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第109章 万万没想到
    蒋芸回到原城的当天下午,蒋正也到了。


    从蒋正的表情中,蒋芸见识到了‘天塌下来’会是怎样的表现,那叫一个悲痛欲绝……


    反观她和赵红梅,给蒋爱国扮这丧事倒更像是走过场。


    蒋芸想着体体面面地打发蒋爱国入土为安,就像是完成一个任务一样。


    任务完成了,这辈子的父女情分到此为止,下辈子最好就不要再见面了。


    她不想再把蒋爱国曾经做的那些事一直记在心里,那根刺只要扎着,不舒服的就是她,倒不如放下,与过去和解,为自己求一个解脱,也不给别人留一个自己小肚鸡肠,对父母都不依不饶的印象。


    索性就大度一些,像是掸落一些落在衣襟上的灰尘。


    倒是赵红梅的反应让蒋芸有些吃惊。


    蒋芸原本以为赵红梅会难过,会悲痛,会郁郁寡欢,这会儿陪在赵红梅跟前,蒋芸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赵红梅的接受能力。


    自打蒋芸回来之后,赵红梅就开始把重心落在蒋芸身上了,蒋正回来之后更是如此。


    蒋芸反省了一下自己,她对赵红梅的了解还是不多,赵红梅连家暴都能接受良好,忍气吞声地过了这么多年,这会儿蒋爱国走了,打她的人没了,她有什么不好接受的?


    要说赵红梅该头痛的,无非就是往后蒋爱国不能再给家里挣钱了,她自己赚的那些钱能养活自己,甚至能小有盈余,可想指望着那些钱养老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晚上的时候,蒋苗也从她婆家抽身过来了。


    蒋苗是遭受打击最大的那个人,从除夕吃到大年初一的一顿饭,本该高高兴兴,翁婿皆欢,结果这顿饭吃下去,她男人没了,亲爹也没了。


    蒋芸打量着眼前的蒋苗,比她下乡之前瘦了很多,气色也很差,姐妹俩对视的时候笑了一下,而后蒋苗就再也笑不起来了。


    蒋苗、蒋芸、蒋正都回来了,蒋爱党便回家去了,他初一初二初三一直都在这边守着,也得回去洗漱一下,换洗一下衣裳。


    蒋爱国初六送去殡仪馆火化,墓穴选在了蒋家人的祖坟那一片,是在原城的郊区。


    到了晚上,赵红梅做了一锅汤面,把腊月里准备的吃食都拿了出来,还炒了三个菜,浑然看不到刚死了男人的悲恸。


    或许蒋爱国的去世,对于她而言,也是一种解脱。她能不用再看人脸色,受人约束,完全按自己的心意对三个孩子了。


    “这都是妈腊月里做的,你们都尝尝。苗儿你虽然嫁得近,但你爸不让你常回娘家来,现在他没了,你随便回来,二丫和正子估计很快就得再下乡去,妈一个人在家里闷得慌,你想回就回来,陪妈解解闷。咱娘俩都是寡妇了这……”


    蒋苗的眼里又是一眶的泪。


    蒋芸满脸黑线,同赵红梅说,“你还刺激我姐干啥?怕我姐这会儿不高兴么?”


    从口袋里拿出路上就准备的五百块来,蒋芸当着蒋苗和蒋正的面,塞给了赵红梅,“你放心,我们仨给你养老。要是我姐和正子养不起你,我一个人也能养得起。”


    赵红梅哪里肯要?这五百块只是在她手里捏了一下,她都觉得烫手。


    “你赶紧拿回去?不然二女婿和你闹起来咋办?妈还能挣到钱呢,不用你们养,你们仨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


    蒋芸翻了个白眼,“拉倒吧,给你你就收着,现在用不到,迟早会有用到的时候。我姐这都显怀了,生了孩子之后还能去国营商店上班吗?她得养孩子,她和孩子的吃饭说不定都得婆家贴补,哪有钱给你?正子……”


