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50. 第 50 章 团建(修)
    李世民在衙门忙了一天,直到天色将暮才走出班房,却发现底下的官员们还没走,三两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也很正常,在省六部当差的,能接触到天南地北各种消息,什么稀奇古代的事都有。不能说的他们自然会闭紧嘴巴,但有些事说说无妨,便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或许又有什么奇事吧?看他们眼角眉梢神采飞扬,想来不是坏事,李世民便没当回事,大喇喇地叮嘱:“记得早些归家,不要误了宵禁时辰,免得我还得去金吾卫大牢给你们送饭。”


    不过是寻常一句叮嘱,李世民说完抬脚就要走,这些人却停了说话,齐刷刷地看着他。


    李世民:“?”


    为首几人挤眉弄眼一阵,齐齐道:“恭贺王爷大喜!”


    李世民:“?”


    他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能有什么大喜事?李世民一头雾水:“你们说什么呢?”


    “王爷还不知道吗?”众人面面相觑片刻,为首之人道,“恒山郡王立下大功,被晋封亲王,诏书已经送往府上,报纸上也刊登了,王爷没看到吗?”


    刚才是有人送东西进来,说是报纸什么的,李世民忙着别的事,压根就没往心里去,自然也没看。


    有人很有眼色地递来一份报纸,还贴心地翻到李承乾受封亲王那一面,报纸上用不小的版面细数李承乾的功劳,包括但不限于墨笔、铁锅、炕孵法,还有最主要的印刷术,并表示因此晋郡王为亲王。


    “这印刷术可是好东西,日后咱们买书都便宜多了,难为小王爷怎么想出来的,王爷瞒得也太好了,先前竟一点消息都没漏过。”


    李世民:“……”


    当然没漏过了,毕竟他也是刚刚才知道呢。


    围笑.jpg


    李世民恍恍惚惚出了班房,路上遇到的人都在明着暗着打量他,还有很多人跟他道喜,仿佛全世界都知道李承乾立下大功被封为亲王,只有他这个当阿耶的不知道。


    李世民还遇到了萧瑀,萧瑀向来严肃的脸上扯出一个僵硬的笑:“早该向王爷道喜了,虎父无犬子,王爷后继有人。”


    李世民:“……你早便知道了?”


    萧瑀点头:“圣上与恒山王刚开始研究印刷术下臣便知道。”


    难怪呢,这段时间萧瑀总会对他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还总提起李承乾,李世民还以为他又想要蛋糕或香皂,可能是在铺子里抢不到,想通过李承乾走后门。


    现在才知道,他真是想得太多,又想得太少。


    李世民木然地回到家,送诏书的人刚走,整个王府喜气洋洋,李承乾正美滋滋地拿着诏书看,见到李世民回来便高兴地对他挥手:“阿耶阿耶,阿翁封我做亲王啦!”


    李世民“嗯”了一声:“我知道,你弄出了印刷术。”


    李承乾笑得露出一排小米牙,仰着小脑袋问:“阿耶,亲王是什么吖?”


    “你不知道亲王是什么?”李世民扶额,“那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虽然我不知道亲王是什么,但阿娘他们都很高兴,所以我也高兴。”李承乾挺着小胸脯说,“而且我没做错事哦,阿翁还问过我要什么奖赏呢!”


    李世民:……你还怪有道理的嘞。


    随即皱眉:“是你向圣上求的亲王爵位?”


    如果是李承乾主动求的爵位,他就得担心一下了。李渊脾气是不错,但心眼可不怎么大,又对秦王府有偏见,若因此对李承乾生出嫌隙便不好了。


    李承乾鄙视地看李世民一眼:“阿耶是不是老糊涂啦?我都说不知道亲王是什么了!”


    所有人:“……”


    李世民气笑了:“我老糊涂?”


    他才二十五岁,才不是老糊涂!


    呸!他才不糊涂!


    李世民揪住新晋恒山亲王的小啾啾,怒气冲冲:“我还没问你呢,发现印刷术怎么不告诉我?”


