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男二并不想走剧情[快穿] > 第128章 第128章
    知青想回城不容易,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根本批不下来。


    但这对于苏霖来说,就再简单不过了。


    别说是因为公事,就算仅仅只是回家一趟,梁队长绝对二话不说直接批准,甚至还会将时间批得更宽松些。


    “也不用那么赶,晚些日子回来也成。”梁队长说着,经过苏知青的努力,制砖厂现在经营的十分顺畅,哪怕厂长这个时候不在,也不会出问题。


    “厂里主要方向交给范善把握,生产那方面连子能负责,如果有什么商议不好的事就给我发个电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传消息回来。”苏霖可不是随便一走了之,自然是事事都得安排好。


    “你决定就好。”梁队长没有异议,一旁的村支书更没有意见了,他闺女半年前和范善结婚,苏厂长一走,管着制砖厂的那就是他的女婿,好不容易有一次出头的机会,可不能在这段时间出什么纰漏,他得好好把着关。


    等苏厂长回来,看到女婿办事不错,说不准还能升升他的职。


    倒不是一定要做的有多高,而是这里的工作进展的顺利,以后就算知青们能回城,范善也不会抛下这里一走了之。


    倒不是不信任范善,要真的信不过,也不会让女儿嫁给他。


    只不过,多加一层保险让自己觉得安心罢了。


    就这样,苏霖离开的事被批准下来。


    知青房那边的人知道,大多都十分的羡慕,也没人敢出声议论些什么,谁让整个大队的人都偏向苏霖呢,再来以苏霖的本事确实让他们佩服不已。


    知道苏霖离开的路线,有些人一看正好要经过自己家,便厚着脸皮请苏霖帮着给家人带带东西。


    都不是太多,全部加在一块正好两个小包袱,这次出门也不是苏霖一个人,他便开口答应下来。


    唐汉瞧着,凑到邹琦身边,“要不要给你家人带点什么回去?我那里有一些晒干的干菇,不值什么钱,但在城里怎么也算是稀罕货,给你家人带点回去?”


    大不了等以后就说忘记了,难不成唐汉还能要回去?


    然而,唐汉可不会直接给她,反而是一脸笑着道:“那我拿东西给苏霖,让他带给叔叔阿姨。”


    其实这个世上没那么傻乎乎的小子,因为心爱的人一说什么,就全给听在心里。


    唐汉是喜欢邹琦没错,但其实他也能看出邹琦对他的态度,以及她自私的性子。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


    邹琦长得好看,再来家里时不时还会寄些吃的用的,哪怕不清楚她家到底是做什么,但那么多东西寄过来,显然不会太差。


    找这样的姑娘当媳妇,总好比真像范善那样娶个农家婆娘强。


    再来,或许其他人会因为爱被蒙蔽双眼,他不会。


    他不是没看出邹琦的打算,他也不会直接说出来,干菇拿出来可以,但绝对不能毫无作用,他得在邹家人面前露露面,不然以后怎么好娶人家闺女?


    又向前凑了凑,使得两人挨得更近了一些。


    邹琦皱着眉头想要退开,可偏偏这个时候唐汉正和她说悄悄话,“你要喜欢我再给你留一些,除了干菇之外你还想吃什么?”


    因为这句话,邹琦想要退开的动作停了下来,她手上还有一些钱,但票不多,想买食材除了供销社外,根本不敢跑黑市。


    这段日子是吃得真不好,听唐汉这么一说,不免有些意动,“买点肉吧,炖干菇应该不错。”


    “好,听你的。”唐汉笑着,还伸手为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


    这动作特别亲密,其他人看在眼里难免会多想。


    唐汉偏偏不怕人多想,反而还对着其他人自我调侃,“看什么看呀,天天待在一起有什么好看。”


    瞧着他一脸的笑意,就知道并不怕被多想,让不少人更相信这两人私底下的关系肯定很亲。


    在人群都敢凑得这么近,更别说人后了。


    有人打趣:“看看还不行?看你们俩关系好。”


    邹琦皱着眉头,刚想反驳的时候唐汉就开了口:“说什么呢,咱们同为知青自然得互相照顾,这不是看苏霖同志要回去了吗,正好给邹琦同志的家人送点东西。”


    哟呵,还给邹琦父母送东西?看来他们两人真快要成好事了。


    邹琦本来听到前半段还松口气,听后不由有些气闷。


    尤其是其他人看他们两人的眼神,这让她十分不喜,但偏偏其他人什么都没说,她就算想解释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咬了咬牙,只能转身离开。


