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完)


    王清任带着小厮去了城外的乱葬岗。


    他做了完全的准备,用布条捂住了自己的口鼻,还带了从《洗冤集录》中看到的生姜、香油等等,若是气味刺鼻就抹在自己的鼻子下。


    但乱葬岗的景象还是震惊到了他。


    小厮直接跑到周围去哇哇大吐,王清任自己也白了脸。


    “你去那边等着。”他对明显带着害怕的小厮说道,自己拿着木棍等工具走向了那一具具残缺的尸体。


    自此之后,乱葬岗成了他三不五时就要去的地方。


    有时候观察尸体观察得入迷还忘记了时间,看到冒出来的幽幽绿火惊恐连连。


    的确是和古书上有很大的出入。”他对小厮说道,“古书上的错误非常多!如果按照那样的方法来治病救人,肯定会有问题。


    但王清任挑战圣贤并且与腌尸体为伍的事情早已经传出,他受到了亲友和同行们甚至是儒生们的怒斥与排挤。


    聚会里,只要他到了,立刻有人愤而离场:“不屑与之为伍!”


    酒楼里,有人对着他指指点点:这就是那位在杀人场上和刽子手学医术的大夫?家人劝他不如就算了。


    王清任倔强道:“错的就是错了,流传了千年也是错的,变不成对的。我不会退缩的,而且我还要写本书,将这些错误指出来!


    【后来,王清任出版了《医林改错》,就纠正了前人对于脏腑的错误认知,还留下了25幅脏腑全图。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医解剖第一人”。】


    《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全图被放了出来。白描的图,看上去倒是不恐怖。


    … …


    天幕底下,开始疯狂抄作业。


    名医们赶紧翻开案头的古籍,对照着仙画里出现的《医林改错》,不可思议的往后一倒。


    “竟然真的有那么多错误!”


    有人犯起深深的忧虑,既然脏腑之说是错误的,那基于它的诊疗之法和所有理论体系是不是要改?


    要改的话要怎么改?


    头大!


    哎,仙画可真是给全天下的杏林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清朝。


    王


    清任在自己的名字出来的一瞬间就傻掉了,酒杯中的酒一直不停的在外溢,直到脚感觉到了凉意,这才哎哟一声反应过来。


    继而是欣慰,是狂喜。


    虽然不是像前辈们一样位列十大名医榜,但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终于有被人看到的心情却很难述说。


    “中医解剖第一人。”王清任重复了一遍后世给自己的称号,哈哈大笑:好!


    得再拿一壶酒来才行!


    汉朝。


    刘彻留下自己的评论,略带赞许:“此人倒是个胆大之人。”他就欣赏这样桀骜的人。


    他自己也是这样,认准了什么事情就去做,不会管其他人的眼光。比如,之前朝中盛行的是黄老学说,但刘彻觉得儒家学说更得他心,于是现在儒学也开始兴盛起来。


    不过,刘彻心念一转,还是先别罢黜百家了,且行且看吧。


    【而西方,在文艺复兴期间,解剖学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反面权威还是盖仑,只是这次换了有另外一个人来挑战他。】【偷尸体的维萨里!】


    【维萨里和塞尔维特生活于同一个时代,大概也就是明朝嘉靖那一会儿。塞尔维特还当过一段时间维萨里的助理。】


    【维萨里是比利时人,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比利时这个国家,而是神圣罗马帝国。他在巴黎大学学习解剖学。那时候已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了,教会的影响力弱了很多,开始允许用死刑犯的尸体来作为医学解剖研究。所以当时的巴黎大学里是有解剖系的,也有解剖示范课。】


    【但维萨里觉得教授的讲法很有问题,水平也不咋地。】


    巴黎大学。


    一间光线算不上明亮的教室内正在上解剖示范课。


    但教授却只是坐在一侧高高的椅子上,并不亲自动手,而是手里拿着盖仑的书,指点着旁边的学生们动手。他的脸上甚至流露出一丝嫌恶之色。


    在一旁旁观的维萨里忍不住开口:“教授,盖仑只解剖过动物的尸体,并没有解剖过人体。那用盖仑的书来指导我们解剖,是不是会有点问题?


    教授低着头,从眼镜下方投来了冷冷的一瞥:“维萨里先生,难道你认为盖仑的观点是错的吗?


    他沉默的接过了解剖刀。


    镜头一转。维萨里在和另外一个教授争辩。


    维萨里很激动,手里还举着一块骨头:“教授,我不明白。盖仑说人的腿骨是弯曲的,但是我们解剖出来的腿骨明明是直的,而且人类也是直立行走的,怎么可能会是弯的呢。


    明明是盖仑错了啊!


    教授半晌无语,最终支吾道:“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现在习惯穿窄裤子,所以腿骨才变直了。盖仑的时代,穿的罗马式长袍,自然是弯的。


    盖仑怎么会有错?!


    这次轮到维萨里无语了。


    正在观看仙画的人都忍不住提起自己的腿,看了看腿的位置。李世民同样。


    他觉得自己的腿挺直的:“这看着就是直的,为何西方的百姓们还对此深信不疑,甚至相信了上千年?


    在战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死人,也可以看到骸骨,他很确信腿骨的确是直的。按照仙画所说,西方也经常有瘟疫和战乱,难道他们的医生和民众竟然没有见过腿骨?


    或者说,教会的威压就这么恐怖?可以让人扭转自己的认知。


    魏征道:“这就是仙画所说的迷信权威。秦朝时期,赵高指鹿为马,若是秦非二世而亡,赵高也一直还在,经过几十年之后,或许鹿就真的变成了马。


    长孙无忌也忍不住道:“但这只是换了个名字,鹿还是鹿,变不成真正的马。”


    两人对望一眼,又若有所思。


    李世民也想到了:“所以,这维萨里的出现才是有意义的。也唯有亲自解剖,才能找到真实。”


    魏征犹豫了一下,他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保守,开始有点跟不上仙画的潮流,但最终还是问了出来:“陛下,若日后设立医学院,难道也要设立解剖课?”


    他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甚至一开始在看到解剖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有点心梗。


    李世民也怔了怔,最终头痛的摆摆手:“一切等孙道长来了长安再说吧。”他现在也不好回答。


    能拖一会儿就拖一会儿吧。但看来,设立医学院已经是贞观君臣们的共识!


