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春心欲燃 > 11、追封
    又过了几日,萧沁瓷将梅花描过三九,外头的天越发冷了,萧沁瓷轻易不肯出门。兰心姑姑明里暗里暗示过萧沁瓷好多回,叫她算准时间往永安殿去一趟,都被萧沁瓷不紧不慢地挡回来了。


    兰心姑姑一直知道萧沁瓷自己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但她的主意哪里大得过太后。太后原也不急,阖宫中暂时还没有传出萧沁瓷与皇帝的流言,即便是兰心姑姑告诉她皇帝和萧沁瓷又见了一面,她依旧是气定神闲,这无非是愈加验证了她心中猜想罢了,该急的不是她。


    不过随着年节将至,苏家从前朝带来的另一桩消息却不得不让太后焦躁起来。


    苏家这代还未出阁的女儿只剩下苏晴,是苏氏的嫡女,太后的嫡亲侄女,深得太后喜爱,时常叫她入宫小住。苏晴定了亲事,年后便要出嫁了,此时本该在家中安心备嫁,却在年前被太后以思亲为由召进了宫。


    苏晴为她带来的是前朝的消息:“阿耶说,礼部尚书孔喻在三日前的早朝上递了份折子,指出按照礼法,陛下应当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那日之后,阿耶就告了假,并且赶紧往宫里递了折子,叫我进宫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娘娘。”


    她话音一落便见太后突地变了脸色,不由心里一登,惴惴不安地问:“姑母,是我说错话了吗?”


    太后缓缓吐出一口气,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早已习惯了。淮阴苏氏原本也是大族,但族中子弟不争气,已远着高位多年,于朝政局势上难免疏忽了许多。


    苏晴因着有个太后姑母,又是家中唯一的嫡女,被娇养得天真娇憨,根本不懂孔喻那道折子意味着什么。


    而孔喻奏疏中所言也是太后一直担心的事。


    皇帝非她亲子,她这个太后也是有名无实,便连宫殿住的也不是历代太后所居的兴庆宫。皇帝一旦追封自己的父母,她这个还活着的太后处境便尴尬了起来。


    所以苏仪赶紧告了假,怕的就是他这个太后的亲哥哥会在朝上被问起,到时候他若附和皇帝便是打了自己妹妹的脸,直言反对又担心会惹得皇帝厌弃,两头不讨好,干脆就告了假。


    太后将这些掰开来揉碎给苏晴讲,可她仍然似懂非懂:“可是陛下的生母早已仙去了啊,即便追封也不会影响到姑母的地位。”


    太后顿感无力。


    早年她便同苏仪说要他好好教养家中女儿,不要养成天真不知事的性子,可前头的苏善婉,后面的苏晴,都是一个样子,或许有些小心机,但不成大用。


    但凡苏家的女儿争气些,她也不必再把主意打到萧沁瓷身上。


    “阿晴,你得记住,”太后冷冷道,“活人是永远争不过死人的,何况天子的生母和前朝皇后,孰轻孰重?苏家能有今天的地位就是因为哀家是太后,你们是外戚,可若天子当真追封了他的生母,哀家反而会变成名不正言不顺的那个,到时候宫内宫外谁还看得起苏家?”


    “苏家在平宗朝是外戚,是因为哀家是皇后,可如今太极宫换了主人,谭氏才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苏家又算什么?”


    太后还有未曾说出口的隐忧,天子是篡权夺来的皇位,能容忍她这个太后多久?阖宫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太后没有子嗣,没有后族支持,若有朝一日他觉得太后碍了事,悄无声息地让她消失也不是难事。


    苏晴一愣,显然是没想到天子追封的行为背后会有这么多牵扯。她咬着下唇,有些急了:“可是孔尚书那道折子只提了追封陛下的父亲,并未提到还要追封陛之母为太后……”


    “糊涂!”太后冷声道,“陛下追封了他的父亲,难道会不追封他的母亲?”


    苏晴呆住,显然也没了主意。


    太后身边的流珠姑姑上前一步,缓声道:“娘娘莫急,如今朝上还在争议,一时半会儿议不出个结果的。”


    “原先皇帝的诸多动作就已经让我看出点端倪了,”太后摇头,“他不敬哀家,也不敬先帝,自然是想着追封他的生身父母。”


    流珠提醒道:“朝臣们不会同意的,娘娘,您忘了惠安太子是如何死的?”


    太后一怔。


    是了。惠安太子死得并不光彩,他同平宗一样,都极重美色,最后是死于马上风。这是皇室丑闻,被掩盖下去了,但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


    不过那又如何,他是天子生父,只这一点便能掩盖掉所有的不光彩。


    太后在迅速思索着对策,苏晴进宫必定在内侍省过了明路,皇帝那里应该也已经知道了,此事宜早不宜迟,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


    “今日圣上是在紫极观还是两仪殿?”


