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穿越快穿 > 逍遥小秘书 > 第十一章 辞职南下打工 栉风...
    过去在内地国企,无论是个人写稿还是企业出刊,只讳恶扬善。我刚参加工作时,写了一篇带有倾向性的小言论,都遭致领导的攻讦。所以到了南方后,也因循此理,通篇都是唱赞歌。没想到龙仲凯董事长看过之后,连忙问我:“怎么都是好的,问题呢?问题在哪里?”在国企呆长了,只知道领导们全都是讳疾忌医,所以一下子适应不了南方的方式。不过从那以后,再出刊时都要夹杂些有针对性的批评文章。

    接手后的第一期月报,由于时间仓促,几乎所有的稿件都是由我一人独立完成,这当然不是一名合格总编之所为。为了吸引投稿,从第二期开始,相继开辟了“要闻撷萃”、“‘我在香江’有奖征文”、“香江论坛”、“主管天地”等栏目,还按不同的稿件类型核定了每字的稿酬标准。于是陆续开始收到些基层读者来稿。但来稿质量都很低劣,基本上是由我改头换面才能登大雅。于是从第三期开始,就着手建立起通讯员网络,并准备筹办一期通讯员培训班。将办公室的一名劳资员任命为责任编辑,内部宣传网络的雏形基本建立起来,还计划编纂企业大事记等。

    到“香江”工作了一段时间,总觉得内部管理有些凌乱。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企业正处于上升通道,急于扩张,在量与质发生冲突时,一味只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当时关贸总协定谈判正的进行之中,民营航空货运业的业主们都非常担心中国加入WTO后,生存空间会受到国际物流巨鳄的挤压,危机感徒增,所以不断在开发新业务,主要精力都放在外面,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加上很多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动率过高,工作就更缺乏连续性。航空货运公司的货物传递,中转环节本来就多,物流公司为了降低中转成本和时间,一批货物的进出,往往要经过收货公司、航空公司、到达地公司等数家松散型企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出现丢货、拉货。尽管设立了查询部,但仍无法避免各类问题的发生。加上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来支撑,难免会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工作脱节等现象。那时公司正开发云南、新疆业务,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提升,过去的很多包板、包厢业务都改为包舱。付幼斌经常外出,龙仲凯又很少过问公司的事情,两位老总都不在公司时,群龙无首,各部门就像放了鸭子,工作自然懈怠很多。付幼斌后来想让办公室担负起督促部门工作的重责,办公室自然无力回天。他后来又决定成立销售部,寄希望于通过管理职能中心的转移来实现内部管理的井然有序,又陷入了魏少伦曾经犯过的以人夷人,而不是制度来节制人的误区。

    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在《香江月报》“每月论坛”上发表了一篇《质与量》的言论,意的委婉提醒老总。质与量是一对与生俱来的死对头,但只要管理方法得当,是能够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可是我并不知道,南方老板讲求的是效率,他们需要的是直言不讳的谏诤,而不是拐弯抹角来诉衷肠。

    尽管后来两位老总也意识到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引进ISO和5S管理。还请来了专业咨询公司作指导,指定了专人来负责这项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进起来仍十分缓慢。

    我一直以为沿海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世外桃园,没想到沿海的许多企业也和内地企业一样,矛盾与问题重重。甚至也和内地企业一样拉帮结派,一般都是以省界为限。同一个省份的人彼此亲密无间,工作大行方便之门,对待外省份的人态度就生硬得多。

    一次,付总让我全权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一个叫威亚达的公司委托我公司地运部代运一批他们生产的防火板,地运部又把这批货物委托给了另外的一家物流运输公司。没想到那一家公司却在转运途中不慎将防火板的外包装弄破,导致防火板受损。于是威亚达投诉到我公司,要求赔偿他们两票货物的全部损失共计3000元。我当时找到地运部主管了解清楚事情的全部经过后,觉得主要责任是在运输货物的一方,就责令地运部用一周时间到负责运输货物的那家公司去追讨和投诉,希望能将公司的损失降至最低。没想到这却与付总的意图发生了冲突。

    付总得知了事实的全部经过后,认为两家公司应各损失一半,对内则重点追究地运部门的失职。

    当时沿海正流行“A管理模式”,李想曾极力向我推荐此书,到广州后不久我就专门买来一本仔细研读。正读到“延缓半小时问责”一章,意思是说限期的工作责任不能按时追究,而应延缓一个周期,给双方一个缓冲的余地。所以就按它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延缓了一周的时间给了地运部,希望尽可能多地追讨回一些我方损失。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启动司法程序,嗣后再酌情追究地运部门的责任。我将自己的处理意见告诉付总后,没想到付总却固执己见,坚持按自己的主张来进行,并在不久后将地运部主管辞退。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