    李渊知道了,萧瑀等人知道了,现在更好,刊登在报纸上,恨不得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了,只有他什么都不知道,还是从贺喜之人口中得到的消息。


    谁家阿耶当成他这样?


    李世民心里酸溜溜的,觉得儿子对李渊比对自己更亲。


    李承乾叉腰道:“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是你不搭理我哒!”


    李世民:“?你什么时候跟我说了?”


    “我跟你说想办报纸,你让我找阿翁去,”李承乾学着李世民的样子,头微微低着,眉毛皱得死死的,压低声音道:“我忙着呢,有事找你阿翁去,阿耶做不了主。”


    李世民:“……”


    他回想片刻,隐约是有这么一回事,但当时说的不是印刷术吧?


    “当时说的不是报纸吗?”李世民想起来了。


    李承乾更加鄙视了:“阿耶连这个都不知道吗?就是因为办报纸没人抄写,我才想起印刷术来的。之前我都没想起来。”


    不是没想起来,应该说不知道。李承乾知道大唐落后,但也不知道这么落后,连书都是手抄的。


    李世民:“……”


    所以什么都不知道是他的错咯?


    李承乾若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一定会告诉他:是的,就是李世民的错,这就是他忽略他可爱儿子的代价!


    不过李世民没说出口,小厮进来通禀,说杜家郎君和苏家郎君来给李承乾贺喜。


    李承乾噔噔噔往外跑:“阿耶,我不跟你说啦!”


    李世民:“……”


    李承乾跑到千福院,杜荷、苏琛都来了,就连杜构也在,正在逗阿牧和阿白阿毛玩,见到李承乾来了,杜荷和苏琛嘻嘻哈哈行礼:“见过恒山亲王。”


    李承乾拱着小手团团回礼:“见过杜郎君和苏郎君。”


    嘿嘿嘿!人相视傻乐。


    杜构:“……”


    杜构把几个盒子递给李承乾:“这是我们给你的贺礼。”


    “都是我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你买的,跟家里没关系哦。”杜荷跳起来说。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钱给朋友买礼物,所以特别兴奋。


    李承乾也很高兴:“当亲王真好,这就开始收礼物啦!”


    杜构:“……”


    他问李承乾:“你封了亲王,王爷和王妃是不是要宴请宾客啊?”


    李承乾摇摇头:“不知道。阿娘没说要办,但阿耶可能想办。”


    要不怎么炫耀呢?


    杜荷和苏琛想了想,认同地点头。


    曾几何时,李世民在他们心中还是英明神武不可侵犯的战神,现在形象已经摇摇欲坠了。


    杜荷说了句大实话:“王爷想办也没办法,最后还得听王妃的。”


    李承乾:“唉!”


    杜荷:“唉!”


    就连苏琛和杜构也有点怏怏,他们都希望王府办宴会。宴会多好玩啊!而且他们的朋友被封了亲王,这多威风啊!


    李承乾嘿嘿一笑:“我们去参加别的宴会吧。”


    众人:“?”


    李承乾带着他们出府,坐着马车到了西市一处茶肆。


    杜构奇道:“你居然知道这里?”


    这家茶肆在长安颇有名气,因为环境不错、茶点美味,且价格不高,很受普通百姓和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喜爱。杜构听同窗提起过,但并不曾亲自来过,而以李承乾的年纪,本不该对茶肆感兴趣才是。


    “你来这里做什么?”杜构问李承乾。


    李承乾神神秘秘地卖关子:“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李承乾带人踏进茶肆,直接报了一个人的名字,掌柜领他们到了二楼一个大包厢前敲门,门“吱呀”一声打开,里面的热闹便传了来出来。


    开门的人见到李承乾,眼睛顿时就是一亮:“咱们的大功臣来了!”


    说着就请他们进去,杜构人跟着李承乾进去,一眼就看见其中一个白胡子老头,不是欧阳询还能是谁?