    在离开的路上,邹琦觉得不该这样了。


    唐汉给她的感觉很不好,总觉得再这么继续下去,最后遭殃的只会是自己。


    可如果自己想要日子过得更轻松一点,梁家大队除了唐汉之外,找不到第二个愿意帮助她的人。


    突然之间,邹琦想起了苏霖的好。


    想想以前苏霖对自己的体贴,当时会觉得苏霖配自己有些不够格,但现在想想……是真的后悔。


    可惜的是,这段时间她不是没找过苏霖,几次相处后她是彻底知道自己没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心里才足够悔恨。


    要是苏霖肯接受她,她现在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很多。


    苏霖在制砖厂担任厂长,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小一百,而且整个大队都承他的情,只要不犯什么事,在这里的日子相当于一个土皇帝。


    更别说苏霖是真的有本事。


    这么有本事、有能力的人肯定走得更高更远,如果能成为他的贤内助,那……


    哎,可惜人家现在根本不愿意搭理她。


    早知道、早知道当初在城里的时候,就紧紧抓住这个男人了。


    正想着事,完全没发现前面有个坎,邹琦一下子踩空好险坎没多深,等她艰难爬起来的时候,双腿已经沾满了泥巴。


    “脏死了!”


    烦躁的扯了把草擦了擦,结果发现裤腿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破,立马心疼起来,为了解恨直接一脚踹在台阶上,结果一个重力让她身形不稳,一屁股坐在泥巴堆里。


    邹琦气得脸上扭曲,正想开口咒骂时就听到旁边有人在笑,转头就想开骂,等看到坐在那里的人时却突然有些怔神。


    是郑郡。


    撇开苏霖不算,现在村里最受关注的就是郑郡和梁连。


    梁连太小,还有一股子憨气,可郑郡不同。


    郑郡模样有些匪气,人高马大,而且他特别能说会道,听说他在外面谈生意特别厉害,好几个单子都是因为他才谈下来。


    这样的人,以后肯定也十分有前途。


    而且他家人口简单,除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爸之外没其他人,如果……


    邹琦怔怔看着前方,以前还真没往这方面想,突然之间她就觉得这人该是她的对象,以郑郡的能耐和口才,是不是他们两人在一起后,能继续做卤肉的生意,到时候的生活绝对比现在好。


    不过几秒的时间,邹琦心里就决定了一件事,她露出最甜的笑容,对着眼前的人道:“能不能拉我起来呀,我跌的好疼。”


    郑郡看着她手上沾满了泥巴,想都不想就拒绝:“不能,你手太脏,会耽误我吃红薯。”


    说完,咬了一口手上的红薯转身就走。


    弄得一手是泥巴还怎么吃红薯?红薯热的时候才好吃,拉完人又去擦手,红薯早凉了。


    又不是跌到大坑里,在平路上跌倒还爬不起来?真是矫情。


    离开的背影显得毫不犹豫,邹琦又被气到了。


    不过这次她没有放弃,而是认准了这个人,一晚上想了好多法子,就在她要准备实施的时候,郑郡却拎着包袱和苏霖离开了。


    又一次登上绿皮火车,这次比来之前好,同样是两三天的火车之旅,总算不用一直坐在椅子上,而是能躺在卧铺中。


    对比起苏霖的平淡,郑郡就显得格外好奇。


    在车厢内待不住,就往其他车厢跑,两三天的功夫让他在火车上交了不少朋友,还谈成了两个单子。


    在下车前,郑郡将新朋友们的联系方式记下,并道:“等下了火车就给厂里去个消息,这两个单子看着不大,但他们都有来路,说不准还能给咱们拉些客户来。”


    苏霖别的没说,直接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不愧是销售业的人才,佩服了。


    苏霖这次回来并没有提前给家里人消息,下了火车也是他和郑郡两人前行,先将给其他知青带来的东西送给他们的家人,周转了两三个小时后,才拎着其他东西回了家。


    苏家住在筒子楼的一层,现在正是下午的时候,除了一些上了年轻的老人坐在坪子里下下棋,其他人要么上工要么上学,都没什么人。


    苏家也没人,王素芬没在厂子里工作,但她有一份代购的活,这个时间点正守在供销社,但凡有个稀罕物摆上柜台,她准是手速最快的那一个。


    所以苏霖回到家后,被拦在了外面。


    “你是小霖吧?你不是下乡了吗?怎么回来了?”一旁的老太太好奇着,眼里还带着一丝警惕,别是在乡下待不住逃回来了吧?


