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百合耽美 > 我的外甥是雍正 > 270. 迁宫事 诸妃积极劝说,都想出宫往儿子……
    怕什么来什么,淑宁能不惊恐吗?


    赶紧上前,颤巍巍地抓住太后的手:“我的亲姐姐诶,您瞧瞧您这话说得?皇上和皇后娘娘惦着您,慈宁宫、宁寿宫地随着您挑,您瞧瞧您,怎么还……还犹豫了呢?”


    太后笑瞪了她一眼:“还犹豫,看你分明是想说我矫情!”


    咳咳,得说知妹莫若姐。


    但没有证据的事,淑宁是绝对不认的:“怎么会?姐姐多虑了,咱们可是嫡亲姐妹,同气连枝。说你,岂不等同于贬损自己吗?妹妹才没有那个自黑的爱好呢,不信,你自己回忆回忆。”


    太后抬手轻戳她脑门:“你呀你,都已经当了玛嬷的人了,还这般泼皮,也不怕被外甥媳妇笑话了去?”


    那相比起来,淑宁更怕她拗着不肯迁宫,不肯受封号。把好好的太后,当成梦中那般跟儿子离心离德,早早薨逝的结局。


    所以她只浅笑,如少女时一样拉着太后的手:“皇后娘娘素来贤良淑德,先帝在时都屡屡称赞,说他是皇子福晋中的典范,才不会笑话我呢。当然,她就算笑,我也绝不改。”


    “姐姐自来疼爱妹妹,自打阿玛和嫡额娘先后过世,姐姐对我更有那么几分长姐如母的意思了。那我自然也全心全意为姐姐着想,只盼着姐姐好好的。”


    听话,咱不作妖哈!


    只要你好好的,就是这大清所有女子中的最高级。连当今天子和皇后娘娘到了你面前,都得弯腰行礼,遵一声皇额娘。


    太后:???


    虽然妹妹今天有点怪怪的,但她这么些年对自己的关怀与帮助却丝毫不作假。


    于是乎,太后也紧紧回握住她手:“好好好,我好着呢。虽然先帝去得突然,使我悲伤欲绝,恨不得追随他而去。可到底,我不仅仅是他的妃子,还是孩子们的额娘。眼瞧着皇上、五公主、七公主跟十四守孝辛苦,还都惦念着我。晨昏定省,唯恐我有丝毫不妥,我这当额娘的又如何忍心让孩子们经历丧父之痛后,又紧接着失去额娘呢?”


    她这么一说,皇后就红着眼眶行礼了:“臣妾替皇上、两位公主和十四爷谢过皇额娘。多谢您慈爱,以他们为念。”


    太后不以为意地摆手:“我身为人母的应尽之责罢了,哪用皇后道谢?”


    那咱们也从当人家额娘的角度,积极配合着点,别让孩子们操心呗!


    淑宁见缝插针,极力劝说。


    毕竟,先帝大行,按着规矩,他所遗留下的宫妃们都得迁宫,给新帝的妃嫔们腾地界儿。


    当初康熙连着没了三位皇后,就再也没有立后。后宫诸事,都交由时任贵妃的钮祜禄氏。如今新皇登基,其生母德妃乌雅氏凭着圣母皇太后的身份一跃成为先帝位份最高的后妃。


    自然得她先搬,旁人才好依着位份次序等搬迁啊!


    梦中,这位执拗的太后娘娘一直也没有迁宫,最后死在了她这永和宫里。


    按制,新皇登基,都会尊封先帝妃嫔。


    而梦中九龙夺嫡斗到康熙咽气儿都没停止,四妃之中的其余三妃都是雍正的政敌之母,自然也就没有加封的好事儿。倒是小佟佳氏被追尊为皇考皇贵妃,十三生母敏妃母以弟贵,被尊封为敬敏皇贵妃且随葬帝陵。