    杜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大唐读书人谁不知道欧阳询?很多人都是跟着欧阳询的字帖学写字的。


    再看其他人,虽然不如欧阳询名气大,但个个气度不凡,一瞧便知是饱读诗书之辈。


    李承乾拉着他们坐下,笑嘻嘻道:“今天报社团建,庆祝《长安日报》顺利发刊。”


    杜构:哦哦,原来是报社的编辑们,难怪欧阳询会在。难怪所有人都长着副很有才华的脸,可不是么,这可都是圣上从进士中挑选出来的人才!


    几人向编辑们问好,编辑们也回礼,分别落座后,欧阳询疑惑道:“团建是何意?”


    “团建就是团建吖,我们一起出来玩儿就是团建。”李承乾也不知该怎么解释,叫系统查了一下后照本宣科道,“团建就是团队建设的缩写,通过吃饭、游玩,让团队里的人更好地交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默契。”


    “恒山王说得是,咱们这就是团建,可不是不务正业!”一个年轻些的编辑大笑着说。


    说是年轻,也有十来岁了,四十少进士,能中进士的人没有很年轻的。这里除了李承乾几个小的,最年轻的就是这位十来岁的编辑,年纪最大的欧阳询已经六十多岁,将近七十了。


    “本来就是,你们不是要明查暗访,听听百姓对报纸哒看法吗?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当然不是不务正业。”李承乾一本正经地说。


    “是是是,恒山王说得是!”


    李承乾:“……”虽然被赞同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


    李承乾挠挠头,又给他们介绍杜荷等人:“杜构和杜荷是杜如晦伯父的儿子,苏琛是苏勖伯父的侄子。我们都是好朋友们,一起过来玩哒!”


    李承乾带人来当然没问题,编辑们对杜荷几人表示热烈欢迎,并积极询问他们对报纸的看法。


    杜荷几人做为李承乾的小伙伴,人过一点书,但文化水平不太高的群体,有很多看法和编辑们不一样。编辑们与他们交谈,和平时团队之内的沟通很不一样,不一会儿就聊得热火朝天。


    欧阳询招呼李承乾:“王爷用些点心吧,他家的点心极好的。”


    李承乾尝了一块,果真滋味很好,只比五芳斋的绿豆饼差一点点,他又重新高兴起来,晃荡着小脚丫问:“欧阳阿翁,你们明查暗访到什么啦?”


    说到这个,在场所有编辑的脸都亮了。


    第一期《长安日报》今天上午正式发售,不到一个时辰全部售光。经过一下午的传播发酵,现在群众反馈基本出来了。


    总体就一个字:好!


    一开始大家只是为了皇上题词和欧阳询的墨宝买报纸。但真的拿到手,就被上面的各种新闻吸引了。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印刷术,其他新闻也很吸引人。


    第一批买报纸的大多读过书,要么自己或亲人在朝中为官,要么日后准备参加科举,或者是家里做生意的富户。


    这些人都是要时刻关注大唐和朝廷动向的,平时想打探点消息费老鼻子劲儿了,如今有报纸这么一个现成渠道,当然要买!


    普通百姓买到报纸的不多,但显然也很感兴趣。这年头百姓没什么消遣,像后来大火的说书、唱戏都还没出现,报纸一出自然风靡。根据编辑们观察,这间茶肆今日客人多了许多,很多都是来听读书人讨论报纸上的新闻的,街头巷尾也都在议论报纸。


    欧阳询老脸放光:“我们放出包月的消息,只今日一下午就有五百人预订,明日说不得能卖出两千份!”


    欧阳询做为总编辑,主管报社一应事宜,压力也很大的。


    担心报纸销量不好,担心报社赔钱。虽然有李渊兜底,赔钱也是李渊赔钱。但欧阳询宁愿赔他自己的钱,替皇帝败家,这压力多大呀。


    如今报纸初试成功,欧阳询是松了口气。其他编辑也差不多,他们都是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一开始并不愿意放弃其他部门的好差事陪李承乾胡闹,只是圣上有命不得不从罢了。


    本来只想着陪李承乾闹这一场,好歹让圣上知道他们尽心尽力,也能留个好印象。没想到报纸竟真的成了,还大有可为的样子。


    如果报纸做大做强,他们的名字是不是也能天下皆知?届时还怕没有前途吗?


