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 49. 第 49 章 刘据:爹啊!老年人失联……
    【石奋说的很有道理,计划也完备,可以说带入当时刘据的心里,这时一个极好的计划,他立刻就实施了起来。


    征和二年七月的壬午。


    刘据的宾客经过伪装,带着伪造的诏书前去抓捕江充。


    江充无法抵抗,被抓后,按道侯韩说怀疑传诏的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诏令。


    在这里有一个需要探究的点,那就是为什么韩说会觉得传召的使者是假的。(此观点仅为一家之言,并不准确,没什么道理,只是一点推测)


    要探究这点就得了解一下韩说的相关身世。


    韩说是韩王韩信的后代。


    注意不是帮刘邦打天下的那个韩信,是向匈奴求和,起兵反叛,引诱代相陈豨造反,被将军柴武斩杀的韩王信。


    本来以韩王信的身份,韩说是很难受到重用的,但好在他生的晚,他的祖父韩颓当在汉文帝时期,归顺了汉朝被封为弓高县侯。


    景帝时期又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功冠诸将,因此让后代显贵。


    韩说就是在显贵后出生的,比起他的名字,也许大家会对他的哥哥更加熟系一点,韩说的哥哥是刘彻众多绯闻主角中占有一席之地,常被誉为刘彻初恋的韩焉。


    有着这层关系在,纵然后面韩说是在跟着卫青出征匈奴才立下功业的,他也很难成为卫青派系的人,更别说他后面还被捋了一次侯爵。


    直到元鼎六年,被任命为横海将军,抗击东越有功,才又受封按道侯,就凭这点,按韩说个人认知中,他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只能跟着卫青封侯,应该对卫青感恩戴德,认为是卫青发迹了自己。


    所以比起将他归类于卫青一派,我更愿意把他归类于武帝一派的人。


    同时在司马迁的佞幸列传中,韩说在韩焉相关传记中,最后一句话被提到过一嘴:“嫣遂死。而案道侯韩说,其弟也,亦佞幸”


    按照晚年太史公超级讨厌刘彻,疯狂讽刺刘彻的性子,除了韩说是韩焉弟弟被迁怒外,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在当时人眼里,韩说是亲近刘彻一派的臣子。


    而且在巫蛊之祸中,假设这件事是刘彻授命去做的,那么在已经放了两个对太子不利的人物后。


    刘彻想要事情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就必须能知道事情的进度,不受江充或苏文的一面之词,以此来治罪太子,顺便反杀江充。


    那么放一个自己人,充当眼睛,就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也因此,作为汉武帝暗中眼睛的韩说,当然会怀疑传达抓捕江充诏令的使者是假的。


    他本人都没有收到治罪江充的命令,皇帝会跳过自己的眼睛,毫无征兆的去抓捕江充吗?


    韩说对此充满了疑惑,但很快他就不用疑惑了。


    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刘据招揽人的范围吗?


    如朱亥般的侠客,想到朱亥就离不开窃符救赵。


    是的,刘据派自己兵客,行朱亥之事,直接杀了韩说。


    但既然杀韩说是为了行信陵君之事,就应该做到斩草除根,把知道这件事情的四个人都解决了,才能控制住当前的局面。


    让当地的官兵和守卫的士兵,丞相在这段时间内相信刘据的诏令,给刘据时间去通知汉武帝。


    可事情错就错在这里,窃符救赵魏王的军事统领只有晋鄙一人,信陵君又师出有名,只要杀了晋鄙当然就能控制住当前的局势。


    刘据同样师出有名,他拥有和皇帝一样的符节,甚至不需要去窃取就可以行此事。


    但这次他要面对的情况却和信陵君截然不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面对的是四个人,而不是一个。


    所以导致了一个致命的后果,在抓住江充和怀疑使者的韩说后,刘据打草惊蛇,并没有抓住宦官苏文和御史章赣。


    而在这种情况下,打草惊蛇和放跑敌人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因为这四人中,江充直接被抓了没有发言权,只有韩说怀疑了,刘据遣派的使者是假的。


