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骄奢文豪 > 第124章 甜蜜致死(2)
    记者将伯特莱姆和尼克勒斯说的话,很快整理成了文章,发表了出来...其实这也是众多拱火文章中的一篇,只不过采访到的人相对重量级,而且说话相当‘直率’,所以更有机会获得关注而已。


    所以当这篇文章真的大红大紫,获得的关注比意料中的还多的时候,记者也是意外又惊喜的——新闻就是这样,本身的‘质量’很重要,但也总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影响因素决定了其红不红。


    在文章发出的同时,双方的嘴仗打的就更凶了...虽然两个真正的当事人都没有出面,但硬生生的成为了这一个月最火热的话题。


    总体而言,更多人觉得艾普莉没问题——大众缘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东西,艾普莉就是很招大众喜爱,一件事无论真相是什么,大家看到了总会替她找补。比如说这一次,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觉得伊丽莎白是不是太计较了呢?


    一个投资人不愿意投她,她就非要拿出来说,说的好像哪一个创业者没受过这样的‘委屈’一样。


    至于说艾普莉不该评价希拉洛斯,更不该以那样的态度去评价...哈哈,外行就不配评价了吗?希拉洛斯是什么高贵东西,外行就不能评价了?那这样说,普罗大众最好不要说它,连提一嘴都不配了!


    一个才20岁的女孩子,在那样的场合,别人问她对希拉洛斯的看法,她就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而已,能有什么问题?


    当然,大众是这样的看法,具体到小众圈子里又不见得了。


    伊丽莎白·福尔摩斯身上有科学家光环(虽然内部人士都知道,她其实已经不参与希拉洛斯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了),又是高科技创业者,要打造的也是划时代的技术。相比较之下,艾普莉虽然也很有成就,不是那种出身豪门,就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但始终是不同的。


    非要说的话,这是一种社会里根深蒂固的隐形‘阶级’。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存在大量反智思想的国家,大多数人内心深处,也会对那些聪明的、有学识的人有一种畏惧。一个科学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改变世界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清贫,也会是众人眼里的‘强者’。


    而慕强又是美国社会中绝对不会动摇的大众心态......


    总之,在这样的圈子里,艾普莉已经成为被嘲讽的对象了。她在那些人眼里,就是那种长得漂亮,却头脑空空,经常会说出一些无常识的话,引人发笑的经典刻板形象...这种时候,大家似乎选择性的忽视了她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牛津,一等毕业,还是知名作家,学过很多东西,会3门外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其中最擅长的中文达到了最高等级,也就是母语水平。


    他们不了解这些,知道了也会选择性忽视,或者找各种理由——私立名校?以她的出身,哪所学校不能去,去了又不能毕业呢?学很多东西,当然了,有钱的话学什么都可以,靠钱而已。还有外语,只是说说而已,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或许是吹牛的呢?


    就连艾普莉很受认可的写作水平,也大可以说是‘言过其实’...或许那是还不错的流行小说,但流行小说算什么?不过是商业化的娱乐产品而已,庸俗的产物。


    总之,艾普莉和伊丽莎白都有支持者,因为他们在互联网世界、媒体上互相嘲讽、制造话题,这也在客观上延长了原本那条新闻的生命力——很多人过来吃瓜看戏,最遗憾的就是两个正主都没有再出来说什么。


    所以最近才有不少人向艾普莉试探聊起‘伊丽莎白·福尔摩斯’,现在就连索菲亚都忍不住了。


    “‘希拉洛斯’的ceo?嗯,我知道你要问什么。”艾普莉听到索菲亚的话,摇了摇头:“我和她真的交集不多,就是那次在硅谷而已...其实我不太明白,你们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如果是喜欢看这种明争暗斗的戏码,你们的朋友中,这样的好戏不是挺多的吗?”


