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青春校园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151章 现代十三
    不论一盒古董套套带来多大冲击, 开棺还是要继续下去。


    操作室内的研究员们定了定心神,屏幕前的观众们也努力回神。


    众人自认有心理准备了,已经被套套搞得目瞪口呆, 难不成还能有更刺激的物件出现?


    这就看到四十九卷画轴被随意选了其一先打开。


    上面出现了一个陌生女子, 这图画得与电视剧里的江湖通缉令风格相近。


    落款处盖了「圆明居士」的印章,但是那个可怕的转折词来了。


    主播间, 研究文字的王教授倒吸一口凉气,“嘶——”


    弹幕上有人立刻发问了。


    小朋友有很多问号:「怎么了,这有什么不对吗?」


    要我家胖橘减肥:「仔细看笔迹,不对劲!刚刚王教授讲了,圆明居士疑似是武氏。在《原理》汉译本中, 她用的是簪花小楷。」


    千万观众, 书画爱好者只是小众,但不少人能分别簪花小楷与刚劲有力的区别。


    显然,画作上寥寥几笔是后者。


    王教授有点不相信自己眼睛,“这字迹与雍正的99.9999%相似。”


    啥意思?


    观众们懵了。圆明居士难道不是武氏,而是雍正吗?那么曾经的簪花小楷又要怎么解释?


    为了弄清谜团, 当然是把其他画作也都一一打开。


    一共四十九幅,作画时间从康熙四十六年到雍正十八年,全都是圆明居士所作。


    然而, 打开了画后,没能解开谜题, 反而带来了更多疑问。


    肥宅快乐水:「艹,我的艺术细胞真没多少,是不是理解错误了?四十九幅画都是同一个女人。除了那幅江湖通缉令,其余四十八幅怎么看都像是在画心上人?」


    乐器之王唢呐:「就是在画心上人。我看不懂画,但看得懂字。“心悦君兮君不知”、“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 这些题词不就是情诗。」


    红白玫瑰:「夭寿啦!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啊?我敢用辣条打赌,清宫后妃的画像集里没有她。@王凤教授@郝仁教授,你们说对不对啊?」


    主播间内,王凤与郝仁面面相觑。


    康熙禅位后,特意招来西洋画师画肖像画。从此,清宫内就有给帝王与后宫妃嫔画真实肖像画的习俗。


    根据几代帝王起居注的记录,这些肖像画可谓画出了九分真容。


    18世纪末,照相机被发明出来。


    保存至今的宫廷照片从旁佐证,宫廷肖像画的还原度很高。


    问题就来了。


    眼前新发现的圆明居士画作,画上的女人是谁?


    她与武氏不能说毫不相像,该说是没有一点点关联。


    圆明居士究竟是雍正或是武氏的问题没搞懂,新的谜团说来就来。


    十三香小龙虾:「我真的晕了,谁能给捋一捋逻辑?」


    火眼金星:「不论圆明居士是谁,TA爱上了画中人已经实锤。」


    9678634428:「我提供一个思路。其中有一幅像是江湖通缉令,陌生女人会不会是武林中人?」


    剑仙:「数字兄,这不是武侠小说。清朝的江湖就是一群讨生活的市井之徒。」


    下次一定:「快快,把那堆书本笔记打开,说不定里面有相对应的解释呢?」


    操作室内,研究员深知研究画作的路途慢慢。


    现在也不是抠细节的时候,他们是被接连的谜团给搞晕了,这就去大致翻阅开箱所得的书籍。


    从装订上来看,分成了两类。


    黑色外皮有六本,蓝色封皮有六十本。


    先看少的。


    这一翻阅,又让气氛为之一静。


    扉页上写着:《阿四历险记·上·其一》,五三山人


    主持人也忍不住惊叹,“被雍正赠送套套的五三山人又出现了!看来字条上称呼雍正为「阿四」不是例外,这书也以此命名。”


    书页被研究员翻开,呈现在高清摄像头下。


    众人没想到这竟然是一本画册,作画风格偏向卡通。


    一页接一页,十分钟粗略地看完了第一个故事。


    大概讲的是发明牛痘之初,阿四亲身去试验牛痘对抗天花的经历。


    不同于现代人们充分了解牛痘疫苗的安全性,清朝年间参与那种实验等于把命卖给阎王。


    以狗耳、狗尾巴形象出镜的阿四,就是站在勇敢实验者的角度讲述了那一场实验的众生相。


    有人害怕、有人反对、有人义无反顾,而不管有多少困难阻碍,实验最终取得成功。


    第二故事,是阿四学游泳。


    可怜弱小又无助的狗子起初被扔到河里,只会四条腿乱蹬,以狗刨的姿势划水。


    但经过严格训练,能做到被偷袭毛茸茸小肚皮也能临危不惧。当被追杀时,也能是完美潜水而逃的王者。


    漫画内只有阿四狗子出镜,但是从严苛急训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他与没被画出来的教练在对话,称呼其为老鬼。


    第三个故事,阿四乘坐大船去东瀛。


    狗子第一次出海,没想到被汪洋大海狠狠教育了。


    他没发现自己头上有一圈虚化的光环,竟然先后遭遇巨型章鱼、暴风雨、火山即将喷发等接二连三的灾难。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带回了著名明朝失踪人士的遗体一具。