    现实中虽然太子两立两废之后,诸皇子也曾为皇位争夺了一阵子。


    但胤禛表现过于优越,使得皇上再无梦中那般类似养蛊的操作。除了被亲儿子坑死的胤礽之外,九龙之中的另外八条都已经握手言和,一致对外了。


    胤禛,哦,现在应该叫雍正帝了。


    雍正在尊封先帝妃嫔的时候自然也没有吝啬,贵妃被尊为皇贵太妃,十三生母敏妃依然被尊为敬敏皇贵妃。


    因为当初胤禛欲阻止胤俄想跟姨母家表妹联姻的蠢念头,而写了封长信。好巧不巧地引起了康熙兴趣,且派人去查。


    结果却查出来男女双方亲缘太近而成婚,的确有碍子嗣的结论。


    直接让当时还是庶妃的小佟佳氏遭受重大影响,此生得宠无望。后来淑宁救了贵妃,康熙也就用不着将她提拔起来管理宫务。也就是在五十七年封成妃等时,也面子情似的给了她个妃位。


    新皇虽然对小佟佳氏与她身后的佟佳一族都好感缺缺,却格外尊重自家养母。念着养母的情分,也给了她个贵太妃的名衔。


    而另一个贵太妃的位置,则是给了恒亲王跟海亲王的生母宜妃。


    惠妃跟荣妃羡慕,但也无法。


    惠妃亲子胤禔,养子胤襈,梦中这俩都是九龙夺嫡的主力军。


    胤禔这个大千岁第一个倒台,被康熙斥为不忠不孝。亲自命人拘谨府中,严加看管,到死都没有再出来一步,那么爱给人平反的乾隆都没敢给他平反。


    胤襈是八爷党的领头人,被称为八贤王。张明德案、公推太子、毙鹰案……


    梦中,这位爷在康熙年就没怎么得好。到了雍正年,先被封为廉亲王,后遭秋后算账。直接被削爵囚禁,除宗籍,改名阿其那。


    拥有这么两个儿子的惠妃还想讨得好去?


    现实中,这两位虽然都及时回头是岸,且有功于朝廷。听说皇上开恩,拟准许成年皇子接其生母回府孝敬之后,哥俩就抢了起来,让惠太妃变成香饽饽。可无奈,贵妃之位不是大白菜,贵太妃职位也不是。


    只有两个名衔之下,她争不过有天然优势的小佟佳氏,也比不得儿子们都大有出息的宜妃。


    唯有求神拜佛,保佑那传言是真的。


    比起留在宫中给太后晨昏定省,谁不想着往儿子府中做宝塔尖儿,被儿子儿媳孝顺着、享受下含饴弄孙的乐趣呢?


    她积极,宜妃就更踊跃。


    没办法,大儿媳妇厨艺超群,也就比淑宁差那么一点点。性格也温柔又孝顺,将老五那个没等着娶妻就先立了侧福晋有了侧室子的混账给笼络得回心转意。


    如今,府中上下和和睦睦,团团圆圆。早早就准备好了最大、最好的院子,但等着她入住呢。


    小儿媳妇虽不如大儿媳体贴,但也是个好的。


    积极参与海贸的老九什么都不多,就是银子多。早嚷嚷着正好他郡王变亲王,府邸规格也能大许多。若是皇上同意,他就赶紧搜罗能工巧匠。随着额娘心思,给建造几个合心合意的大院子。


    不错,就是几个。


    跟畅春园似的,按照四时风景来,也可依着江南塞北的各地风情。


    总之,三十万打底,上不封顶。宁可豪掷数百万两,也要买额娘一个舒心畅意。


    这谁遭得住呢?


    各家王府忙得欢,不管福晋们怎么想的,当儿子的却都有一个算一个,想要把关在宫中大半辈子的额娘接回府中孝顺。


    宫妃们也都翘首期盼着。


    知道是太后娘娘舍不得自己的永和宫,迟迟未肯迁宫挡住了她们奔向幸福的脚步之后,永和宫可就忙碌起来了。


    每日举哀之后,各位妃主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


    那劲头,比当年在康熙面前争宠都足。


    好像太后不赶紧迁宫就罔顾了皇上皇后的一番美意,也阻挡了她们所有人的幸福般。


    那个迫不及待劲儿哦。


    让太后连连摇头,忍不住跟淑宁撇嘴:“就冲着她们这德行,哀家就忍不住想再拖些时日。”


    淑宁一双杏眼瞪圆:这,这还适得其反了?