    【维萨里胆子很大,自己一个人跑到当时的圣婴公墓去研究尸体。那时候的公墓和现在不太一样,可能也就比咱们古时候的乱葬岗要好一点。他可以看到很多裸露在外的骨骼。】


    【但是呢,教会虽然势弱了却也还没死,因此,维萨里的这种对盖仑学说的挑衅行为让学校很不满,于是他被巴黎大学开除了。】


    【他又转到了比利时当地的鲁汶大学。然后开始偷绞刑架上的尸体来做实体解剖。】远远的绞刑架上,一具尸体正被高高的悬挂着,在风中摇荡。


    一只乌鸦停在了绞刑架上。


    维萨里注视片刻后,偷偷的对自己的同伴说:听着,我有一个不错的主意……


    … …


    看到这一幕的王清任喃喃道:“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这招?”不过,他打了个寒噤。


    不确定自己面对一具尸体,是否真的能下去手。想到这里,他也就更佩服这位同行的勇气。宋朝。


    跟着自己的外祖母张娘子学医的王小娘子也打了个寒噤。


    张娘子处理的都是一些疥疮之类的东西,虽然可怖,但还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王小娘子一开始也害怕,但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习惯了。


    这一期的仙画她看得越来越心惊。


    如果以后的医学,所谓的“外科”,需要解剖尸体,自己能够撑下来吗?王小娘子咬紧下唇,有些不确定。反倒是秦朝的公主赢阴嫚,脸色如常。


    她虽然年纪不大,但世面也见过,见过被执刑的人,也见过战争过后的城池。对她来说,死人可没有活人可怕。


    【就这样,维萨里积累起来了很多的关于骨骼和人体方面的经验,也发现了盖仑理论中越来越多的错误。】


    【1543年,这一年,塞尔维特还在被通缉,正在外流浪,而身在威尼斯帕多瓦大学的维萨里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人体的构造》!】


    一本厚重而古老的书籍出现了。


    古人看不懂拉丁字母,但是能看得懂里面的插图——维萨里坚持聘请了画家为自己研究出来的人体构造做了非常精美的插图。


    那是绝不同于东方式意境美的写实插图。


    从骨骼到肌肉,再到血管,栩栩如生。


    有一些胆小的甚至直接晕了过去,惹起一阵慌乱。


    也有大夫如获至宝,贪婪的记忆下自己看到的一切。


    他们目前还不清楚这些知识能派上什么样的用场,但知道在往后肯定能引起天翻地覆的变化。那现在能学多一点就学多一点。


    最高兴的莫过于宋慈和华佗。


    这正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插一句,1543年,是嘉靖二十二年,这是一个在华夏历史上毫不出奇的、普普通通的年份。但是在世界科学史文明史上,却尤为的重要。】


    【哥白尼在这一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认为地球是圆的,是绕着太阳在转。】


    太阳系的运行安静而宏大。


    亘古不变。


    【而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为近代解剖学奠定了基础,从而也推动了生理学、胚胎学、细胞学等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体的骨骼图、再到血液的流动、再到胚胎细胞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一样变幻。


    【维萨里本人却因此被教会判了死刑,在国王腓力二世的干预下才被免于死罪,但是教会要求他去耶路撒冷赎罪,最后死于归途。】


    刘彻能够听得懂后世女子在提起1543年时流露出的惋惜之情。


    这一年很好,但和华夏无关。


    他姿态慵懒的靠在榻上,眯起了眼,算了算现在和1543年之间的时长——这是落下闳根据仙画里透露出来的一点一点线索,大概推算出来的纪年换算法。


    刘彻冷冷道:“还有时间,还来得及。”他不太能容忍华夏竟然不再是“天朝上国”!


    嬴政、李世民等也不太能接受。


    朱元璋也能够听得懂。


    但他更关心的是教会居然和君王拥有同样的权力,竟然可以判一个人死刑!这让他想起了远在曲阜的某个人,某个泥像。朝代更替,但这家却屹立不倒,倒是颇有些“教会”的意味。


    朱元璋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和西方相比,华夏在几百年之后才出现了王清任,而且唯有一人,实在是太晚。】【而且,一人的醒悟还不够,还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的醒悟


    才行。】


    【可惜的是,华夏那时候的环境和西方的文艺复兴截然相反,对权威的迷信,对前人的圣化,对思想的禁锢,不仅是医学,更是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而现代科学中没有单独独立的学科,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解剖学,更需要物理化学生物学甚至是机械学材料学等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行。不然,显微镜从哪儿来?试管从哪儿来?麻醉剂从哪儿来?】


    【好了,关于华夏古代的中医UP主就讲到这里。半个月后,我们再见。】


    第72章 后续


    仙画戛然而止,天幕也黯淡了下来。


    聚在家门口或者是街道上的人却还舍不得散去,不停的和周围的人,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津津乐道着仙画里的内容——在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古代,仙画这样的话题足够他们谈论好几年,甚至可能一辈子。


    他们津津乐道于解剖”、 心脏、 “血液循环”、 “偷尸体”、 “手术”这样有着强大冲击力的话题。想象着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人竟然如此大胆,想象着在几千年几百年后的华夏,人们治病的日常。


    就连最热闹的勾栏瓦肆里,都停止了享乐,每个人都在谈论着仙画和医学。有人意味深长的感慨道: 或许以后,这医家的天就不一样了!无数的文人们将这一晚的故事记录在册。


    甚至有很多戏班和说书人,将仙画里的各种小故事抄录下来,编成戏。或许在不远的一天,就能看到秦朝版的“王清任”,唐朝版的“塞尔维特偷尸体”等等百戏。


    最辗转难眠的可能就是帝国的上层设计者,以及和自身息息相关的大夫们。


    夏无且很高兴。


    他虽然是太医令,但其实秦朝是没有太医署的,他虽然得到了嬴政的宠信但并没有实权。


    如今陛下打算效仿后世建立太医署,他将拥有实权。


    据说陛下还有意在咸阳也建一所学宫,将仙画中提到的一些科目全都放进去。各郡县已经开始在选拔举荐一些会种地的人来咸阳了,农学的搭建已经崭露头角,


    虽然这个学宫的层次肯定是不如之前讨论国之大事的稷下学宫,但即便如此,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甚至连阳滋公主都想要拜师学医。夏无且觉得医的地位以后会越来越高。


    他和太医丞一商议,打算照抄后世范仲淹的做法,在各地选拔医工来太医署,将其中优秀的送去咸阳宫学深造,一定要抓住这次的机会,让秦医摆脱之前的困境。


    当然,他也遇到了一些烦恼。


    比如有些医侍害怕以后会需要去迁疠所,或者是去解剖尸体,提出了请辞。


    夏无且一拍桌子,气恼极了: 让他们走!堂堂太医署还怕找不到优秀的医生吗?不知不觉,他也被仙画影响了,开始以“医生”自称。


    现在正是刚成立的太医署最忙的时候,这些请辞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上了夏无且的黑名单,以后就算是他们来求他也别想要再进太医署!


    正好过来的赢阴嫚好奇的问: “果真要学习那解剖之术吗?”


    夏无且连忙向她行了一礼: “确然。陛下已命咸阳令将死刑犯的尸首与太医署交接,待到太医署全部建立妥当之后,就会着手进行。


    赢阴嫚好奇的问: 有哪位太医会解剖之术?


    夏无且轻咳了两声:……还有几位负责行刑的吏目也会来太医署。嬴阴嫚懂了,这是自己还不敢动手,需要刽子手先来示范。


    公主殿下不用担心,”夏无且见她无言,以为她是害怕,便道, 您随微臣学诊脉和针灸之术即可。


    谁敢让公主真的碰尸体这些东西?


    赢阴嫚却笑了笑:“太医令无需顾忌我的身份,其他的医工和学徒需要做什么,我也做一样的就是。


    她学医术,可不是只为了好玩而已。


    葛洪看完仙画之后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之内,一天一夜没有出来。鲍姑知道他是在思索事情,恰巧她也在想事情。


    到了第三天,葛洪终于出现了,狼吞虎咽的喝了一碗小米粥,他对鲍姑说道: “我想好了……”你等等,先别说,鲍姑打断他, 让我猜一下,你想要出山收徒?葛洪惊讶的看着她,然后佩服的拱拱手: 知我者,鲍姑也。


    鲍姑一笑: 因为我也想要出山收徒,将我的针灸之术好好的推广开来,再好好的传承下去。


    看了这么多期仙画,鲍姑为医学史上那些求道并且给后世留下宝贵遗产的大医名医们所感动,为人类频繁遭受到的苦难而揪心。


    同时也有些惋惜,这里面竟然没有提到一位女医生。


    鲍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针灸心得也要好好的传下去才好,说不定后世之人也能在自己的针灸术上得到一些灵感和精进。


    葛洪哈哈一笑,果然俩人又想到了一起。


    他环视了一下自己隐居的地方,唏嘘道:本以为可以在这


    儿得道成仙……鲍姑噗嗤笑出声来。


    不提了,不提了。葛洪道, 这次我不打算只收几个弟子,我打算开学堂!


