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天下凌云志 > 第六章
    洪承畴从思索中回过神来,见其余三人已经迈开步子跟随皇上走向大殿深处,赶紧收敛心神,跟了上去。孝端皇后与寒玉,则走在最后,也随着四人一起向前走去。

    养心殿作为偏殿,占地很小,与奉天殿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一行人却走了很久都没有走到尽头。洪承畴本以为皇上是想带他们到内殿说话,可是没想到,四周竟是越走越暗,供照明用的蜡烛也越来越少。自己脚下本是青石方砖铺就的平坦地面,现在感觉也是越走越崎岖不平。

    这是要去哪儿?洪承畴虽然已经完全颠覆了之前自己对万历的看法,明白这个皇帝深藏不露,但是,还是不免心惊胆战:皇上行事诡谲,让人捉摸不透,今晚又经历了那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身为人臣,实在是不得不在心中为自己的未卜前途捏一把汗。再看看自己前面的三人,也是缩着脖子,畏畏缩缩,好像有人要砍自己的头一般,想来也是心里没底吧。

    前面的三人个个走得磕磕绊绊,后面的孝端皇后和寒玉倒是走得轻巧,好像已经走过很多次一样。想来走在前头领路的万历皇帝,也是如此。

    就这样一路走来,绕过了无数岔道,慢慢的,洪承畴看到前方有了亮光。是一种寒冷的白光,不像是烛火发出的。

    走着走着,那淡淡的光芒愈发地近了。

    突然,洪承畴感觉自己走上了几级粗糙的阶梯。然后四周豁然开朗,由阴暗压抑变为开阔亮堂。突如其来的光线变化使得洪承畴的眼睛一时适应不了,洪承畴不得不伸出手遮住自己的双目。

    好一会儿,周围的景象才慢慢由模糊变为清晰。

    这里有树——几百年的参天大树;这里有草——一望无垠的平整草地。当然,还有建筑:一片方形的石砖地中央,是一圈又一圈的往上的圆形平台,平台之上,则是一座高大宏伟的圆锥型建筑物。

    那清冷的白光,原来是天上那朦胧的月光。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惊愕不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洪承畴在京城为官,此时已慢慢醒悟过来。这里,是天坛,是皇上和文武百官每年冬至都要来祭天的地方。他回头看去,发现刚刚自己一行人是从一座类似土地庙的建筑物中走出来的。这座土地庙只有一人高,一扇门几乎就占了土地庙正面墙壁的全部面积。黑洞洞的门里,一排陡峭的台阶往下延伸去,没过几级,便隐没在黑暗中。

    我们是走地道过来的?从养心殿出了皇城一直通到天坛?刚刚在养心殿里我都没注意到是什么时候进的地道啊……洪承畴惊疑不定,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向四周望去。

    错不了。这里就是天坛,那祈年殿就在自己面前不远处。

    见孝端皇后娘娘和寒玉都已经走到万历皇帝身边,在和万历说着话,洪承畴立即将初来北京的三人拉到一旁,跟他们详细讲解起来。三人听到他们其实已经身在距离皇城颇远的城郊,都惊讶不已。

    “你们很奇怪吧,为什么朕会深夜带你们来这里。”万历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四人身边,连身怀武功的孙传庭都没有发现。

    四人听到皇上发问,都立刻后退几步,准备下跪。

    “免跪了。”万历摆了摆手,转过身去,背对着四人,仰起头闭上眼睛面对着月光,仿佛在感受着什么。四人见皇上这幅模样,自然也不敢多嘴,只得静静的侍立在一旁。

    时值三月,周围有微风偶尔吹过,颇有些寒冷。良久之后,心事重重的万历终于低下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你们全都认为,朕是个昏君,对么?”万历缓缓地说,语气中竟有些感伤。

    一听这话,四人全都吓了一跳,也顾不得皇上的免跪诏令,全都一齐跪地,高呼万岁。

    万历看见几人又跪下了,本想再叫他们站起来,可是张了张嘴,却始终没有说出口。见四人只知跪地俯首不敢答话,万历也没有过多的停顿,继续说道:“自从首辅张居正去世后,我大明朝廷,便再无杰出才俊了。朕也不愿朝政荒废,国家凋敝,只是,群臣无能,朕也有心无力啊。”

