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37. 三十七章 得国之正
    中册,价格同上,赠送郑和航海图,玩家手绘高产作物图,以及1:10的金属仿真二八复古自行车模型,配套打气筒。不过自行车需要自己拼,清清这里有一辆拼好的,给大家展示一下。】


    顾清瑜两只手指捏着把手,推着自行车往前。


    【这可是玩家同款代步工具,我觉得大家有必要自己拼一拼,毕竟我们现代人会骑马的可不多,要真去了古代,不会骑马还可以自己弄一辆自行车骑骑不是?】


    【下册价格一样,赠送主角和玩家高清海报图,高产作物分布图,还有郑和下西洋时的航海船图纸,以及帆船模型,买了绝对不亏。


    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右下方小黄车进行购买,购买上中册套更实惠哦,只需要100就能把上述大礼包全部带回家。】


    朱祁钰苦大仇深地盯着小黄车,说实话他真不想买上册和中册,按照天幕说故事惯性,上册详细,中册随便说一些,下册基本不说勾人去买。


    以往那些话本小说也就算了,这本说的可是他,他并不想看到书中的自己如何被捉弄。


    可上册有他的画,中册又有高产作物图。


    那些作物后世的叫法和明朝叫法未必一样,如果能知道那些作物长什么样,就能知道大明有没有这些作物。


    还有那个什么自行车,似乎是钢铁锻造而成的两轮车,听天幕的意思速度可以媲美马,这倒是个好东西。


    又不是所有将士都有马骑,如果有这车,行军速度应该能快上不少吧?


    下册的高产作物分布图,以及书中的改革等等,也都是他想知道的。


    朱祁钰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选择了全买。


    买椟还珠的感觉可太难受了,呜呜……咦,他的余额怎么没变??


    朱祁钰反复看了几遍,确认自己买了一整套不花余额后,心情瞬间变好了,“于卿,天幕这次的书不花余额,快买!”


    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的于谦一听这话,立即下单了一整套,然后余额-100。


    于谦:“……??”


    洪武时期


    朱樉被朱元璋看了一眼,条件反射道:“老四,那郑和不是你派去下西洋的吗?这图咱们就不必买了吧。”给他省点余额吧,万一后面有写他的话本呢,他也想收藏自己画像。


    朱棣无语,这会你倒是想起来这是我的功绩了,刚才你使劲在父皇面前黑我的时候怎么想不起来。


    “儿臣现在还不知道郑和是何人,且将来郑和带回来的作物也不全。”不然书中也不会说去寻高产作物了,所以这图还是得买。


    当然,他其实也挺想知道他具体是怎么样从朱允炆手上接过皇位的。


    朱樉果断道:“那你买,本王余额不够了。”


    朱棣看了看自己的余额,又看了看小黄车里的书,转头道:“二哥哥就不想知道为何允炆削藩之时没动你们吗?论藩王势大,两位哥哥可是首当其冲。”


    被朱棣这么一说,朱樉还真有点心动。


    朱棡却不为所动,“这有什么,我们毕竟是允炆的亲叔叔,又从小看着他长大,也没有谋反之意,他不动我们不是很正常?”


    “怎么?我就不是亲叔叔?”周王朱橚冷哼,“不照样被他当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朱允炆欲言又止,心中又慌又怕。忍不住埋怨未来的自己为何要这么削藩,明明有柔和的方法不是吗?


    朱元璋今天被气得够呛,心里烦躁得很,“够了,抢中下册。”说着,目光落在朱棣身上,“老四,你余额应该不少吧?你来买。”


    自从推广天幕书中的种植方法后,个人贡献蹭蹭往上涨,他抄家灭族贡献又刷刷往下掉,这么明显的涨幅朱元璋哪能不知道个人贡献和功绩挂钩。


    怪不得朱棣的余额比其他儿子多些,原来是个篡权夺位的货。


    就算知道朱棣未来政绩不凡,朱元璋也不能接受朱棣以这样的方式上位。


    他吃了大半辈子的苦才打下的江山,就想安安稳稳的一代一代传下去。老四能力确实不错,可他前面还有老二老,他要是越过老二老立老四为太子,不合规矩,兄弟阋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定下嫡长子嫡长孙继位也是不想看到他们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可惜啊,他的标儿早逝。


    他不得不重新选继承人,原是想定下允炆,可如今是不成了。


    大秦


    秦始皇目光在中册和下册停顿了一下,“墨家那边还有多少余额?”