    前些日子还真有这样的人,后来一家都被抓去批评了。


    到底是相处了十几年的邻居,老太太担忧道:“可别做什么错事,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苏霖苦笑道:“陈奶奶,我是开了介绍信回来的。”


    老太太一听立马松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苏霖指了指紧紧关着的大门,“陈奶奶,我妈去哪里了?”


    “她在供销社,你也知道她现在没了工作,正好有时间帮着街坊去供销社盯梢。”


    两人说了几句,苏霖便打算去供销社找人,“你在这里等等我?拿着行李一去一来也不方便。”


    郑郡点了点头,正好能歇歇脚。


    供销社离这边有些距离,苏霖走到的时候正好看到里面挤了一群人,凑过去一看发现是来了几筐应季水果,吸引着无数人来抢购。


    “给我称十斤。”


    “给我两斤。”


    “同志,麻烦给我选点个头大点的。”


    “别急啊,还这么多不怕卖完。”


    “同志,你帮我称称这筐,这筐我都要了。”


    “……”


    这一下所有人都急了,也就来了两三筐的样子,一下子去掉一半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呢。


    “你买这么多做什么?”


    王素芬好脾气道:“帮邻居们带的,我要的是有些多,但这里不还有嘛,足够你们分,要不你们先买完,剩下的我包圆了?”


    “你一个人抬得回去吗?”


    王素芬看着老大的一个筐子,哪怕自己有些力量也不一定能扛回去。


    可好不容易见一次卖应季水果,要让她错过就特肉疼了。


    “这不还有我吗?”苏霖插进去,“我和妈一起抬,能抬回去。”


    王素芬一转头,脸上是无比的惊喜,“霖子诶!!”


    ……


    苏霖回家让苏家众人都十分欢喜,每个人的嘴角都没落下来过,就连上学的苏小勇听到消息,都是一路快跑回家,冲进家门后一把抱住了苏霖,“哥,我好想你啊。”


    苏霖揉了揉他的脑袋,这小子和两年前相比,看着要长高不少,他道:“都这么大了,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馋嘴?”


    苏小勇被说得不好意思,“我才不馋嘴。”


    “那行吧,我这次回来带了不少蜜饯,你要是不喜欢就让你姐吃。”


    “!!”苏小勇瞪大眼,“我馋,我特馋。”


    这话一说,屋里所有人都笑出了声。


    苏霖这次回来,倒没带多少东西,逢年过节的时候他都会往家里寄几个包裹,这次来就带了一些山里才有的干货以及一些蜜饯。


    蜜饯是富拉大队新弄出来的零嘴,之前的提议让王诺上了心,折腾来折腾去,虽然没弄出一家工厂,但也开起了一个小作坊,专门加工果子做成蜜饯。


    才刚刚开工没多久,生意如何还不知道,王诺为了感谢他,送来了好大一包蜜饯,说是作坊里第一批加工出来的蜜饯,值得纪念。


    真的很大一包,大概有百斤左右。


    他给梁家大队的人分了一些,剩下的全带了回来,打开袋子就能闻到一股香甜的味道。


    苏小勇捻起一颗塞进嘴里,“好甜!”


    “喜欢就多吃点。”苏霖又叮嘱一声,“不过吃完得漱口水,小心怀了牙。”


    苏小勇连连点头。


    一旁的王素芬瞧见,笑得眯眼,“我之前念叨他好多次就是不听,还是更听你的话一些。”


    “哪有。”苏小勇哼哼几声,“哥,明年我就毕业了,到时候要动员下乡的话,我也去你那里吧?”


    说这个的时候其他人脸上的笑意都变浅了一些。


    苏小勇一旦毕业怕是还得下乡,除非苏满仓将工作让给他顶替。


    可一旦让给苏小勇,六十多的工资立马变成十几块,这期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苏娟儿现在是正式工,一个月能拿到三十几块,但两口子商议着,娟儿没两年就要结婚,手里拿些钱也有底气些,所以只让她每个月交给家里十块钱,剩下的全让她自己存着。


    霖子每个月也会寄些钱,这钱他们也没动,全都给他存着。


    娟儿没两年要结婚,霖子比她还要大一些,真要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也能考虑结婚的事了。