    四人听着,没有人敢接皇上的话。

    “一个国家,大臣们不想着该如何好好恪尽职守、为国尽忠,却把心思都放在结党营私、图谋己利上。这个国家,还有救么?你们以为的祸国殃民的奸臣是魏忠贤,其实这朝堂之中,又有哪个不是魏忠贤?!”万历皇帝如是说。

    洪承畴听到这番话,羞愧的低下了头。皇上说的没错,身为兵部员外郎的自己,还不算是兵部中的权臣,但是每年自己下属孝敬给自己的钱,自己孝敬给上司的钱,来来去去仅竟有数万两之巨!自己一个普通官员尚且如此,那么那些兵部高官呢?其余五部的官员呢?地方的知州知府县令呢?官员之间的行贿受贿几乎已经成为了风气,无法根除了。国家的财富,就在各级官员的行贿受贿之间,被消耗殆尽。现在辽东战事吃紧,兵部官员之间依旧拉帮结派互相贿赂,府库中却已经拨不出饷银了。

    可是这种乱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大明最辉煌的那段盛世时期!那时的大明如日中天,官员也都个个为国为民,稍微为自己攒点私钱也无可厚非,可是盛世已然不再,这风气却一直延续下来,而且愈演愈烈,连国家都要被拖垮了!

    盛世之景,往往是乱世之兆。可是真正能够居安思危的人,古往今来却是少之又少。洪承畴想到这里,不觉深深的叹了口气。

    “你们可知道,朕今年五十七岁,并不算老,而且朕自幼习武,为何会苍老成这幅模样?”万历见四人都不敢议论朝政,便换了一个话题。

    这句话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果然,四人都纷纷抬起头,竖起耳朵,想要弄明白其中缘由。

    而站在一旁的孝端皇后和寒玉听到万历这话,却双双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万历也没有注意到大家截然不同的反应,接着往下说道:“万历十年,朕二十岁时,首辅张居正病逝。从此,朕开始独立掌管这整个王朝。一开始,朕是按照张首辅生前制定的方针行政的,百姓大多也很拥护。可是万历十四年,北方却发生了少数民族叛乱事件。朕为了稳定边疆民心,不让外族有机可乘入侵中原,便亲率大军前往讨伐。朕自以为自己武功高强,又兵多将广,此番出征定能一举平定叛乱。可是谁知由于边关守将贻误军情,致使朕对于敌情判断失误,等朕意识到时,叛军势力已经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朕的大军与叛军大战数场,死伤惨重,最终被围困在一处险地之中,朕也在一场敌军突袭中被刺伤。眼看粮草将尽,军心动摇,无奈之下,朕只得割地求和,将辽东大片土地割让出去,并且封那少数民族首领为女真王,统领女真各部。……此人,便是努尔哈赤。唉,早知今日,朕当年就算是拼上性命也一定会与那贼子决一死战,不会让他有喘息发展的机会。”万历说到这了,接连叹了好几口气。

    四人静静的听着,都被皇上的故事吸引了。突然,鲁昕却抱头痛哭起来。其余三人都不明所以,纷纷回过头去,对鲁昕挤眉弄眼,这万一扰了皇上兴致,可该当何罪啊!

    万历也不知鲁昕为何突然痛哭,便停下自己的故事,询问道:“榜眼郎,你现在可是贵为三鼎甲之一,风光无限,却为何突然如此痛苦啊?”

    鲁昕听到皇上关心,连忙磕了几个响头,努力止住自己的哭声,断断续续的说:“陛下。万历二十四年时,小民刚满十六岁。结果乡里突然下了命令,要每户出一名壮丁去参军,说是什么朝廷要征兵去打仗。家中本来是小民去的,可我的老父亲心疼我这根独苗,不愿我去送了性命,便拖着一条瘸腿硬是自己去了。结果不到半年,他的骨灰就送了回来……可怜小民那老母,为了我爹哭瞎了眼睛……我为了考科举,一直发奋读书,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去我爹坟上磕头了……爹啊,儿子不孝啊……”说到这里,鲁昕再也忍不住,又嚎啕大哭起来。