    宦官苏文和御史章赣则没有实权,一直对事情也处于懵懂之中。


    当下的要务应该是安抚住韩说,想办法让他相信使者的话,而不是草率的杀死他。


    一旦杀了他,宦官苏文和章赣就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是假的,那么为了顾全自己的性命,逃跑去找皇帝给自己做主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苏文作为和江充一样和太子有间隙的人,眼见江充被太子所杀,必然兔死狐悲,为了顾全自己肯定会拼命泼刘据的脏水,不然江充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而作为本次巫蛊之祸,四个检察官中,最透明,最中立,甚至可能是为了凑数才拉上用的御史章赣,则被太子的杀韩说的举止吓住了。


    本来人家章赣就只是个划水的,没想过会有什么性命之忧,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武帝。


    结果没想到太子那么勇,杀韩说的夜里当天,就去找了皇后,要了兵权,直接开武器库房,调发长乐宫的卫卒,告令百官江充谋反,在上林宛就杀了众多胡人巫师。


    那么现在章赣看见了什么?


    1、太子对江充的调查不满意,擅自诛杀朝廷命官,和我一样的倒霉鬼韩说,只是阻拦了一下太子就被杀了。


    2、来传达陛下旨意的使者是假的。


    3、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胁。(重点)


    从章赣的视角看过去,这就是太子的所作所为,让他胆战心惊。


    因此苏文对汉武帝说:太子太不像话了。


    章赣有反驳的余地吗?


    当然没有,因为他看到的事实就是这样的,哪怕苏文添油加醋了一点,难道章赣这时候会给太子说话吗?


    不会,因为人家只看到,和自己一同去找太子罪证的韩说和江充在找出太子罪证后都被灭口了,心有余悸的章赣会为太子说话才是见鬼了。


    同样因为心悸,加上不想接着掺和这件事了,章赣后面起全程隐身。


    任由刘彻派苏文去探察太子的情况。


    这时候的刘彻听了苏文的话,也并没有认为刘据是要造反。


    而是自己心里也有点数的知道,自己把刘据逼的太紧了说:“太子肯定是太害怕,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了此等变故。”


    注意从汉武帝这一句,就可以看出哪怕苏文可能添油加醋的说完了事情经过,包括江充从太子府中搜出巫蛊这件事,刘彻本人都是没有相信,完全认可刘据是清白的。


    不然他不会说,刘据肯定是害怕,又愤恨江充等人,才做下错事。


    什么情况下刘据会愤恨江充,又在什么情况下,刘彻会百分百信任刘据是被污蔑的。


    如果巫蛊之事属实,或哪怕刘彻有一丁点对刘据的怀疑。


    刘彻都应该说:“太子心怀鬼胎,大逆不道,查。”


    而不是我儿子受委屈了,他是无辜的,只是有人伤害他,所以他太害怕了。


    由此又佐证了,巫蛊之祸中刘据被污蔑的事情,哪怕不是刘彻全权主导,也占六七分,在心里知道江充,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不过这一段出自资治通鉴,距离西汉年代久远也不可全信,只做部分参考。


    在汉书五子传中,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事情。


    只说了内长安都在言论太子造反,所以太子兵败正在逃亡者,宫中的使者没能抓到他。


    并在五子传后续补充道:久知,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


    这句话的中心论述和资治通鉴有点不一样,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彻逐渐不信任巫蛊之事,知道太子只是害怕没有其他的意思,车千秋之后为太子述冤。


    如果从这方面来看,刘彻对于巫蛊之祸太子污蔑一事,又变成了一个迷信巫蛊,信赖江充,后在群臣进言下,渐渐幡然醒悟的君主形象。


    怎么说呢。


    就刘彻早年的经历,和他在汉书史记中都多有记载关于求仙问道的事情,莫名觉得他做下这样的事情也不稀奇。


    只是会和他年轻时候精明能干,即使沉迷神鬼一道,却不会被骗得裤衩子都掉了,还能反杀的形象来看,反差也是有点大。


    不过先不说刘彻了,让视角回到刘据这边来。


    在刘据的视角看来,他做了什么事情。


    1、抓了污蔑自己的人,证明自己的清白。


    2、父皇了无音讯,可能死了。


    3、丞相想接着这个机会铲除自己。


    第一,第二点解释过了,来讲讲第三点。


    为什么说刘据眼中丞相想借机铲除自己。


    很简单因为先前精神绷紧到极致的刘据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他以门下宾客为将,率卫兵攻入了丞相府,准备杀了和他有怨,又是李广利亲戚的丞相刘屈氂。


    这绝不是一个理智清醒的太子应该坐下的事情。


    还记得刘据最开始的目标吗?


