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 第83章 第 83 章
    云夫人的担心,也正是云知府此前顾虑的地方。


    事实上自从几年前云尚书入阁后,夫妻二人对于儿女们的婚事,就多了几分忧心。儿子还好,长子云麒已经考中了举人,并且说好了人家,等他金榜题名就可以张罗婚事了。至于幼子云麟,离他成亲的时候还远着呢,现在也不用着急。


    最让两人放不下的,是两个女儿。


    因为云知府最近七八年都辗转在外为官,所以蕙姐儿和莹姐儿也跟着他们两人去过很多地方。小的时候还好,但随着她们长大,婚事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地方上不是没有适龄的年轻人,比如颖昌府就有人想和云家结亲,但云知府从未考虑过此事。其一当然是如果把女儿们嫁在颖昌,他调任后就鞭长莫及,以后照应不到不说,恐怕还很难再见面。


    其二就是那些人家的孩子们,学识并不突出,以后不知道能不能考中进士,若是考不中,那把女儿嫁过去作甚呢?


    难道是为了提拔女婿?


    很显然那是不能的,毕竟结亲是为了两姓之好,而不是为了帮扶另外一方。


    京城就不一样了。


    能在京城安家的人家,轻易不会离去,不但门当户对还知根知底。最重要的是京城有出息的年轻人多,可以给女儿们选个好的。


    娶媳妇只要儿媳妇人好,娘家明事理即可。


    但嫁女儿最好是公公与自家同进退、婆婆和蔼、夫婿上进、妯娌也不蛮横霸道,小姑更不会无理取闹。除此之外,最好家中还有恒产,能够让女儿们嫁过去后一辈子衣食无忧,不必为两斗米发愁。


    但这样的人家,一时半会是难找的。即便找到了,人家一看蕙姐儿和莹姐儿是在外面长大,在京城待的日子短,也会心生犹豫。因为常住京城的人会觉得别的地方都是乡下,养不出有眼界的姑娘。


    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把女儿们往京城一扔就能够解决的,女儿们不在眼皮子底下,未来女婿也没亲眼看过,这让人又如何放心呢?


    所以云知府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云夫人也是如此,她犹豫了一会儿道:“老爷,你得拿个主意了,到底送不送女儿们回京,若是送,哪怕这次不让许夫人他们带蕙姐儿和莹姐儿去京城,等麒儿游历回来,也得让他护送妹妹们回去。”


    “若是不送,那现在就得先替她们慢慢相看起来。”不过这话说得云夫人都皱眉,“但颖昌府的这几户人家,我都瞧不上。”


    “估计得过两年换了别的地方再说。”


    云知府想了想,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再等两年,这两年里若没遇上合适的人选,就送她们回京。到时候蕙姐儿和莹姐儿也有十一二岁了,麒儿也会在京城。如此他们姐妹三人相互照应,我们也能放心些。”


    云夫人思索了一会儿,也赞同。


    ……


    花园里,许淙和莹姐儿相对无言。


    许淙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莹姐儿,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说的话会被她听见,当然最意外的是他没想到莹姐儿居然还看过《竹精传记》这本画册。


    ‘三水居士’这个马甲他虽然没有刻意隐瞒,但也没有特别提过,所以现在莹姐儿突然这么自然地说了出来,他还是有些惊讶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他刚说完要断更,然后就被读者发现了的尴尬因素存在。


    “师妹,你也看过《竹精传记》吗?”


    “看过,爹说那是你画的。”


    莹姐儿点头,然后再度询问,“师兄,你以后真的不画了吗?《竹精传记》很好看,我和弟弟都很喜欢。”


    顿了顿,她又补充,“爹和大哥也喜欢。”


    许淙实话实说,“会画的,但可能会像之前那样,一年也就画一本。遇到功课多的时候,一本也可能画不了。”


    莹姐儿高兴起来,“一本也行,这本画册很好玩。”


    她应该是真的很喜欢《竹精传记》,后来又追问了许淙很多关于这本画册的内容,比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帝流浆’吗?真的有妖怪,有精怪,还有修士吗?还有竹海里面的那些竹子,除了麻竹和金竹之外,还有什么竹啊?


