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夫君来自末世 > 135. 传开 晋王到底只是个王爷,如今的皇帝……
    皇帝眼睛不好,不是自己看书的,而是让人将书念给他听。


    他听了许久,其实也就听了两本,还剩三本书没听。


    他已经累了,没有精力去听,就让人把书放在一边,躺在床上闭目休息。


    他之前就对晋王咄咄逼人的态度感到不满,听了两本书之后,不满的情绪更是达到姐姐。


    张志儒确实做了错事,他之前有想过要惩治张志儒,但现在……他开始考虑要怎么保下张志儒。


    贵妃和吕庆喜悄悄地离开皇帝的寝宫。


    贵妃道:“那些百姓是真的惨,唉!”


    贵妃姓柳,她是贫苦出生的,还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


    迟迟没有生下儿子的爹娘对她并不好,还给她起名叫“别来”。


    之后,她才七八岁,就被爹娘送去富户家当丫鬟。


    大齐选秀都是从民间选的,被选中的女子进宫之后虽然有可能当妃子,但大概率是当一辈子伺候人的宫女,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


    但她身不由己,就被送去了,还选上了。


    她进宫的时候十五岁,啥也不懂被分去照顾才十三岁,在宫里无人关注的皇帝,然后跟着皇帝,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


    这十几年,她的日子过得极为富贵,但早年的经历,却也让她知道百姓不容易。


    “老百姓自古就惨,”吕庆喜倒是已经不伤感了,只道,“娘娘,您照顾好陛下,陛下他最是心软,接下来指不定就要夜不能寐……”


    他家陛下是个好人,心肠特别软。


    这不,只是几本书,就改了他的主意。


    不过这书写得实在好……吕庆喜舔了舔自己嘴唇,他觉得要是京城的人都看过这书,肯定没人会同情娄家人。


    跟贵妃说了一会儿话,吕庆喜就出了宫。


    书是木掌柜送进宫的,他立刻让人把木掌柜找来。


    木掌柜没耽搁,带着常端去见吕庆喜。


    常端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来京城之前,他以为见到吕庆喜很难,结果……他到京城的当天晚上,竟然就见到人了!


    吕庆喜在民间的名声并不好,常端有点怕这人,他跪在地上,都不敢抬头去看,然后就听到一个尖利的,跟常人不同的声音,开始问他临湖县的事情。


    常端是临湖县本地人,再加上张知府审讯娄家人的时候,他全程参与……他绘声绘色地说起临湖县的情况来,说到动情处,声音都哽咽了。


    “你献上的书,可有多拿几本?”吕庆喜问。


    这书……他觉得应该马上找人去印刷或者抄出来!


    常端道:“千岁爷,我们一共带了一千套书进京,加起来五千本,我身边只有两套,剩下那些,已经有人去四处分发了。”


    吕庆喜愣住,他正想找人去印,结果这人已经带来这么多书了?“跟你一道进京的人在哪里?”


    “千岁爷,我也不清楚他在哪里,进京之后我们就分开了,但他肯定会将书分发出去……千岁爷,这书的故事都是能拆开的,您可以找人抄录,再找说书先生去酒楼茶馆念一念。”常端抬起头,希冀地看着吕庆喜。


    吕庆喜是能听进去别人的话的,闻言道:“这主意不错。”


    常端发现吕庆喜没有传闻中那么可怖,又道:“千岁爷,您还可以找人排些戏文,比如张知府怒斩严县令之类,演给百姓看……”


    吕庆喜听着觉得有点熟悉:“你说的这个,张志儒好似在禾兴府干过?我记得他专门排了戏文夸自己。”


    常端有些尴尬:“那不是张大人干的……”


    吕庆喜冷哼了一声:“你们准备的倒是充分,都把五千本书带进京城了……张志儒好得很啊,连我也利用上了!想让我给他扬名是吧?”


    “千岁爷,张大人他绝无此意,都是我自作主张……”常端不停磕头。


    常端很害怕,木掌柜对吕庆喜有些了解,却知道吕庆喜没生气。


    其实他们都清楚,眼前这人应该不是张志儒安排的,不然张志儒哪用得着在临湖县大肆杀人?他安排一些人把书送到京城,娄家和严县令就完蛋了!


    群情激愤之下,晋王肯定会大义灭亲。


    而且张志儒……应该也不愿意求他们。


    木掌柜也不管一直磕头的常端,对吕庆喜道:“千岁爷,您想不想让张志儒吃个亏?”