    他左想右想,觉得收一两个徒弟没有用,现在这时局,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场战乱就人没了。这么些年,他经历过的离散惨剧多了去了。


    永嘉南渡,多少人死在路途之中,就连世家大族也不能幸免。


    不如广撒网!


    至于和朝廷合作,葛洪是没想过的。建康城中的那些贵族和世家子弟们,贪图享乐,对世情无知之极。若不是因为这,他也不会一心求道,隐居山中。


    所以他打算自己来。


    他和鲍姑有些积蓄,另外他在南海郡这边的士族之中也有些名气,开个学堂并不难。


    两人一直都是想做就立刻做的性格,颇得道家洒脱随性真髓,想清楚了要入世之后,立刻收拾行襄,下了罗浮山。


    乱世闻得仙画语,从此不再问长生。和葛洪同是道教的孙思邈却正在急匆匆的往长安赶。


    而且他从仙画上能够看出来,很多事情完全是需要国家层面来介入才可以实施的。比如医学院的设立,从各地甄选医学人才,乃至各地医官的选拔.…等等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身在贞观的孙思邈比葛洪要幸运得多。他遇到的是清明世道,是明君良臣。孙思邈终于到了长安,受到了李世民和长孙后还有各大权贵府邸的热烈欢迎,邀请纷沓而至。孙思邈推辞了一大半,只是在长孙后的请求下,留在了太极宫的别苑内,每日替李世民诊脉调养身体,然后抽空聊了一下太医署和医学院的事情。


    “陛下身上的旧伤还需要调理二三。”孙思邈道, 不过,整体状况已经比我想象中好很多了,只是饮食上和休息上要注意,千万不能过度劳累。


    他和李世民还有长孙后讨论了一下养生话题之后,长孙无忌等重臣来了,几人就开始讨论大唐的医学制度改革。


    说起来大唐的医疗制度从贞观初年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央太医署总管一切,下面分别有医、针、咒禁、按摩四科,从博士到学生总共一百多人。


    是的,这时候的太医署已经有学生了,由太医署博士负责教课,学的就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


    经》和《针灸甲乙经》等医书。


    而且,贞观三年的时候,李世民还在各州也都设置了医学堂,将太医署的这一套经验给推广了出去。


    “医生”在唐朝,指的就是在太医署中学习的学生,所以大唐众臣在乍一听到仙画中将所有行医者都称为“医生”,一开始还有些惊讶。


    孙思邈一直在民间行医,对民间的医疗状况最为了解,比较有发言权: 后世范仲淹所说,其实大唐也有类似的情况,经常有游方郎中冒充神医招摇撞骗,或者只是学了几天医术,懂了皮毛就能出来行医坐堂,庸医误人之事时有发生。


    魏征拧眉一想: 不管是太医署还是州府学堂,都是官学,学生出来之后大多也是担任相关职位。


    不错。”孙思邈颔首: “且州府的医学堂一般也只能顾全一州首府,到了其他府县,我说的情况也就更严重。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受过完整医学教育的人才太少了。


    太极宫中,群臣们来来去去,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讨论出来的。像是房玄龄和魏征这样的重臣,在经过几次大讨论之后,才恍然发现,似乎这是史上第一次把“医”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它不再是微末之道,而是与治国息息相关的术。这个共识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也逐渐的隐约的成了型。


    而后,又从医官既然要试选,那其他的官吏是不是也要全部都试选才能不错漏一个人才,才能满足职责所需。


    孙思邈并不是每场都参加,毕竟这宫中还有太医署呢,太医令和医正们也是要出力的。他拿了李世民的手令,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去工部的将作监溜达溜达。


    您想磨这个?将作监的匠人们听了他的想法,乐了, 您看看,我们这儿都有。工匠从库内拿了一堆琉璃镜出来。


    孙思邈一看,有些疑惑: 将作监居然还做这样的小玩意儿吗?


    工匠哈哈一笑: 孙道长有所不知,咱们这儿本来是只管各项宫殿和府衙工事,还有一些皇家御用之物。不过仙画出来后,尚书大人特意叮嘱,只要在仙画中出现过的物件,都需要描摹下来然后一一尝试制造。


    主


    管他们将作监的侍郎直接拨了几百个工匠为一个组,专门负责这些事情。这几个月来,他们已经做了不少的东西出来了。


    孙思邈可是大唐人心中的老神仙,见他感兴趣,工匠直接带他去看了这段时间他们的成果。光是从仙画中临摹的物件图样就厚厚的一摞!


    小到一闪而过的画面里的一个小闹钟,再到各种出现过的现代家具式样,大到在路上奔驰的汽车,甚至还有惊鸿一瞥的火箭、飞机和船只等等……


    有的是很完整的图样,有的则只有个大概,甚至是残缺不齐的,孙思邈猜可能是因为闪过的时间太短了,还来不及临摹下来。


    他叹一声: “你们是真的有心。”


    工匠挺了挺胸膛,又见四周无人,小声说道:“那可得用点心,自从仙画出来后,我们这些工匠的待遇都好了不少。道长您是医,应该也有所察觉的吧?


    孙思邈点点头。


    的确,这段时间,医者的待遇和地位简直是直线上升。


    工匠带一点骄傲,又带一点羡慕: 所以说,咱们这些匠人也是有用的,不比那些读书人差。哎,不知道仙画会不会在后面讲一讲工匠……


    所以,将作监里的工匠在对待这些事情的时候都非常的用心。没有被选入这个组别的工匠还都很


    羡慕他们。


    他转回正题,向孙思邈介绍他们根据图纸做出来的东西, 您看,这个小东西……他拿起来的是一个闹钟,木头做的,外观不说百分百一样,最起码也有百分之九十了。孙思邈好奇又仔细的查看: 这个是什么?