    莹姐儿显然看得很细,还都记下来了。因为有些问题要不是许淙前不久刚刚把前面三册重新看了一遍,都答不上来。


    等她终于问完,绞尽脑汁的许淙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苦笑道:“师妹,你看得也太仔细了。”


    有这样一个读者,他高兴的同时,也很有压力。


    莹姐儿认真道:“这本画册,好看。”


    许淙看着她表情,又看看周围的环境,突然心中一动,“师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花园?你身边的奶娘、嬷嬷以及丫鬟们呢?”


    莹姐儿突然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她才闷闷地说道:“娘想要送我和姐姐回京城孝顺曾祖母、祖母,姐姐听了说好,奶娘和嬷嬷都说好,我不喜欢,就出来散散心了。”


    去京城?


    许淙想了想,建议,“既然你不喜欢,为什么不和老师以及师母说明白呢?”


    “我小的时候在庐州老家,我爹在勉县,我不想跟爹娘分开,于是就跟娘说要去找爹,后来等我三岁的时候,一家人就真的搬到勉县了。”


    “师妹,你去跟老师说吧。”


    “说你不喜欢京城,你喜欢待在爹娘身边。老师听见了,肯定会考虑你的想法的。”在许淙看来,云知府虽然给他布置了很多功课,但也是一个开明的老师,这样的人不会听不进儿女的意见。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把姐妹俩送回京城,但如果莹姐儿强烈反对的话,这件事恐怕会不能成行或者推迟。


    最重要的是蕙姐儿和莹姐儿今年才九岁多,突然被送到陌生的地方去,那不就跟红楼梦里面的林妹妹一样了吗?


    即使要送,也可以晚一点的。


    不过因为不了解前因后果,所以许淙这次并没有贸贸然地给她出主意,而是像小时候那样鼓励她去跟父母说明白。


    不喜欢的东西,当然要勇敢地说出来,而不是在乎谁谁谁的看法!


    想到这里,许淙又问:“师妹,你现在还继续读书吗?”


    莹姐儿忽地展颜一笑,“你骗人!”


    许淙莫名,“……啊?”


    不对啊,刚刚他们不是在讨论读书的事情吗?自己只是想知道莹姐儿有没有继续读书而已,怎么就突然变成骗人了?这个话题从何说起?


    莹姐儿瞪着他,“你小时候说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天睡五个时辰,那就只剩下七个时辰,然后穿衣、洗漱、吃饭、喝茶要两个时辰,最后只剩下五个时辰。”


    “洗漱更衣半个时辰,处理事情半个时辰,生病、探病、养病、小歇再半个时辰,和家人说话半个时辰,自己玩半个时辰,读书便只剩下了两个时辰。”


    “你骗人!”


    小姑娘眼睛亮亮的,控诉,“只要睡四个时辰就好,洗漱更衣,吃饭喝茶也用不上许久,其他的生病、处理事情,更无需耗费许多时间门。”


    “可以有四个时辰用来读书、画画!”


    许淙:“……”


    对哦,小时候自己的确这么忽悠过莹姐儿,目的是让她早点开始读书。因为她那个时候有点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然后自己也没什么特别好的主意,就建议她早点开始读书,这样她自己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现在看来,她还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啊。


    许淙暗暗叹息。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是日夜相处的人,莹姐儿又不像自己,不但有一些前世的记忆,还知道自己是穿到了一本书里,所以会受到影响也不奇怪。


    于是许淙连忙道歉,说那是自己小时候的想法,难免有失偏颇。但他现在已经改过来了,每天会花五个时辰的时间门读书,从早读到晚。


    莹姐儿咬牙,“我也要读五个时辰!”


