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青春校园 > 开局继承博物馆 > 第63章 第 63 章
    上回吴妈让苏轼帮忙录视频,同事们都觉得挺好玩,顺势关注直播间的人也不少。


    得知这次吴普的博物馆app研发了刷题功能,邀请她们线上改卷,她们都一口答应下来。


    有人还开起了玩笑:”改卷送不送门票?不是说这次活动的门票日期任选来着,我们正好等下回去首都旅游再用。”


    吴妈不好替儿子做主,又发消息去问吴普有没有老师的票。


    吴普说:”没问题,她们想来票自然是有的,妈您只管答应。”


    吴妈这才放心地和同事们打包票,只要今晚好好批改,阅卷老师也有票!


    一办公室的人齐刷刷下载了清阳博物馆app,埋头开始试玩起了这个刷题系统。


    有些人眼睛不好,就直接在网页上登陆了。


    吴普很快把吴妈统计过来的阅卷老师们账号录入,让系统给她们打了个语文科目的徽章,表示她们是语文老师。


    老师的后台不仅有刷题系统,还有个方便易操作的阅卷系统,点进去就能完成改卷任务。


    参与特殊活动阅卷任务有机会获得博物馆门票。


    参与日常阅卷活动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科普币,科普币可以作为博物馆发放的老师阅卷报酬提现。


    不过现在还没啥用户,估摸着阅卷后台用处不大。


    相比之下,学生那边获得的学习币就不能和现实挂钩了,单纯就是虚拟货币。


    她们可以用学习币把自己的账号和界面妆点得花里胡哨,到时候炫酷的界面一分享出去,大伙都知道自己是个学霸!


    要是无耻点的,跑去沉浸小学生题海也能获得虚假的学霸体验。


    前提是你能答对小学生题。


    而且等升级到家园系统开放,别人来你家一看,问上一句:”你书架上怎么一本书都没有?”你总不好说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全是小学课本,没脸摆出来!


    认真规划如何才能更好地装逼,科学攒币,科学用币,也算是提前学习理财知识了!


    老师们体验了一下这个新出的app,发现这玩意很容易让人沉迷刷题!


    别说学生了,年轻点的老师也觉得时不时点进去攒个币升升级挺好玩。


    等她们把账号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下回博物馆再有什么活动,进房间后不就成了全场最靓的仔?!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上了年纪的老师倒是没感觉出这种玩法有什么可沉迷的,只觉得上面的题库很全,比市面上接触过的题库都全。


    老师后台甚至还有免费的一键组题系统,出出来的卷子只要微调一下就能用,试题的难易度、区分度都很科学,考点覆盖得也很全面。


    简直想给学生发多少卷子就给学生发多少卷子!


    每个人都对这个app予以十二分的肯定。


    吴妈也在试用,自我感觉非常好,又怕自己是亲妈眼觉得儿子做的app啥都好。


    等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许后吴妈才放下心来,把它分享到教师交流大群里,让大伙可以下载着玩。


    很多人对此都不以为意。


    直到有一批吴妈关系好的熟人点进去下载使用,纷纷回来分享起使用感受,才陆续有人注册并追问专科教师账号要多久才能通过审核。


    吴妈冒泡回答:”今天我们是要给晚上的直播间活动当阅卷官,所以走的是特殊审核通道,其他教师账号明天才开始统一审核。”


    网络是很神奇的东西,一个人觉得好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传遍这个人的圈子;这样一圈接一圈地扩大下去,整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在同一天之内注意到它。


    这一天陆陆续续有不少教师圈子的人注册了这个app,又把它发到自己的班级群里面。


    有些已经通过直播间下载博物馆app的学生震惊了,立刻现身疯狂安利其他同学去下载,表示”我早就下了,你们快来一起玩吧”。


    其实也就早那么小半天。临近晚上的苏轼杜甫做题活动开始时,app的下载量已经突破十万。


    其中大部分由直播间观众贡献,剩下的则是各地师生自发宣传来吸引的。


    有人已经悄悄刷题,换上花里胡哨的外观惊艳所有人了!


    吴普见app反响不错,觉得经过今晚的直播宣传就可以坐等下载量破百万了!


    到那时候每个活跃用户都是薅不完的科普值提款机啊!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天学习十个八个知识点过分吗?


    不过分的话,一天长个千八百万科普值不是很简单吗?


    吴普十分感动地慰问系统:【你辛苦了。】


    系统一点都不想和吴普说话,浑身上下每个程序都写满了拒绝。


    吴普已经把今晚的安排和苏轼、杜甫两个人讲了。


    两人都欣然答应。


    默写自己的诗有什么难的?


    赏析自己的诗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


    两个人在曲水池边的亭子里相对而坐,灯开得挺亮,外面水声潺潺,气氛很到位。


    他们面前各自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已经调好手写输入模式。


    两个人打开博物馆主页找到各自的阵营。


    吴普给他们介绍更详细的pk规则。


    pk的第一环节,他们会随机抽取出五道和自己有关的诗词默写题目。


    有些是给上句写下句,有些是情境默写。


    正确率不同的情况下,分高者胜出。


    正确率相同的情况下,先答完者胜出。


    阵营胜负需要整体pk,要是一个阵营里太多拖后腿的,神仙也带不动!


