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现代言情 > 夫君来自末世 > 136. 升官 皇帝琢磨来琢磨去,打算让张志儒……
    崇城县的新码头差不多已经建好,只是码头前面的河道,需要挖宽挖深一些。


    这河道去年冬天挖过,但当时天冷,挖掉的不多,还没有让百姓下水挖。


    现在就不一样了……包括赵老三在内的很多人,都站在水里挖泥。


    香味,就是这个时候传过来的。


    “这是什么味儿?怎么这么香?”有人忍不住咽口水,“我以前都没有闻过这么香的味道!”


    另一个人道:“是不是伙房做了好吃的?”


    听到这两人的话,一个年轻人道:“伙房做的饭菜怎么可能这么香?这都赶上县城酒楼做的菜了”


    又有人道:“就是啊,这么香的肉,肯定不是伙房做的!我之前去看过,伙房今天做的又是豇豆茄子炖猪肉。”


    这时,一个庙前村的人深吸了几口气:“这味道我闻着有点熟悉……”


    赵老三点点头:“是熟悉,这香味,像是黎青执做的卤肉。”


    “黎青执?那个案首?”


    “我听说吃了黎青执炖的卤肉能变聪明……就是那个卤肉?”


    “这卤肉也太香了,怪不得那么多人惦记!”


    ……


    赵老三道:“黎青执做的卤味就是这个味道的,听说他在码头上还有个店铺,说不定就是他在做卤味……”


    众人好奇万分,围着赵老三打听卤味的消息,还纷纷道:“这卤味黎青执要是卖,我一定要买一些!”


    “我也要买,这也太香了!”


    “吃了还能变聪明,一定要让我家孩子多吃点!”


    ……


    说完,他们还羡慕赵老三:“赵老三,你运气真好!你儿子去了黎家,应该能天天吃肉吧?这卤味是不是没少吃?”


    赵老三憨厚一笑:“应该没少吃。”


    庙前村的人插嘴:“那赵小豆是进了福窝了,他不止能天天吃肉,还能念书呢!”


    赵老三听到这话,笑得更开心了。


    之前黎青执回村里办酒席,他见到了赵小豆。


    他儿子真的大变样了,他差点不敢认!


    这几个月他一直在新码头这边干活,没空去县城看孩子,等过几天新码头这边的活儿干完,他一定要拎着鸡鸭去县城看看。


    “赵老三,你儿子竟然还能读书?他以后肯定能翻身!”


    “赵老三,你将来一定能享福!”


    “赵老三,你跟黎老根以前过得不怎么样,现在可真不错!”


    ……


    不远处,伙房。


    因为苟县令的交代,伙房这边每天都会给干活的百姓吃点肉,今天吃的就是茄子豇豆炖肉。


    周厨子还另外炸了茄盒,用豇豆炒了五花肉,这是给新码头这边的小吏衙役吃的,当然他们伙房的人自己也吃。


    周厨子的手艺很好,炸茄盒还有豇豆炒五花肉他前几天做过,当时所有人都很喜欢,连连夸赞。


    但现在……


    大家伙儿闻着空气里的香味儿,觉得炸茄盒和炒五花肉不香了。


    “这什么味儿,这么香!”有人问。


    周厨子也道:“我从没闻过这么香的味道!”


    金大江平常很少说话,但这时开口了:“这应该是我女婿的铺子在做卤味……他打算在这边开个卤味店。”


    听金大江这么说,有人问:“金叔,这卤味你吃过吗?”


    金大江道:“吃过。”


    大家羡慕不已:“好吃吗?”


    “肯定好吃啊!这还用说?”


    “可惜我们吃不到。”


    “金叔,我们能不能去跟你女婿买点尝尝?”


    ……


    咽了口口水,周厨子猛地站起身。


    他拿出两个盘子,把自己做的两道菜各装了一盘子,这才看向金大江:“大江,走,我们去看看黎先生去,也让他尝尝我做的茄盒。”


    黎青执挺大方的,他这时候去送吃的,黎青执应该会礼尚往来吧?