    蒋芸顿了顿,转过头去,看向蒋正,问,“你学会怎么下地干农活了么?赚的工分能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


    不知道为什么,蒋正感觉自家二姐走了一趟就变得特别凶,倒不是语气凶或者表情凶,就是那种精神上的压迫力,让他感觉特别害怕。


    “一开始不会,但跟着老知青们学了俩月之后,勉强会了。之前得咱爸妈贴补我一点,现在我赚的工分能养活自己了。二姐,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再要咱妈贴补我了。”


    蒋芸斜了他一眼,“就这?”


    蒋正怂的像鹌鹑一样,不敢说话,更不敢与蒋芸对视。


    蒋芸拍了拍蒋正的肩膀,“你是家里的男子汉,你现在还小,但你不能想着独善其身。二姐也不逼你一下子长大成.人,但你不能再找妈要东西要钱了,得自力更生,赚的钱分到的粮食,如果你自己够用还有剩余,记得给咱妈寄回来,明白不?”


    “明白。”蒋正感觉像是遇到了小学老师在训他。


    蒋芸回屋拿出自己的行李,从里面翻出了三张照片,是她和白川结婚后照的,她洗的时候多洗了几张,原本打算给赵红梅寄回家里来,没想到家里出了这摊子事,倒是亲自给拿回来了。


    “妈,这是我结婚时拍的照片,三张都不一样,拿回来给你看的。我嫁的人叫白川,东山省人,现在在浙南省当兵,已经是营长级别了,赚的津贴和票据都不少,我马上就随军跟过去,部队也会给我安排工作,所以这钱你就放心收着,不管白川同不同意,我都能给你养老。更别提,这事儿白川同意,他什么意见都没有。”


    “他爸妈因为家里的煤炉坏了,被烟熏中毒了,一下子都没了,两边就剩下你这么一个,怎么可能不给你养老?我俩都等着你帮我俩带孩子呢。”


    赵红梅这才稍稍宽了一些心,她还是要把钱塞给蒋芸,“那也不用你给,妈手里还有钱,等妈哪天要是实在没钱花了,妈会找你们仨要的。”


    “行吧……”


    蒋芸把钱收了起来,打算回头再像当初不要蒋苗给的钱一样,走之前再把钱给压赵红梅的枕头下。


    赵红梅手捧着蒋芸和白川结婚的照片看了又看,说,“这小伙子长得好,人也精神,一脸正气,就是看着有点黑。不过当兵的人,每天风吹日晒,黑点也正常。”


    蒋苗也拿起一张蒋芸和白川的结婚照来看了好久,突然悲从中来,“我和齐志结婚的时候没有拍结婚照,还说等今年正月里一起拍,结果……”


    “哭一会儿就行了,你哭再多,姐夫也不可能被你给哭活了,倒是你肚子里的孩子跟着遭罪。可别生出一个哭包来……”


    被蒋芸这么一吓,蒋苗的哭声很快就停了。


    她不想生一个哭包。


    蒋芸看着这一屋子怂趴趴的人,心里叹气不止。


    这家里总得有个人站出来‘带队’。


    “蒋正,把你插队的地址给我一个,我待会儿也把我在浙南省的地址和电话给你们留下,有事就写信,急事打电话。”


    “还有,蒋正,你想想未来该怎么走,一定不要犯糊涂。我听到一些消息,说是知青们会有回城的机会的,但不一定能拖家带口的走。至于说怎么才能回城,可能是举办个考试,考上的回,考不上的留在乡下种地,也可能是生产队上推荐……这个说不准。”


    “但你要是想回城,就不要在乡下结婚,搞那一套,不然到时候要么回不了城,要么就得抛妻弃子,闹得乌烟瘴气,一辈子都被人戳脊梁骨,背上个骂名还抬不起头来。”


    “你要是不想回城,那可以在乡下结婚,守着老婆孩子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家里粮食多了,别忘了给咱妈寄一些。”