    “珍珠你有什么主意?”吕庆喜立刻问。


    吕庆喜心里清楚,常端给他出的主意很好,事实上,他就是打算这么干的。


    但他心里不痛快。


    他不喜欢张志儒!张志儒之前还骂过他!


    他凭什么找人写夸张知府的戏文?都还没有过夸他的戏文!


    “千岁爷,您可以对外放话,说张志儒去禾兴府,是您的主意,说他是您的人,”木掌柜笑起来,“本来就是千岁爷您听说了临湖县的事情,才让他去禾兴府的,不是吗?”


    吕庆喜听完……确实啊!就是这么一回事!


    木掌柜又道:“千岁爷您帮张志儒翻了案之后,肯定所有人都会信了这话!到时候张志儒百口莫辩,就这么成了您的人了!”


    木掌柜这么说,是为了让吕庆喜帮张志儒。


    没有吕庆喜帮忙,就算有这书,用处也不大!


    此外,张知府被人误以为是吕庆喜的人,他们再运作运作……吕庆喜说不定能借此改善名声,收拢一批读书人!


    她想对付晋王,只能靠吕庆喜。


    “好主意!”吕庆喜一想到张志儒明明很讨厌自己,却被所有人都误以为是自己的人,就一阵暗爽。


    关键是这么处理之后……这功劳就到了他头上了!


    正好陛下补写了密旨……到时候他就跟人说他和张志儒的矛盾是装的,就为了借机贬张志儒的官,把张志儒送去禾兴府。


    张志儒去之前,他还求陛下写了一份让张志儒便宜行事的密旨!


    这么一来,张志儒就只是个帮他办事的了!


    还有这书……


    吕庆喜问常端:“这书是谁写的?”


    常端听到木掌柜说要让张知府吃个亏的时候,被吓了一跳,连连磕头求饶。


    但听到后来……这位木掌柜,好像是在帮张知府?


    现在听到吕庆喜的话,常端道:“千岁爷,我也不知道这书是谁写的,只知道是个游历路过临湖县的读书人所写。”


    黎青执不想让人知道这是他写的,他自然不能将之泄露出去!


    吕庆喜听到这话,又问:“那这是谁印的?”


    “回千岁爷,是小人找人印的。”


    吕庆喜一拍手,道:“这书是我让你印的,知道吗?你是我安排在临湖县的人,查探到临湖县情况之后,按照我的吩咐,千里迢迢印了这书送到京城……”


    吕庆喜说到这里,脸上带了点威胁。


    这功劳他要了!这人要是不听话,呵呵……


    “知道知道,这书就是千岁爷您让我印的,都是千岁爷您的主意!”常端立刻道。


    常端本人对吕庆喜没有偏见。


    吕庆喜是太监又怎么样?在他看来吕庆喜比晋王好多了!


    至少他没听人说吕庆喜残害百姓。


    外面的人说的最多的,还是吕庆喜独揽朝政,代替皇帝批奏折之类。


    而且……他想救下张知府,但他更想找晋王报仇。


    跟吕庆喜一番交流,常端已经发现了,吕庆喜很讨厌晋王。


    常端一直都是个能说会道的,脑子也活络,他朝着吕庆喜磕了一个头,对吕庆喜道:“千岁爷,娄家和晋王害我家破人亡,我父母妻子全死在娄家手上,自己也被卖到采石场,险些没命……千岁爷,我跟晋王有生死大仇,能为千岁爷效命,是我的福气!”


    吕庆喜起初以为常端是为了张知府来的,还想着他坑了张知府一把,这人说不定会恨他。


    毕竟那些读书人都挺在乎名声的,不想跟他这个阉人牵扯到一起。


    结果常端这么一说……原来这人跟晋王有仇!


    秒啊!


    吕庆喜亲自把常端扶起来,亲热地跟常端说话。


    常端就这么用短短一天的时间,三级跳成了吕庆喜的人。


    “你会点什么?”吕庆喜问常端。


    常端道:“千岁爷,小的祖上是御厨,开过酒楼。”


    “酒楼啊……正好我手底下有一个酒楼,就给了你吧!”吕庆喜道,又让木掌柜带着点常端。


    木掌柜欣然应允。


    常端像她一样,跟晋王有仇……她现在对常端充满好感。


    木掌柜让常端今天住她那里,明天先跟着她去认认人,后天再去接收那酒楼。


    常端又想跪下道谢。


    木掌柜扶住他:“都是为千岁爷办事的人,你可不用跪我!”


