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盛唐小女官 > 第32章 第32章
    像郭子仪这样品阶不高的外官,大朝会一般都是最后进去、最后出来。三娘盼了半天,才算是瞎见郭子仪的身影。


    三娘哒哒地跑过去,伸手要郭子仪抱。


    郭子仪轻轻松松地把三娘提溜起来,对李俨二人道:“多谢你们陪着阿晗,我先跟阿晗回去拜见爷娘。”


    李泌道:“我们住处挨得很近,我领您过去。”


    郭子仪没拒绝。


    李俨在百孙院前与他们几人分别,心里头莫名有些失落。


    直至弟弟李俅瞎见他后缠上来追问“阿哈呢阿哈呢”,他才恍然回神:大家都想和阿晗一起玩,他想多跟阿哈待在一起也挺正常的。


    李俨道:&34;阿晗她耶耶要不了几天又得去安西都护府,这两天她当然要多陪陪她耶耶。&34;


    听李俨这么说,李俅和其他小孩都没再闹腾,散开各自玩耍去了。


    另一头,三娘迫不及待地拉着郭子仪进门,兴高采烈地朝郭家祖父夫妻俩献宝:“你们看,我把谁带回来了!”


    郭家祖父夫妻二人儿女众多,早便看惯了别离,只是三娘的兴奋不免也感染了他们,叫他们生出几分骨肉相见的喜悦来。


    郭家祖母拉着郭子仪的手连连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郭子仪看着双亲斑白的鬓发,心中也是颇为慨然。他们这些武将注定要常年在外,孝敬双亲的事只能交托给弟弟与妻子她们,他这种不时能归京的还是好的,那些品阶较低的将士更是终年不得归家。


    一家人围坐叙话。


    得知二老还要带着三娘随驾去洛阳,郭子仪看了眼满脸天真的三娘,叮嘱道:“既然你有那么多想学的东西,那便多花些心思去学。出门在外不要到处乱跑,不然你祖父祖母会担心。”


    三娘乖巧应是。


    还是等到三娘犯困补觉去了,郭子仪才与郭家二老说起京师如今的形势。


    三人聊了小半天,最后郭子仪让二老遇事不决便去请教贺知章,贺知章虽然半生官位不显,却始终在御前有那么几分脸面,眼光可以说是极其老辣的,凡是跟着他走便是。


    至于三娘和小皇孙们的往来,既然是圣人的安排便不必特意去干涉。须知圣人虽然可能对太子不满,但也轮不到底下的人嫌弃,


    大多数人对儿女大多都有着“我的孩子我随便怎么骂都行”以及“你敢骂我儿子一句试试看”的复杂心态。


    三人商量停妥,便不再提朝中诸事,只聊起家中的情况。得知三娘还给自己找了个老师,郭子仪说道:“她可真是个有主意的。”


    郭家祖母笑道:“还不是随了你,你小时候拿定主意要去学剑,谁劝你你都不肯听。”


    郭子仪听后觉得极有道理,面上的高兴那是藏都藏不住的。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儿女能继承自己的一些特质,相貌也好,性情也好,只要随便哪样与自己相像都会叫父母欣喜万分。


    若是这种相像是从别人嘴里夸出来的,那就更叫他们像盛夏里头猛灌一瓯冰水那般痛快。


    接下来郭子仪陪三娘在周围玩了两日,还逛了一处偶然碰上的正月集市,三娘知晓郭子仪路上还会回长安家中一趟,掏出小荷包买了许多自己觉得好玩好吃的东西让郭子仪帮忙捎回去。


    好久没见到阿娘,她好想阿娘和幺叔他们啊!


    再小的礼物,也得每个人都有!


    唯一的问题就是郭家人口实在多,三娘买完所有礼物后小荷包变得瘪瘪的。她嘴里嘀咕着&34;以后还会有&34;&34;以后肯定有&34;,一脸肉疼地把小荷包重新系起来。


    那小模样儿看得郭子仪直发笑。


    虽然在大人眼里她送的东西可能微不足道,可对她来说已经算是掏空了整个小荷包。


    瞧见她回到住处后还拿出买的吉笺认真给每个人写祝辞,念念有词地祈祷新的一年家里所有人都能好好的,郭子仪一颗心不免也柔软下来。


    难怪家里人人都喜欢他们的小阿晗。


    年初四的早上,三娘照例早早醒来,赫然发现小荷包摆在自己枕边,里头奇迹般塞得满满当当鼓鼓囊囊,仿佛她昨天一文钱都没花过似的。


    三娘纳闷地打开一看,却见里头还多了一张小小的吉笺,上书&34;家国无忧&34;四字。


    笺纸虽小,字却写得力透纸背,足见写下它的人必然心怀雄图远望。


    一定是阿耶帮她把小荷包补满了!


    三娘兴冲冲抱着小荷包去找人,才从她祖父那儿知晓郭子仪天没亮便出发离开了。


    >显然是怕等她醒来再走后会把她惹哭。


    三娘鼻头还真有些酸酸的。


    不过她阿耶是去守卫边关的,没有真的掉泪珠子,只吸了吸鼻头把眼睛里的眼花儿统统憋了回去。


    阿耶的新年愿望是家国无忧,她这个正月绝对不掉眼泪。阿耶在很远很远的边塞守卫边关,她在家帮阿耶孝敬祖父祖母!