    啊这……


    许淙突然心虚,不知道云知府知道这事会不会给自己加功课啊。


    回到房间门的时候,他左想右想觉得不对,于是翻箱倒柜把自己后来再画的《竹精传记》第四册和第五册让人拿去送给莹姐儿赔礼,然后便去找了金氏。


    “娘,我刚刚遇到莹姐儿了。”


    金氏正在跟秋月说收拾行礼的事,闻言问道:“莹姐儿,她怎么了?”


    许淙把莹姐儿的苦恼说给了金氏听,再补充了一遍小时候的事,然后道:“娘,你说莹姐儿不喜欢去京城,怎么她被奶娘和嬷嬷一说,就不吭声了呢?”


    “爹常教我,要能说、慎说、敢说,但莹姐儿就只会生闷气,这样不好。”


    “这样是不好,”金氏微笑听完,然后道:“莹姐儿这怕是被身边的人拿捏了,因为在乎,所以难免顾虑重重。”


    “这事娘知道了,会找个机会跟云夫人说的。”金氏顿了顿,又道:“我看云夫人事忙,平日里这些刁奴怕又表现得忠心耿耿,所以啊才被蒙蔽了,你也别怪你师母。”


    “好在莹姐儿还小,来得及。”


    听到这话,许淙才放心下来,“那娘,你记得跟师母说啊。”


    金氏温柔地笑,“知道了,你安心读书去吧。”


    等人一走,金氏的脸就沉了下来。


    秋月犹豫了一下,然后道:“夫人,淙少爷说的这事,您真的要跟云夫人说吗?”在秋月看来这是云家的事,没准他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呢。


    金氏摇头,“你没明白。”


    她叹息道:“我们这些日子也瞧见了,云家大姑娘和云夫人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她也常把大姑娘带在身边,可见喜欢大女儿多些。这样的情况下,下人们想要把二姑娘教成大姑娘的模样,也是有的。”


    “淙哥儿今日一说,我便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母亲派来的嬷嬷,也是常教导我要贞静、贤淑,还说这样的姑娘才会讨人喜欢,将来才能有个好亲事。”


    “这些话直到我嫁了人,也没有忘。”


    金氏冷笑了一声,“但有理归有理,却不一定对。最起码对于云二姑娘而言,怕是错了,即便没有错,她身边的人也不能一味的要她学着姐姐。”


    “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好端端的一个大家姑娘,怎么能让人辖制,没有了自己的主意?若是如此,往后岂不是身边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尤其刚刚淙哥儿还说,从小的时候那个奶娘便是如此了,处处要她学着云大姑娘。岂不知我们这种人家,哪里需要这般。”


    秋月这才恍然,“那这的确不对!”


    一个人,怎么能老是让她学着另一个人呢?这个想法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她之前还以为是云夫人想要把两个女儿都教成贤惠人儿,倒是未曾想过问题是出在云二姑娘身边的人让她学着云大姑娘这件事情上。


    “是啊,”金氏道:“难为淙哥儿竟然察觉到了,觉得这样不对。既然是这样,那我得跟云夫人说一说才行。”


    ……


    傍晚,云知府回来,突然发现屋子里安静得吓人。


    而他的夫人眼睛红肿,表情愤怒。


    他顿时一惊,问道:“这是怎么了?”


    “老爷,莹姐儿那头出事了啊!”云夫人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妾身枉为人母,这么大的事竟然是许夫人提醒了才发现!”


    “我,我,我不活了我呜呜呜……”


    云知府听得莫名,“莹姐儿怎么了?我刚刚才见过莹姐儿,今日淙哥儿送了她两本新画册,她还拿来给我和麟儿一起看呢。”


    云夫人又是一通哭。


    良久后她才在云知府的安慰下,擦着眼泪道:“……妾身平日里,的确是看中蕙姐儿多些,那也是因为世人多重嫡长,这和老爷你更重视麒儿是一样的。”


    云知府点头,“是这个道理。”


    这并不是为人父母的不喜欢其他孩子,而是因为嫡长子和嫡长女在家族里的地位是不同的。自古以来就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说法,这长兄自然是嫡长子、长嫂则多半是别人家的嫡长女,这两种人从出生起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同的。