    想到这里,诸位编辑都跃跃欲试,恨不得回去再写几篇好稿子,争取早日让报纸走向全大唐。


    年轻编辑嘿嘿一笑:“这得多亏小王爷,咱们可求不来圣上亲笔,也弄不出印刷术这种好东西。”


    原本他们打算让欧阳询写刊名和创刊词,欧阳询是总编辑,又是有名的书法大家,论理是足够了的,但比起李渊还是差远了。


    欧阳询举起茶盏:“今日就以茶代酒,敬小王爷一杯。”


    李承乾一本正经地说:“是我们大家的功劳吖!”


    欧阳询哈哈大笑:“对,在座诸位都有功劳!”


    李承乾眼睛亮晶晶地举起茶盏,刚要喝上一口,就被旁边的杜荷拦住了:“王妃说过我们年纪还小,不能喝茶的。”


    “一点点没关系的,别家小孩也喝茶。我长这么大都没喝过茶,出去要被小朋友笑话。”


    “谁敢笑话你我揍他!”杜荷晃了晃拳头,“王妃不许你喝,你还是听她的话吧。”


    李承乾撅嘴:“你为什么这么听阿娘的话,你不和我最好了吗?”


    “我当然要听王妃的话,因为你也要听王妃的话。”杜荷哼哼两声,抱胸道,“要是被王妃知道了,你知道会有什么下场吗?”


    李承乾眼睛转了转:“可是欧阳阿翁和叔叔伯伯都喝了,我们不能扫兴,阿娘肯定会理解我的。”


    欧阳询和一众编辑不接这个锅:“不要紧不要紧,咱们重心不重迹,王爷还是听王妃的话吧。”


    年轻编辑殷勤地给李承乾换上温开水:“王爷喝这个。”


    李承乾:“……”


    碰完杯,喝完水。大家都在畅想报纸的未来,一片热闹中,杜构凑到李承乾耳边小声说:“你说我能不能请欧阳先生指点一下我的书法啊?”


    “为什么不行?”李承乾眨巴着纯洁的大眼睛问。


    杜构扭捏道:“我怕欧阳先生不乐意。”


    “为什么不乐意?”李承乾更迷茫了,“那你该问欧阳阿翁,为什么要问我吖?我也不知道。”


    杜构:“……”


    杜构脸色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李承乾见状恍然:“我知道了,你不好意思!”


    杜构小幅度地点点头。


    “好叭,那我替你问一下。”李承乾虽然不理解,但还是决定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杜构非常感激,小声提醒:“那个……你委婉一些,若欧阳先生不愿意,咱们也不要逼迫他。”


    李承乾拍着小胸脯保证:“放心,我有分寸。”


    杜构连连点头,他对李承乾还是很有信心的,见李承乾坐直了身子,便期待地看着他。


    李承乾张口:“欧阳先生,杜构想问问你能不能指导一下他的书法,他说你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们不会逼你哒。”


    瞬间被所有人盯住的杜构:“……”


    大郎君!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他干巴巴地解释:“我是练着您的字长大的,从小就盼着能成为像您一样的书法大家。”


    李承乾一脸我明白了:“你是欧阳阿翁的粉丝!”


    杜构:“粉丝?”


    李承乾点点小脑袋,高兴地说:“就是说你很喜欢欧阳阿翁,他是你的榜样。”


    “我就是欧阳先生的粉丝,欧阳先生是我的榜样!”杜构毫不迟疑地点头。


    欧阳询哈哈一笑:“既然如此,老朽便托大看看你的笔法。”


    说着就让人拿笔墨纸砚来,让杜构当场写字他来指点。


    其他人见有热闹,都凑过来看。


    杜构:“……”


    杜构顶着压力写了几个字,欧阳询先是评价一番,后又指点了几处笔法不足之处,令杜构受益匪浅。


    欧阳询还在杜构写的那几个字旁边写上同样的字做为对比,本意是帮助杜构发现差异,但李承乾看杜构抱着这幅字一脸梦幻的样子,恐怕要当成传家宝了。


    系统淡淡道:[粉丝见偶像是这样的,恨不得偶像放个屁都是香的。]


    李承乾看看欧阳询,又看看杜构,惊叹道:[真的吗?]