    跟常端聊过之后,吕庆喜连夜找来一些识字的人,开始抄那《沉冤录》。


    虽说他这边只有一套书,但多找一些人把书拆开了抄,一晚上过去,一套就能变成好几套了!


    他手底下有印书作坊,明儿个还能让印书作坊那边排版印刷。


    晋王的舅舅干了缺德事儿,他一定要帮着宣扬宣扬!


    吕庆喜虽是个阉人,但身体非常好,精力充沛。


    他忙忙碌碌干了不少事情,这一晚上都没睡多久,第二天却依然神采奕奕。


    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昨日被人送了《沉冤录》,或是捡到《沉冤录》的人,有些看完之后一夜未睡,觉得心里堵得慌,今天也就没什么精神。


    没想到普通百姓,竟然如此凄惨!


    那娄家简直不是人!


    普通人只是为故事中的人哭泣,一些想得深一些的人,却从这些故事里,看到了大齐的危机。


    比如说权贵圈地。


    那个举人开的学堂里学子不再讨论回祖籍参加科举的事情,而是说起了《沉冤录》来。


    “昨天我回家之后大哭一场,我祖父被吓了一跳,专程来看我,也因此看到了那书……我祖父屋里的油灯,昨天亮了一晚上。”


    “我把那书给我爹看了,他看的时候一直叹气。”


    “那乌四娘实在太惨!”


    “乌四娘?乌四娘是谁?”


    “我那书里没有乌四娘!”


    “我那书里也没有!”


    ……


    几人聊了聊,才发现他们拿到的书里的案子竟然完全不一样!


    那几本书的开头都是一样的,他们还以为内容也一样,没想到完全不同!


    所以……别人的书里都写了什么?他们想看!


    昨天在茶楼里聚会的那些读书人,今日又在茶楼相聚。


    “昨日那书,真是让人看得难受。”


    “看了这书,我才知道那些老百姓吃的都是什么。”


    “之前我还取笑有些人何不食肉糜,原来我也是。”


    “也不知道这书是谁写的!”


    “不管这书是谁写的,娄家和那严县令,当真该死!”


    “前几天京城铺天盖地,全是说张知府不好的……晋王当真是一手遮天。”


    “幸好张知府做事果断,出手砍了严县令还有娄家不少人,不然……有晋王在,娄家说不定会逍遥法外!”


    “这娄家圈地的事情……”


    ……


    聊着聊着,他们也发现每本书上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既如此……交换了看!


    莲花巷,昨日从乞儿手上接过书的两个官员带着书来到他们当值的地方。


    最近陛下身体不好,没有上早朝,但他们这些小官,还是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忙了一会儿……他们趁着没人,将手上的书扔出去。


    不久之后,就有人看到了那两本书:“咦?这是哪来的书?怎么这么丑?”


    好奇过后,这些人翻开书看起来……


    与此同时,冯大依然在送书。


    他来到一个酒楼,正物色合适的人想要送书,突然听到酒楼的说书先生开口:“诸位,这人世间,总有一些人命途多舛,今日我便给你们讲一讲那乌四娘的故事……”


    冯大愣住。


    乌四娘,这不就是《沉冤录》里的一个人吗?


    而他刚想到这一点,就见那说书先生拿出一些纸张,开始读《沉冤录》里乌四娘的故事。


    冯大被惊住,没想到这么快,竟然就有人在酒楼里读黎青执写的案子了!


    他又惊又喜,连忙找了店小二,拿出五本书来,让店小二交给说书先生。


    办完这事儿,他转身就走!


    这说书先生是吕庆喜的人。


    他只拿到了乌四娘口述的冤案,本来还想着念完这个案子之后,就没案子念了,没想到竟然有人送了他一整套的书!


    那还等着干什么?继续念啊!


    这人念完乌四娘的故事,又开始念别的故事。


    有人不满:“你们这酒楼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有人念这么凄惨的故事?”


    但也有人泪流满面:“别停,继续念!”


    还有人意识到这说书先生说的到底是什么了:“那临湖县百姓,当真如此可怜?”


    “难怪张大人要杀那么多人!”


    “那娄家人竟然装无辜!”


    “我就知道张大人没有公报私仇!你们也看到了,没犯过事的女人孩子,张大人一根毫毛都没动!”


    “依我看,这娄家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


    晋王的人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没多久,就有人来驱赶那些说书先生。


    但吕庆喜安排了人看着这些说书先生,晋王的人刚想动手,吕庆喜的人就来阻拦了:“这说书先生不过是说些真人真事,你们凭什么动手?”


