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小楼一夜听春雨 > 56、花鸟
    尽管文夫人竭力热闹,麦花宴还是没什么好玩的,招待了夜饭之后,很多夫人小姐都陆续告辞了。文家门前的地方也不大,车马腾挪不开,拥挤了半天。


    今天是个朝日,贺云章散了朝之后,又在宫中盘桓了两个时辰,到黄昏才回到府中。贺府也跟安远侯府一样,分前府后府。他是过继的嗣孙,又是成年才过继,所以和文郡主这个名义上的祖母一直情分很淡,不过表面上规矩过得去罢了。他如今是御前的红人,又是捕雀处实际上的主事人,官家离开他一天都不行,每天无数的事等着,所以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大日子过来请安,文郡主想见他一面也难。


    但今天文郡主特地遣了个嬷嬷去前院传话,说“请少爷下朝后立刻过来一趟。”


    贺云章黄昏时才到府中,听到这话,换下了捕雀处的麒麟服才过去,大周的官服宽松,捕雀处的衣服却修长潇洒,就是有点杀气腾腾的,官员见到都胆寒。他换了身深青色锦袍,落落无尘,倒有点贺令书当年的样子了。文郡主本来在和嬷嬷说话,隔着南厢房的槅窗,看见青年的身影一路走过来,也不禁有点恍惚。


    “倒也算才貌相当了。”嬷嬷笑着道。


    文郡主这些天心里盘桓着一件要事,并不急着挑明,只是等贺云章进来,行了礼后,问道:“听说你近来忙得很?再怎么忙,也别耽误了花信宴要紧,咱们家素来有点人丁单薄,还等着你早日订了亲,开枝散叶呢。”


    “老太君说得是。”贺云章只淡淡道。


    其实文郡主是有点怕他的,早两年还好,她是郡主,六十多年来,见了多少锋利锐气的年轻人。但这两年,贺云章的捕雀处声名更盛,他的气质也如同沉在水底的利剑,越发淘洗出来了。就连文郡主,有时候听见外面人说起他的行事手段,都隐隐有点胆寒。


    她在他面前,也不太敢摆什么老太君的架子,只是劝道:“我知道官家看重你,你倒也知恩图报的,但一个人终究势单力薄,你结了亲,把咱们家的大族重新聚集起来,手下可用的人也多,不是更好报效官家?你看姚家,赵家,都是大家族人口多的,热热闹闹,大家齐心协力的,同进同退,不是比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好?你这样整日风里来雨里去,要是有个什么闪失,叫我去靠哪一个呢?”


    这话倒是带上几分真心了,她自从嫁进贺家来,也一直是风口浪尖,贺令书当年是京中出了名的美男子,连官家都开过荀令留香潘安再世的玩笑的。世人都觉得是她好命,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就让她捡着了。其实她和贺令书之间一直有点淡淡的,说得好听点叫相敬如宾,说得不好听,就有点太客气了。她倒是也在母亲指教下,做过许多努力,但就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石沉大海般,都没有作用。


    贺令书无子,外面也有说她善妒的,其实那时候贺家也有两个美貌妾室,她虽然娇纵些,也没怎么折磨她们,不知怎么把帐都算到了她头上。后来贺令书去世,她一直寡居,养过嗣子,也嫁了女儿,嗣子再死,又选嗣孙,连她自己也有点疑心,是不是贺家祖宅真有什么风水不对,偌大宅子,怎么就养不住人呢。


    后来选了贺云章,倒是硬气,渐渐把个贺家支撑起来了,不然光凭她郡主的名号,也不过是又一个崔家罢了。她想到这个,不由得对贺云章又看重几分。


    贺云章对她倒也表面尊重,道:“老太君说的是。”


    文郡主见他像是要松口的样子,心中欢喜,见时间也不早了,索性直接提了,也没彻底摊开来说,只道:“你愿意听我的话,可见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也不瞒你,就是宫中赐婚,也不过是在这些世家小姐中选,要是选到宗室,更麻烦呢。哪比得上咱们自己家人,四角俱全的。你也聪明,不用我多说,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利弊。天也不早了,麦花宴也该散了,正好,你换身衣服,去麦花宴替我把文绮接过来,我也有几天没见她了……”


    贺云章也不知道是听没听进去,只淡淡道:“知道了。”