    黎青执的铺子里,卤味已经做好了。


    这年头的人,做菜很少放香料,八角桂皮香叶这些后世常见的香料,在庙前村都没人用。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卤味显得特别香。


    黎青执让人把锅里的卤味拿出来,这一锅卤味,他打算给铺子里的劳工分一分,再往自己岳父那边送一点。


    这味儿肯定传出去了,他总不能没点表示。


    等下一锅做出来,他还会给苟县令和朱前送一点。


    正这么想,黎青执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就看到了满脸笑容的周厨子和脸上带了点不好意思的金大江。


    周厨子用两盘子普普通通的菜,换回去一只卤鸡一只卤鸭。


    他将之切开,鸡腿鸭腿他跟金大江分了,剩下的则给伙房的人,还有那些小吏衙役分了分。


    所有吃到的人,都赞不绝口:“这卤鸭太好吃了!”


    “这卤鸡也好吃!”


    “黎先生的铺子什么时候开?到时候我一定多买一点,给家里人尝尝!”


    ……


    周厨子道:“黎先生说了,明儿个他那边就开始卖卤味,你们到时候早点去买,免得去晚了买不到。”


    “明天我一定去买!”


    “听说这卤味吃了还能变聪明!”


    “我也听说了,一定要多吃点!”


    ……


    这天下午,黎青执往朱家,还有苟县令那里送了不少卤味。


    当然他也没忘了往家里带,这天晚上,金叶绣坊所有的人,都吃到了卤味。


    黎老根吃得肚皮滚圆,吃完期待地看着黎青执:“阿青,明天我去铺子里给你帮忙?”


    黎老根当然不是真的想要帮忙,他就是想去铺子里蹭点吃的。


    黎青执道:“爹,我到时候会拿一些卤味让小树在县城卖,你去给小树帮忙吧,铺子那边不缺人。”铺子那边忙活着的,全是采石场来的劳工,黎青执怕黎老根长期在里面待着,听说了什么之后去外面乱说。


    黎老根一直都不太靠谱,需要防患于未然。


    “那我能吃卤味吗?”黎老根问。


    “当然可以,爹,我专门给你留开一些,你想吃就吃。”


    “行!”黎老根高兴不已。


    “阿青,你那边忙得过来吗?”金小叶问黎青执。


    “忙得过来,有常瞻看着呢。”黎青执道。


    金小叶听黎青执这么说,也就不管卤味铺子的事情了。


    金叶绣坊现在有四十几个女工,她们平常做东西都是按照流水线来的,每个人都专门做一个类型的工作。


    如此一来……她们做东西不仅快,做出来的东西质量还稳定。


    靠着这一点,金小叶接到了不少活儿,如今金叶绣坊的生意,那是越来越好了。


    金小叶都开始琢磨着要另外租个房子,再多招些女工了,当然在此之前,她要先攒点钱。


    眨眼就到了第二天。


    黎青执一大早,就和常瞻一起去了新码头那边,常瞻还带着常翠。


    黎大毛他们上午要去读书,常翠又很黏常瞻,常瞻就把她带上了。


    他们来到铺子这边的时候,那些劳工正在杀鸡杀鸭,处理屠夫送来的猪肉。


    看到黎青执,那个正在切猪肉的人道:“黎先生,这猪肉以后还是不要让屠夫送了,我学一学,自己杀吧!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好。”黎青执笑起来,心情很好。愿意学东西的人,总是讨人喜欢的。


    这些人杀鸡杀鸭的时候,把鸡血鸭血都收集起来,再加水加盐,搅拌之后煮熟,这样做出来的“血豆腐”,跟黎青执上辈子吃火锅放的鸭血看起来差不多。


    这些人的身体都亏空过,需要补充营养,黎青执会让他们吃一些血豆腐,剩下的则拿去县城卖。


    鸡血鸭血价格不贵,很多人都愿意买,称上一点,再买点真正的豆腐一起做个汤,味道那叫一个好!


    至于鸡鸭的内脏,洗干净之后一块儿放进锅里卤就行,哪怕是鸡肠鸭肠也照样有人买!


