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 174. 番外:后来 无责任番外
    眨眼间已过经年,帝王迟暮,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大明。


    朱元璋仗着自己在历史上寿数就长,压根没怎么在意养生。他把心力都放在了盯紧老妻大儿上头,生怕这两人依然步上早逝的命运。


    好在,两位都成功延寿了不少年。


    虽然马皇后仍然先一步离世,但朱元璋算了算,自己距离历史上死亡的年份也就差那么一两年了。


    这四舍五入不就是同生共死?哪怕知道人死以后没有奈何桥和轮回路,朱元璋想到这个还是很高兴的。


    所以自从马皇后仙逝之后,朱元璋就更不乐意搞什么养生了。


    太子朱标劝他,他还不乐意:


    “你傻啊!老子多活两年,你就要晚两年继承皇位!哪有你这样当太子的,别的太子都指望着早点继位呢!”


    朱标:……


    见朱标不说话,朱元璋又问他:


    “雄英最近身体怎么样?”


    有了天幕的提醒,他们避开了朱雄英的死劫。但小孩子太容易出意外了,所以朱雄英八岁那年依然发生了一点状况。


    人确实救了下来,身体却变得孱弱起来。


    父子俩都知道这样的朱雄英其实已经不适合成为太子、太孙了,但谁也没提,默契地避开了这个话题。


    朱标有自己的考量。


    两年后朱标继位,出乎朝臣意料地没有立太子。


    因为朱标是平稳继承皇位的,而朱元璋的朝臣班子又和朱标共享,所以这次没有再出现洪武大逃杀的情况,功臣们还活得好好的。


    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熟人,便有些老臣私底下询问朱标的意见。


    嫡长子朱雄英身体不好也就罢了,不是还有个嫡次子朱允熥吗?都是太子妃所出,朱允熥也没有身体上的问题啊。


    但朱标只是摇头不语。


    当年太子妃生下次子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本来按照历史他会扶正朱允炆的生母。不过天幕出现之后,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杜绝了朱允炆获得嫡子身份的机会。


    这些年朱标的正妻之位空悬,就是防着再出一个朱允炆第二来。


    老臣说得不错,朱允熥也是嫡子,在长兄无法担当大任的时候,可以考虑他。


    可是,朱允熥真的合适吗?


    朱标想到了大明以后即将面临的种种劫难,想到明末时期的多重天灾,他感到了极重的压力。


    大明存续的时间不巧,正是天灾人祸最多的那几百年。因而大明需要的不是一两个明君,而是好几个。


    偏偏历史证明了燕王一脉能人辈出,且有天幕的预言,后世也能避开朱祁镇、嘉靖万历之类的大坑。


    这是一条肉眼可见的康庄大道。


    是为了自己后代的荣华富贵死守皇位?还是为了大明的江山退让?


    朱标想到了辛苦打天下的父亲,想到了如今还在边疆和蒙古人打仗的弟弟,还有自己并未展现出太强能力的嫡次子,心里的天秤渐渐倾斜。


    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犹豫了,毕竟朱标自己的身体即便精心调养,也只比原本好那么一点。


    这些年陪着父亲殚精竭虑地治理大明,即便是养生又能养得多好呢?朱标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年了。


    他长叹一口气,最终下定了决心。


    幸好,太子妃的父亲常遇春将军洪武二年就去世了,朱允熥身后没有太强的外戚势力支持他上位。


    朱标继位的第四年,他下旨令燕王朱棣回京。


    皇帝册立皇太弟的圣旨下达得令所有人都极其意外,更意外的是没过多久朱标便撒手人寰了。


    朱棣懵逼地当上了皇太弟,又懵逼地继承了皇位,全程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不是,哥,你怎么临死前丢炸弹啊!不能提前知会一声吗?!


    说真的,朱棣被召回京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自己在边境打得太嗨了让长兄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才把他叫回来敲打一下呢。


    咳,毕竟他一个藩王确实浪得有点过头。


    自从他爹和他哥知道他是个能封狼居胥的皇帝之后,就开始对他寄予厚望。为了他的北伐事业,堪称是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要不是国库允许,朱棣估计都能提前达成这个小目标。


    不过朱棣毕竟已经就藩十几年快二十年了,和大哥这么多年聚少离多,他也不清楚大哥有没有变,这才心生忐忑。


    现在证明,他果然是多虑了,大哥还是他的好大哥。


    朱棣抹了把眼泪,发誓自己肯定不会辜负大哥的殷殷期盼,争取成为老朱家最出息的崽。


    过两年时机成熟就打爆蒙古!


    大唐。


    李治从宫中回到晋王府,迎面撞见王妃武曌。


    因为这一世武则天没有入过李世民的后宫,自然也不曾获得赠号“武媚”。虽然失去了“媚娘”这个称呼,但武曌本人还是挺高兴的。


    见李治回来,她挑眉问道:


    “宫中情况如何?”


    李治上前牵住她的手,带着她往花园里去。


    “还是老样子,耶耶身体不太好了。四哥有心争储,但我觉得他成不了气候。”


    李世民原先是不想考虑其他儿子的,他觉得历史上自己就是在承乾的问题上做错了,才导致后来的悲剧,还有大唐陷入习惯性内讧。


    但李泰很聪明。


    他问李世民,为什么您自己不服太子就可以夺嫡,我却不行呢?自古皇位有能者得之,我觉得我不比长兄差。


    先不说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比李承乾有本事,这番话从道理上来讲确实没什么问题。


    李治自己都是认同的,甚至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历史上的李治或许一开始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但是现在的李治有。


    在知道自己能够成为青史留名的厉害皇帝之后,哪个男人愿意放弃登基的机会呢?