    苏轼对此信心满满,让吴普快开始吧。


    杜甫表现得比较稳重,神色满是认真。


    他郑重其事地点击了准备按键。


    很快地,画面上出现了倒计时。


    3!


    2!


    1!


    一道情景默写题出现在杜甫面前——


    【杜甫的《旅夜书怀》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描绘雄浑壮阔的景象反衬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杜甫:”……………”


    这诗,他写的吗?


    他没写啊!


    这不能怪杜甫懵逼,主要是杜甫这会儿还没写这首《旅夜书怀》呢。


    现在他还在成都蹲着。


    等第二年严武突然病逝,成都变得动荡不安,他才不得不再一次拖家带口开始旅居生活。


    到那会儿,他才会写这首《旅夜书怀》抒发感慨。


    现在的杜甫哪里知道什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让杜甫默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还有《登高》这种常考题他也是不会的,那可是几年后的诗。


    好在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保底,要不然杜甫的默写题就要全军覆没了。


    苏轼那边情况也差不多,他倒是超前点播了自己所有诗词,但也就是看看而已,遇到特别有感觉的他才反复赏玩,其他哪会一字不落全背下来啊?


    还有一些他自己以前写的,这会儿也忘得差不多了。


    大体意思可能还记得,逐字逐句默下来就得再衡量衡量了!


    实在想不起来,他也唯有当场编一句答进去。


    与此同时,没抢到房间位置的观众们蹲守直播间,齐刷刷对着两个阵营的题目开始虚空答题,一时间弹幕上诗句乱飞。看得不少暗中观察的人忍不住感慨,很多自己以为忘得干干净净的诗词,实际上……真的忘得干干净净了!


    可恶!


    咱堂堂华夏人,怎么可能背不出高考必背古诗词!


    还有你个老杜,看你浓眉大眼的,怎么连自己的诗都背不出来?!


    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第一轮pk结束,结果几乎是立刻就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杜甫答对了两句。


    苏轼也答对了两句。


    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两个人可都菜到家了。


    双方阵营的三百个观众里面除了少数划水人外,平均答对题数比他们本人要多!


    主要还是苏轼杜甫两个人的诗都是重点必背内容,而且背起来还挺朗朗上口的。


    要论背诵难度,那还得提到用典狂魔辛弃疾。


    这家伙一首词可以塞进十个八个典故,不了解的人根本理解不透。


    比如要读懂课本上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你得知道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霍去病、廉颇这些人;也得知道什么是”封狼居胥”、为什么说”元嘉草草”、为什么悲叹烽火扬州路、为什么提到佛狸祠以及为什么问”尚能饭否”。


    用典狂魔,诚不我欺!


    相比之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类的,多背几次就想忘都忘不掉了。


    时隔多年依然张口就来。


    看到苏轼和杜甫两个人的默写结果,直播间集体静了一会。


    接着有人自发地给他们找补起来:这个老杜可是764年的杜甫,不知道《旅夜书怀》和《登高》多正常啊!


    至于大苏,他其实大体上是记得的,就是细节上写错了那么一点,无情的打分系统就直接判错!


    符合人设!


    一点没崩!


    有人起了头,弹幕立刻又热闹起来——


    ”我有点期待他们鉴赏自己的诗词了!”


    ”笑死,我觉得他们会拖自己阵营后腿啊。”


    ”别担心,两边都拖后腿,那不是等于没拖后腿?”


    ”说得好有道理,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我想起以前有个人的文章被拿去当高考题,让考生赏析一下结尾为什么说‘鱼眼睛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考完后大伙跑去问作者有啥深意,作者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啊’。”


    ”我也记得以前有个作家的女儿写作业遇到爸爸的文章,拿着题目去问她爸爸‘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境如何’,她爸爸一看,叹着气说‘赶稿赶得想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等着大苏和老杜分析他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苏轼和杜甫哪里想得到现代人的险恶用心,他们看见自己阵营的人基本比自己答对得多,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


    也不知该懊恼自己记不住自己的名篇名句,还是该欣慰自己的诗文居然折磨了这么多后世学子。


    要知道现代高考无异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环,他们的诗文能划入高考出题范围,代表着他们这些诗文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现在问题来了,他们一开始对自己信心满满的名篇名句默写已经折戟沉沙,接下来的诗歌鉴赏会不会出问题?


    苏轼和杜甫目光幽幽地看向吴普,横看竖看都觉得这小子浑身上下写满了”不怀好意”。


    吴普一脸无辜,接收到苏轼两人的谴责眼神后还十分关心地询问:”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继续?”


    休息有什么用?


    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啊!


    贼船都上了,还能临阵脱逃不成?


    苏轼无奈地说:”开始第二轮吧!”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