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夫君来自末世 > 173. 缺钱 (两更合一)慷慨的沈家家主…………
    十一月廿一这天,黎青执照旧早早起来。


    今天他没有下厨,而是去了外面,找包子铺拿自己昨天让包子铺帮忙做的包子,又去豆浆铺子,买了一桶热乎乎的豆浆。


    崇城县这边喝豆浆都是喝淡的或者喝咸的。往豆浆里放糖,那是有钱人干的事情。


    糖太精贵了。


    金小叶他们不爱喝淡的,都喜欢喝咸豆浆。


    外面的咸豆浆,会往豆浆里加酱油、葱花、榨菜末还有油条,但黎青执把豆浆拿回家的时候已经不那么烫了,就没折腾,只加了点酱油。


    黎大毛他们一点不在意,四个孩子一手拿着包子吃一手用勺子舀豆浆喝,吃得很满足。


    金叶绣坊那几个因为昨天做题做得好,被奖励了包子的女工,吃得就更满足了!


    吃完,黎青执先送黎大毛他们去学堂,然后去了自己的学堂那边。


    他的学堂,他将之起名为“崇城小学”,这个名字看着有点现代,但这是他的学校,他想怎么起就怎么起。


    等将来……这或许会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所小学?


    崇城小学的教学楼有两排,每排二十间房子,朝南的十间做教室,朝北的十间则当做寝室。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招收十个班的女生,外加十个班的男生。


    但他们现在只有十五个老师,有点不够用,黎青执暂时只打算招收七个班的男生,还有七个班的女生,每个班级暂定三十个学生……大概就是招两百个男学生,两百个女学生。


    放现代,这点学生挺少的,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大规模招生了!


    当然在招生之前,他要先培养一下学校的老师,给那些老师上课。


    黎青执到学堂那边的时候,有几个家里离得远的老师还没来,他等了一会儿,等人齐了之后,先带着他们去印课本。


    他们先排版了课本前面的部分,将之印在纸上,然后黎青执就拿着这些纸张,给学校里的老师上课:“诸位,以后你们可以如我这般,给你们的学生上课。前面几节课我先做个示范,后面的课,到时候你们试着上一上。”


    他打算开始两天,由他给这些老师上课,后面么……就让这些老师轮流上课,这样他也能看看这些老师的水平。


    黎青执挺忙的,他在培养这些老师的同时,还给自己的学校找了四个负责做饭的厨娘,又找了一个负责看门的门房。


    那门房,黎青执找的是赵老三,至于四个做饭的厨娘,分别是金小姑、赵老三的妻子、金桑树的妻子,还有当初陪着方锦娘去府城住了一段时间的那位大婶。


    这位大婶是朱家管家的妻子,黎青执当初去府城的时候跟她认识了,后来又发现她家离金叶绣坊挺近的,就有了来往。


    给学校里的学生做饭的厨娘手艺不用太好,所以黎青执从亲戚里找了一些关系户。


    但学校食堂里不能只有关系户,而且金小姑这样的人……要是没人压着她,她大概率会干出些让人无语的事情,比如从学校里偷饭菜回家之类。


    所以,黎青执打算找一个能挑大梁管住手下人,负责买菜定菜单的人。


    他不认识这样的人,就让这个大婶推荐个人,结果这个大婶毛遂自荐,黎青执就用了她。


    这大婶不识字,但她以前在朱家干过,还管了不少下人,后来跟朱夫人身边的人因为儿女亲事的事情闹翻才从朱家离开……管个厨房对她来说,就是小事一桩。


    黎青执一点点筹备着,还顺便将自己的新家收拾了出来。


    这次的房子是新盖的,房间也就比较多。


    黎老根和赵小豆不用再住一起,可以分开住,常瞻和常翠也都有了各自的屋子。


    至于黎大毛黎二毛,他们不愿意分开,就继续住一起。


    黎青执打算在腊月的时候搬过来,过年他们就在新家过,与此同时,金叶绣坊招工和他的学校招生,也都在腊月完成。


    他要做的事情真的挺多的。


    黎青执很忙,而在崇城县,也有无数人关注他的这个学堂。


    崇城县的读书人里,其实有那么一些,一直对黎青执不满。


    这些人里,有洪晖的好友,也有孙举人的学生或者亲戚。


    他们之前虽然讨厌黎青执,但拿黎青执没办法,这会儿黎青执开了个所谓的“小学”,还要收女学生……


    这些人大加批判,将黎青执的“崇城小学”说得一文不值。


    崇城县的百姓少不得受了些影响,一些原本打算送自家孩子到黎青执这边的读书的人,都打消了送孩子过来的念头。


    对此,汪县令还特地找到黎青执,询问此事。


    其实在汪县令看来,黎青执让他的学堂招收女学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么干对黎青执没什么好处不说,还会坏了学堂的名声,甚至影响黎青执的名声。