    鸡胗鸭胗里面有一层黄皮,被称为鸡内金鸭内金,这玩意儿也是不能浪费的,县城的药材铺子会收。


    一般来说鸡内金价格高一点,鸭内金价格低一点。


    有三十几个劳工在,铺子里井井有条的,都不用黎青执操心,他就陪常翠玩儿。


    铺子里有好几口用来做卤味的大锅,是专门定制的,定制大锅的时候,黎青执还定做了几口小锅,打算出门的时候带着用。


    这会儿,他把那几口小锅拿出来给常翠玩。


    常翠摘了一些花花草草放进小炒锅,拿个小铲子似模似样地在那里炒菜,看着可爱极了。


    不过等卤味出来,黎青执就忙起来了。


    新码头那边干活的人,还有附近的人家昨儿个就闻到了香味,今天更是全都跑来买卤味。


    那些劳工不会算账,黎青执和常瞻只能多干点,顺便选几个伶俐的劳工在旁边学着。


    他们卖出去不少卤味,金小树更是带走了一船,去县城售卖。


    于是,县城的百姓就也闻到了诱人的香味。


    “这是什么?”


    “好像是卤味。”


    “怎么这么香?”


    “我要买一点!”


    ……


    县城的人纷纷开口,抢着跟金小树买卤味。


    买着买着,还有人说这卤味是黎青执的做出的。


    黎青执做的卤味?那吃了能沾黎青执的才气的卤味?


    其实崇城县的百姓,都知道吃个卤味不可能变聪明,变聪明真要这么简单,满大街就都是聪明人了。


    但这卤味闻着香,寓意又好,买点怎么了?


    等金小树的船摇到码头这边,他船上的卤味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金柳树瞧见,立刻就冲上去买:“小树小树,给我留一点!”


    自从黎家办酒席那天吃到黎青执做的卤味,他的媳妇孩子就一直惦记着。


    他也惦记着,那天他为了卖饭没去黎家,虽然家里人给他留了,但就一点点,他压根没吃够!


    金柳树买了一大碗卤味,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摊位上。


    “你怎么买这么多?”金茉莉不满:“这不是平白让金小叶挣钱?”


    金柳树本来想分金茉莉一点,听金茉莉这么说,立刻不分了:“我乐意!”金小树卖他卤味的时候,是把价钱往低了算的,还送了他两鸭爪,他觉得很值。


    他辛苦卖饭,不就是为了有钱买好吃的?有钱花?


    金茉莉更不高兴了,上辈子金小叶有钱之后,金柳树没少巴结金小叶,还从金小叶的卤味铺子拿了卤味去别的地方卖,以此挣钱。


    “金柳树,你是不是想去巴结金小叶?学金小树拿卤味卖?你有出息吗你?你……”


    金柳树看着金茉莉,突然一拍大腿:“好主意啊!”


    跟金茉莉一起卖饭,他都快烦死了!


    金茉莉整天偷懒就算了,挣的钱还越来越少!


    他们家还有姚家多余的米早就卖光了,现在他们需要花钱买米,挣的钱自然少了。


    他现在一天下来就挣个三四十文,家里的女人还要给他帮忙……金柳树早就不想干了。


    现在金茉莉这么一说……他可以学金小树,从黎青执的铺子拿了卤味卖!


    他没船,但可以在县城摆个固定的摊子,或者自己背着走街串巷卖。


    “金茉莉,我明儿个不卖饭了!”金柳树道:“你让别人给你帮忙吧,随便你找谁。今天这饭卖得也差不多了,你就在这里等桑树,我去新码头那边看看。”


    他要去找黎青执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用低一点的价格买到卤味。


    另一边,黎青执忙了一阵,就开始想着谁能给他帮忙。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金小树合适?


    在金小叶认字之后,金小树也开始学着认字,现在已经认识不少字了,而且他脑子活络,算账算得很快。


    黎青执觉得,可以让他和常瞻一起看着铺子。


    他们还可以在崇城县,在附近县城乃至府城省城开铺子。


    黎青执打算写个计划书,在古代开一个小范围里的卤味连锁店。


    除此之外……他们家的卤味味道确实好,但也可以开发一下别的口味,比如说卤鸡和卤鸭的味道,可以稍作区别。


    要是能找到辣椒,还可以做点微辣口味的卤味——这个时代的人没吃过辣,受不了太辣的。


    正这么想着,金小树卖完一船卤味回来了。


    在金小树的船尾,黎老根也已经吃完黎青执给他准备的卤味,正满足地摸着自己的肚子。


    “姐夫,这卤味卖得太好了!”金小树一脸兴奋。


    黎青执道:“大家都没吃过这卤味,肯定想买了尝尝,等过些日子大家都尝过味道,生意就没这么好了。”