    郭家二老本来担心三娘会很伤心,瞎见她很快又振奋起来,积极地问他们需不需要捏肩捶背,俱都笑着摇头说:&34;不用不用。&34;说完还看了眼她的小身板,那眼神仿佛在说&34;你怕是够不着咱肩膀”。


    三娘很不服气,她已经长得很高啦,祖父祖母坐下来的话她肯定能够得着。


    本来三娘都不为郭子仪的离开难过了,结果到下午三娘还惊喜见着了她幺叔郭幼明。


    叔侄重逢,自是万般喜悦,凑一起到处乱跑。


    到傍晚用饭时,郭幼明便遭了亲爹嫌弃:&34;你过来做什么?&34;


    郭幼明道:“不是马上要去东都了吗?嫂嫂不放心您俩,特意让我跟过来一起去。”


    郭家祖父道:“我看是你听说东都接下来会很热闹才死皮赖脸要跟来。”


    郭幼明见他爹不吃孝心这套说辞,当场换了另一个由头:&34;爷娘不需要我,阿哈总是需要我的。”


    郭家祖父听后便没再赶他走。


    虽然孙女儿讨人喜欢,到哪儿都有人愿意看顾她,可那些到底都是外人。


    还是得有个自己人跟着才放心。


    正月初六,一切都安排停妥,御驾启程前往东都洛阳。


    浩浩荡荡一大队人马齐齐东行。


    这一路可比从长安到温泉言远多了,人多,东西也多,沿途走走停停,从年初六出发走到年二十六才正式抵达东都洛阳。


    期间三娘时而跑贺知章车上学对句、时而跑钟绍京车上看书画、时而还跑去找张九龄和李泌蹭吃蹭喝。


    偶尔还要她幺叔把她抱上马,带着她熟悉骑马的感觉。以后她可是也要学骑马的,现在合该先到马背上试试看!


    当然了,她也没忘记小伙伴李俨她们,经常会与他们在马车上召开各式各样的小活动,诸如名人出行趣闻之类的


    ,从孔子周游列国讲到司马迁环游大汉。


    至于她怎么知道这么多,那肯定是因为她有张九龄、贺知章、钟绍京等等牛逼前辈可以解答她所有问题。


    她一路上忙忙碌碌,竟是一点都不觉得远,更不觉得累。


    抵达一度被则天大圣皇帝改名“神都”的洛阳时,三娘觉得样样都很新鲜。


    洛阳同样是采用坊市制度来进行日常管理。与长安不同的是,洛阳皇城前有洛水横贯全城,各地粮食可以直送进城,也可以在洛阳城外的几处大仓储存,所以大唐历代皇帝带朝臣与军队过来吃洛阳仓是很明智的选择。


    简直是饭饭直送到家!


    不过这也是有坏处的,比如要是有人攻占了东都洛阳,那他们的军粮兴许会比长安还充足。


    幸而大唐如今河清海晏,东都更是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它年复一年地为关中储备着足够应对荒年的粮食,作为大唐第一粮仓可谓是非常尽职尽责了。


    因为东都的特殊性,许多达官贵人在这边也有宅邸。像郭家这样抠抠搜搜在长安边角买个宅子安家的,到了洛阳只能等待上头的统一安排。


    三娘对住的地方不太上心,开开心心把东西搬进新住处,便央着郭幼明带她去熟悉左邻右里,


    没一会,她就发现周围住的也全是老熟人,比如刚从岭南回来的张九龄就暂且没有在洛阳置产,钟绍京他们虽然有私宅,不知出于什么心思也住了过来。


    仔细数一数,日常遛弯成员几乎全都在!


    三娘更高兴了,要不是担心奔波了一路,贺知章他们的身体受不了,她当场就要组织一场说走就走的沿江遛弯活动。


    这可是洛水诶!


    听说当年曹桂路过洛水,遇到过一个超好看的神女!


    三娘积极地和钟绍京他们约定过几天去畅游洛水河畔,看看他们能不能遇到神女。只要是好看的人,不管男女她都想见一见!


    说起来她之所以知道洛神还是因为在钟绍京家看过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光是看画她已经畅想了半天,再细读上头的《洛神赋》,她更是心荡神驰,只恨不能亲眼见到赋中所写的神女。


    见三娘这般期待,钟绍京无情地打破她的幻想:&34;这都是读书人想象出来的而已。&34;


    他还给三娘讲了许多例子,比如屈原写《离骚》就曾说自己诚心诚意去向洛神求爱,结果发现这女人过于放荡,所以放弃和她结婚追求别人去了。


    像这种用“她再美我都坚决不动心”来表达自己崇高追求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


    还有个更过分的,还有说是真男人就应该&34;妾宓妃,妻织女&34;。以美貌著称的宓妃为妾,以聪慧勤劳的织女为妻,纵享快活人生,天地间无人能匹!


    瞧瞧吧,要这么好看的皮素有什么用,长得太美反而让她被这么多不认识的人表示“这女人根本不适合当妻子”,一个两个不是想讨她当妾,就是想和她春风一度。


    三娘听得一愣一愣的。


    长得好看居然也是一件坏事吗?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