    是以牙还牙逼迫江充承认是他污蔑了自己,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刘据实际上做了什么。


    他先是把韩说杀了,又因为没抓到另外二人,直接先发制人在上林苑监斩江充,和一中胡人巫师。


    其实到这里,刘据的做法虽然激进,但也不至于走到谋反这件事上。


    直到刘据脑子发昏,去杀丞相这件事才大发了起来。


    丞相自古以来都是极高的官职,哪怕在一些朝代不一定是权利最大,作用大权的人。


    但只要现代人一想起来朝堂上除了皇帝外,谁的权利最大,第一反应多半会是丞相。


    这点哪怕晚年把丞相当韭菜一样嘎的刘彻,杀丞相都得找个理由。


    而现在你刘据都还不是皇帝,就敢无理杀丞相。


    你就算是不想造反,做的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以说是自掘坟墓。


    而刘屈氂不知道是真的菜,还是有点智慧在身上。


    他面对太子的进攻,没和太子打起来,一边悄悄溜掉了,一边又派遣使者去找了汉武帝,得到了武帝的诏令后,才去和太子对杀。


    这时候的刘屈氂虽然被骂了,但是他手上拿到了武帝:捕杀叛逆着,朕自赏罚分明的诏书,和相关战术的布置。


    无论从礼仪律法,还是军队部署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支援。


    他可以凭借正当的理由诛杀刘据。


    刘据会肯让刘屈氂杀吗?


    肯定不会啊!


    刘据一直自比扶苏,现在的状况在刘据看来,和当年赵高假传圣旨,那不是一模一样。(除了刘彻真没死外)


    因此迅速与丞相激斗了起来,先发治人的向百官发出号令:“上困甘泉,疑有变,奸臣当道。”


    意思是他刘据想做清君侧的事情。


    实际上刘据这招还是不错的,又占礼法,又有着太子的身份,天然能调动群臣,只要汉武帝不回长安的话……


    是的,虽然刘据想法很好,计划也不差。


    但就是出了一个小小的纰漏,刘彻——没死。


    不仅没死,还迅速从甘泉宫,来到了长安西建章宫,率先掌控兵权,调动三辅附近各地的驻军,命二千石的官员由刘屈氂调动。


    这时候的刘据,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地步了。


    因为他还是不知道刘彻活着这件事情。


    刘彻那是谁,跟着卫霍两人一路打过来的皇帝,别看人家虽然待在未央宫,但实际上军事知识,战略部署绝对是个行家。


    在现在的刘彻看来,刘据是要造反了,两军交战,什么最重要。


    答:信息!


    拥有多年战略指挥经验的刘彻,根本没给刘据察觉的机会,就现一步把消息封锁起来,并迅速掌握了长安各地重要的军事力量。


    而刘据现在手中有什么,他本来就没有调动三军的力量,能调动的三辅军队,不知道为什么又调动不了了,和刘屈氂打起来非常吃亏。


    这时候有人大家估计也有疑问,卫霍不是给刘据留了许多军中势力吗?为什么没人帮助刘据造反。


    卫霍确实给刘据留下了军中势力,他们看在卫霍的面子上,也确实会给刘据帮助。


    但这一切都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刘据是在和皇子们争斗,而不是在和皇帝斗。


    汉武帝之前已经说过许多关于他的事情了,包括谋略性格才华,但在怎么说也只不过是根据史书上的推断,后人也绝不会比生活在汉武时期的官员,更理解刘彻的能力和性格。


    能受到卫霍佛照的武将,多数也是追随他们一起参战过来的,对汉武帝那就更加熟悉了,匈奴战役中有不少次,是汉武帝亲自参与战略的制定。


    武帝有多少才华,多少能力他们在清楚不过。


    作为和武帝一起征战过来的臣子,试问在刘彻还活着的情况下。


    他们是忠于肯定会输的太子,还是一定会赢的皇帝。


    卫霍的面子,情谊值得他们去为太子向刘彻造反吗?


    每个人心里都又把称,刘据是注定没法得到他们的“帮助”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太近了。】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