    他们护着那些说书先生,说那些说书先生只是说了些真事,若是有人动手,那人必然不怀好意,说不定是想要谋逆。


    晋王的人不敢再动手。


    晋王到底只是个王爷,如今的皇帝还在呢!


    大齐的京城被称为应天府,应天府的府尹不敢得罪晋王,但他也不敢得罪吕庆喜,自然也就不会帮晋王抓人。


    于是,那些说书先生,也就继续说着故事。


    而这个时候,一套整整五本的书,已经被放在晋王面前。


    冯大送出去的书到底不多,昨天晚上,晋王并不知晓这件事。


    但今天吕庆喜都安排说书先生到处去说这故事了!晋王的人很快就将这一套书搜罗齐全,送到晋王面前。


    晋王翻开这书看了看,想也不想就一脚踢向面前跪着的人:“这书都被印刷出来了,吕庆喜还安排了人去茶馆酒楼四处宣扬……你们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


    被踹翻的人爬起来重新跪下:“王爷,之前京城没什么消息……”


    “没消息?难道这些书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晋王火冒三丈。


    他为了对付张知府,这段时间一直跟人宣扬娄家人的无辜。


    这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么一本书……这不就是在跟人说,他之前说的都是骗人的?


    晋王脾气很差。


    他年少时,老晋王把持着朝政,以至于他的待遇比当时的皇帝还要好。


    当时,全国各地的好东西皇帝还没有用上,他已经用上了。


    那时候的他说不出的嚣张,总觉得天老大地老二自己老三。


    毕竟他爹就他一个儿子,平日里都是哄着他的。


    结果他爹突然去世……他的地位瞬间一落千丈,很多年里,不得不卑躬屈膝地讨好皇帝。


    晋王觉得憋屈极了,脾气愈发差,这几年意识到自己会是下一任皇帝之后,更是不再收敛。


    晋王又踹了来送书的下属几脚,让这人滚下去,然后找来幕僚,商量接下来要怎么做。


    晋王府因为这么几本书,闹得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燕郡王府,燕郡王也看到了这些书。


    燕郡王是当今皇帝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大齐皇室凋零,总共没几个人,按理燕郡王是能被封为亲王的。


    但燕郡王的娘,先皇最宠爱的皇贵妃,她给当今皇帝下了毒,害当今皇帝身体受损,再无子嗣。


    要不是先皇逼着当今皇帝发誓,让他留燕郡王一命,燕郡王早就死了。


    当今皇帝是个心软的,老晋王死后,他并未追究现在的晋王。


    但他对燕郡王,却厌恶到了骨子里。


    老晋王虽然仗着摄政王的身份这把持朝政,让皇帝没办法掌权,但他并没有对皇帝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


    燕郡王的娘就不一样了,那位皇贵妃一直将皇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以至于当今皇帝年少时,明明是皇子,日子却过得极为艰难。


    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他生了病,竟然没有炭火用!最后是吕庆喜去御膳房撒泼打滚地闹,才抱回来一些木炭,让他得以撑下去。


    也因此,对皇帝来说,吕庆喜是不一样的。


    说起来,也不知道皇帝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那一年,宫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有了天花。


    皇帝和皇贵妃的长子都得了天花,皇帝被吕庆喜照顾着熬了过来,皇贵妃的长子却没了。


    之后先皇病重,皇贵妃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燕郡王还在襁褓之中……


    先皇很宠爱皇贵妃,早年是想将皇位传给皇贵妃的长子的,但那孩子得天花死了!


    燕郡王还小,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大,再加上皇贵妃干了不少过分的事情,让朝中大臣对她极为抵触……


    先皇封了当今皇帝为太子。


    然后,皇贵妃给当今皇帝下了毒。


    先皇可以无视皇贵妃对自己儿子的亏待,但受不了皇贵妃毒害自己儿子,再加上当时先皇病重,对容貌依然娇艳的皇贵妃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先皇下令让皇贵妃殉葬,并以此为条件,让皇帝发誓放过燕郡王。


    面对病重的父亲,皇帝答应了,不过那之后,他就对燕郡王不闻不问。


    皇贵妃害他身体孱弱没了子嗣……她是皇帝最恨的人。


    她也是吕庆喜和柳贵妃最恨的人。


    燕郡王比当今皇帝小了二十岁,如今才二十出头。


    柳贵妃的相貌在民间还算不错,跟京城的贵妇一比,看着就很一般了,先皇的皇贵妃却不同,那是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


    燕郡王很像她,长相极为俊美。


    虽然皇帝无视了燕郡王,但燕郡王文采出众相貌英俊,在京城很受关注,甚至有不少大家闺秀对他情根深种。


    只是皇帝不管他的婚事,他自己也不提……一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成亲。


    燕郡王的书房里,只有燕郡王和他的老师在。


    两人一起看手上的书,看着看着,燕郡王道:“我真是小瞧了吕庆喜。”


    燕郡王的老师也道:“他确实有些本事。”


    “先生,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做?”燕郡王问。


    燕郡王的老师道:“自然是帮着吕庆喜,将晋王身上的口子撕得更开!”