    文郡主就怕他这样,整个是无处下手,她也知道荀文绮心高气傲,眼睛一直盯着秦翊和贺南祯那两个小子,对贺云章不怎么上心,贺云章看样子,也对荀文绮没什么想法。只急坏了文郡主,只怕她“四角俱全”的好主意落空。


    她有心促成这门婚事,于是安抚贺云章道:“文绮有时候是太娇纵了些,但心是好的,况且女孩子娇气点也不是什么坏事,显得自己尊重,贵气,又是咱们自家人,正正经经的出身,你没听外面都赶着她叫荀郡主呢,虽是玩笑,但也是她自己气派好,让人敬重。那些外四路的什么千金小姐,说是和咱们一样世家出身,实则根基浅薄得很,都是些刚爬上来的暴发户罢了,脚跟都没站稳呢,你又不去花信宴,不然在旁边安静看上半天,高下一下子就分出来了。那些新发迹的,连商人家的都混进来平起平坐了,哪及得上她一根头发。我也知道你的心思,放心,我也会慢慢劝她的,她是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安排最好……”


    贺云章听她的意思,是要竭力撮合自己和荀文绮了,实在是异想天开,荒诞好笑。


    所以他也没有多听,只是声音冷淡地打断了她。


    “时间不早了,要是接人,就该出发了。”


    文郡主这才停下话头,道:“诶诶,也是,天都快黑了,你先去吧,等回来我这里安排晚饭……”


    “晚上宫里还有事,我就不回来了。”贺云章淡淡问道:“老太君还有别的事吗?”


    他问得礼貌,实则让人无从下手,饶是文郡主身边有一堆嬷嬷坐镇,也觉得有点棘手,只能道:“没什么别的事了,你且去吧。”


    贺云章也是卖了文郡主一个面子的,不然也不会绕去文家接人了。京中人什么都攀比,衣冠,车马,这种宴席更是样样都比。贺大人的马车不算十分华丽,但光是他手下的一队捕雀处的侍卫,就够让人艳慕了。他在文家门口等了半刻钟,其他官员个个都绕着路走。


    荀文绮不知道在干什么,半刻钟还不出来,贺云章抱着手,骑在马上,叫随从:“去问问,怎么还不出来。”


    里面其实也是散场的时候了,文大人听说贺云章来了,亲自出来迎接,非要为他再开一宴,消息传到里面,小姐们都知道了,玉珠连忙恭维道:“还是荀郡主的面子大,贺大人都亲自来接了。”


    两个贺家,却只有一个贺大人,贺南祯世袭侯位,却不做官,只挂了个闲职,整日赋闲在家,萍踪浪迹,小姐们觉得是潇洒,夫人里就有些微言,说年纪轻轻这样风流浪荡,不是好事。


    荀文绮立刻露出不悦的神色来。


    “谁让他来接了?”她在人前一直极力和贺云章撇清,更显得贵气了——连前程似锦的贺云章都不看在眼里,可见眼光高。传来传去,变成贺云章也对她有意思,是她不愿意松口了。贺云章的捕雀处虽然连百官在家中和妾室说的话都能查到,对这事却懒得管,更坐实这说法了。荀文绮装作不耐烦的样子,其实也因为这事面上有光。


    她这态度,又嗔又恼的,女孩子们自然知道不是真生气,她那群跟班,个个都凑趣开起玩笑来,热闹得很,荀文绮享受了一阵众人的追捧,才不紧不慢地在丫鬟伺候下披上斗篷,慢吞吞地出了文家的后堂。


    贺云章正站在庭中,听着文大人的溜须拍马,文大人也是有事要求他,他在老家建个宅子,占了人家的族地,对方要闹,纠集一批族人,正往上告呢。文大人四处找人庇佑,不然今年也不会咬咬牙承办了麦花宴,就指望多结交些官员,能帮他压下来这事呢。


    文大人正说着,那边小姐们出来了,也来不及避让了。荀文绮当着人,越要和贺云章撇清,招呼也不打,只呵斥着丫鬟,催促着上马车。


    小姐们都是花朵一般,三三两两,各自偷眼看贺云章,惊讶于他的年轻俊美,也为这探花郎的阴沉气质而惋惜。


    贺云章知道这些女孩子都是和荀文绮一拨的,并不留意,见荀文绮上车,自己也准备走了,目光却瞥到走在后面的玉珠碧珠姐妹,各带了一支簪子,是黄绒毛的赤颈凤鸟,小小一只,还配着紫色桐花。