    不知道。工匠坦诚的回答, 但我们推测可能是后世某种观测时间的东西。只是我们现在只能做出样子来,没办法让它真正的动起来。


    他们完全对这些机器里面的运转原理摸不清楚头脑,只能先做个空壳出来。而像是火箭船只那样的大件儿,还只停留在纸上。


    目前将作监做出的东西,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家具类,俨然快要成为长安城中的新潮流。两人看过这些又回到之前拿出的那一堆琉璃镜上。


    “咱们侍郎大人在仙画出来后就对那里面说的‘显微镜’留了心,他说微肯定是微小之物,显应该是


    显示、显现之意。他翻了典籍,发现前朝的时候就有放大镜,于是就让我们做了这个。”工匠解释道。


    孙思邈拿起其中一个,感慨道: 还是要多读书。


    “可不是嘛!工匠显然也对侍郎十分的服气, 以后,我家小子就一定要让他读书,这读过书的工匠和没读过书的工匠就是不一样。


    孙思邈拿起镜子,又拿了一本书放到眼前,透过镜子看到的书上的字的确是大了很多。


    又看了看自己的手臂,汗毛一根一根非常的清晰,但并没有看到如仙画中那样的千奇百怪的“病菌”和“病毒”。


    工匠猜测: “可能是因为还不够大。这些镜子和镜子之间,放大的程度都不一样。要达到仙画那样的效果,应该要放得更大才可以。


    孙思邈认同他的这个猜测: “所以才叫‘显微’。


    他对工匠拱了拱手: “那就麻烦您再帮我多上点心,看看能不能再放大。”


    孙道长折煞小老儿了。工匠连忙回礼道, 这本就是小老儿分内之事,自会尽力去做。又道: 可惜我们暂时还没烧出来仙画里的那种无色琉璃,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烧的……


    孙思邈想起来仙画里无处不在的无色琉璃,不仅是实验室里的各种杯子管子,甚至是楼房上的窗户似乎也都是大片大片的无色琉璃。因此他推算在后世,琉璃应该不是什么很难得的东西,价格也不贵。


    他叹口气,忽然就对仙画最后说的那句,“现代科学中没有单独独立的学科,要物理化学生物学甚至是机械学材料学等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显微镜尚且可以尝试着做一做。


    但麻醉剂什么的,是完全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只能一步一步来,没办法一口吃成胖子。


    而在民间,孙思邈到了长安一事也瞒不了都城中的百姓。


    孙英娘早上收拾好自己的药箱,准备跟着自己亲爹去病患家中出诊,一边收拾一边对亲爹说:“阿耶,孙道长还和咱们是本家呢。”


    孙大夫没好气的道: 那也得人孙道长认识你。收拾仔细点。


    知道了!&#


    34;孙英娘大声应下。


    孙大夫悄悄的点了点头。他这女儿虽然跳脱了点儿,但这些天跟着他学医却表现得很仔细很认真,而且的确是有天分,他很满意。


    他说出了自己这几天在同行圈子里打听到的消息: “听说这次太医署的医学堂会向民间选招学生,而且还会扩大规模。你这些天好好学,到时候我给你报名上去,你要是能入选那就最好不过。


    孙英娘和母亲都猛地抬头: 这次会招小娘子?


    医学堂他们知道的,就那么几个名额,家里在杏林没点关系的以往是不要想的,而且从来不招小娘子。


    孙大夫点头: “我猜会招的。仙画都说了,妇女之症难治,但是却要重视。而且这次是孙道长主持,很大可能会招小娘子。


    孙英娘瞪圆了眼睛,坚定的点点头: “我要去!”太医署哎,说不定到时候可以做医官!


    各朝代风起云涌,被仙画闹个天翻地覆。


    但这一切都和路小柒没什么关系,她平静如初的照常过着自己的生活。


    一觉醒来,先看了看自己的账户,发现钱还在,她顿时松了口气——刚刚路小柒梦见自己这段时间的收入都是泡沫,给吓醒了。


    又看了看平台上的播放数,数据,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吧,堪堪过得去。也不知道那个“万界科技促进委员会重金买她的视频到底是干什么用。


    不过路小柒向来不是好奇心重的人,只要甲方爸爸给钱爽快,她就努力肝视频,没得说。


    休息了一天,吃完晚饭后她接到了一通自己等待了很久的电话,是她读传媒学时候的同学,目前正在电视台工作。


    真的可以吗?路小柒听到对方和自己说的之后,惊喜的喊了出来。


    话筒那边传来同学爽朗的笑声: 对,你就当是跟着我们摄制组去拍花絮,不过任务很重,早上五点就要集合,要拍到可能晚上十二点。”


    路小柒连忙打包票: 没问题!


    “那些花絮你可以用来自己剪视频,但是不能早于我们的节目发布,另外,我们节目组和医院那边的人都需要提前审核一遍,确定没问题才可以。主要是涉及到一些病人的隐私。


    “明白,理解!路小柒响亮的道, “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难做的。”


    行,那我们明天见。


    多谢多谢,到时候请你吃大餐!


    客气,也是我们主任看你的视频数据都还不错,所以才答应了下来,我也没出什么力。


    又寒暄了几句,挂掉电话之后,路小柒兴奋的跳了起来。


    她之前就在思索到底要用什么角度来讲现代医学,如果只是照着历史书和纪录片照本宣科的话感觉有点太懒了,对不起甲方爸爸给的那么多小钱钱。正好那天剪视频的时候和大学舍友聊了聊,发现她们节目组之前拍了一个评分很高的医院纪录片,最近正好是医师节,他们就在筹划着要去医院拍一个时隔几年的回访,去看看之前纪录片中主人公的成长后续。


    路小柒一下子就心动了,立刻问她可不可以去插一脚。


    本来其实也没报太多希望的,但可能是舍友帮她努力争取了,也可能是节目组觉得和自媒体合作也有助于节目的热度,所以答应了她随组跟拍。


    要知道,自己去医院拍节目的话是不被允许的,但跟着已经和医院谈好的摄制组那就不一样了。


    路小柒简直开心得想要跳圈圈。


    第二天清晨四点准时起,简单的梳洗一下就扛着自己的小设备开开心心的到了约好的地点。


    然后,她工作了将近快三十个小时……路小柒只觉得自己眼冒金星。


    天啦,医生们工作起来是24小时不休息的么?


    就这样,一直到第三天的中午才回家,路小柒回去狠狠的睡了一天,这才爬起来开始剪视频。


    “医生和自媒体简直都不是人的干的活儿。”路小柒看着自己的海量素材喃喃自语道,然后又顿了一下——自媒体比医生还是轻松很多的。


    她摇了摇头,继续苦逼的埋首剪视频。


    因为要等舍友节目组的节目上线,这一次直到一个月后她才将视频发给甲方,这才真正的可以轻松的休息几天。


    仙画怎么还没开始?


    刘彻正在未央宫中为张骞接风洗尘——其实张骞早就回长安了,但是自从仙画说了病毒病菌可能是从西域带回来后,张骞不得不自己在家中住了将近一个月才来面圣。当然,匈奴内乱的消息早就递上来了。


    卫青等一众将领已经迅速的开始整合自己的部下了,随时等待出征。这次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刘彻还特意给卫青拨了两个太医过去。


    忙完这一些,张骞也可以出门了,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接风洗尘。张骞给汉武帝还有群臣们讲自己在西域的见闻。而群臣们不可避免的就讲到了仙画——这可是整个大汉最热的话题,而且还正好提到了西方。


    于是,刘彻这才想起来,好像上次那后世女子并没有提什么时候开播下一期,貌似已经一个多月了。


    若不是天幕还能看出淡淡的痕迹,他差点就要心里咯噔一声,以为仙画自此之后就消失不见了。正当大家都议论纷纷的时候,有内侍急急奔向殿内: “陛下,天幕亮起来了。”刘彻腾地站了起身,一边向外疾走,一边吩咐内侍和宫人: 速速将这些搬到殿外。他指的是宴会上的各种物件。


    天幕果真亮了起来,熟悉的声音也随之传了过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UP主路小柒。上次我们讲了华夏古代十大名医,科普了一下古代医学的发展。前几天正好是医师节,我们做了一期特别的节目,今天就带大家去看看现在的医生是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二十四小时的。】


    【跟着UP主的镜头,出发!】


    第73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一)


    仙画开始了~~~~!