    不过,经此一番折腾,四狗回到京城时,毛卷卷的狗尾巴都耷拉下来了。


    那时候才知道头顶的光环,叫好听点是主角不死光环,但其本质就是霉运圈圈。


    出门没看黄历:「哈哈哈哈,四狗好惨。一个人(狗)能倒霉到什么程度,出一趟海就把各种灾难都赶上了。」


    看图说话:「这些画的内容应该不是虚构的,根据四爷的真实遭遇改编。


    练习游泳那一段不好说,但牛痘与出海东瀛,史书上都有几笔记载与雍正有关系。」


    秃头本秃:「我更关心谁教的阿四狗狗游泳。我只看漫画的内容就觉得肉疼了。


    追杀式教学,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来。教练『老鬼』是谁?作者五三山人知道内情吗?」


    真相帝:「我好奇的是五三山人的身份。居然敢把雍正拟态成狗子的形象,而且变成画册给当事人观赏。这胆子绝对不是一般大,两人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你不懂追书的痛苦:「研究员小姐姐人美心善,快往后翻,第四个故事是什么?」


    观众席上,胤禛已经将珍贵的爱心折纸妥帖收好。等今晚回家了,立刻将它放入收藏室。


    与去年端午收到的布老虎、前两个月与武拂衣去游乐园时买的拼图、两人故地重游的紫禁城纪念品等等放在一块。


    前世,老鬼送的东西多数只能深锁柜中。


    今生,礼物也好,两人同行所得纪念品也好,是能正大光明地放置收藏。


    这会再看《阿四历险记·上》,真的能会心一笑。


    虽然上辈子撞上太多古怪之事,几度险象环生,但此时此刻能与武拂衣并肩而坐观看从前,就是莫大的幸运。


    思及此,胤禛的手指微微一动。


    武拂衣当即感到有什么靠近她的左手。余光一扫,不由笑了,胤禛正小心翼翼试探着想要手指相扣。


    她当然能够避开,但这一次没有再退,更是不退反进地勾了上去。


    胤禛眼底顿时迸发出璀璨光芒,仿佛听到耳边响起了结婚进行曲。


    哪怕屏幕上的阿四狗狗再怎么惨兮兮的,在他看来都是一只不能更愉悦的狗子了。


    下一刻,两人面色如常。仿佛照旧一本正经地在观看开箱,只是相扣的小指没有分开。


    几家欢喜几家愁。


    开棺直播不是读书直播。大致确定六本黑皮书的内容,就该去翻看边上的蓝皮书了。


    操作室内,研究员们果断合上了《阿四历险记》,瞬间引得弹幕阵阵哀嚎。


    白天不知夜的黑:「喵喵喵?干人事?我看得正欢乐的时候啊!」


    乱码君:「一套有六大本,今天看完不现实。请立刻制作电子版放到网上。」


    冰淇淋蛋糕:「搞快点!十分钟内,我要《阿四历险记》的全部扫描电子版!」


    睡觉自然醒:「生产队的驴也不敢像你们这样休息,官网怎么还没更新消息?」


    不论网友与观众怎么催促,操作室内研究员们已经被接二连三地开箱惊吓给变得稳如老狗。


    吓着,吓着,也可能就习惯了。这就去翻开了一本蓝皮的书册,扉页落款是「圆明居士」的印章。


    第一页,首段以红字写到:


    『十四从青海来的密折,居然有一半是在写如何构思《寰宇问仙路》。他有多少信心一定能战胜策妄阿拉布坦,骄兵必败忘了吗!我看他这个大将军王是不想当了。』


    其侧,以黑字批了四个字:『劳逸结合』


    第二段红字写到:


    『老九从广东发回的消息,今年珍珠销出口量再度增高。不再满足人工养殖河蚌,想在南海开辟海水珍珠养殖,说是更加赚钱。钱、钱、钱,老九就是掉钱眼里了,该让他回来组建金融体系了。』


    其侧,以黑字批注:『能者多劳』


    ……


    这是记录朝政诸事的笔记,接连翻了十多本都是如此。大段红字式吐槽,其下是黑字简洁批注。


    本来记录朝政也没什么,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相同点,令众人觉得非常诡异。


    红黑两种字迹居然一模一样,仿佛出自同一人之手,最要命的是全部与雍正批奏折时的字迹吻合。


    不必怀疑。


    主播室内,主持人已经调取了雍正奏折的电子版,给了它一个特写镜头。


    弹幕又卡顿了。


    可以确定这不是网络问题,而是千万观众都被玩傻了。


    等三秒后,弹幕乱飞。


    隔壁老王:「雍正太会玩了,把我彻底玩糊涂了。如果说这些手札是对朝政奏折的私人记录,为什么要分红黑两种风格迥异的诉述?而且你们不觉得看起来有点怪吗?叫人心里发毛。」


    α星座:「我来说,这手札给人的第一感觉像是双重人格,或是精神分裂者写的。」


    萌男落泪:「屮艸芔茻!想起去年野史论坛的一篇分析贴。那会四爷离家出走信爆出,有人推测过,武氏与胤禛两个人共同批改奏折。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圆明居士是武氏,但会模仿雍正的字迹。这就能说得通红色黑色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字,却有相通字迹。」


    好心人:「我看过,分析贴是“铲屎官百福”写的,但只写了一点点。野史论坛的地址连接∞,拿去不用谢。」


    不同于网友们被雷劈过后反而吃瓜越吃越上头的兴奋,主播间内四位专家的表情都是一脸哑巴吃黄连的苦相。


    今天之后,可以确定不只他们四个,全球的清史研究者、学生们都是有苦说不出。


    尤其是以雍正为课题的,估计要引起一波大动荡。分分钟,论文会推翻重写。


    大过年的,雍正与臻贵妃隔着三百多年的时光,给清史研究者狠狠一闷棍。只有清史研究者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观众席上,胤禛勾着武拂衣的手指,眉间带笑。


    要不是场合不对,他很想点一首很质朴的歌做BGM,想听《今天是个好日子》。


    .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