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73. 七十三章 女皇的功绩
    【现在锦瑟能做的只是帮助女皇扫清前路的障碍,让女皇的登基之路更顺畅一些。


    额……也可以少杀一些人。


    女皇在位期间的问题无非就是任人唯亲、重用酷吏以及疆域缩水,至于杀人,哪个皇帝不杀人,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任人唯亲和重用酷吏都是为了稳固政权,这也是女皇身为女性而且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引发的问题。


    当时的女皇虽然大权在握,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他。任人唯亲扶持武家的人是为了削弱李唐宗室的力量,巩固自身的权力。


    而酷吏是一把刀,需要的时候指哪里刀就会往哪里挥,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弃之如敝履。因为酷吏作恶多端,残害忠良,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不需要的时候杀了这些酷吏还能重获人心。


    既可以清除敌人,又可以帮她背黑锅,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事实也证明,女皇虽然手段强硬,但朝堂确实稳住了。


    也正是因为女皇的铁血手段,在位期间才能有效打压世家,结束了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打压世家后,女皇扶植庶族,大力发展科举。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科举,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量增加,提高进士科的地位;首创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女皇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


    女皇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贤臣均在其列。


    不仅如此,女皇还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提拔贤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位期间,重视农业发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唐太宗时期


    “有效打压!”李世民眼睛一亮,然后发现不少大臣都在看着他。


    李世民若无其事,当做自己什么都没说的样子。


    忘了他有不少大臣都是世家出身,就算不是世家出身也大多和世家结了亲。


    这女人还真有几分本事,像他!


    念头刚出李世民就后悔了,他想起这个女人原本是他的才人,据说她的政治才能还是跟他学的。


    就……内心复杂。


    唐高宗时期


    李治如释重担般松了口气。


    之前的《隋唐五代史》看过的人寥寥无几,他能把皇后改国号称帝的事情隐瞒下来,可这回天幕出现,将皇后称帝的事情抖落了个干净。


    他还没想好要如何面对大臣们的谏言呢,他能容她,朝臣可不会容她。


    如今有了天幕的话,倒也是个理由。


    躺在院中摇椅上的李治神色复杂地望着天幕,不由想起那日两人达成的共识。


    良久,他长叹了一声。


    大秦


    秦始皇莫名有些羡慕,一个女人都能有这铁血手腕,震慑群臣,将朝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怪不得说她有治国之才,识人之智、用人之术。


    扶苏一个八尺男儿竟然连个女人都不如,秦始皇嫌弃地看了一眼扶苏。


    扶苏被看得莫名其妙。


    汉武帝时期


    听到“酷吏”两个字,刘彻眉毛一挑,这是学他?


    不错嘛!居然敢用酷吏。


    酷吏确实是一把很好用的刀,但用酷吏名声可不会好,这女人还真敢。


    聪慧过人,要手段有手段,关键还够狠,刘彻头一次对一个女人产生了敬佩之心。


    【女皇在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方面也颇有成就,这里就不多说了。最最最关键的是,女皇登基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


    一般皇帝到五十岁就有点昏庸了,很少有能挺过六十岁还不昏庸的。当然也没多少皇帝能活到六十岁,大多数活到五十多就死了。


    女皇登基时已经六十七岁了,还当了十五年皇帝,简直神奇!不过中国历史上也就这么一个女皇,不然还真想看看是女皇都这样,还是单单就武则天一个。


    不过女性一般都比男性长寿,没准女性皇帝真的比男性皇帝要清醒理智,不容易昏庸。】


    武周时期


    武则天嘴角微微勾起,这话说得不错。


    纵观历史,秦始皇活不过五十;汉武帝晚年沉迷长生之术,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可没少干昏庸的事;太宗皇帝活不过五十五,陛下也也没能挺过五十五。


    书上说她晚年耽于享乐,修佛像、铸铜为九鼎、铸天枢劳民伤财。


    罢了,这一世就不做这些了。


    【至于疆域缩水,指责女皇败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女皇还没有掌权的时候,唐朝就因为版图过大,无力长时间维持统治。


    当时大唐的疆域达到了鼎盛时期1237万平方公里,而我国目前的领土是960万平方公里。然后我国14亿人口,大唐当时的人口嘛,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时是的380万户,2400万人。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时是的615万户,3714万人。


    大唐巅峰时的疆域比我们现在的疆域还要大三分之一,人口却只有我们的百分之一点七到百分之二点七之间。


    近五十倍的差距!