    到时候,家里怎么也得拿些钱出来,不说一定要置办的多好,但好歹人家有的自家孩子也得有。


    所以,苏满仓的工作是真没法让。


    至于苏小勇的打算,他们原先也在商量着,只是一直都没个结果,好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还想着好好商量。


    可谁也没想到,苏小勇居然想下乡,还想去梁家大队。


    稍微操作下,也不是不行。


    可两个儿子都下乡……


    苏霖摇着头,“还是留在城里吧,我想想法子看能不能给你弄个工作。”


    临时工就行,在工厂里待个两三年就差不多到了恢复高考的时候。


    这么短的时间没必要下乡。


    至于工作怎么弄,自然就是信息对换了,他给王诺想出这么多路子,王诺爸爸总得意思意思吧?不说一定给弄个工作名额,让他们有个花钱买名额的机会都行。


    苏霖在家里待了四五天,就和家里人告辞再一次登上火车。


    和原先一样,苏满仓三人将苏霖送上火车,可这一次比上一回要好很多,最少他们不用在霖子离开之后擦眼泪,担忧他以后在乡下的日子会不会不好过。


    这次仍旧有些不舍得,但内心不是在担忧,而是在引以自豪着。


    已经见不到绿皮火车,苏满仓没有往回走,仍旧站在远处,他感慨道:“没想到我儿子还成了手艺人,咱们老苏家可从没有一个人会烧窑呢。”


    话里浓浓的自豪感,这就是苏家的大儿子呢,他的大儿子。


    “不但是手艺人,还是厂长。”王素芬笑得眯眼。


    霖子不是她生的,但却是她和老苏一起养大,不管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那都得喊她一声妈妈,对娟儿也是真当妹子疼。


    将心比心,她怎么不希望霖子越来越好?


    王素芬想着,要过几年霖子找了对象,生了孩子后她也得帮忙带带,真想快点当奶奶。


    苏霖可不想当爸,他这会蛮脑子都是和瓷器有关的事。


    沿海的某个小村落是专门以瓷器为生,早些年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烧瓷,后来因为一些动荡,期间有个二三十年没再拿起。


    但前几年又因为国家的支持,村落的人又开始烧窑。


    但凡在各个地方提起什么地方的瓷器最好,那就是这个沿海的小村庄了,久而久之,小村庄在世人的眼里就成了瓷庄。


    说是小村庄其实这里不比一般小镇差。


    村里有三四家烧瓷的工厂,也正是因为这些烧瓷厂给本地的人提供不少工作名额,几乎家家户户生活条件都不算差。


    苏霖两人到了瓷庄后,并没有马上去厂里求烧瓷的法子。


    如果真就这么上门,人家还真愿意将烧瓷法子白白给他,那不是他疯了就是对方疯了。


    这些法子是烧瓷厂经营的根本,没人愿意白白将赚钱的法子送出去,还亲自弄出一个竞争对手来。


    拿着介绍信找了个招待所住下,苏霖对着郑郡道:“你该知道我们的来意吧?”


    郑郡点了点头,稍迟疑的道:“有些困难。”


    想拿到烧瓷的法子除非下血本,可他们要是不差钱的话就不会这么折腾了。


    如果想走其他的路子,一时之间好像也想不出什么法子。


    这里一共有四家烧瓷厂,都是经营了蛮多年,他们有自己的生产线和销售渠道,官方方面为了支持他们也会提供一些便利,所以这一路来他都认真想过好像都找不出办法。


    “苏哥,你有法子了?”郑郡问道。


    他想着,苏哥不远千里跑来,怎么着都会有些主意吧。


    结果,下一秒郑郡傻了眼,因为苏霖正在摇头,“没有。”


    是真没有。


    苏霖跟着又道:“不过,现在没有法子不代表一直没有法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了解一下瓷庄。”


    简单点说,就是多打听些消息。


    这里离他原先生活的地方都太远了,除了知道这里是闻名的瓷庄之外,几乎没什么其他信息。


    信息太少,什么都做不了。


    在做决定之前,有必要好好了解下这里。


    再顺着他们打听来的消息,好好计划下一步该怎么走。


    就这样,两人放好行李之后就离开了招待所,他们分头行事,每个人了解两家烧瓷厂。


    对于打听消息这种事,苏霖以前做过不少。


    他从不爱亲力亲为,完全没往烧瓷厂去,而是先打听到一个老爷子们爱下棋的地方,买了几包好烟又带了一壶好茶,就凑了上去。


    都说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们爱闲聊爱八卦。


    其实不然,有时候老爷爷们比她们还能说。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