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 16、第 16 章
    【世家的膨胀稳固,在古代那是超出了想象,有话说:千年王朝未曾见,千年世家常有之。


    意思是一千年的王朝一个也没见过,但是绵延千年的世家却有许多,有许多当然是夸张的,不过在up的记忆中确实如有不少千年的世家。


    如江西张家,弘农杨氏,吴越钱氏,还有现在依然屹立不到却“臭名昭著”的孔氏,打到孔家店救出孔夫子,曾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哦~对了他们是店。】


    ……


    “噗”天幕下此代孔家,家主孔安国,一口血忍不住从嘴中喷出,不明白天幕怎可如此评说他们孔家。


    他孔国安自认满腹经纶,未曾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兢兢业业研究先祖之学说注有《论语训解》。


    先前听闻天幕说有后人歪曲先祖之学说,只是愤怒后世文人以先祖做筏子,却也只人死如灯灭,阻拦不了死人利用先贤,只是现在想来怕是日后的孔家人也在其中掺和了一脚啊,不然何至于得此评价,真是糊涂至极。


    孔国安恨恨的摇摇头,只恨不得将后世的不孝儿孙拎起家法处治。


    现汉朝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推行时间尚浅,别家也尚有存活,尤其是和儒家对立的墨家见此情景,忍不住拍手称快:“最是见不到那儒家以圣人说事,辩不过人便说圣人言,现天幕揭露他们的真面目,真是大快人心。”


    ……


    【当然了会出现这句话,也并不全是孔家的问题,时事造人,时代的改变,社会的需要,思想的进步种种原因叠加,才因此出现这种种言论。


    因此现今常孔家虽常被调侃为最没骨气,每次朝代更换都是投敌最快的世家。但也不能全怪人家,忠烈脊梁笔直傲骨犹存的都死去,或者殉国了,剩下的软骨头,可不就是投敌最快了。】


    ……


    天音的声音淡淡,说这段似乎没什么起伏,就像一像春秋笔法,恰好看见了就提一嘴带过。


    可这在天音口中毫不在意的事情,在孔家人听来确实宛如灭顶之灾,孔国安听了更是几欲昏厥,只觉得自己年纪大耳背了,其余人更是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听听,天幕说什么,投敌最快,软骨头……时下士人最重名誉和节气,侮辱一个人的名声,可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


    且人无骨何立,一个连骨气都没有的家族,还有那个君王会任用他们。


    人要脸,树要皮,今天幕这一说,孔家但凡知廉耻,尚有骨气之人,那是人人掩面自泣,只恨家中日后怎会出如此不孝儿孙,篡改先贤训诫,无骨无皮,这样的孔家还算什么孔家,日后下去谁还有脸面对先祖。


    性格刚烈学习夏儒的,更是恨不得提剑砍了后世那些不肖子孙,软骨头活着干嘛,早日下去还算留点颜面。


    学儒之人,听闻天音也连连叹息为圣人家中居然也会出如此不孝子孙而哀叹,和孔国安关系好有权势的儒生,更是找了医生连忙带人去探望他了,就怕他一下气死家中。


    唯有董仲舒感觉自己腿上中了一剑,莫名有点心虚,不过在一想自己虽有修改,但大体上是没有偏离圣人的意思,便放下提起的心,只是不好的预感任然在心中徘徊,恰恰不安。


    ……


    末央宫内,刘彻满脸的不爽,虽说已经知道了世家会活的比汉久,但这也太久了,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


    真是好大的面子。


    说不羡慕是假的,刘彻听到千年都要羡慕死了,现在留存最久的王朝就是周朝八百年,汉还不知道比不比得过周,就被世家比下去了,刘彻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在一想的到那天幕中的孔家被嘲讽,刘彻心里又稍稍舒坦一点了。


    面带笑容的对家中祖上颇有渊源的大臣说:“活的久有什么用,瞧瞧这些世家的后人都是这种玩意,还不如早点消失,平白留下恶名。我大汉就算是灭亡,必定也是堂堂正正壮烈而亡,区区千年无需羡慕。”


    被看着的大臣则瑟瑟发抖,冷汗从额头上划下,内心叫苦:陛下如果您不……羡慕,能不要把拳头握的那咯吱咯吱作响,您那是笑容吗?笑得太好看了……就是有点让人害怕,我们只是祖上有点基业,天幕没有我们家啊!


    而没被看着其他出生“寒门”的大臣,低着头在内心偷笑了,一边闻着空气中“柠檬”的清酸味,一边暗暗期待陛下之后把那些老家伙换下来,换他们上,一个位置一颗坑,拔了萝卜,有新坑。


    ……


    【言归正传,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世家毫无疑问在古代是绵延最长久,资本最雄厚,根基最牢靠的势力。


    这份雄厚的资本,无疑和人才选拔的积累留存有关。


    那么有没有什么能够让更多“寒门”百姓,能够跃迁阶级,打破世家垄断晋升制度的途径呢?


