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第181章 狼来了
    蒋芸身为科学院医药学部唯一一名委员,七七年被喊去首都开了好几次会。


    有的会议是讨论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的,有的会议是讨论什么时候恢复高考的,还有的会议是讨论具体让哪些高校恢复招生的……单单是各种会议记录,蒋芸就写满了三个本儿。


    在六月底的时候,高层内部已经定下了宏观基调,恢复高考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教育系统内的会议开完,蒋芸以为自己能歇一歇了,结果回头她就又被召唤去了商业部开会。


    蒋芸被通知到的时候,满脸都是问号,“商业部开会,找我干嘛?我一不是学经济的,二不是学金融的,三不是搞市场贸易研究的,我不懂商业那一套啊!”


    打电话的那人同她说,“蒋老师,您过分谦虚了。只要看过《我欲开天》的人,女主角利用商业手段掏空两大强国的经济时用到的策略,谁敢说您不懂商业?再者,空军日化厂的发展就是最好的案例。一个厂子创下七亿美金的外汇,您要是没资格,谁有资格?”


    蒋芸沉默了片刻,道:“行吧……”


    她只能再去一趟首都。


    商业部这回开的会,对于花国未来的市场制度建设、市场规模布局等等,都是要定下基础基调的,重要性不可谓不高。


    蒋芸既然人出现在了商业部,就没有动过划水的念头,拿到会议上来讨论的每一个提案,她都有认真考虑过,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还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就给了预警。


    最终讨论到企业改制的事情,蒋芸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为民营企业与私人企业开放绿灯,为更多的生产力与创造力松绑……这一点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蒋芸也没怕。


    别人要同她讲道理的时候,她就认认真真地讲道理。


    别人要是想不讲道理,那她就火力全开地喷过去,直到喷的那人闭嘴为止。


    喷到最后,好端端一场会议俨然变成了蒋芸舌战群雄。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一般,有太多的思维还是保守派的,蒋芸据理力争的结果,只是为浙南省换来一个试点松绑的机会。


    在这场会议中,大家定下了三年约定——给浙南省三年时间,允许浙南省在不触及制度红线的基础上自由发展,看看这三年能为浙南省带来多大的变化。


    这是对浙南省的一个考验,也是对蒋芸的一个考验。


    在首都开了四天的会,蒋芸回到浙南省之后,都没回渠州,直接就被喊去了杭城,又在杭城开了三天的会,针对整个浙南省当下的发展情况,同浙南省的领导班子商议出了一整套详细的发展方案。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各地的生产力与创造力激发出来,解放出来。


    ——————————


    空军日化厂作为在商业部挂了名的知名企业,就是改革试点的先锋军。


    空军日化厂整体更改了名字,虽然赚到的四成利润依旧属于141基地,但运营权却是被完整地分割了出来,更名为‘骄阳实业集团’旗下的骄阳日化厂。


    之前那些有空军日化厂张罗着建立的药材种植基地等,也全都更改了名字,全都带上了‘骄阳’二字。


    蒋芸为了把这次为期三年的考试做好,也迈开了大步伐。


    从骄阳日化厂的发酵团队中提拔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新成立了骄阳发酵厂,专营发酵材料的提取,以及健康发酵食物与精酿酒类的制作与销售。


    骄阳发酵厂的蔬菜是从东山省与川江省购买的,发酵风味是在参考了川江泡菜之后研发出的更符合全国人民喜好的口味。


    至于精酿酒类,不仅仅是纯粮食酿造的白酒,啤酒与果酒也在酿造范围之内。


    原先的空军日化厂为了生产‘宫’系列运用的丝绸,专门成立了纺织厂。那纺织厂这会儿也被并到了骄阳实业集团旗下,一边继续巩固高端丝绸生意,一边跑去了北疆省,同当地的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长期供货合约,从北疆省采购当地特有的长绒棉花,进入到了棉织物的赛道中去。


    此外,蒋芸还利用ai科研模块搞出了冻干技术,成立了骄阳食品厂,一方面经营饼干、糕点、面包类的速食,一方面派人去往全国各地,调研各地特有的高产水果,或是把那些水果做成适合长期储运的果汁,或是做成冻干的果脯,销往全国各地。


    骄阳实业集团作为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排头兵,给许多行业都送去了催命符,营造出‘狼入羊群’的既视感。


    一如当年的万紫千红润肤膏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就被白梅霜挤占出城市市场,现如今只能在乡镇的供销社中夹缝求生一样,很多原先效益还算好的工厂,这会儿都被骄阳实业集团给冲击到了,被迫加入到技术革新中来,开始跟着骄阳实业集团一起‘卷’。


    不‘卷’就没有活路。


    人家的价格比你便宜,东西还比你好,真当人民群众是傻的?谁不想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