    许多人家,特别是大家族娶儿媳妇的时候,爱为嫡长子娶别人家的嫡长女,就是这么个道理。比如他们云家,因为家大业大,所以长房长孙娶的都是嫡长女,再次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嫡次女。


    原因便是这样的女孩儿,娶进门后更能支应门楣。他们之前考虑把两个女儿送回京城让祖母和母亲教导,便有这样的原因。


    云夫人愤慨,“妾身虽然看重蕙姐儿多些,但亦是很疼爱莹姐儿的,但凡她姐姐有的东西,也会给莹姐儿准备一份。甚至因为莹姐儿不喜女红,更喜欢作画,所以每个月还另取了私房银子,给她买画纸,买染料。”


    “但没想到,没想到……”


    “就因为我们更看重蕙姐儿,便有那起子心肠歹毒的下人,竟然从小就跟莹姐儿说,让她学着姐姐行事。”


    “呜呜呜……”


    “我们云家,又哪里需要女儿如此?”


    云知府脸色一变,“竟有这种事?!那人是谁,好大的胆子!”


    “是莹姐儿身边的奶娘和嬷嬷,”云夫人咬着牙道:“都是妾身的错,往日看到莹姐儿的喜好跟蕙姐儿差不多,还以为她们是姐妹同心,不曾多想。”


    “却没想到竟是这般……”


    云知府沉着脸。


    这事还真是云夫人这个做娘的有错,自己的亲女儿在身边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发现异常,又或者是发现了但没有深究。哪怕姐妹俩小的时候,她要忙着照顾幼子,但也不该竟然还要旁人的提醒才醒悟过来。


    当然,他自己也是有错的。


    以前只欣喜于女儿像他,注意力都放在了她的功课上,女儿身边的人因为是她娘亲自安排的,又是侍候了多年的老人了,所以未曾留心。


    好在现在醒悟也不晚!


    他想了想,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她们两个都处置了,念在她们照顾莹姐儿这么多年,都送回老家养老去吧。不对,不单单是莹姐儿身边的,得把蕙姐儿身边的人也一起送走,免得她们多心,反而影响姐妹间门的感情。”


    “另外等许家人走了,就把蕙姐儿和莹姐儿的住处分开,让她们一人住一个院子,不要再像现在这样住一起了。”


    “还有……”


    云夫人忙问:“老爷,还有什么?”


    云知府道:“以后让莹姐儿也跟着你一道学习如何管家理事,不要让她把许多时间门花费在读书和画画上了。既然她们同一天出生,那我们家就有两个嫡长女,这没什么不妥,将来议亲的时候,也跟人家说我们家的女儿都是按照嫡长女来教养的。”


    云夫人默默点头。


    云知府又道:“等我这次任满,也不去别的地方了,就在京城找一个清水衙门。三品升不上去,那就找个五品、六品!”


    “女儿还是留在我们身边吧。”


    这个可和前些日子夫妻两人商量的不一样啊,云夫人顿时惊讶,“可是老爷,你不是说依我们家这样的状况,回了京城你就没有好差事了吗?”


    “想要再往上升,还得靠外头啊。”


    “还得立下大功才行。”


    “怎么……”


    云知府摇头,“官升得再高又如何?我这些日子和许明成闲聊,听他说了一件事。说当年他要去恭州的时候,因为担心恭州太乱,所以想让淙哥儿他们先回庐州去,结果淙哥儿说什么都不同意。”


    “他当年不过才六岁,却说出了‘一家人就应该同甘共苦’的话,还说做爹的遇事就想要送走妻儿,这样不对。”


    “仔细一想,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正好几年后麒儿要科举、要成亲,蕙姐儿和莹姐儿也要嫁人,所以我们一家就先回京城待个三五年,等孩子们的事定下来再说。”


    云知府叹息,“在我们两个的眼皮子底下都能发生莹姐儿这种事,再将她们姐妹俩交给别人,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云夫人再度擦着眼泪,“老爷,我都听你的。”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