    至少李治的野心是起来了。


    可他和李泰不同,他不会为了皇位连亲情都不顾。


    所以李治选择直接去找太子兄长,和对方促膝长谈了一夜。


    兄弟两个自小关系就好,他们年岁差得有点多,李治晚生几年甚至都能给李承乾当儿子了。


    李承乾听到弟弟说他想和自己公平竞争,并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生气。


    这些年在父母的教导和天幕的开导下,李承乾没有走入偏激的死胡同。他甚至还能自我反省,承认自己不如弟弟。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


    “雉奴,我确实不如你。我心态不好,不一定能当得好皇帝。不过我没当过,也不好说,或许我可以呢?那就我们兄弟两个公平竞争,各凭本事,我想耶耶应该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如果是青雀,李承乾不会松口,也不会傻乎乎地觉得两人真的可以良性竞争。


    但是雉奴不一样,雉奴不会为了权利残害前太子和前太子的子嗣,他是个心软善良的人。


    ……好吧,善良这个有点不太适合形容雉奴,天幕都认证他是第一黑莲花了。


    可李承乾还是对他家小九弟弟有滤镜,觉得雉奴哪儿哪儿都好。为此他还跑去和李世民说要和小九公平竞争,把李世民弄得哭笑不得。


    儿子们太有本事也是个问题,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都很难抉择。


    偏偏个孩子里有两个想法清奇,政治斗争还能搞象牙塔似的“良性竞争”,听上去仿佛天方夜谭。


    可是再怎么离奇,也总比兄弟相残要好。所以李世民哪怕头疼储位不稳、太子可能会立了个寂寞,还是默许了两人的比试。


    不过李泰可以提前出局了,公平竞争的前提是不会对同胞兄弟心怀恶意。


    李世民心想,那就让他看看承乾和雉奴到底谁更适合继承大唐吧。


    相信以他们兄弟的感情,即便有一方落败了,他们也能约束好自己的党羽,默默成为辅佐另一位的贤王。


    有谁规定皇家不能出现这样的“童话故事”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总能有点神奇的例外出现的嘛。


    大汉。


    刘彻可不会在掉过的坑里再掉第二次,所以得到天幕的预警之后,他坚决不让自己重蹈历史记载上的覆辙。


    呵,这次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搞掉他的太子。


    史书都证明了,那种危急的情况下他家据儿都没想着造老子的反,只想着诛杀乱党,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家据儿就是个孝顺儿子!哼!


    不过虽然不用担心这些,但儿子的寿数还是要担心一点的。


    刘彻看着自己人到中年的儿子,有点忧心。唉,万一太子没活过他咋办?


    这些年刘彻可没仗着自己能活就不搞养生,他可惜命了。


    活到七十算什么?他巴不得能活一百多!


    刘彻摸了摸下巴,对刘据说道:


    “据儿啊,反正你现在继位也不一定能当几年皇帝。要不父皇我努努力,活到你孙子能继承皇位的年纪,直接传位给他,你说怎么样?”


    刘据:……


    真不愧是我爹,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创死别人。


    历史上刘病已继位在公元前74年,当时他十七八岁。不过亲政是在六年后霍光去世的时候,但刘彻觉得十七八岁的刘病已也差不多可以独当一面了。


    也就是说,刘彻只要比历史上多活十年左右就行了。


    十年而已,他可以的!


    刘据:…………


    这个时候,就得喊一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呼?”——前提是刘据能活到他孙子继位那段时间,不然只有十年。


    算了算了,别好高骛远了,他还是先努力活到历史上他爹的死亡年份吧。


    大秦。


    或许是养生之法真的很有效果,也或许是过分劳碌确实是导致始皇寿数锐减的元凶,这个位面的始皇居然足足多活了二十年。


    二十年够做什么呢?够始皇把天底下的隐患拔除了。


    什么六国余孽,蹦跶十年就够能的了,还想多蹦跶二十年,做梦呢!


    始皇不仅搞定了最后一波六国余孽,他还搞定了更多的改革。以前想弄没时间弄的,统统都弄好了。


    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大秦阶级晋升渠道的改革。


    军功制令大秦一统天下,也是军功制作为元凶之一断送了大秦江山。


    好在二十年足够始皇改出一个更适合新生秦朝的新制度,再加上法考的辅助,如今他再也不用为大秦的未来忧虑了。


    感受到寿元将尽的时候,始皇叫来了扶苏和所有重臣。


    传位就得当着一群人的面传,这是始皇学到的最惨痛教训。所以临死前哪怕知道这一次扶苏继位不可能出现意外,他也坚持喊来了一大群人。


    扶苏红着眼眶跪在父亲床榻前,哽咽着无法出声。


    始皇嫌弃地看他一眼:


    “大男人哭什么哭?多活二十年,朕已经把想做的都做完了,没什么遗憾。以后大秦就交给你了,天下人整天盼着仁厚的扶苏公子登基带他们过上好日子,你好好干。”


    大秦百姓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毕竟你始皇爸爸这辈子都不可能当个什么爱民如子的仁君。


    他的目光永远放在更长远的地方,哪怕遭受千万人指责,他亦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功过是非,自由后人评说。


    那些人懂他也好,不懂也罢。总归他是独一无二的始皇帝,已经站得够高了,不必与寻常人计较。


    所以仁君什么的,丢给扶苏去收买人心吧。


    始皇闭上眼,最后丢下一句:


    “古书典籍、工匠技艺之类的,都在朕的陵寝里准备一份。天幕总哭这个失传了那个失传了,一群废物,还得靠朕的皇陵来保存火种。”


    扶苏:……


    临死前都不忘开地图炮拉踩一下所有手艺人和其他皇帝的陵墓,不愧是您啊父亲。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