    “当然是因为这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即使是同一类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热度不同,大家的关心程度、好奇程度也是不同的。”这方面堪称见多识广的索菲亚心平气和地说道。


    “我还听传闻说,之前‘希拉洛斯’宣传的时候总是蹭‘锋锐’,所以你和你家的双胞胎,才会看‘希拉洛斯’特别不顺眼...很多人都很相信这个说法呢。”蕾切尔在一旁又说。


    “怎么会呢,虽然那确实不讨喜,但我又不关心这个...我当时更多知识复述爸爸,还有伯特、尼克给我说过的一些,嗯,他们评价过‘希拉洛斯’。我是不太了解这些,但爸爸和伯特、尼克他们说的,肯定是没错的。”


    “至少比起还要向投资人讲故事、对大众讲故事的‘希拉洛斯’,我肯定更相信爸爸,还有伯特、尼克他们的。”


    “很有道理...”索菲亚煞有介事地点点头:“这类新创企业可能的骗局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一开始就是骗,只不过骗到了投资,之后做出来了,大家就不说‘欺骗’了。相比之下,当然是戴维斯他们要值得信赖的多,他们有没理由在这种事上骗你。”


    说完这话,索菲亚停顿了一下,还是将自己最好奇的事问出了口:“所以,关于你和乔舒亚·豪斯的传闻也是假新闻喽?”


    说是想问艾普莉和伊丽莎白之间到底是不是势如水火,就要撕起来了。实际上,索菲亚还是更八卦‘绯闻’...毕竟以她对艾普莉的了解,那种撕逼戏估计是不太可能的,看样子都知道是一群人在那里拱火而已。


    但‘绯闻’就不同了,那是很有可能的啊!


    艾普莉叹了一口气,看索菲亚:“亲爱的,你是认真的吗?”


    索菲亚干笑了一声,不再问了...说实话,绯闻虽然有可能是真的,但从她亲眼所见,艾普莉和豪斯根本没多少见面的机会。至少除了从报导得知的硅谷之行后,她不知道艾普莉和豪斯见过面。


    似乎艾普莉一直呆在纽约,只有夏天的时候全家去度假,秋天的时候她自己也去非洲度过一次假,那时离开过纽约。而乔舒亚呢,则是一直呆在旧金山,偶尔为了工作的事出差,到处飞...一切看起来明明白白,连一丝暧.昧的余地都没有。


    只能说,媒体真的太会写故事了,而大众脑补这些事又太在行。索菲亚在网上看的多了,就算明知道艾普莉和乔舒亚见面都没有,也会胡思乱想。


    “好吧,这个话题到此为止...话说,梅丽为什么还没来呢?”索菲亚左看右看,又看了看时间,无聊地说。


    大概是说什么来什么,索菲亚话音刚落,简就过来说:“梅丽小姐来了。”


    梅丽是艾普莉的主要买手,因为她品味良好,有时艾普莉的朋友们也会让她临时性做自己的买手。这一次就是这样的的,梅丽会带来一大堆衣服,都是她挑选的,艾普莉她们可以看看。


    当然,如果不满意,一般也不会退回,只不过雇主们如果经常不满意,梅丽的工作就算失败了,很有可能被换掉,或者边缘化——梅丽从事私人买手已经有一些年头,算积累了一些名气,一般她并不特别在意换雇主。但如果是艾普莉这个雇主的话,不要说被换掉,就是边缘化,她也是很难接受的。


    在她这个行当,雇主是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名气大的雇主,可以让他们迅速在业内建立起超然的地位。就算以后离开了,这份经历也会写在履历上,对他们的事业不断产生正面影响。


    有一个名气极大的雇主,就相当于一笔钱投在了一个回报率极大的项目中。投资的越久,收到的回报就越多,所以大家都是尽可能长久地和名人合作。直到最后没法合作了,才收回项目里本金、收益,去做下一份投资。


    艾普莉即使在名人雇主里,也属于相当‘优质’的那种。她不只是名气大,更关键的是,她备受‘时尚界’的推崇——时尚界对艾普莉的欣赏,并不是那种对某些明星的欣赏。时尚界看明星的时候,多少有些‘点评’的意味,足够时尚的明星获得更多时尚资源,不够时尚的则经常被点名嘲讽。


    当然,只要明星红得发紫,地位突破了常规,那时尚界的‘歧视’也就自然消失了,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红就是了不起’——规矩本来就是为99的人准备的,如果是那1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可行的规矩就不适宜了。


    单纯在‘时尚’这个议题上,时尚界是站在明星们的上游的,而艾普莉却又站在时尚界的上游...这可一点儿不开玩笑,主要是艾普莉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代表了时尚的生态链顶端。


    时尚圈要打造怎样的时装?最开始时尚就是贵族的玩物,路易十四创造了‘时尚’的概念,为的是耗费掉贵族们的金钱,让他们实力下降,不得不呆在凡尔赛宫,围着自己转。再之后,时尚也依旧是有钱人的专属,香奈儿那些设计师的时代,他们的衣服就是专门做给有钱人的。