    卤味生意是可以一直做的,不过过了一开始这一阵之后,生意应该不会这么火爆。


    “那也差不到哪里去,姐夫,我想再拿点卤味卖。”


    “暂时没有了,要等等才行……小树,你愿意帮我看铺子吗?”黎青执问。


    “愿意啊,姐夫你要我帮忙尽管说。”金小树道。


    他们正说着,金柳树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说他想拿点卤味在县城卖。


    黎青执答应下来。


    黎青执早就打算好了,要让金大江夫妇在县城开一家专门卖卤味的店。


    不过县城挺大的,金柳树要拿卤味去卖,他并不介意。


    他这边的卤味,有人大批量买的话,都会给批发价。


    黎青执在崇城县卖卤味的时候,常端在京城,看到了吕庆喜给他的酒楼。


    这酒楼有些旧了,生意也不好,里面的厨子和店小二看着都没精打采的。


    但这酒楼的位置很好!


    位置好就算了,这酒楼还非常大!


    常家以前的酒楼,都没有这酒楼一半大,这酒楼还在京城繁华地带!


    木掌柜带着常端来看酒楼,对常端道:“之前有个官员犯了事,皇上让千岁爷去抄家,这酒楼就是千岁爷抄来的,皇上赏给了他,他现在给你管了。”


    “我一定把这酒楼管好!”常端有些激动。


    他们常家的菜谱,里面有些菜做起来非常麻烦,价格自然也就很贵。


    临湖县到底是个小地方,那里的人不会吃那么贵的菜……他们菜谱里的很多菜,在临湖县压根就没有见天日的日子。


    但在京城就不一样了。


    做起来再麻烦,价格再贵的菜,他的酒楼都能卖。


    木掌柜道:“开酒楼的同时,你也可以琢磨琢磨,帮千岁爷收集一些信息……”


    她正交代常端,有人从外面进来:“木掌柜,您让我们抓的人抓到了!那小子看着病恹恹的,还挺会逃……”


    这人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两个人驾着冯大进来了。


    木掌柜笑眯眯地看向常端:“段晋,这就是跟你一道来京城的人吧?”


    木掌柜挺喜欢“段晋”这个名字。


    段晋段晋,断了晋王?


    常端看了一眼冯大:“对,他就是与我一道来的马二。”


    “那就好,你让人把他手上的书收拾一下,给千岁爷送去,千岁爷正缺书呢。”


    “我等下就让人把书给千岁爷送去。”常端立刻道。


    木掌柜没耽搁,笑着离开了,她的人也放开了冯大。


    冯大有点茫然:“老段,这是怎么回事?”


    昨天下午,冯大就发现好像有人在找他,他被吓了一跳,不敢四处乱走,一直小心躲着。


    但今天……他还是被抓了个正着。


    他以为抓他的是晋王的人,还想着等见到晋王,要刺杀一下……结果他被带到了常端面前。


    这也就算了,现在的常端,看着真是光鲜。


    常端道:“我现在已经是千岁爷的人了,千岁爷还把这个酒楼交给我管,以后这酒楼挣到的钱,我能拿三成。”


    冯大:“???”他跟常端才分开两天,常端就这么厉害了?


    常端又道:“冯大,我们不回崇城县了,以后就留在京城!”


    想找晋王报仇,还是要在京城待着。


    黎青执迟早会来京城参加会试,他和冯大还可以在京城给他扬名,为他多赚些钱财。


    冯大看了看常端的表情,当下道:“好!”


    两人说定,常端又问冯大:“你那边还有多少书?千岁爷找了一些说书先生去酒楼读这故事,现在书不太够。”


    原来那些说书先生是吕庆喜找的……冯大道:“我那边还有七百套书,三千多本。”


    这书不少了,可以马上给千岁爷送去!


    木掌柜给常端留了人,常端立刻就让人搬了那些书,送到吕庆喜那里。


    然后……在京城四处说书的“说书先生”更多了。


    而这个时候,吕庆喜正在跟皇帝炫耀自己灵机一动想到的绝妙办法:“皇上,老奴已经想好接下来要怎么救下张志儒了,就说是老奴发现了临湖县不对劲,跟张志儒合演了一场戏,把张志儒送去禾兴府,张志儒去之前,老奴还跟您胡搅蛮缠,要了一份密旨!”