    无数人在外面奔走相告,小孩子、年轻人。


    当然,也不用他们提醒,几乎是所有的人,只要能动的都跑到了室外。就连卧病在床的人,只要还有意识,都让家人将自己背出去。


    谁也不想错过。


    无数时空,无数朝代,无数人仰着头,或者直接躺在地上和榻上。朦胧的光亮了起来——


    天幕上出现了位于凌晨时分的S城街景。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不刺眼但足够把接到照得清清楚楚。


    街道上空无一人,路边的店铺只有一两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还在开着。


    宽阔的马路上车子很少,但是勤劳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在清扫路面了,可以听到扫帚扫过地面的声音。


    沉睡中的城市,一切显得安静又整洁,秩序井然。


    路小柒不习惯露面,依然选择了只用声音出镜:“现在是凌晨四点钟,我要出门和摄制组汇合。


    【今天我们要去拍的这位主人公,是本市最好的三甲医院的神经外科主治医生,姓林。UP主今天会跟着她一起看上班,看看医生的一天是什么样子。】


    【不得不说,医生们起床真的好早啊!林医生说,一般六点钟她就要起床,七点半之前她要到医院。】


    孙思邈和华佗、张仲景等医生,一听到今天是去看看现代医生的工作,心情立刻振奋起来。他们早就想知道后世的医生到底是如何出诊的了!是单独设医馆,还是去病人家中出诊?


    医院又是什么?是像太医署一样的朝廷府衙?简直有太多的疑问和谜团想要找到答案。


    西汉。


    落下闳想要看一下后世夜空中的星象,来确定凌晨四点到底是几点。但看了半天,没有看到一颗星星…他揪下一根胡须,这后世的星星都跑哪儿去了?!真是令人头秃。


    好不容易找到一两颗星星,又睁大眼睛寻找到其他的线索,落下闳大概确认了凌晨四点就是现在的寅时。


    又想起最开始后世女子说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他更确定,看来后世不仅是纪年法换成了新的,连计时之法也换成了新的。


    唐朝的阎立本在院中早就准备好了大大的桌子,铺上了画纸,寥寥几笔就将


    仙画中凌晨的城市给画了下来,当然,只是大致意境,细节则等着后续的添加。


    设计和建造了大明宫的阎立本觉得这后世的城市有一种不同于今时的美。


    单看一栋房屋,方方正正犹如盒子,毫无特色。但是现在将他们组合在一起,纵横交错的街道、节次鳞比的楼宇,形成城市,却有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他感到很不解的是: 那放着光的物体到底是什么?竟然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阎立本觉得有些遗憾,若是仙画能多讲讲这方面的内容就好了。与这些专业人士不同,老百姓们的心情就轻松多了。哇,他们的城池看上去即使是凌晨也这么明亮。


    街道那么宽阔,而且很干净。他们街道上的白线是什么意思?“医院是什么?医馆吗?”


    【这位林医生,之前是医疗纪录片里面出现过的主角。那时候,她还刚从医学院毕业,正要进入医院正式成为一名规培医生。】


    在庄严的大礼堂内,穿着博士服戴着博士帽的毕业生们鱼贯进入礼堂。


    他们从院长的手中接过自己的毕业证,然后在前辈教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宏亮整齐的声音回荡在礼堂里:


    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刻苦钻研,孜孜不倦。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①一张张年轻的坚定的朝气的脸孔闪过。


    一位女生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毕业证书,笑得很开心: “当然开心啊,我是本硕博连读,学了整整八年了,总算是熬出头了。


    紧张吗?


    还是会有一点,接下来要去医院进行两年的规培,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


    【现在,八年时间过去了,我们想看看她怎么样了?有没有成为自己理想中曾经幻想过的医生?】


    一栋城市内常见的公寓内,林医生打开门,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前去上班。


    林医生看上去大概三十多岁的年纪,扎着马尾,穿着衬衫长裤,很利落的职业女性形象。她和摄制组打了一圈招呼: &


    #34;你们好,麻烦久等了。


    还好,还好。林医生平时都这么早出门吗?和她交流的是节目的编导。对,白班的话要求七点半之前要到医院,夜班的话就是下午三点半之前。“那你是到医院吃早饭?”


    林医生腼腆的笑了一下: 对,那边有食堂,我一个人住平时也不怎么做饭。林医生自己有车,开车去医院,编导、摄像和路小柒坐了她的车。


    编导问: “白班是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六点?”


    “其实是八点,不过我会给自己预留一点吃早餐和准备的时间,所以会七点半到。至于下班时间嘛,规定是五点半,”林医生笑起来, 但基本上那个点是走不了的,反正我每天回到家都是八点多了。然后我今天是值班,所以要在医院宿舍睡,随时待命,明天上午八点才可以回去。


    “那相当于是24小时?”


    对。


    医学生们的誓言也回荡在古代的天地之间。


    天幕的放大效果更是让它显得神圣无比,一下子就击打在了无数医生大夫们的心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有人在心中喃喃重复,有人情不自禁的跟着念了出来。


    一声一声,汇为洪流。


    张仲景的学生也跟着念出了声。


    见到自己的老师看过来,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刚才的瞬间忽然就觉得心潮澎湃,然后就跟着念了。


    张仲景抚须一笑:“确实让人心潮澎湃。”连他都觉得身为医生,身上被披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而责任更重,身负人类健康之使命。


    这和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诸子百家圣人之言的那种心情又是不一样的,这是独属于医生的誓言,独属于医生的使命感。


    孙思邈正在和李世民一起观看仙画。


    他叹道: “八年!”


    李世民不解: “道长,八年并不算久吧?若是小童,从垂髻之年随着父辈研习医书,八年也不过到舞勺之年。这样的并不鲜见。”


    “陛下可是忘了之前仙画曾经透露过一二的现代教育?”孙思邈道, 这医学院估计和农学院一样,也是需要


    读过多年书才能考进去。而且据微臣在民间行医这么多年发现,小时候就学医未必就医术就好,相反,读过书的人学医往往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也就是说,这位林医生读书多年,学医又八年,行医又八年……放到太医署中,当太医博士也是可以的了。


    而恐怖的是,现代的医学院,这样的人是一批一批的培养出来的。


    另一边,林医生出来后,天幕前的嬴阴嫚、义妁、鲍姑、孙英娘和张娘子、王小娘子等睁大了眼睛。


    这位林医生是一位女医生!


    义妁站在客栈房间内的窗户前。她虽在长安城中安顿了下来,但因为初来乍到,这段时间的行医并不是很顺利。


    义妁难免会觉得有些沮丧。


    但看到天幕中这位林医生,忽然就觉得心情舒朗了不少。似乎找到了某种勇气。孙英娘的眼睛里都放着光。


    这林医生的容貌虽然并不出色,穿着打扮也和唐朝相去甚远,但是她看上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她的神情看上去不卑不亢,和人说话总是平视,从不低头,声音不算宏亮但是却很大方。


    还没展现出自己的医术,只是一个亮相,这种现代职业女性的形象一下子就征服了孙英娘。不过,后世的医生,出诊的时间未免也太长了些吧?


    孙英娘还搞不懂三点五点是什么意思,但听明白了林医生要到第二天才能回家。这可比她见过的医生们都要辛苦多了!