    即便金叶绣坊需要一些识字的女工女管事……请个女先生去绣坊那边教她们不就行了?何必在学堂里教。


    黎青执倒是一点不在意外面的流言。


    那些流言让一些原本打算送孩子来他这边读书的人打消了念头……这是好事。


    他想招收的,本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孤儿,他的学堂,可以给这些人一个出路。


    那些被家里人宠爱着的孩子,他们没必要来他的学堂。


    至于他的名声……他打从一开始就说了,他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堂,他确实会教学生认字,但那些学生将来是要为他干活的!


    所以他这学堂,招收的相当于就是学徒。


    至于招女生……大户人家都会用丫鬟,难不成用了丫鬟,这家人就不正经了?


    而那些家里贫困的人家,他们送女儿到他这里读书,总比送女儿去大户人家当丫鬟好。


    事实上,普通百姓,还就是这么想的。


    崇城县县城,有些人家生活得不错,但也有不少日子过得艰难的。


    此时,县城东边一户人家。


    这家人家里没地,平日里,男人去大户人家做短工去码头扛货挣钱,女人给人洗衣服挣钱,两人日子过得特别紧巴。


    这会儿,他们就说起黎青执的学堂。


    女人道:“听说那学堂收十岁到十五岁的学生,我想让老大老二去读,这样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那男人道:“不是说那学堂不好,男人女人一起上课?老大就算了,老二……”


    他们家老大是个儿子,老二却是个姑娘……要是去了那里读书,将来会不会嫁不出去?


    “金叶绣坊那些穿着光鲜的小姑娘你没瞧见?老二只要去读书,将来就能进金叶绣坊,你不让她去读,你想让她干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娘一直想让她去王老爷家里当丫鬟!黎秀才的学堂,怎么都比王老爷家里正经!”这女人道。


    男人一愣,也觉得有理。


    县城南边,一个六年前逃荒来到崇城县,为了活命只能做皮肉生意的女人,又一次对自己的女儿道:“阿月,再等几天,再等几天黎秀才那学校就开始招学生了,到时候你就一个人过去,别让人知道我是你娘,等你到了那里,就下跪求他,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进去读书。”


    “娘……”叫阿月的小姑娘哭起来。


    这女人摸了摸自己女儿乌漆嘛黑的脸:“阿月,等进了学堂,你就能把脸洗干净了,不,去之前你就把脸洗干净。到时候你看看,要是有不错的男人,就选一个嫁了……娘这边不用你管,娘好着呢!你跟人说你爹娘都没了就行。”


    六年前刚来崇城县的时候,她女儿还小,才七八岁。但她已经有意识地藏着女儿了,这些年一直让女儿穿又破又脏的衣服,还往她脸上抹灰。


    她怕自己女儿,走上跟自己一样的路。


    现在有个机会摆在她面前……她想让自己的女儿进金叶绣坊,当个光鲜亮丽的绣娘。


    县城西边,码头附近。


    一个住在这里老乞丐对自己捡来养大,脸上长了一块疤的小姑娘道:“小要饭的,听说黎秀才的学堂招学生,还包吃住,你去试试吧,要是人家要你,你就不用要饭了!”


    县城北边,一间大户人家给下人住的,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一个男人对自己的瘦巴巴儿子道:“小子,我听说黎秀才的学堂要招学生,你去吧,以后的日子,就要你自己过了!”


    县城里如此,县城外也一样。


    崇城县附近,一个搭建的简易窝棚里,住着一户人家。


    这家人,男的给大户人家当佃农挣口饭糊口,至于那个女人……那女人年纪比男人要大上不少,她本是附近的一个寡妇,被婆家赶了出来,无处可去,就跟这男人住在一起。


    她还从婆家带来了她给前夫生的一儿一女。


    这男人对女人年纪比自己大这事儿没有丝毫不满,只要有个女人,他就心满意足了,但他对女人带来的两个拖油瓶很是看不惯。


    这天他回到家,就对女人道:“我听说黎秀才办了个什么小学,要招学徒,你让你的儿女去报名,别整天在家里吃白饭!”