    她们身后的女孩子也有几个都戴着一样的簪子。


    荀文绮说着不想和贺云章有什么牵扯,也是因为贺云章这人也高傲,互相看不上,所以给自己壮壮声势。没想到他竟然认真看了其他女孩子几眼,顿时也着恼了。


    “玉奴,去问问,咱们到底还走不走了?”她带着点恼意问道。


    车内车外的,贺云章不会听不见,她就是有意让他听见。


    但贺云章说的话简直气坏了她。


    “秉武,你带人把车马送回去吧,时候不早了,我得进宫了。”


    一句话把文大人也弄得不敢多说了,只能讪笑道:“是是是,大人事忙,先忙先忙……”


    荀文绮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生闷气,决定回去好好跟文郡主闹一顿,谁让她非要撮合自己和贺云章,本来自己就看不上什么捕雀处不捕雀处的,反而给了贺云章落自己面子的机会。


    贺云章把荀文绮弄走,自己身边只跟着两个心腹随从,他也确实是能干,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从个连父母都没有的贺家旁支,弄起了一支自己的班底,如今捕雀处如臂使指,全是他的人了。最倚重的几个,一个也是贺家的子弟,叫做贺浚,因为生下来手上有些毛病,断了读书的路子。如今跟着贺云章,成了他的二把手,反而比其他贺家子侄都风光得多。另外是一对兄弟,其实是官家赐给他的御前侍卫,有点充当耳目的意思,其实已经被他收服了,叫做秉文秉武,都是世家子出身。也都能干得很,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了。


    秉文见他不动,有些疑惑。


    “爷,咱们先进宫吧?”他提醒道:“官家还在等呢。”


    贺云章没说话,无可无不可的样子,带着两人骑马走了一段距离,忽然停了下来。


    “老三。”他叫自己的心腹:“去问问,那些花鸟簪,什么意思。”


    他叫的老三,正是他的心腹贺浚,其实在族中排名是十三,贺云章有时候当着人叫他十三哥,有时候顺口叫老三,上次在萧家别苑里,娄娴月看到的黑衣汉子就是贺浚。他向来沉默寡言,像个影子,但过目不忘,什么事都记在心里。


    像贺云章这样的话,没头没尾,这是花信宴,姑娘们的花鸟簪何其多,换了秉文一定听不懂。但贺浚显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知道他仍然是读书人的习惯,不提女眷的名字。


    贺浚答应一声,立刻拨马走了。捕雀处的手段,查这些小事不过信手拈来,秉文还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家爷为什么忽然对簪子来了兴趣。


    -


    贺云章赶在酉正进了宫,宫门一关,外男全部要出宫。他却在这时候奉诏进宫,可见是天子心腹。其实官家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近来夜长,晚膳前后有些闲暇时间,所以召个近臣,陪着说说话。探花郎年轻有为,相貌也好,应对也得体,如世人说,与之相交,如沐春风。再加上捕雀处确实耳目通明,也有些新鲜事好说。


    官家如今长宿在云华殿,由丽妃娘娘陪着。丽妃娘娘十年前进宫,如今也有二十七岁了,看贺云章也有点看晚辈似的,晚膳时和官家一问一答,把个贺大人当成自家子侄来调笑,说“都是官家不好,花信宴还把小贺大人召进来,辜负良宵事小,耽误一春的收成,误了年轻人的终身大事如何是好?”


    官家也笑,说:“放心,云章的人才,不怕没有带着五百车嫁妆的小姐嫁进来。”


    寻常世家结亲,嫁妆也不过几十车,听官家的意思,多半是要赐婚了。丽妃开这玩笑,显然是听到了风声。


    宫中起卧都有时辰,过了戌时,近侍就来催官家入寝了,三催四请,把个官家都催急了,道:“难得有些闲暇,预备赏月,偏来催,坏朕的兴致……”