    长生天啊!


    早知道会是这样,她就不袖手旁观,妄想着他山之石真能攻玉了。


    眼见着亲妹妹不但没有出声附和,还略带惊恐,隐隐有些后悔的样子。太后就不由皱眉:“你们啊!我又没说不搬,只是……”


    太后目光环视一周,心中满是怆然:“我从康熙十八年十月十三被册为德嫔起,就住在这永和宫中。在这里生下了小六,失去了小六。也生下了皇七女,失去了皇七女。后来的两位公主和十四,都是生于永和宫。整整四十三年光阴,这永和宫承载了我半辈子喜怒哀乐,就像我的家一样。”


    平时不以为然,真要搬离了,却又万千不舍。


    仿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带着别样的亲切。


    想到那个名为祚,聪慧又可爱,白白嫩嫩都已经养到六岁的儿子,德妃就不免潸然。


    她若离开了,这永和宫该会住进一个或者数个嫔妃。一应装饰摆设等都会随之改动,就再也瞧不见曾经跟小六一起种下的花树、一起走过的路了吧?


    可妹妹和大家伙说的都对,身为太后,就是该从皇帝后宫中搬出来。


    到自己该到的处所去。


    皇帝至贤至孝,一定会好生孝敬自己这个生母的。


    淑宁诧异,再也没有想到嫡姐迟迟不肯迁宫的原因竟在于此。跟皇上和皇后一说,皇上也愕然。接着便起身与她行礼:“多亏姨母细致体贴,否则的话外甥和皇后还不知她究竟为何迟疑呢。”


    淑宁赶紧闪身躲过:“皇上这可就折煞臣妇了,您如今已经荣登九五,为大清国君,岂可再向臣妇行礼?”


    雍正正色:“不管胤禛是光头阿哥、雍郡王、雍亲王还是雍正皇帝,姨母对外甥之心都始终没变过,外甥自然也敬姨母如往昔。行个礼又怎么了?这么些年,姨母对外甥所有的关心爱护,外甥都谨记于心,且图报效呢。”


    淑宁连呼使不得,这太逾越了。


    胤禛就当着她的面儿抹眼睛:“都说皇家没有亲情,当了皇上的更注定是孤家寡人。外甥起初还不服,结果竟连姨母都要与我疏远了……”


    淑宁震惊,她何德何能,竟让一国之君为自己流泪呀?


    赶紧连说带劝,反复保证自己绝没有跟他疏远之心。只是礼仪规矩如此,不好太过逾越。免得自己生了娇骄二气不说,还给御史言官找活干。


    真正的亲情不会因为称呼而改变甚至消散,适当守规矩对双方都好之类的话足说了盏茶时候。


    且保证日后人前规规矩矩,人后姨母外甥,才让大外甥拿开捂着眼睛的袖子,露出笑成弯月的丹凤眼来。


    上当两个字浮现在淑宁脑海。


    ‘骗子’胤禛却笑得开怀:“我就知道,姨母最疼我,断舍不得我伤心哭泣的。真好,自打外甥登基做了皇上以后,世上绝大部分人都变了,姨母还一如往昔。”


    淑宁原还要略指责两句,可看到他那眼角细纹,满脸疲惫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只让他再怎么着,也千万记着顾及自己身体。身体安泰,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心中所有的理想与抱负。否则的话,只能空余恨。


    胤禛从善如流地点头:“好,外甥听姨母的。”


    知道自家生母迟迟不肯迁宫的原因所在后,次日胤禛给她请安的时候就明确表示:“皇额娘不必顾虑,永和宫中不会再住进任何嫔妃。宫中所有陈设,都会保留原样。儿子也会嘱咐皇后,定时派人好生打扫养护。”


    “这里就当成您的别宫,随您什么时候高兴就回来瞧瞧,住上一两晚,或者招待弟弟妹妹们。”


    十四被晋容亲王,两个同母妹也都升级成为固伦公主。


    如今也在给皇考举哀,倒是能常过来与太后请安。只不过十四那不着调的试图将她接到自己王府,两位公主一唱一和都在劝着她赶紧迁宫。竟是把三个都扔在麻袋里,硬摸不出一个贴心的来。


    气得她每次都匆匆一见,接着就乏了,累了,各种理由撵人。


    还得是自家亲妹子!


