征所感染,从他们身上,你听不到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又分明能感受到一种力量所在,那不正是一种不为外界的缤纷绚丽所纷扰,众志成城,“点石成金”的内力所在吗?也许,正是挺拔的高山、坚硬的矿石磨砺出他们的坚毅、刚强、乐观、粗犷、心胸坦荡、宽厚豁达,铸就了他们执着、恒定、专一的坚强意志与信念。

    然而,更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工人师傅们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

    在剖面成梯形状的采场,各种设备井然有序地来回穿梭。牙轮钻的钻塔高高伫立,随着钻杆一起一落,大地也在为之震颤。电铲庞大的身躯缓缓挪动,像个步履蹒跚的老者亦步亦趋,履带“嘎吱嘎吱”碾过地面,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印辙。巨大的抓斗在机械臂的操纵下伸缩自如,在徐徐提升的过程中伸向一处被崩裂的石堆,然后轻松地往上一舀,填满矿石的抓斗在空中稍作停留,紧接着又沿着刚才的轨迹反向动作,边回转边下降,如抛物线般准确地落到一旁停靠的大车车厢上方,抓斗紧贴着车厢外沿轻轻一放,石子“哗啦哗啦”倾泄而下。所有的这一系列动作是那么的紧凑、连贯,一气呵成,没有夹杂半点拖泥带水的成分,宛若一个身披铠甲的武士信马由缰。随着矿石从抓斗滑落进车厢,一人多高的大车轮胎像似被吸盘吸住一样,深深往下一陷,然后又重新踱着悠闲的探戈舞步反弹回来。大车被装得满满后,电铲司机鸣笛示意,大车司机会意地应一声喇叭,双方的目光立刻汇聚到一起,彼此会心地相相视一笑,于是发动起车辆驶离现场……人、机与作业面以及周围的环境,似乎形成了一种高度的默契,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融合。电铲的轰鸣声、钻机的撞击声、大车高音喇的呜鸣声交织在一起,像一个组弦乐团弹出的合奏,格外地悦耳动听,那热火朝天的沸腾的场面令人感到深深的痴迷。

    劳动者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生动、活泼、自然而富有感染力。动作是那么的娴熟、流畅,犹如一樽甘醇的美酒沁人心脾;神态是那么的淡定、从容,恰似一曲美妙的旋律扣人心弦;劳动的号角又是那么的高亢、嘹亮,欢声笑语回落在用劳动编织的紧张而欢乐的空间,就如同万顷波涛洋溢着无穷无尽的甜蜜;劳动者的力量更是那么的舒展、奔放,那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分明向世人诠释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真空意境……

    走近他们,近距离欣赏那蔚为壮观的立体画卷,你才能真正理解劳动者用勤劳播种希望,用汗水浇灌智慧,用耕耘编织未来所焕发的巨大热情与创造活力,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劳动者的步伐为何总是如此矫健、豪迈,劳动者的激情为何总是如此高昂激越、意气风发,像和煦春风吹拂大地,你才能真正体验到劳动带给人们的无穷乐趣。

    一天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采场,看到在车灯、路灯、探照灯的辉映下,采场的夜色格外美丽,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令人驻足良久仍不忍离去。悠忽间,一群矿工们从远处的采场中走来,头顶的盔灯一闪一闪的,依稀化作几缕淡淡的星光,与天上的星星融为一体,四处一片星光灿烂……

    长年坚守在大山深处的矿工们,不正是一颗颗闪耀在地层深处的星吗?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