    李斯不假思索道:“墨家巨子还有七八十点余额,巨子的大弟子有……”


    “嗯,这套书买上册就好,”秦始皇满意地点点头,墨家肯定会买中下两册,他只要等墨家把东西做出来就好。


    汉武帝时期


    从天幕第一次提起海上丝绸之路起,刘彻就对航海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奈何大汉船业不行,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此时看到有后世的造船图纸以及现成的航海图,刘彻:还等什么,赶紧抢啊!


    刘彻果断抢了中下两册,速度快到大臣们想说大明距离大汉一千五百年,实在太遥远,就算拿到图纸大汉也未必能造出来都来不及。


    大臣们:罢了,反正陛下都买了,再提醒只会自己找骂。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也将目光放到了中下两册。高产粮食,朕来了!


    看着购买成功的字样,李世民刚露出笑容,就看到天幕里的清清拿出一沓书籍。粗略一看,至少得有十来本。


    李世民笑容凝固在脸上,这回怎么这么多本?


    长孙无忌也被天幕的举动吓到了,这一个月不来,一来就来这么多书,吃不消啊。


    李世民盯着那叠书,心怦怦直跳,会是什么书呢,会不会是海外国家的地形图?亦或者是大明金银矿的分布图?


    他越想目光越亮,头也不转地吩咐贞观群臣:“待会按顺序买,每本就买一本,别多买。”


    ……


    【大明真的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又遗憾无比的朝代。我们都知道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二白手起家的大一统皇帝,后世评价自古得国之正者无外乎刘朱。刘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朱则是明太.祖朱元璋。


    而且相比于刘邦前身泗水亭亭长的开局,老朱的开局明显更艰难,乞丐出身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千百年来也唯有老朱一人。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他结束了蒙元对汉人的统治,使得华夏政权又回到了汉人手中,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江山。


    但也由于他眼光等方面的局限性,误华夏六百年,从明朝开始,历史非但没有前进反而开了倒车,这都是因为老朱推行的一系列不合时宜的政策。


    这些政策也在一定上造成了明朝的灭亡,后面满清入关,开始打压汉人,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导致华夏彻底落后于西方世界,一度沦为西方殖民地。


    所以说朱元璋误华夏六百年。】


    朱元璋憋得面红耳赤,气的,原本听前面他还挺高兴,结果……是他忘了天幕喜欢先扬后抑。


    什么叫他误华夏六百年?他一共才在位多少年,就误华夏六百年?连清朝入关的锅都怪在他头上,这合理吗?


    汉惠帝时期


    “自古得国之正者无外乎刘朱,”吕雉将这句话在心中默念了一遍,竟有些失神。


    得国之正,天幕的意思是两千多年唯有刘邦和那朱元璋得国正,其他人得国都不正吗?


    吕雉眸光微闪,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得国正与不正好似也没什么区别,刘邦得国正大汉最后不也亡了?朱元璋得国正最后不仅亡国,还成了误华夏六百年的罪人。


    后世人只评论功与过。


    汉武帝时期


    “蒙元、满清,听着似乎是异族,”刘彻皱眉道,“是了,天幕还说了驱逐胡虏,这后世的政权竟然几番落入异族手中。”


    后世的帝王干什么吃的,连异族都打不过?


    刘彻对天幕说的自他以后,华夏以汉人自居骄傲不已,他默认了后世的汉人都是他大汉的后人,实在无法接受异族番两次入侵,还当上汉人的皇帝。


    【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回到大明,一定要记得先西方一步开展工业革命。


    《机械发明的故事》这本书介绍了从工业革命历史上主要的机械发明原理以及发明家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提水工具、望远镜、蒸汽机、蒸汽机车等等机械的发明原理。


    并介绍了各种发明的应用以及后续发展,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我们这种非专业的人当科普看。只要30就能带走,有需要的宝贝们可以点击下方小黄车购买。】


    【咳咳,这本书如果没有基础肯定是看不明白的。


    所以清清还给大家准备了两套书。


    清清知道大家一定很不想看到这两套书,但是想研究蒸汽机、发动机还真离不开这两套书,它们就是我们上学时候的噩梦,《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


    如果大家想重温噩梦,啊不对,重温旧梦,再回去研究这两套书,可以点击下方小黄车购买哦。


    毕竟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年纪小,学的又多,脑子转不过无法领略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也是有可能的,说不定毕业后再研究这门学科,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甚至爱上这门神奇的学科也不一定。


    当然了,如果你还记得当年学的知识,那完全没必要买这两套书。】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