    “那我们,也找人宣扬一番这书?”燕郡王问。


    “就该如此!”燕郡王的老师眼里满是激动:“王爷,我们的机会来了!”


    皇帝太厌恶燕郡王了,燕郡王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他学识渊博,处处比晋王出色,也比自己的皇兄出众,可就是因为一些陈年旧事,他跟皇位无缘。


    他怎么可能甘心!


    这些年,他做了很多事情,但皇帝从未多看他一眼。


    这些年,晋王做了很多糊涂事,但皇帝依然没有放弃晋王。


    他一度觉得自己没指望了,可现在……


    其实他不用得到皇帝的好感,不是吗?


    只要晋王难当大任,朝中官员会注意到他,到时候,皇帝不选他,又能选谁呢?


    宗室里就没有像样的成年男人,要是选了个孩子,谁知道那个孩子能不能长大?


    燕郡王勾起嘴角,联系自己的手下,让他们给晋王找麻烦。


    同一时间,木掌柜带着常端出了门。


    “与你一同来京城的那人是个人才,不过一天时间,他就已经送出去很多书。”木掌柜心情很好地看向常端。


    常端笑了笑:“他确实聪明。”冯大是□□之子,却能认字……这本就说明他不简单。


    “不过他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我已经让人去抓他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人抓回来。”木掌柜笑道。


    常端:“……”


    木掌柜带着常端去认人的地方,就是沈家商队租下的仓库。


    正好今天吕庆喜手下的掌柜都要去沈家商队那边选货物,她这时候带着常端过去,能一次把所有人都认全。


    沈家商队到了京城之后,就租下了一个大仓库,里面放了很多货物,


    其实货物是可以放在船上的,但这边的码头不大,他们的船不能长时间在码头边停靠……


    这会儿,仓库里,大家正羡慕吴白川:“老吴,你运气真好,我们的货还一样没卖出去,你的货就已经卖了大半。”


    “全靠木掌柜看重。”吴白川道。


    “你那些货也确实不错,样式很新颖,我在省城看到过,当时还好奇这货是哪里来的。”有人道。


    其他人也纷纷表达自己对吴白川的羡慕。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有人看吴白川不顺眼:“老吴你这次的生意做得不错,就是太不谨慎了,竟然带了个同乡来,还让你那同乡攀上了木掌柜……这生意现在是你的,以后可就说不定了!”


    吴白川带了两个同乡来京城,结果昨天木掌柜找他做生意,他的一个同乡横插一脚直接被木掌柜带走的事情,已经在商队里传开了。


    商队里的人闻言,都有点同情吴白川。


    吴白川心里其实也不太舒服,常端和冯大借着他的船来到京城,结果直接抛下了他……


    他们正说话,就见吕庆喜手下的那些掌柜来了。


    这些人来了之后,就跟吴白川等人寒暄起来,正寒暄着,木掌柜姗姗来迟。


    这些掌柜又纷纷去跟木掌柜打招呼。


    至于吴白川,他惊讶地看着木掌柜身边的人。


    常端之前的穿着打扮非常普通,现在却穿了鲜亮的新衣服,整个人看着变了个样。


    这也就算了,他还听到木掌柜指着常端给人介绍:“这位是段掌柜,他是千岁爷新收的人,千岁爷刚得的那个大酒楼,以后就交给他打理了!”


    常端怕连累常瞻和自己的女儿,出门之后一直说自己姓段,叫段晋。


    这会儿吕庆喜的手下听了木掌柜的介绍,纷纷跟他打招呼:“段掌柜好!”


    与此同时,沈家商队里的人好奇起来:“这段掌柜是哪里来的?木掌柜对他这么客气,看起来他很受吕公公的看重。”


    吴白川:“……”


    常端这时候道:“我是江南人,初来乍到,还望诸位多多关照。”


    他们寒暄过,常端又看向吴白川:“吴掌柜,来京城的这一路,多亏你照顾了!”