    【神经外科被誉为是外科领域上的皇冠,因为神外医生的手术刀面对的是人类最精密也最神圣的器官:大脑。在这里,华佗的开颅手术得到了实现。UP主今天可以看到神外科医生的工作日常,心里也有点小激动。】


    被叫过来和曹操以及他的谋士们一起看仙画的华佗,腾地站了起来。


    虽然他和曹操的“开颅术”一说纯粹是后世的编撰,他也一笑置之,但心里也不是没有嘀咕过这


    个东西。


    难道在后世,脑袋真的能被打开?


    曹操的五官都扭曲了起来,想起当时仙画中那把锃亮的利斧,感觉自己后脑勺都在泛凉。难道这后世真用斧头劈开脑袋不成。


    他麾下的大将典韦显然也是想到了那把斧头,赞叹道: “此


    妇人神勇可嘉!”抡得动斧头,砍得开脑壳!这外表文文弱弱的倒是看不出来……


    …


    【林医生七点到达医院,简单的吃了早饭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上夜班的医生交接,看看昨天晚上的病人们有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林医生吃的粥和包子,还有白煮蛋。


    “早餐必须要多吃一点,因为我们的午餐基本是不定时的,经常能拖到两三点。”林医生道,指了指办公室里的糖罐, 那里有糖,专门给低血糖的人准备。


    吃完早饭,办公室里的人也渐渐来了,开始交接工作。


    然后要开会。


    每个主治向主任汇报自己负责的病人的情况,今天要做的手术。然后一些比较难的手术,大家在一起讨论要怎么处理更好。


    会议室比较小,只有摄像大哥一人进去,路小柒留在外面隔着玻璃拍,听不到声音。


    【现在是八点半,林医生马上要开始进行每天的查房,今天我们刚好遇到了主任带队的大查房。】


    神经外科的主任带着主治医生、住院医生、进修医生和规培的实习医生一个病房一个病房查看病人情况。


    几十个医生,浩浩荡荡,看上去场面特别大。主任走在最前面。


    整个队形的阶层感非常的明显,但这样的阶层是由自身的职称资历和经验技术决定。这也是医生培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


    林医生偷偷的对着路小柒的镜头说: “我们主任是大牛,所以他查房的时候,大家都肯定会跟着,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神经外科有七十张病床,大多是三人间的病房,也有少数双人间。基本上都住满了。


    病人们刚刚醒来,有一些病床旁的家属和护工正在收拾折叠床,脸上都有着疲惫。


    主任一张床一张床问过来,快的时候两三分钟,慢的时候还要自己上手检查,这时候所有的医生都像是学生一样认真的聆听。


    有的时候主任还会根据病患的案例对实习医生提问: “命名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的中枢在哪里?


    实习医生眨了眨眼睛,脸色刹那间有些绝望,然后沮丧的坦诚:……我答不出来。主任宽和的笑了笑,然后开始给他们讲


    解。


    林医生又偷偷对镜头说: “虽然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当主任想要问你的时候,一定能问到你答不出来。


    【我去,这也太可怕了。这种上课被点名回答问题然后发现自己回答不上来的感觉,让人瑟瑟发抖啊,梦回学校课堂。】


    镜头转到主任笑呵呵的接受编导采访: “我之前在医学院带课的时候,到期末考试了,就会有学生来问,教授可不可以划个重点啊?我是不会给他们划的,你觉得病人会按照重点来生病吗?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小人,竖起大拇指。头上飘过一行字:主任做得对!


    百姓们纷纷点头:“主任说得对!这人生病怎么可能照着书上生?”就应该这样。


    这就是个大医馆啊。”还有人惊叹道, “而且他们分得好细。这个科专治脑袋,就有那么多医生!那是不是还有专治手脚甚至是专治眼睛的科?


    想一想自己生病了只能在县城中唯二的两位大夫中选,不禁摇头,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这种大医馆好,还可以住下。


    病房的情形被古人们看在眼里,同样形成了讨论。


    对,若是我生了病,我也更愿意住在医馆,大夫随时都在,感觉安心多了。


    “喻!住在医馆里岂不是天价?!那些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医生,随叫随到,咱们这些人可不敢指望。


    宋朝。


    钱乙摇头,反驳友人刚才的说法: “你看那几个病人,容颜苍老,手上劳作痕迹明显,而且穿着和其他人相比明显要更破旧。想必他们在后世也不算是什么大户人家。


    但是他们都能住得起医馆,不,医院。


    可见这后世的医院并不是只对权贵和士族地主们开放。友人被他说服了,一叹,想说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钱乙贪婪的盯着天幕,被后世医院里呈现的种种完全吸引。那些设施、那些医生嘴里的名词,都是他不懂的。唯一懂的就是,他们的医院,恐怕是连汴京城中的太医院都比不上的!


    汴京城中的赵匡胤正在摇头长叹,比不上,的确是比不上!


    【神外的病人大多都是这种忽然脑溢血中风、


    脑梗或者是长了脑瘤的,病情相对其他科室来说比较严重一些,而且不能拖延。林医生在查完房之后,就要开始自己的第一台手术。这台手术的病人是一个颅脑外伤病人,他从楼梯上摔下来,以为没有事情,结果之后的几天就陆续头晕眼花看不清东西,来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是脑袋里出血了形成了血肿。今天林医生的手术就是要做脑血肿清除。】


    ——华佗精神一振:来了来了!要打开脑袋了!


    【当病人被推进去做手术的时候,家属一般只能在手术室门外等。但这扇门后并不是想象中的手术台,而是一整个大区域。走廊、器械室、辅料室、消毒室等等。UP主被允许进入这个地方,这个区域也叫作准洁净区。】


    路小柒的镜头就是所有观众的眼睛。


    而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又一扇看上去十分严密的医用门。这扇门的上方标识着“洁净区”的字样。


    【这扇门之后就是无菌的洁净区,不允许进入。整个节目组只有摄像会穿上无菌服做好各种措施然后一起进去。】


    路小柒和摄像混熟了,找他要了一些相关的素材——


    林医生已经换好了蓝色的无菌服,头发也仔仔细细的扎到了帽子里,戴好了口罩,整张脸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她正在认真的洗手。


    或者说是刷手。


    肥皂洗一遍,再用消毒的毛刷蘸肥皂液仔细的刷一遍,再冲洗,擦干之后再用消毒液浸泡。


    摄像问: “每次手术前都要这样洗手吗?”


    当然。”林医生耸耸肩, “我每天洗得最多的就是手。麻烦是麻烦,但一定要做。你要知道,脑外科的手术室是特别洁净等级,我们打开的是病人的脑子,一点都不能疏忽。


    镜头一转,林医生已经站在手术台前执刀进行手术。她的神情肃穆,但整个人是放松的。手术的场景当然是打了马赛克的,只能看到很模糊的血色。


    真的开颅了!


    虽然之前早就听到了后世女子对神经外科的介绍,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看到林医生真的将病人的脑袋打开后,众人还是免不了目瞪口呆。


    刘彻手上的杯子都滚落在地,他都没有察觉。


    就连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嬴政,都忍不住往后仰了一下。抽


    气声此起彼伏。


    这世上真的存在将脑袋打开了还能活的事情?只有三国时期的许昌,曹操等人长长的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不是斧头劈开的,看那林医生拿的工具小小的。荀彧不解的问华佗:脑袋打开了,为何那人看上去如此安静?竟好像睡去一般。


    华佗着迷的看着仙画,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画面,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应该就是仙画提到过的‘麻醉’,真是神乎其神。不要问麻沸散,老朽的麻沸散可没有这个效果。


    如果说一开始的林医生只是在形象上让孙英娘等刚开启职业生涯的新手们,尤其是这段时间陆续多起来的一些女医们觉得很靠谱很向往的话,那现在站在手术台上的林医生则是让她们想要不顾一切的尖叫。


    在心中尖叫。


    捏紧拳头,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想要成为这样的医生!