    可想而知当时的大唐有多么的地广人稀。】


    大秦


    秦始皇头一次失控,他“蹭”地一下站了起来,快步走了两步,似乎想离天幕更近一点。


    走完后才发现自己干了蠢事,秦始皇按捺下因为激动而剧烈起伏的心脏,十四万万人口!!!


    后世竟然有这么多人口吗?


    大秦的人口连三千万都没有啊!


    十四万万人所占的疆域居然还没有大唐多,后世不显拥挤吗?


    要是给他十四万万人,他能把全世界都打下来。


    和秦始皇一个想法的还有汉武帝


    刘彻换算了一下,发现十四亿就是十四万万后,被震撼得不轻。


    “!!!”后世居然有这么多人!


    汉初,人口才一千六百万,现在也才三千六百万,这么多年过去,才涨了两千万。


    后世哪里来的这么多人!?


    他们都在没日没夜生孩子吗?


    想要!!刘彻快羡慕疯了。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惊呆了,他错愕地扭头问贞观群臣们,“朕没听错吧?天幕说后世有十四万万人口?”


    “陛下没听错,天幕确实说了。”杜如晦说完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人还有些恍惚。


    隋朝年间,人口最多时也才八百九十万户,五千八百万人口。


    隋末天下大乱,前前后后一共十八路诸侯起义,战乱不断,百姓十室九空,到大唐开国,隋朝的八百九十万户竟只剩不到两百万户。


    不到一千万人!


    此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天幕说的十四亿只是一个整数,多出来的一千多万根本没被算进去,不然他眼睛都要红了。


    李世民平复了一下心情,满眼羡慕地问:“后世怎么会有那么多人?”


    大唐要是有这么多人,疆域远不止这点好嘛!


    李世民在脑海中想象十四万万人口得有多宏伟,想了好一会儿后,他放弃了,差距太大了,他根本没见过那么多人。


    是他飘了,他居然敢对隋朝的五千八百万人口用“才”这个字,明明那是他们大唐的目标啊!


    【而完全占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那个地方驻兵,迁移一些百姓过去进行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等等,人口繁衍起来了再把多余的迁去别的地方,两三代之后那个地方就能完全占领了。


    因为此时的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属于哪个地方的人。


    但这个办法明显不适用于大唐,大唐的人口太少了,根本就没人可以迁。


    疆域过大,难以掌控,于是反叛就开始了。公元679年,这里我们就不说年号了,高宗和女皇两个人光年号就换了三十二个,说了你们也记不住。


    而且如果不算女皇当太后那几年的四个年号,两人用的年号数量居然是一样的,这该死的势均力敌(狗头)。


    公元679年,归降了大唐近半个世纪的突厥反叛了。反叛的原因是大唐经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突厥贵族们心生不满起了异心。


    不过这次叛乱很快就以突厥首领伏念投降唐军为结果被平息了。


    大唐将领裴行俭答应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俭功大,唆使唐高宗杀死伏念。裴行俭慨叹朝廷杀死降者,以后不会再有人投降,从此称病,闭门不出。


    李治可能因为疾病变得不理智了,所以没有宽恕降者,反而听小人的话杀了降者,为突厥贵族的再次叛唐,埋下祸根。


    公元682年,突厥再次叛唐,并且正式建国,史称“后突厥。”


    公元683年,李治死了,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成了太后。


    55天后,李显因为大怒之下的“让位”荒唐之举被废。这年国内还有叛乱兴起,武则天派大军平定叛乱,顺便清洗不服她的李唐皇室以及支持他们的大臣和将军。


    错过了最好的平叛时机,此后后突厥正式崛起。


    公元679年叛乱的不止突厥,吐蕃又一次把安西四镇占领了。


    公元692年,武则天才将安西四镇收回,并且力排众议,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再次向西域增兵三万,加强了大唐对西域的控制。一直到唐玄宗时期,安西四镇都没有被吐蕃抢走。


    女皇在位期间,除了没有及时平定后突厥的叛乱,导致后突厥做大,后期反复无常、来回叛变外。


    吐蕃、契丹都被打服了,安西四镇也收回来了,女皇在军事方面的成绩也是可以的,疆域缩水并不是女皇的锅。】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