    吴白川连忙道:“我也没做什么。”


    他是真的没做什么,要知道眼前的人借他的船进京,是给了他钱的。


    “吴掌柜,我这几日会有点忙,等过几日,我请你吃饭。”


    “不用不用。”吴白川连忙道。


    “要的,我还有事想麻烦吴掌柜。”常端道。


    常端跟吴白川说了几句之后,就又在木掌柜的介绍下,认识了带队的沈家人。


    至于其他人……他们身为吕庆喜的人,可不用一一认识。


    之前觉得吴白川可怜的人,这会儿都有点茫然。


    他们竟然担心吴白川的同乡抢生意……吴白川那个同乡多厉害啊,才一天时间,就成了吕公公的人!


    而这样的感触,吴白川是最深的。


    他之前就觉得黎青执深不可测,现在看看……果然如此!


    他可是看到了的,这个段晋对黎青执特别恭敬,一副完全听命于黎青执的样子。


    段晋能成为吕庆喜身边的人,大概率是靠黎青执的指点!


    黎青执猜出沈家船队的靠山是吕庆喜之后,就立刻安排了人跟着进京,然后直接搭上了吕庆喜?


    吴白川不敢往下想,只是愈发肯定一件事——不能得罪黎青执。


    幸好,他之前虽然怀疑过段晋,但并没有做过什么失礼的事情,段晋应该不至于记恨他。


    吴白川深吸一口气,总算冷静下来。


    常端和冯大在京城努力折腾的时候,崇城县新码头附近的某个宅子里,传出了诱人的香味。


    常端和冯大离开崇城县已经半个月,就是在这半个月里,常瞻做好了开卤味店的准备工作,开始做卤味了!


    之前黎青执做卤味,用过的卤汤是扔掉的,但开卤味店的话……一般来说那一锅老卤,是能传承百年的。


    当然现在想这个有点远。


    这会儿,铺子里的劳工,正在熬煮他们的第一锅卤味。


    这些劳工被张知府从采石场救出来之后,并没有得到特别好的休息。


    尤其是来了崇城县之后,他们虽然吃得好了很多,但每天都很忙。


    因为这个原因,之前他们并没有长胖,最多就是气色好了点。


    可这半个月……他们中很多人都胖了。


    对此,他们特别感激黎青执——他们的身体能变好,全靠黎青执给他们治病开药方!


    这会儿,黎青执就在给一个劳工把脉。


    这劳工在那三十几个劳工里算身体弱的,虽然被救了出来,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活不长。


    前段时间其他人印书的时候,他更是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着做做饭。


    可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你的身体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以后好好吃饭,好好养着就行。”黎青执放开这人的手。


    “黎先生,谢谢你!”这人感激地看着黎青执:“要不是你给我开了药,我现在说不定已经死了!”


    黎青执:“……”


    黎青执确实给这人开了药,但他开的药,其实是大部分人都能吃的常见补药。


    那药他甚至熬了一大锅,给他们每个人都吃了!


    这人的身体能好,跟那药没什么关系,完全是因为他用异能杀死了这人体内的寄生虫,顺便帮他修补了一下内脏。


    这些劳工,好几个身上都有寄生虫,不过现在都已经被他清理掉了。


    他们除了寄生虫,身上还长虱子……这几天黎青执不仅让他们洗了澡,还让他们剃光头发。


    大齐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说法,那些读书人对自己的头发胡子什么的很爱惜。


    但那是读书人……


    底层百姓其实没那么多讲究。


    在没饭吃的时候,他们甚至愿意切了子孙根去做太监……头发又算得上什么?


    这年头,每次寺庙要招和尚,都有很多没地娶不上老婆的人抢着去。


    而且普通百姓平常的生活条件不怎么样……头发长了太热不方便什么的,他们本来就会剪掉一些。


    如今长虱子把头发剃光……这算啥啊!


    这些劳工剃了光头,穿上金叶绣坊给他们做的干净衣服,看着干净了很多,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


    身体已经好了的他们愈发嘴馋,这会儿也就全都看着那个煮着卤味的锅子在流口水。


    这卤味也太香了,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


    黎青执说了,这第一锅煮出来的卤味会给他们吃……如今这日子真的光是想想,就觉得美得过分!


    这些劳工觉得卤味香,不远处,那些在新码头这边干活的百姓,闻着这味儿,也觉得有点受不了。


    他们肚子里馋虫,都被这味儿给勾起来了!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