    吕庆喜一脸得意:“皇上,张志儒那货以前骂过我,可等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我的人!老奴光是想想就觉得痛快,嘻嘻!”


    “你啊……”皇帝想象了一下张知府的表情,没忍住笑了。


    吕庆喜又道:“皇上,您是不知道,那个把书带来京城的人,老奴已经抓到了。他见了老奴倒头就拜,说他仰慕老奴,要为老奴做事……所以老奴还要跟外面的人说,那书是老奴印的!”


    皇帝哭笑不得:“你是不是威胁人家了?”


    吕庆喜道:“才没有!不过老奴确实说得夸张了一点,他没仰慕老奴……这人受了张志儒的恩,来京城是为了救张志儒,老奴就跟他说,要救张志儒,他必须为老奴办事,嘻嘻,现在张志儒的手下,也成了老奴的人了!”


    吕庆喜一副很高兴的样子,皇帝听他说完,也觉得高兴:“那就这样吧,按你说的来。”


    “皇上,您真是老奴的好皇上!”吕庆喜上去给皇帝捶肩捏背:“皇上,要是没有您,老奴可怎么办好啊!再没有比您更宠着老奴的了!”


    皇帝笑起来,琢磨着还是要养好身体。


    不然他的贵妃和吕庆喜,可怎么办好啊!


    还有他那两个不省心的女儿……


    他要是没了,晋王也不知道会怎么做。


    因为冯大被抓,吕庆喜手上一下子就多了很多书。


    这些书被木掌柜分了出去,于是,京城知道临湖县娄家干过什么事情的人,就更多了!


    黎青执不敢得罪晋王,也是怕这书被禁,所以写书的时候,只字不提晋王。


    但吕庆喜没有这个顾虑,他让说书先生说书的时候,多提提晋王。


    他知道自己早就得罪晋王了。


    皇帝希望他跟晋王和平相处,还想让晋王在登基后放过他……这是不可能的。


    老晋王去世后,他对老晋王的人动手,把晋王原本享受的种种好东西全都撤掉的时候,晋王看他的眼神,就已经跟淬了毒似的。


    这么些年下来,晋王有多么小心肠,他更是清楚。


    晋王是不会放过他的,就算他去求饶也没用!


    皇帝想让他跟晋王冰释前嫌,但他和晋王,都知道那不可能。


    “没想到娄家是这样的!”


    “晋王竟然还说娄家无辜,他这是偏帮舅舅家!”


    “娄家人死得好!”


    “严县令也该死!”


    “这书里的人过得也太惨了,那娄家人呢?一个个细皮嫩肉的!”


    “他们之前还抹黑张大人!”


    “前些日子京城到处都有人在说张大人的坏话,那肯定是晋王授意的!”


    “之前就听说晋王因为采石场的事情被禁足……我原本只知道采石场死了很多人,现在才知道那些劳工这么辛苦。”


    “得罪了娄家,就被抓去挖石头……真的是毫无王法!”


    ……


    不仅如此,在木掌柜的操控下,晋王以前干过的一些事情,也被拿出来说:“这样的事情,晋王早就不是第一次干了。”


    “之前晋王为了钱,还动过赈灾银两。”


    “这你也敢说啊!快别说了,小心被晋王府的人抓去杀了!”


    “不说了不说了,我马上走!”


    “说起晋王……晋王没少给朝中大臣送女人,我主家就养着两个晋王送来的女人,据说就是江南养好了送来的。”


    “晋王真是没干好事!”


    ……


    黎青执写的这《沉冤录》,是完全没有阅读门槛的。


    这时候的老百姓普遍不识字,书店里那些书籍吧……上面的文章读书人念了老百姓也听不懂。


    但他写的这书完全不同……这里面的故事,是个人都能听懂!