    诶这就要说到科举制了。


    科举制是一种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只要拥有才华,便可参加测试,从乡试童生开始考起的一种官员应试制度,科目众多,主要分为笔试和殿试,考试制度严格,是古代人才筛选制度的巨大进步。


    其发源时间部分学者认为是隋朝大业元年,于唐朝初步完善,宋朝开始发展后又抑制,明朝开始能做到考试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


    天音说着,天幕中出了关于科举的相关条例,和举行方式,即官员晋升制度的演变。


    水墨色一般的画面展开,一个个晋升制度出现在天幕中,周朝的乡举里选,秦朝的军功制度,汉朝的察举征辟制度,三分天下时魏国至晋朝的九品中正制,南朝齐时的秀才科策试,隋唐宋明的科举制……


    天幕下对于晋升途径一向尤为关注的文人,看着天空中演变的各种制度。


    出生贵族家事优渥的面对周朝的制度发出叹息的感慨:“周朝世卿世禄的制度真乃良策,只恨晚生百来年,错过此等良策。”


    出生寒门,家中衰败,或刻苦求学的学子,面对周朝的制度则尤为不满,面对汉朝的制度则相对展颜:“诺生周代,无我等出头之日,幸得生汉。”


    秦朝,也有人看见了自家的晋升制度。


    秦人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对自家的制度自是比后世的制度更为认可,只觉得后世人真是麻烦,想升官,去杀敌不就好了,读什么书,看见就头疼。


    六国的贵族遗民见者不屑道:“不如吾国之制度,秦太过粗鄙,汉太过虚伪。”


    可无论这些人如何说,如何不屑,在看到科举制的那一刻,都犹如鸡被掐住了脖子,无法在发出“哦哦哦”的嘈杂之声,连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


    汉初吕雉安顿好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自觉他已经是废子,便不在管他,只日日督促他要多多开枝散叶,早日抱到几个孙儿,培养下一代。


    同时已经知道了吕家不可靠,吕雉也开始考察朝中还有谁能拉拢,谁能站在她这一边时,天幕说出科举制,那真是来了瞌睡送枕头好极了。


    吕雉先是欣喜,后又觉得不妥,忍不住细细思考起来,应该怎么运作此次机会。


    ……


    “原来如此,这便是纸的用途了。”


    嬴政和诸位大臣正在共商晋升之事,却一直无法选出一个好章程,手中的纸也被琢磨了无数遍,最终天幕一说。


    朝上的聪明人便了然,纸与科举制之间的联系。


    一些寒门军功出身的大臣,忍不住大喜提议:“仙人赐予了大秦先进的制度,我等自该吸纳学习,大秦或可举行科举制。”


    而已经连续007了许久,负责督促造纸又是需要整理古今晋升制度,寻找新途径的李斯上奏驳回:“秦想要举行科举制尚为可行,且不说读书人有多少,便是如今纸都尚未完备,竹简笨重以此考试,是无论如何也办不成科举制的,便是可以举行,现今天下又能有多少读书人,选出的人才亦是不会有变,有驳于陛下找寻新晋之路的初衷。”


    李斯的意思,自然也是嬴政的意思,初看科举制确实是让人心潮澎湃,只觉得世家之祸,大秦可免。


    可在一思考,便可得知要举行科举制,须得要种种条件才可行,如今的大秦哪里来的这样的条件,故此科举制目前尚不可行。


    不过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


    嬴政已经让数十个史官画师,牢牢看住天幕绝不漏过一字一句,现在现将科举之制记录下来,加以改良暂时用着。


    等墨家制作出可用之纸,便可派人天下推广,建立书院先培养一波能识得些许字的黔首,任职为普通官吏,以解秦史缺乏之困。


    为此嬴政给出了墨家发了大笔的经费,专心用来制作纸张,且决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墨家,再此期间胆敢弹劾训斥墨家的人,都被嬴政收拾了一顿。


    同时嬴政还许给墨家丰厚的奖赏,只要他们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可用之纸,无论是宣扬学说也好,加官进爵也好,嬴政都许可。


    得到秦始皇的承诺和鼎力支持,墨家人就算不为了荣华富贵,为了自己的学说都得拼命干,那劲头真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人人都顶着熊猫同款眼睛,纸张的款式那是不停更新代换。


    ……


    刘彻时期,听完天音由于时间差,他这里还不如秦朝,连纸都还没出现,只要一想就知道现在的汉朝没有能科举的条件。


    不够纵然还没有条件,刘彻的眼睛也是忍不住发亮,科举制实在是个好方法,现在用不得,之后肯定用得。


    且他和秦始皇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还有更多的时间,秦朝嬴政已经知道自己的死期,即使已经不在服用丹药,有夏无且调理身体,担心也仍不可避免。


    墨家刘彻也已经派人去找了,但由于之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消声灭迹了好一段时间,现在找起来并不容易,人不能掉死在一棵树上。


    刘彻就同时下令,能做出纸者,赐官职赏黄金万两。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