    今日逢七,陛下应该在紫极观,但年底前朝事务繁忙,皇帝也或许去了两仪殿处理政务。


    流珠道:“奴婢这就派人去问。”


    “两仪殿和紫极观都派人过去,”太后端坐在榻上,额上凤衔明珠轻轻一点,“请陛下到永安殿来一趟,就说哀家有事相商。”


    流珠诧异:“现在?”


    “现在就去。”太后语气坚定。


    流珠觉得此事不妥,但不敢违逆,出殿去唤了几个得力的宫人来吩咐几句,便让他们去请圣上了。


    一片寂静中苏晴怯怯地开口:“姑母……”


    太后转头看她,眼神威严,她盯着苏晴看了一会儿,神情逐渐温和,招手示意她近前来,柔声道:“阿晴在宫里小住几日,陪一陪哀家如何?”


    “我、我自然是愿意陪着姑母的。”苏晴从前也奉太后的旨意进宫在永安殿小住,宫中的一切于她而言并不陌生,只是年节将至,她不好在宫中久住,出口时便带上了几分犹豫。


    太后却仿佛没有看到,又笑意吟吟道:“让你这样的小姑娘日日陪着我只怕也会觉得无聊,”苏晴摇摇头,正想说话,却被太后截住话头,“不如哀家叫阿瓷也来,你们年岁相仿,定能玩到一处去。”


    苏晴又是一愣。


    苏晴不喜欢萧沁瓷。她一个孤女,又生就那样的美貌,苏家的人都知道,当年皇后要选人进宫,放着苏家的女儿不挑,却选了一个外姓女,后来萧沁瓷出家,他们也说是太后挑错了人。况且太后的喜爱只有那么一点,分给了萧沁瓷,苏晴能得到的就少了,苏家的女儿或许蠢笨,但并不天真。


    可她能拒绝吗?太后也并不给她拒绝的余地,转头就唤了人来去请萧沁瓷。


    宫人出门时又被太后叫住:“流珠,你亲自去。”太后不疾不缓道,“哀家觉着这永安殿里素了些,早前让阿瓷送插好的梅瓶过来,却总也没等到,这孩子知礼,不肯轻易过来,这次来就先叫她去采几枝梅花一并带过来吧。”


    苏晴皱着眉,不明白太后为什么在这种时候还惦记着梅花。流珠心思细腻,略一思怵便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应了是。


    ——


    皇帝今日在两仪殿,年底事忙,各部要呈报这一年的事宜,还有官员考评,以及年后的各项祭典也要准备起来。皇帝是专权之人,事事都要亲问,不会为了修道耽搁政事。


    永安殿的宫人禀明了来意,便听御座上的天子问:“太后可有说要同朕商量什么事?”


    宫人把头埋得更低:“太后娘娘不曾明言。”


    殿中一时安静。


    皇帝看向桌案上摞着的一沓奏折,俱是这段日子朝上为了他要追封双亲一事争吵不休的请奏。


    “你回去告诉太后,就说朕会去的。”


    宫人得了皇帝的准话,也不敢问圣上几时去永安殿,立时便回去复命。


    皇帝没了看折子的心思,问左右的人:“今日永安殿有什么动静?”


    二十四衙门管着阖宫,皇帝断了太后的耳目,她的手伸不到前朝。


    梁安道:“苏家的四小姐今日进宫去了永安殿。”


    “原是这样。”片刻后,皇帝嗤笑一声。


    太后沉不住气了,只是不知道这么匆匆忙忙地请他过去,是要说追封的事还是要说些旁的。


    ——


    兰心姑姑将永安殿的宫人请进来时萧沁瓷正在提笔描一张青词,她不知苏晴今日进宫的事,也不知晓前朝因请封而起的波澜,只以为是太后坐不住了。


    她同流珠姑姑甚是熟悉,道:“姑姑怎么亲自来了?可是太后娘娘那边有什么事?”


    流珠姑姑不动声色,丝毫不提前朝事,只说今日苏娘子来了,太后邀萧沁瓷过去。


    “阿晴来了?”萧沁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


    “夫人放心,家中一切安好。只是年后四娘子便要出嫁了,太后想着叫四娘子出嫁前在宫里多陪陪她。”


    萧沁瓷一默,问:“我竟不知阿晴已定亲了,不知定的是谁家?”


    “安乐侯家的世子,”流珠道,“日子定在明年的八月十六。”


    萧沁瓷笑起来:“竟是临着中秋,阿晴妹妹好福气,定能婚姻圆满。”


    八月十六,离着如今还远,太后思念侄女,还有的是时间叫她年后进宫相伴,做什么要赶在这时把人传进宫。


    “我这就随姑姑一道过去。”萧沁瓷从桌案后出来,敏锐察觉到流珠姑姑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过她。永安殿是出了何事,惹得太后近前的宫人这样急匆匆地要带她过去,偏偏又不明言。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