    近侍不敢说话,都下去了。留着丽妃娘娘和官家在后面花厅,饮酒说笑,丽妃娘娘身边的婢女擅琴,又弹起琴来,贺云章见官家有些瞌睡,就出来了,在外面抄手游廊上走走。这季节紫藤花正开,后院有一架大紫藤,爬满了整个琉璃阁,云华宫因此得名,月光照得庭中如同白昼,紫藤如同堆云铺锦一般,从廊上垂下层层叠叠的淡紫色花,香味却平常。


    不怪官家想赏月,今天真是好月亮,春风这样暖和,带着紫藤的香味吹过来,贺云章背着手在廊下走了两圈,想起丽妃娘娘的取笑来:


    到底探花郎无情,这样的良夜,也轻飘飘辜负了。


    秉文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见他站在廊下,抬着头看花,不好就过来,但贺云章早瞥见他了,淡淡道:“什么事?”


    秉文这才过来,低声道:“是贺三哥传了信来,说簪子的事查清楚了,是桐花凤,蜀中的典故,有小凤鸟栖息在桐花中……”


    秉文叫这名字,是读了点书的,可惜没读透,不然也该想到,全天下三年也只出一个的探花郎,读的书堆山填海,怎么会不知道桐花凤的典故呢。


    “知道了。”贺云章道:“他有说簪子的来历没有。”


    “说是一位小姐做的,给麦花宴上的小姐送了许多份,所以人人戴着。”


    “哪家的小姐?”


    “城南娄家的,说是二小姐。”秉文道:“就是元宵夜美貌出名的那位,叫做娄娴月。”


    -


    丽妃娘娘伺候了官家入睡,出来查看外面,见四处上夜的宫女太监都十分齐整,没有什么别的事。又走到外殿侧书房里,见秉文仍然守在书房门口,见了她连忙行礼。秉文秉武都是挂在宫中侍卫班子里的,出入宫中也算名正言顺。


    “你家主子呢?”丽妃问道。


    “爷见官家入寝了,就出去上夜去了,现在明光殿呢,娘娘要找他?”秉文问道。


    丽妃不由得心中感慨,难怪官家看重他,这样的知分寸,懂进退。虽然是官家亲召,但外臣留宿禁宫,无论如何都不太好听。他就往明光殿上夜去,与侍卫们混在一起,倒也名正言顺了。只是辛苦些,估计这一夜是睡不安稳了。


    “不用了,等天亮再说吧。”丽妃道。


    她原举着灯,本来要回去的,心念一动,问道:“书房里是什么?”


    “爷有些公事,带过来了,想趁晚上有空顺手办了的,因见官家入寝了,就先避出去了,等天明再来做。”秉文老老实实答道。


    官家倚重贺云章,常常睡醒就召见他,早朝有时候都是一起去的,满朝文武看着,自然都知道捕雀处才是如今的天子衙门,贺云章就是心腹中的心腹。


    丽妃本来是循规蹈矩的,但今天不知怎么来了兴趣,竟然还进书房看了看。秉文也不好阻止,只好随她进来,只见桌上放着些文书,都不是紧要的,想必捕雀处真正的紧要公文贺云章都是随身带着的,小贺大人果然滴水不漏。


    丽妃顺手翻了翻,没见什么有趣的,自己也觉得无聊起来,准备回去,却忽然发现了点什么。


    那是一份驳回的公文,不过是些查账的琐事,其中有几页废账,贺云章顺手划掉了,看得出他做事利落,心性也冷,像驳回这种事,只顺手朱笔批个“驳”字,没有多余客套,连原因也懒得说,可见威重。不知道收到这公文的人,得多胆战心惊。


    但丽妃却发现了点端倪。


    三页废账里,最后的一页,似乎写了点东西。


    她翻过来,微微泛黄的宣纸背面,惜字如金的探花郎,竟然写了几行字。


    贺云章的字非常好看,字如其人,俊秀如竹,却隐隐有金石气,尤其驳回公文,简直寒气森森。


    但这几行字,却写得极俊秀,仿佛他不是掌生杀大权的贺大人,而是十七岁中举的年少探花郎,在桃李春风的夜晚,顺手写下一首诗。


    他写的似乎就是今晚。


    “露湿金茎月转西,披香太液净无泥。”写的似乎是宫中景致,夜深人静,灯火阑珊,没什么稀奇,只后面一句有趣。


    “梨云散尽千官影,独见桐花小凤栖。”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