    太后如是感叹,心里脑补了不少自家亲妹只为了自己不惜悍然对上皇上,各种据理力争。才硬是在应该属于皇帝后宫范围内,给自己抠出个永和宫来。


    虽然事实与她所想相去甚远,可雍正哪能放弃给自家姨母搏好感的机会呢?


    闻言忙笑:“皇额娘所言极是。自打皇考升遐,儿子又得忙着他老人家大殓,又得看着登基事宜。还有潜邸诸事、分封兄弟,尊封太妃们等,实在乏累已极,无暇深想。多亏了姨母提醒,儿子才醍醐灌着,他还给太后行礼道歉,言说自己过于疏忽。


    日后皇额娘若有什么想法,可直接与儿子或者皇后说。但与国事无碍的,儿子都一定尽力满足。


    太后虽为皇上生母,但毕竟自皇上生下来,就被抱进了承乾宫。


    甚至在先皇后有妊之前,都未曾跟他透露过自己非其生母的事实。还在先帝的纵容之下,各种隔离她们母子接触。


    以至于他们母子生疏多年。


    连先皇后过世了,都得为防引起先帝忌惮而默契地保持距离。


    因此上,太后便为圣母皇太后,在皇上和皇后面前也不大有底气的样子。今儿听皇上这么一说,哪能不喜出望外?


    连说皇上和皇后孝顺已极,她再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倒是皇上这眼瞅着都快进腊月了,还在席地寝苫。已经辛苦万分,就不必日日过来请安。稍后大行皇帝发引,也听诸臣劝告,莫再亲自相送了吧。


    胤禛笑:“皇额娘放心,儿子虽然席地寝苫,但是姨母亲自找了皇贵太妃,给儿子那儿添了不少火盆,暖和着呢,再无风寒之虑。至于恭送皇考梓宫启行事,儿子却是一定要去的。当年曾祖母太皇太后发引,皇考亲自恭送。祖母皇太后发引时,皇考圣躬违和,兼有足疾,尚且亲送梓宫启行。儿子如今身体康健,又岂能安居宫中呢?”


    所以不但要去,还得亲送梓宫至山陵。


    太后面前雍正是这么说的,群臣劝阻时,他也是这么说的。


    态度特别坚定,不允许任何人劝阻。


    至此,他亲自送康熙往山陵的事情定了下来,太后迁宫的事情也定了下来。


    一般来说,太后应居慈宁宫。


    可当初太皇太后居慈宁,皇太后也就只好在宁寿宫落脚。先帝至孝,为了让嫡母住得舒心还特意翻建了宁寿宫。


    这么些年来精心维护,使得宁寿宫在舒适性等上远超慈宁宫。


    当然,帝后也表示,如今国库充裕。若母后选择慈宁宫的话,肯定也会按着您的意思好生修葺,达到您满意。


    想起康熙临终那番训诫的太后连连摇头:“不必了,不必了,皇上跟皇后的孝心哀家领了。但国库虽丰盈,用银子地方也多。单那新疆与李氏之地,要好生治理起来就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还有八旗生计、河道漕运、蒙古各部……”


    一样样数过来,连她都不禁替大儿子愁得慌。


    确实如淑宁所说,帝王虽好,但承担的压力、责任也不小。皇上才四十几岁的人,鬓边都微微见白,都不比五十多的妹夫年轻多少了。


    她这当额娘的不体谅,又哪个来体谅呢?


    早年她怕先皇后磋磨她儿子,怕先帝爷瞧着她膝下两子心有忌惮,心有这个儿子也不敢过分表露。如今那俩都登了极乐,她就是这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了,还有什么顾忌?还有谁能让她顾忌?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