    而且在写书的时候,黎青执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视角,代入普通百姓写的。


    书里不仅写了老百姓的凄惨,还写了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写了普通衙役是如何欺压百姓,小吏是如何颠倒黑白的。


    对普通人来说,一点点事情,就能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


    这一切,京城的百姓感同身受。


    之前他们只听人说些传言,自然也就有人信了张知府是公报私仇,但现在听了这故事,他们却清醒过来。


    “张知府真要公报私仇,又怎么会放过娄家的女人孩子?”


    “张大人是太气愤,才干了这事儿吧?”


    “听说现在很多人请命,要让陛下杀了张大人……张大人太惨了!”


    “希望张大人不要有事。”


    ……


    京城百姓都希望张知府不要有事,就连京城的官员,也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不过这些官员想的比普通百姓要多一些深一些:“那些书……好像是吕庆喜拿出来的?”


    “吕庆喜当真是老谋深算!”


    “这次的事情,是不是吕庆喜设计了晋王?”


    “就算是吕庆喜设计了晋王,临湖县的事情也是真事。”


    “晋王这些年,真的做得过了。”


    ……


    晋王府。


    晋王将一个花瓶扔在地上,咬牙切齿:“该死的吕庆喜!我迟早有一天,要把他千刀万剐!”


    燕郡王府。


    燕郡王喜形于色:“晋王这次,怕是要栽一个大跟头!吕庆喜这事做得漂亮!”


    他本想帮吕庆喜一把,但不等他帮忙,吕庆喜就已经将那些书传播出去。


    听说吕庆喜还找了戏班子,让人写临湖县的戏!


    “王爷。”燕郡王的老师表情平静地看向燕郡王。


    燕郡王立刻就收敛了脸上的喜色,问自己的老师:“老师,我接下来该如何做?”


    燕郡王的老师道:“王爷可以多出去走动,多认识一些人,不拘吕庆喜的手下,还是晋王的手下……朝中普通官员,王爷也可结交一番。”


    皇帝的身体已经不行了,管不了太多,他们郡王这时候稍稍高调一点,也不会引起关注。


    正好晋王出了事……朝中肯定会有很多人关注到他们郡王。


    再加上这些年他们并没有闲着,结交了很多人……他们的势力,想来会越来越大。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又过去两天。


    皇帝的身体终于“好”了!


    这次皇帝生病,将近一个月没上早朝。这样的事情其实以前也有过,但这次……


    朝中官员琢磨出一点不对劲来。


    皇帝……是不是对晋王不满?


    不管怎么样,皇帝身体好了,那他们所有人都要去上早朝。


    而这次早朝,毫无疑问会提到临湖县的事情。


    要是皇帝早几天痊愈,早朝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为娄家说话,参张知府草菅人命,晋王的人还会群起而攻之,一直到张知府再无翻身机会。


    但现在……娄家和严县令的罪行早已传开,谁还敢为娄家说话?


    真要这么干了,怕是会引来所有人的鄙夷!


    不过即便如此,晋王的人也不会放过张知府。


    当皇帝坐在龙椅上,早朝开始,立刻就有人提到临湖县的事情,然后就有人开始参张知府。


    有人说张知府身为知府却杀知县,这不合规矩,需要严惩。


    有人说张知府私自调动厢军,有大逆不道的嫌疑。


    有人说张知府假传圣旨,欺君罔上。


    ……


    他们绝口不提娄家的事情,就逮着张知府的错处要求皇帝严惩张知府。


    只是,这波人说完,吕庆喜的人就跳出来,参晋王纵容舅舅横行乡里,说晋王利用娄家敛财,残害百姓。


    接着,又有一些哪边都不靠,单纯觉得张知府可怜,或者干脆是张知府好友的官员,走出来为张知府求情,说张知府是一时冲动。


    整个朝堂乱成一团,跟菜市场没什么两样,有些人争辩着争辩着,声音还越来越大


    皇帝听得好笑,制止了这些人:“诸位爱卿,等等。”


    皇帝的话并不响亮,但朝中官员却都安静下来。


    当今皇帝要说多有建树,那还真没有。


    但他是个心软的皇帝,对百姓,对朝中官员都很好。


    前头那位晋王爱享受,先皇为了皇贵妃更是干了不少糊涂事……这位皇帝呢?他没有任何奢华的喜好,日子过得极为简朴,虽然喜爱贵妃,但从没干过什么不好的事情。


    大家唯一不满的,也就是这几年吕庆喜代替皇帝批奏折一事。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讨厌皇帝。


    晋王若是上位,可不一定这么宽厚!