    ——————————


    对于从空军日化厂走出的老员工们来说,‘原料供应不足’简直是所有人的噩梦。


    看着大把大把的外汇摆在面前等着自己赚,自己却没能力赚回来,那多着急?着急到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骄阳实业集团新成立的团队,不管是发酵厂还是食品厂,或多或少都有点‘原料供应不足’的恐惧。


    生产泡菜的团队全国购买蔬菜,怕购买来的蔬菜供应不稳定,还在东山省建设起了蔬菜种植基地。


    酿酒的团队与做饼干的团队则是选择背上,去北大仓里建设粮食种植基地,还与当地签订了粮食保供合同。


    做蛋糕与面包的团队一看生产饼干的团队已经把他们的粮食问题给顺带着解决了,心里憋屈得厉害,总不能自己什么都不做,这样不就落于人后了?


    团队里的人一商量,决定去搞畜牧基地,养殖鸡与奶牛,把鸡蛋与牛奶这两大消耗品的货源把控在自己手里。


    实业版图拓张的路上,难免会遇到磕绊,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爬起来,那就继续跌跌撞撞往前走。


    骄阳实业集团内部老员工们喊出的口号很多,比如有“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解决不了问题”,“提前解决一个问题,以后就少踩一个坑”……


    骄阳实业集团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像是一轮初升的骄阳,冉冉上升之势不可挡。


    ……


    浙南省内有骄阳实业集团开这个先河,很多企业都动了心,有样学样地跟着搞了起来。


    原先同空军日化厂有密切合作的塑料厂也不再局限于只做塑料原料业务,一方面向橡胶等领域拓展,一方面搞起了塑料加工,塑料脸盆、塑料水壶、甚至是塑料玩具,都被紧锣密鼓地安排上了。


    做好一万件事情,听起来很多,但如果是一万个团队去做的话,那每个团队只需要把一件事做好,那就够了。


    此为‘人多力量大’。


    此亦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有好多浙南省的工厂打着交流的幌子来渠州找骄阳实业集团考察,实际上就是来‘取经’的。高胜早就得到了蒋芸的授意,丁点儿都没藏私,把除了机密生产资料意外的经验都传授了不少,那些工厂都没少受益。


    ——————————


    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十月份面向大众公布的,年底就要考试,来年春天就要安排这一批考上的大学生入学。


    “只要考上大学就能回城”的消息一经确认,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都沸腾了起来,书店里为数不多的书籍成为了大家疯抢的宝贵物资,尤其是那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更是被广大考生捧上了神坛。


    东山省,赶海县,白家庄。


    白敏从刚下乡那会儿就开始收集复习资料了,就是为了等着场高考。她知道自己脑子一般,学习不太行,特意提前两年就开始复习了,还拉着令泰岳一起复习。


    夫妻俩忙完地头的活儿之后,天天都会关上门在屋子里学上两三个小时。


    令泰岳的脑瓜子是要比白敏灵光一些的,很多问题白敏想不明白,都是令泰岳琢磨明白之后给她讲。


    这对夫妻倒也算是争气,第一轮高考结束之后,都考上了大学。


    不是白敏一开始期待的水木大学或者京城大学,而是位于他们俩老家原城的西山大学。


    原因无他,人都得向世俗低头。


    白敏和令泰岳都是原城人,家里人都在原城,而且年岁都不小了,需要有人守在一边,再加上白敏还想让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带娃,她和令泰岳总不能带着娃去上大学,二人便决定报考西山大学。


    张春华和张平顺走在了一起,二人都是知青,自然也是要回城的,只不过他们夫妻俩准备得晚了些,考完之后同白敏和令泰岳对了一下答案,知道没考好,就没敢报考西山大学,而是报了比西山大学略微差一些的原城师范学院。


    蒋芸没忘记自家还有个堂弟在白家庄插队,她见蒋正复习得不错,在高考恢复的消息公布后,第一时间就把蒋正的那些学习笔记给蒋忠寄了过去。


    蒋正和蒋忠都没让蒋芸失望,蒋正报考的是浙南大学,顺利过线,蒋忠报考的则是渠州军.医大学。


    蒋爱党夫妻俩原本想让蒋忠考回原城去的,可蒋忠不听,愣是在信中强烈抗议了好几回,说是想追随自家堂姐的脚步,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蒋爱党夫妻俩实在拿他没辙,只能写信给蒋芸,希望蒋芸对蒋忠照拂一二。


    蒋芸其实比蒋忠本人还知道得这个消息早,因为蒋忠录取通知书上的签字,就是她亲手签的。


    没错,身为花国科学院医药学部唯一的一位委员,蒋芸也算是临危受命,在首都教育部的要求下,得到了浙南省教育厅与141基地、东海基地、蓉城陆军基地等单位的重点扶持,成立了渠州军.医大学,而她就将出任渠州军.医大学的首任校长。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