    像是张娘子已经有了多年行医经验的医生,而且是专注于外科的医生,注意到的是林医生那繁琐认真的洗手刷手的过程。


    虽然之前已经被科普过病毒和病菌,但她还是有些不解,这么麻烦,真的有这个必要?


    仙画恰如其时的开始回顾——


    【等待的时候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手术的历史。】


    【虽然从历史上最古老的手术算起,已经有五千多年,但那时候人们其实没有手术的概念,只是觉得可能在脑子上在身体上开个洞,就可以把致病的“魔鬼”给赶跑,给放掉,其实是属于巫的范畴。而现在的无菌手术满打满算才一百五十多年。】


    一个被钻了一个洞的头骨出现在天幕上。


    这是五千年的一个头骨。


    【在没有麻醉剂,没有消毒概念、没有输血止血技术的古代,做手术简直就是在赌命。不做,你会死,做了,你可能死得更快一点。】


    【那时候的止血办法是用烧红的烙铁,对抗疼痛的方法是把病人给绑到床上然后让几个彪形大汉给按着,不让他挣扎。如果动作快一点的话可能病患的疼痛会轻一些,于是那时候的外科医生们比拼的不是精细技术,而是速度。】


    浑身颤抖的男人在床上死命挣扎。


    几个男人在一侧按着他。


    医生手里拿着弯刀走近他,旁边放着


    早已经被烧红了的烙铁。


    放轻松,我很快的。几分钟之后你的小腿就可以被截下来。


    第74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二)


    随着医生的动作,男人响起了听着都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哀嚎声,然后是烙铁接触皮肤发出的滋滋声


    一本日记出现在了天幕上。


    来自于某位接受了当时手术的病患——这种锥心的疼痛实在是无可名状。我看到给我手术的医生的脸也同样惨白,他的眼睛也冒出了血丝,表情流露出悲伤、恐惧,甚至有点可怕。”①


    【外科先驱,英国的外科医生罗伯特·利斯顿在当时就被称为“速度之王”!据说他的每场手术平均不超过三分钟。】


    … …


    截肢啊!


    蒙恬、卫青、赵子龙……无数的武将和士兵们军医们在天幕前发出感叹。


    原来截肢也算是外科手术吗?


    军营中的人,谁没有见过截肢呢?一场战争下来,缺胳膊少腿的人多了去了。有的中了箭伤或者是被石头砸中,伤口红肿,有经验的军医们就会让他截肢。


    这也是在赌命。


    不截,一定会死。截了,有可能会活。


    受伤的士兵肯定会选择后者,忍住剧痛,去赌那一线生机。因此,仙画中的哀嚎声,他们多多多少都听过,此时心情略有些复杂。


    华佗很快就要去到军营中了,知道截肢可能会是自己面临的一大挑战。他暗自在脑海中模拟了一下,若是遇到截肢,用金针加上自己的麻沸散,可能能让疼痛减轻不少。


    但如果遇到很多病患,那就没辙了。


    或许也只能这样硬上。


    张大贵是明朝的一位刽子手,负责砍头的那种。


    他的业务能力还不错,经常能收到罪犯家属的红包,希望他砍头的时候能够利落点,让犯人少受些痛苦。


    听到这里的时候,张大贵嘟囔道: “要是速度快就可以的话,俺也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罗伯特·利斯顿还会邀请现场的观众来为自己倒计时,非常刺激。】


    【对,你没有听错,那时候的手术毫无无菌和消毒概念,简直像是一场街头的杂耍表演,是有观众的,还可以公开的卖票。】


    术。】


    在一间类似于剧场但是比剧场小的房间里,利斯顿正在进行着他的“截肢手术表演”。


    在下面的观众席上,坐着的有病人的家属、前来旁观的医学生们,以及图刺激买了门票进来观看的好事观众。


    可怜的病人身上绑了绳子,但为了血液循环,绳子往往不能绑得太紧,因此他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别被利斯顿的两个助理压住,免得他因为疼痛而剧烈挣扎。


    主角利斯顿登场了,带着他的弯刀。


    先生们,来计时吧,我将会在五分钟之内结束我的手术。利斯顿自信骄傲的向观众们道。


    观众席上响起了掌声。


    利斯顿的刀很快,随着病人的尖叫,银光闪过。


    但他的助理却同时也尖叫起来,并且松开了对病人的压制,捧着自己的手: “我……我的手指!”原来,利斯顿出刀太快了,竟然把助理的手指也不小心给割了下来。


    利斯顿睁大眼睛,这才意识到手术出了问题,他赶紧奔过去,一不小心又把手中的刀给摔了出去,然后那刀飞起,割破了离得最近的一位观众的衣服和胸前皮肤。


    那位观众低头看了一眼,直接晕了过来。现场一片慌乱。


    【就这样,病患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然后断指的助手死于感染,而那名被手术刀刺中的观众死于心脏病发。利斯顿于是也得到了“血腥利斯顿”的称号。】


    天幕前又陷入到了久违的沉默。


    然后是哄堂大笑。


    张大贵感慨一声: 真的不是同行吗?


    良久,有人开口: “那观众未免也太可怜了些。简直是无妄之灾。”


    他们倒是没有质疑为什么有人愿意花钱去看这个,因为现在的砍头也是经常会被围观的。血腥,从来都是贯穿华夏古代几千年的词语。


    只有经历过截肢痛苦的人,病患以及大夫,没有笑出声。截肢死亡,那也太常见了。


    就算是当场不死,之后也常常会熬不过去,伤口红肿、化脓,然后等死。就没有什么能让这些需要截肢的人好好活下去的方法吗?


    仙画从不让他们失望——


    【但不要觉得利斯顿就是个


    庸医,他造成的悲剧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人家是实打实的外科先驱。】


    【出了这些事之后,利斯顿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自己的一世英名即将毁于一旦,而且病人的病痛也得不到缓解。于是他潜心研究,终于发明出了一种手术钳和腿夹板,可以固定病人。而且还在1846年12月的时候,用乙醚进行了欧洲第一例现代麻醉手术。】


    利斯顿的手术钳和腿夹板到现在都还在使用,只是细节改进了许多。


    因此路小柒找起图片资料来并不费劲。


    【为什么要强调是欧洲?因为世界上第一例乙醚手术是1846年10月在漂亮国进行的。】


    朱元璋轻哼一声,又是漂亮国!