    “我这消息都是听来的,你们别往外传,传出去影响不好。”


    蒋苗没在娘家这边过夜,到了晚上就回去了。


    蒋正被赵红梅撵出来守灵,“你守前半夜,妈守后半夜,让你二姐睡觉,她怀孕了,不能熬夜。你白天回屋去补觉。”


    蒋芸听着赵红梅这话,心里一直都拧着的那个疙瘩稍微松动了些。


    帮着赵红梅把碗洗完,蒋芸让赵红梅先去睡,她出去陪蒋正坐了一会儿。


    大概是蒋芸同蒋正说了那一堆话的原因,蒋正没那么怕蒋芸了,他主动开的口,“二姐,二姐夫……对你好吗?”


    “挺好的。”


    “那就行。”


    尴尬的聊天就此结束,蒋正没再吭声。


    蒋芸仔细看着蒋正的那张脸,他长得像赵红梅,只有眉毛与鼻梁上与蒋爱国有几分神似。


    她对蒋正是有怨的,怨蒋正从小就被父母偏爱,而她就是对照组。


    这会儿仔细想想,与其说她是怨蒋正,不如说她是把对蒋爱国和赵红梅的怨撒在了蒋正身上。


    一如心里梗了好多年的那个问题,如果没有蒋正,或者是蒋正也是女孩,那会不会就不会有偏爱?


    这种不切实际的问题本来就不该有答案,也不会真有如果。


    可蒋爱国生前做的决定却给了蒋芸答案。


    蒋爱国是重男轻女,可是在眼前的利益面前,他重利。


    心里对蒋正的怨气渐渐散了,蒋芸开口说,“往后遇到事情,想办法自己解决,解决不了也别找咱妈,别给咱妈添负担,明白吗?多给妈写写信,你是她活着最大的念想和寄托。要是遇到什么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你写信给我或者是打电话给我,都行。”


    “还有……”


    蒋芸不知道该不该说,但还是说了,“学习不要荒废掉,学点本事终归是没错的,文盲没有出路。要是实在风头紧,你就偷摸着学,实在没法儿学,那就多想想自己当初上学时学过的东西,不要因为人到了乡下,就荒了,忘了。”


    “这事儿别同其他人说,谁都不要提起,答应我。”


    蒋正点点头,“姐,我都记得。苏江省那边管得不是很严,还有知青买了小说看的,和我一起住的知青还给《百姓文艺报》供稿呢,他写的都是自己构思的小说,只是稿费就比我们下乡种地大半年分到手的钱都多。写小说都没人管,看书就更没人管了,那边不像是咱原城这边管得严。”


    “我们知青点上有个大姐特别厉害,从废品收购站淘了一些书自己瞎看着学,愣是靠自学学会了修收音机,修生产队上的水泵,只要生产队上的农机遇到点问题,大家都会找他。”


    蒋芸心中了然了许多,原城和东山省这些地方管得严,多半是因为紧挨着京城,浙南省和苏江省离京城有段距离了,管束力度自然就要宽松一些。


    浙南省的黑市都快洗白了,老百姓私下的交易也管的宽松,苏江省则是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解开束缚在这些知识青年头上的紧箍咒了。


    她往后多半是要在浙南省渠州市常驻,给人修收音机这个怕是不行,但写小说应该没问题。她可是有从令泰岳身上爆出来的满级文心雕龙以及从孟嫂子身上刷到的满级文学创作技能呢!


    回想一下孟嫂子平时表现出来的东西,真想不到她身上最厉害的技能是散文写作……不过说不准是当下的大环境不好,孟嫂子故意把那方面的特长收敛起来不表现出来了。


    “正子,你刚刚说那个写小说的人,是给哪个报纸投稿来着?”“


    蒋正道:“《百姓文艺报》,那个报纸我都看过,全是各种文艺作品,品类挺多,写啥的都有。”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送到!!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