    这女人不敢不答应,只能默默点头。


    离县城有点远的一个村子里,村长走进村头一个破房子,对里面一个正用陶罐给自己煮粥吃少年道:“臭小子,我给你打听到一个好去处。”


    “是哪里?”这少年好奇地看向村长。


    这少年的娘,在生他的弟弟的时候,跟他弟弟一起没了。


    他爹没多久就再娶了,他后娘一开始对他还好,后来连生两个儿子,就开始看他不顺眼,整天打他骂他不给他饭吃。


    他爹也不管他,只当没有他这个儿子……他们家就那么点地,他爹想把地留给他两个弟弟,不想给他。


    他没办法,只能从家里跑出来,住在村头破房子里,捞点鱼挖点野菜果腹。


    这少年一直想找个活儿干,但活儿哪那么好找?他一直没找到。


    “新码头那边要开个什么小学,那小学包吃住,你去那里读书,等读出来,将来可以去绝味斋工作。”村长道。


    村长有点同情这孩子,因而得到消息,就来告诉他了。


    他自己家的孩子,是舍不得送去那学校的,但这个孩子的话……那学校对他来说,是个好去处。


    “还有这样的好事?”这个少年喜出望外。


    他爹完全不管他,他那个后娘恨不得他早点死……他已经很久很久没吃饱了。


    有个包吃住的地方能去,那就太好了!


    这样的事情,崇城县很多地方都在发生。


    因为某些人的抨击评判,崇城县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崇城小学”的存在,有无数人,眼巴巴地等着学堂招生。


    庙前村的人尤其如此。


    县城的人说黎青执的学堂不好,这事儿庙前村的人也是知道的,但他们压根就不当一回事。


    “城里人就是坏!他们这么说,是想让别人不去报名,他们好去报吧?”


    “肯定是这样!”


    “我家那女儿去了金叶绣坊之后,整个人都大变样了,我儿子一直想去,这次可不能错过。”


    “我那个妹妹的女儿做梦都想去金叶绣坊,这次可算是有机会了!”


    ……


    庙前村的人,都想把自家儿女送去。


    至于学堂里男女学生都招……


    “我去瞧过,一边给男学生读书,一边给女学生读书,两栋房子隔老远!”


    “就是,又不是住一起。”


    “读出来之后,就能挣钱了!不去的是傻子!”


    ……


    不过他们中,也有人觉得让女孩子去读没意思,便宜了别人家,只是……去读书又不要钱!那为什么不去?


    还能给家里省口粮!


    而且再怎么便宜别人家……送女儿去金叶绣坊的人家,可都从女儿那里拿到钱了!


    眨眼,就到了腊月十五,也是黎青执的学堂招收学生的日子。


    黎青执一开始招了十五个老师,但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发现其中一个很有些问题,就让那人回去了。


    这个老师……黎青执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恶心。


    来读书的学生,是可以住在学校里的,他担心有些学生没有被褥,就让金叶绣坊的女工帮着做一些被子。


    金叶绣坊那边已经开始招工了,有点乱,地方也挤,这些女工就来了学堂这边做被子,结果那个老师整天凑过去,还调戏其中一个女工。


    幸好,黎青执早就交代过这些女工,让她们要看这点学校里的女学生,不要让她们被男老师或者男学生哄骗了,也告诉她们,要是有老师做了不好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告诉他。


    这些女工很听话,第一时间跟他说了这件事,而他也不含糊,立刻就赶走了那个老师。


    现在学堂里只剩下十四个老师,哪个老师有点事情都没人代课……好在可以暂代,还可以再招几个老师。


    招生这天,黎青执一大早,就来了学堂这边。


    他以为自己是来得早的,没想到已经有几个孩子在学堂门口等着了,这也就算了,看到他,其中一个十三四岁,背着个包袱的女孩直接朝他跪下了:“黎先生,求您收下我吧!”


    这女生说话的口音跟原主一样,像是玉溪府那边的人……黎青执愣了愣没有及时把人扶起来,然后就见其他几个人也都跪下了:“黎先生,你收下我们吧!”


    黎青执:“……”