    可就是因为晋王不宽厚,他们不敢得罪晋王,有些人还早早投靠了晋王。


    皇帝道:“张志儒倒也没有假传圣旨……朕给过他一份密旨。”


    朝中官员一愣。


    皇帝看向吕庆喜:“老吕,是有这事吧?”


    吕庆喜道:“皇上,有这事儿,这密旨还是老奴跟您讨的呢!”


    皇帝道:“对,就是这样,老吕听人说江南不太平,就让张爱卿前去查探,为此,朕还特地给张爱卿写了一份密旨……”


    皇帝按着吕庆喜的要求说了。


    吕庆喜道:“张大人是个爱民如子的,为了能体察民情,甚至自愿贬官,真是我辈楷模!”


    皇帝和吕庆喜几句话,就把张知府身上的罪名洗得一干二净。


    朝中官员一开始是不相信的,觉得这就是皇帝想要保下张知府编的,但仔细想想……这或许是真的?


    首先……张志儒得罪了吕庆喜之后,吕庆喜为什么要把他贬去禾兴府?禾兴府可是出了名的富裕!


    还有就是……张志儒做事为什么会那么冲动?要知道假传圣旨是死罪!


    他们一开始以为张志儒这么干,是为了避免娄家人逍遥法外,但临湖县出了那么多惨案,只要那些案子传开,娄家人必死无疑!


    张知府没必要急着杀人,他只要把那些书送到京城,晋王就会大义灭亲。


    最后,也还是那些书。


    这么多书,一下子就传开了……这些书肯定是早就写好,早就印刷好的!


    总不可能是张知府杀人之后才写的吧?


    所以,吕庆喜肯定早就设计好了,就是为了让晋王声名扫地!


    想想吧,张志儒在临湖县大开杀戒这事情出来之后,晋王一直为娄家说话,说娄家人是无辜的,声势搞得很浩大,娄家人还装可怜跑去敲登闻鼓!


    就在很多人同情他们的时候,事情反转了!


    现在,京城的百姓可都厌恶着晋王,晋王就算想大义灭亲都晚了!


    高,实在是高!


    这绝对是吕庆喜早就设计好的计谋!


    既如此……吕庆喜和皇帝说的话,应该是真的——张知府就是被他们送到禾兴府去的!


    所以张知府跟吕庆喜有矛盾是假的?


    张知府其实是吕庆喜的人?


    朝中官员震惊万分。


    张知府在朝中是有些好友的,他们这些天非常担心张志儒,刚才更是帮张知府求了情,甚至做好了因此得罪晋王的准备,结果……张志儒手上真的有密旨?压根不会有事?


    这老头到底有没有把他们当朋友?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不跟他们说一声!


    还有,张志儒是不是疯了?他竟然跟一个太监混到一起!


    好吧,以张志儒一心为百姓做事,不在乎虚名的性格……这还真的不奇怪。


    这些人心里闪过各种念头,已经打定主意要写信去禾兴府,骂张志儒一顿。


    他们这么多天,总不能白担心一场!


    至于晋王还有晋王这边的人……


    张志儒是吕庆喜的人?


    张志儒这狗贼,竟然和吕庆喜串通在一起坑他们!


    他看着浓眉大眼的,没想到是个小人!


    他们火气很大,但无计可施。


    最后,也不知道谁先开口:“皇上英明!”


    于是,“皇上英明”四个字,也就响彻朝堂。


    在这样的声音里,吕庆喜抬头挺胸,得意非凡。


    他觉得自己这一手,实在太厉害了!


    现在满朝文武,都觉得他算无遗策!


    皇帝注意到吕庆喜的动作,无奈地笑了笑。


    现在这样子真的挺好的,就是晋王对吕庆喜,怕是会更加仇恨。


    唉……


    说起来……张志儒既然是帮他做事,是假意贬官,那他肯定不能还让张志儒继续当知府……给张志儒升个官吧。


    暂时不能让张志儒进京,免得晋王背地里下手……皇帝琢磨来琢磨去,打算让张志儒当个巡抚。


    禾兴府所在的江安省的巡抚已经年迈,正好可以让张志儒接替他。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