    怎么会有人觉得别人的屁是香的?李承乾捏住小鼻子,有点想看欧阳阿翁放屁了。


    “承乾,你捏鼻子做什么?”杜荷吸了吸鼻子,没闻到什么味道啊。


    李承乾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一阵,然后杜荷也捏住了鼻子,用奇怪又期待地目光看着欧阳询和杜构。


    欧阳询指点完杜构和苏琛,注意到李承乾和杜荷的目光,以为他们也想被指点。于是捋着胡子笑道:“恒山王和杜二郎开始练字了吗?也来写幅字给老朽看看吧。”


    杜荷一缩脖子,在桌子底下悄悄推了推李承乾的胳膊。


    李承乾推回去:“我才刚开始练字,你开蒙时间久,你去!”


    “我没你聪明,你去。”


    李承乾哼哼:“练字不靠聪明,你去你去。”


    杜荷:“你去你去你去。”


    欧阳询见二人推来推去,笑呵呵道:“不必谦让,你们一个个来,咱们有的是功夫。”


    李承乾和杜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站起来,仰着小脑袋说:“我字写得不好,你们不要笑话我吖!”


    “这是自然!咱们只是交流,没什么笑话不笑话的。况且在欧阳先生面前,咱们都半斤八两。”编辑们簇拥着李承乾去写字。


    他们不觉得李承乾写字不好,毕竟他神童之名在外,而且看起来特别镇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大家都觉得他只是客气,心说刚才瞧着恒山王一副孩子心性,其实还是挺谦虚的呢。


    知道李承乾真实情况的苏琛不忍直视地别过了脸,李承乾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特别自信镇定,但他那笔字真的……


    希望编辑们等会儿还能笑得出来吧。


    李承乾提起笔,认真写下几个大字。


    编辑们的笑渐渐消失了……


    欧阳询看着纸上这几个勉强能看出内容的墨团,差点把本来就不多的胡子又揪掉几根。皱着眉毛有些为难,这个笔迹,他是真的很难评。


    李承乾背着小手说:“我说过我写字不好的。”


    编辑们:“……”


    是说过不好,但没想到是这种不好。


    年轻编辑讪讪一笑:“人无完人……我是说郎君还小,刚开始练字都这样。郎君已经算不错了,比我家那两个臭小子强多了。”


    李承乾眼睛一亮,抿着小嘴一笑,期待地看向欧阳询。


    欧阳询:“……”


    压力给到了欧阳询。其他编辑默默低头,不是他们不想帮上司,主要是有心无力。


    欧阳询谨慎地措辞:“郎君不要着急,以你的年纪,先多写多练即可。”就不要追求别的了。


    李承乾乖巧地点头。


    苏琛这时候说:“承乾墨笔字写得不错,他平时用墨笔比较多。”


    咦?编辑们好奇了。


    他们前几十年都是用毛笔的,但做了编辑后为了外出取材方便,身上都常备线装小册子和墨笔,这还是从参加御书房小会的大臣们那里得到的灵感呢。


    立刻就有人掏出了小册子和墨笔,李承乾趴在桌子上写了几行字,欧阳询的眉毛这才舒展开:“不错不错。”


    虽然没什么风骨,但笔迹清晰结构规整,不能说难看了。


    他笑呵呵道:“看来郎君只是年纪小腕力不足,加上练习不多的缘故,日后勤加练习即可。”


    这次却是发自真心。


    欧阳询又就着铅笔字指点了李承乾几句,就轮到杜荷了。


    虽然刚刚差点在李承乾那里翻车,但欧阳询对杜荷还是比较看好的。毕竟他年纪比李承乾大,和苏琛差不多。


    刚才苏琛的字就很好,杜荷的兄长杜构也不错,杜荷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见杜荷紧张,欧阳询还笑着对他点了点头以示鼓励。


    杜荷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几个字。


    欧阳询刚恢复的笑容又消失了。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