    黎青执让门口的这些孩子进去,先问了那个少女一些问题。


    这个少女说她叫阿月,是逃荒来的,爹死在了路上,现在没地方去,希望黎青执留下她。


    “你娘呢?”黎青执问了一声。


    这个叫“阿月”的小姑娘闭紧嘴巴,一言不发。


    这里面肯定有事儿,但大概率是难事儿。


    黎青执没有多问,让她留下了。


    另外几个人,黎青执问了问,也都留下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其他老师匆匆赶来。


    这些老师起初有些担心,怕黎青执招不到学生,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多虑了。


    有些孩子自己过来,有些孩子由家长带着过来……学堂门口挤满了人。


    他们帮着黎青执做登记,给这些学生分发身份牌……忙了一上午,就已经招了快四百个学生。


    其中大概两百多个是男的,一百多个是女的。


    “男学生招满二百五十个就不招了,女学生也一样。”黎青执道。


    他打算先招五百个学生,之后的话……他会淘汰掉一些。


    若是有学生盗窃、欺凌同学、完全不守纪律……那他肯定是要让他们退学的。


    留着这样的学生,是对那些好学生不公。


    招到的学生,黎青执打算让他们先在学堂里住上十天,适应一下。


    十天后,他们可以回家过年,等正月初十,再来学堂里,正式开始上课。


    学生里有些是孤儿,无家可归,那么过年期间,也能住在学校里。


    既如此,中午的时候,学校自然要给招来的学生提供伙食。


    黎青执让食堂的厨娘做了一大锅糙米青菜粥给这些孩子吃。


    那糙米青菜粥的做法,跟他刚穿来这个世界的时候,金小叶做的糙米豇豆粥一样。


    管饱,但味道就别想了。


    黎青执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营养,该吃点好的,他甚至已经打定主意,将来每天都要弄点荤腥给他们吃,补充营养。


    但这十天,他打算天天给他们吃糙米菜粥。


    要是有受不了的……趁早回家。


    糙米菜粥煮了很多,管够。


    而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吃得香甜,对这样的伙食一点意见都没有,但也有那么几个人,吃饭的时候直皱眉。


    这几人都是男的,他们在家估计过得不错,以至于嫌弃这样的伙食。


    吃过饭继续招生。


    两百五十个男生很快就招满了,倒是女学生……一直到晚上,也就只招到了一百九十个,还缺六十个。


    黎青执也不着急,安排这些人去住下。


    学校的住宿条件不怎么样,二三十个人住一间屋睡上下铺,分发的被子也不厚,但绝对冻不死人。


    黎青执看了一圈,发现有些人因为发了被子这事儿很惊喜,但之前嫌弃饭菜的那几个人很是不满。


    第二天,黎青执继续招生,当然这次只招女生,与此同时,他让这些学生到各自的班级里去坐着,让老师带着他们,一边背《三字经》,一边干活。


    黎青执找了一些活儿让他们干,或是做灯笼,或是做鞋垫,反正都不能闲着。


    这十天,他打算一直这么干,能适应的,就是他这学校里的学生,不能适应的……那就回家吧。


    他们可以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这是古代,这个时代的孩子,过得不好的那可太多了!


    在黎青执招生前,崇城县的人虽然知道黎青执开了个学堂,但对这个学堂并不了解。


    等黎青执招生之后……有些人来看了眼,发现黎青执一直让那些女学生做鞋子糊灯笼,没让她们做不好的事情……陆陆续续,又有人送了一些女孩子过来。


    让家里的女孩子学点手艺也挺好。


    当然,也有一些受不了学堂里的生活的男学生离开。


    黎青执发现,那些女学生对吃糙米菜粥都适应得很好,这大概是因为,家里条件好的人家,都不会送女儿来他这边读书。


    男的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男学生看着瘦巴巴的,明显家里条件很差,但有那么一些应该挺受宠的,他们爹娘送他们过来,其实是想不花钱然后让他们读书认字。


    这些人的爹娘来看儿子,听到儿子的诉苦,立刻就把儿子带走了,还有人对着黎青执嚷嚷,说他儿子多么多么聪明,黎青执要是收了他儿子做学生,一定可以教出个状元来……


    黎青执直接道:“我建这个学校,是想找一些人给我干活。”


    这少年的父母顿时没声了,一言不发带走了儿子。


    黎青执这话,也被传开去……然后莫名其妙,之前那些说黎青执“有辱斯文”的人,都不开口了。


    人家其实就是找学徒来干活……有啥好说的?


    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男生虽然走了几个,但又来了几个,依然有二百五十个人。


    女生一开始没招满,但后来陆陆续续就招满了,也有二百五十人。


    对黎青执来说,也算是达成了目标,但是……五百个人,就算每天给他们吃糙米菜粥,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关键是这开销会一直持续,等明年,他还打算每天给他们吃点鸡蛋或者肉……


    绝味斋和金叶绣坊,可养不起这么多人!


    最初的时候,黎青执没打算招这么多学生,只打算招个百来个,培养些管事出来。


    后来《逃荒录》的稿费特别高,他才会招了这么多人。


    但现在他眼瞅着要没钱了……要不要写个新书?


    慷慨的沈家家主……他回来了吗?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