    万历听了鲁昕的话,突然脚下一软,就要瘫倒下去。身边的孝端皇后和寒玉立即扶住他。

    “朕当年年轻气盛,为了扬我国威,在军力上压倒叛军,遂下令全国征召壮丁入伍……足足抓了六十万壮丁啊!他们本来都该是安居乐业的农民啊!是朕昏庸啊!朕为了一点虚荣,害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朕,对不起天下苍生啊!”说着,万历竟是要跪下忏悔。

    眼见皇上如此举动,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纷纷抢上前去搀扶,就连鲁昕也赶忙上前,扶住万历的手臂,说道:“陛下,小民本来心中一直怨恨朝廷,直到现在才知道,皇上原来也这么辛苦。皇上还记得那些死去的百姓,小民心中便已感激涕零了!小民愿意像我父那样,为国尽忠!”

    良久以后,万历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孝端皇后和寒玉一左一右搀扶着万历,开始缓步向天坛祈年殿走去。身后四人,也不紧不慢的跟着。一路上,万历又开始讲述自己早年的经历:“当年与努尔哈赤议和以后,朕便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退回京师。朕由于先前受过伤,再加上一路军旅劳顿,回到京城后,竟然一病不起。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全国名医都束手无策间,突然有一个小太监进言说,他有一种家传的秘方,能够让朕的病情转危为安。朕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自知命不久矣,索性就放手一搏,试了试他的江湖偏方。那个小太监老家在云南边陲,那里气候湿润,常年温热,生长着一种特有的植物,叫做阿芙蓉,这种植物结的果子的汁液,据说包治百病。那个小太监就用那种汁液,熬制了一种黑色的膏药,混了其他一些药物,为朕制成了一种块状的丹药。”

    “朕服了这种丹药,竟然真的在短时间内精神大好,病痛全消。再加上御医的全力诊治,朕的病便慢慢好起来。朕感念那个小太监的功劳,便拔擢他为大内总管太监。此人名叫魏阿生,后来,朕赐他名为,魏忠贤。”

    瞬间,顾鲁洪孙四人俱是“啊”的一声,纷纷惊讶于这一段秘史。

    “后来,朕才知道,那种黑色膏药,叫做鸦片,云南边民经常把它用作治病止痛的药材。只是这东西不能多吃,多吃了就不是治病良药,而是害人的毒药了。朕在病重期间大量服食鸦片,竟然就此染上了瘾……”说到这里,万历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似乎连自己都羞于启齿自己这段不光彩的往事,身旁的孝端皇后和寒玉也低下头轻轻地叹息起来。

    万历似乎已经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了,他沉默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再次开始讲述:“朕现在想来,也非常的后悔。只是当时年少无知,才会做出这么多荒唐事来。当朕感到自己染上毒瘾之后,也曾想要戒掉,可是每每毒瘾发作,便痛不欲生。朕实在是受不了这个苦,后来,也就只能放弃了。再加上那些言官个个都抓住朕的这些把柄,天天上朝都对朕严加指责,那些被革职的和赋闲在家的旧官,也都纷纷上疏,多是无端谩骂之辞。一开始,朕也想做个广纳谏言的好皇帝,只是这些言官们,已经歪曲了‘进谏’的本质,把进谏当成是批判,个个捕风捉影,抓住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恨不得牵出家国天下来。你们是真的无法体会朕的痛苦,当时,那些言官们,全都唯恐进谏不夸张,唯恐言辞不激烈,想用骂皇帝,骂重臣来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偏偏祖宗之法《永乐大典》中,竟有‘刑不上大夫’的规定。结果那些言官更是有恃无恐,因为知道朕不愿背上‘坏祖宗之法’的骂名。就这样,被骂着骂着,朕也没了脾气,只能装聋作哑,深居后宫,以此来逃避这被歪曲的君臣之道。”

    “朕从此不愿再上朝,身体也因为吸食鸦片而非常虚弱,只得久居深宫,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总得有一个人来替朕传达旨意,于是,朕便让那个一直贴身服侍的总管太监魏忠贤来跑腿。虽然朕染上毒瘾是拜他所赐,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这味偏方,朕可能早就连性命都没有了。所以,朕还是一直让他做着总管。一开始,他也没什么野心,勤快得给朕办差。可是人都是会变的,尤其是当一个人拥有权势之后。”玫瑰小说网已改网址,玫瑰小说网已改网址,玫瑰小说网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手机.版网址www.meiguixs.net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