    到后来、到当代,固然普通人也可以追逐时尚了,但真正能毫无顾忌地购置名牌衣物的,怎么也算是有钱人。只不过这个群体因为生产力发展变大了,没有过去那么‘天顶星’了。


    所以,时尚本质上还是要讨好这些‘上层社会’...这大概也是很多时尚大牌当下的尴尬之处。顺应潮流,他们会做街头潮流、耐用工装、职场套装等主题的设计,但问题是,真正搞街头潮流的叛逆少年,要穿工装、职场套装的人,有几个能够日常消费香奈儿、普拉达、爱马仕这些品牌的服装?


    而有那个消费力的人,又不喜欢这些——设计师做的好的话,还是喜欢的,也不是说工装就只能在工厂里穿了。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时尚大牌产出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究竟是抱着怎样的想法设计的呢?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设计根本不是给工人、叛逆少年、底层打工人的,但它们偏偏又要做那个方向的设计。体现在最终成品上,就很容易充满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体现不出大众化设计该有的勃勃生机的同时,还显得做作、可笑。


    这样的设计,有钱消费大牌的人当然不会喜欢。


    知道时尚要讨好的人群之后,就能明白为什么艾普莉会是时尚生态链的顶端了——时尚大牌面对的最佳消费群体们,大部分要求他们用细节,他们‘自己人’才能看懂的细节,设计服装,展现出一个出身书香门第、待人和善、真诚随和的年轻女孩儿形象。


    本质上,艾普莉就是这一形象的具象化...或许她不那么随和,但她自带的‘传奇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她现在就是时尚大牌的客户们的‘崇拜’对象,这种崇拜不见得是他们喜欢她,只是单纯的他们想要塑造和她一样的形象,或者至少靠近。


    将艾普莉当作靠拢对象,对这些人来说是更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保守的‘上层社会’其实是想和明星们带动的大众时尚做分割的。


    这种心理很好理解,比如说很久以前的贵族,是很追逐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各种新鲜的东西他们都要首先尝鲜,以显示自己的富有与权势。但后来,比他们低一层的有钱人也能追逐同样的东西后,他们就会反过来变得保守,去追求更‘传统’的东西,继续划分出这种和下一层的不同。


    艾普莉的风格,在最近两年里,已经或多或少地成为不少品牌新设计的灵感与风向了。虽然因为艾普莉对于成为某个品牌的‘灵感缪斯’不感兴趣,各大品牌无法宣布她就是某某秀场的‘灵感缪斯’,从而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但实际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很清楚。


    艾普莉都可以俯视时尚界了,作为受时尚界影响很深的‘买手’,梅丽当然只想留在艾普莉身边——因为她是艾普莉的买手,很多富有的女性都对她大感兴趣,希望她为她们工作。甚至,一些高级门店,也希望雇佣她。


    不过门店的邀请梅丽都拒绝了,毕竟她当初选择做私人买手,而不是为门店工作,正是因为私人买手能做更加个性化的选择。她一直认为,为门店工作的那种买手,时间长了就完全没有个人的品味了,更像一个单纯的采购。


    梅丽是一个大约三十出头,有一头金棕色头发,五官凌厉的女人——以传统的审美来说,她不算美。但在审美越来越包容的现代,她的魅力却是很明显的。她有一种‘大女人’之美,关键是美的有特色,有高级感。但又不至于像t台上越来越过火的模特一样,脱离了t台之后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梅丽和在场几个女孩儿都打了招呼,然后还给她们介绍了自己带来的两个女孩儿:“这位是伊娃,她的身材数据和莉儿是一样的。这位是斯嘉丽,她的身材数据和罗思文小姐、鲍威尔小姐的差不多。她们之前都是做平面模特,兼做车展模特的。”


    “今天由她们为小姐们提供试衣展示服务。”


    梅丽带了一大堆衣服来,有的衣服是需要上身才能看效果的,相比起人台,当然还是真人试衣更好。但衣服的脱换是很费体力的(这一点很多做穿搭的up主经常抱怨),平常只是穿脱一套衣服还好,但如果连续不断地穿脱,特别很多衣服还不那么方便穿脱的时候,那就真是灾难了。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