    他现在已经搞清楚了,这最近的几百年,登台亮相的就是欧洲和漂亮国。


    为什么他会觉得不爽呢,因为仙画每次在提到这些的时候都会“顺便”再提一嘴明朝。朱元璋已经打算派使者经由陆路去现在的欧洲瞧一瞧了。传教士能来,他们的使者也能过去嘛。有什么好东西还能带回来。


    至于那什么漂亮国,等宝船造出来了再说。


    【1540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瓦勒利乌斯·科尔都斯发现用乙醇和硫酸蒸馏可以得到一种挥发性的气体乙醚。但是他没有想到乙醚也可以用于医学。时间到了1846年,漂亮国的牙医莫顿向当时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杰克逊教授请教,如何才可以无痛拔牙?】


    【杰克逊教授这才想起了化学中乙醚的神奇之处,于是就向他推荐了乙醚。】莫顿和杰克逊用了一条狗来做试验。


    他们制造了一个大的玻璃罩钟,然后将里面注满了乙醚气体。


    莫顿将活蹦乱跳的小狗放入到罩钟之内,小狗很快就变得行为迟钝,几分钟之内就陷入到了昏迷之中。


    莫顿又把小狗抱了出来,不管他如何摆弄,小狗都一动不动。


    他和杰克逊看着怀表计时。


    过了一会儿,小狗就慢慢的醒了过来,重新变得活蹦乱跳。


    “有用!”莫顿惊喜极了, 但我觉得还得拿人来试试。


    他决定自己亲身上阵,他用浸满了乙醚的手帕捂住了自己的口鼻,然后成功的昏迷了过去,直到十几分钟后才醒过来。


    杰克逊在旁边惊叹: “我从来没有想过化学制剂有一天可以用在医学中,而且居然能发挥出这么大的作用!


    【莫顿医生为病人成功的做了无痛拔牙,也引起了当时的外科医生们的主意。于是在当年的10月16号,麻省总医院的创始人沃伦博士和莫顿一起,用□进行了一场公开的切除先天性下颌肿瘤的手术。】


    【这是麻醉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病人平静的躺在病床上,而他下颌的肿瘤已经被割了下来。在他的不远处,放着一个莫顿特制的乙醚吸入器。


    往常总是回荡着病人哀嚎的手术厅里,此时却是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坐在台下的医学生们和教授们惊讶之极。沃伦博士放下自己的手术刀,观察了一下病人的生命体征,确定没事之后,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对所有人大声宣布: “今天我们见证了奇迹的诞生。先生们,这绝对不是欺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乙醚!


    所有的大夫们都疯狂的记下了这个名词,和蒸馏□的场景。至于怎么蒸馏,乙醇又是个什么东西,暂时不清楚。不过,那不重要,先记下来再说。


    倒是孙思邈和葛洪在看到那些蒸馏器具的时候,隐约的感到了那么一点点的熟悉。


    他们炼丹也不是只需要一个丹炉烧火的,炼丹的很多材料都是需要事先预处理的,于是就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器皿。


    这蒸馏器具虽然复杂,但两人细想一番就能明白其中用处。


    莫非,这就是化学?葛洪脱口而出。


    他对这所谓的“化学”似乎稍微摸到了一点点脉络了。


    葛洪决定等搬到山外之后就去找工匠打一套这样的器具,没有透明的琉璃,可以用其他材料来试试。


    而孙思邈就简单多了,直接去找将作监就好。


    说不定都不用他找,将作监就能提前把这东西给做出来。人比人,气死人。


    ·


    【消毒灭菌的概念要比麻醉剂的出现晚十几年。】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发表论文认为,手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都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有关。他的这一观点被格拉斯哥大学外科学教授约瑟夫·李斯特看到。李斯特心想,那空


    气中的这些微生物是不是在手术中被消灭呢?他开始寻找各种办法。】


    【李斯特在这之前就意识到了手术物品应该保持干净。为此,他经常觉得自己和同事们格格不入。】


    李斯特正在清洗自己的双手和手术用具。


    旁边的医生看到了,表示不认同: “李斯特,作为外科医生,手术服上的血迹是我们的荣耀,是地位的象征,你正在清洗掉自己的荣耀。


    李斯特温和解释:比起这些,我还是觉得只有干净的环境才能让病人的手术更加成功。


    同事耸了耸肩,用嘲弄的语气感慨: 噢~~爱干净的李斯特!


    张娘子皱起了眉。


    虽然她觉得林医生的洗手法子有些太麻烦了,但是她自己也有每日清理用具的习惯。给病患割疥疮的小刀,还有金针,每次用完都是要用水清洗过的。


    她看到仙画中那些遍布着陈旧血迹的医生服,还有残留了脓血的手术刀时,脸上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脏死了!


    嫌弃完之后,又在思索“微生物”这个词。莫非一定要像林医生这样洗手,这些微生物才能彻底的被清洗干净?


    【受到巴斯德启发之后,李斯特将目光放到在当时作为防腐剂用料的石碳酸上面。他想,防腐的本质就是杀掉物体上的微生物,然后让物体变得持久。那他是不是可以把石碳酸用到手术上呢?】


    石碳酸是一种透明的无色无味的结晶状固体。李斯特把这些固体融入到了亚麻籽油之中,得到了一种液体。


    【在1865年8月12号,李斯特给一位11岁的男孩做手术。他在手术前用石碳酸把自己的手部和所有的手术用器械都洗了一遍,然后还在空气中喷洒。手术之后,还用浸过石碳酸的纱布为男孩包裹伤口。】


    【男孩痊愈了,没有出现任何术后感染!李斯特的研究成功了。】【人类开始进入到无菌手术的时代!】


    【刚刚我们看到,林医生在进入手术室前,仔仔细细的用毛刷和肥皂还有消毒液清洗了自己的手部,包括胳膊。每一位外科医生在进入手术室前都需要进行这个步骤,不然就是严重的违规。普通人当然不用做到这样,但医学中的七步洗手法在病毒肆虐的今天也很有必要。】


    路


    小柒贴心的放了七步洗手法的图示在仙画里。


    这时候,手术室门上的灯暗了下来,说明手术已经结束了。


    病人先被推了出来,家属们围了上去。


    很顺利。林医生高兴的对他们宣布。


    病人的老婆和女儿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笑容:谢谢医生,谢谢您。


    编导问林医生: 这台手术花了一个半小时,在神经外科手术里算时间长的吗?


    算相对短的。”林医生笑起来, “我做过最长的手术是八个小时,我的前辈们还做过十几个小时的。


    那,现在是去吃饭?


    怎么可能!”林医生哈哈一笑, “我接下来还有一台手术。


    那你能支撑得住吗?


    没事儿,我准备了巧克力,待会儿吃一块补充一下体力。


    说完之后,林医生和他们挥挥手,又进去了手术区。


    路小柒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悄悄的对镜头说: “现在已经是十一点半了,说实话,我都有些饿了。


    在大家都在赶紧记下那“石碳酸”和“七步洗手法”的时候,李时珍感叹了一下后世医生的工作时长


    其辛苦程度,简直和自己在野外找药材的时候差不多了。他对孙子道: 现在你还觉得女医承担不了大任吗?


    他和儿子在外面奔走多年,见过的事情太多,对于女子担任医生并无什么不适之处——在民间,家贫的女人也是要出来操持家务的。但他的孙子,见识还不够,受到儒家言论影响颇深,认为女人就不应该抛头露面,女人也承担不了治病救人的责任,对仙画中出现的女医颇有些偏见。


    李时珍的孙子大概三十岁左右,满脸通红,惭愧道: “是我囿于成见,我不如这位林医生。”这工作强度,可比他平时要大多了。李时珍点点头: “若是小辈中有想要学医的女子,不妨让她们试一试。”


    【林医生两台手术的时间是连着的,她只出来了几分钟之后就又进到手术室了。这台手术也需要


    差不多一个多小时。


    UP主有点惭愧,因为我的工作强度根本不需要像林医生一样全神贯注,但是呢,一上午拍下来我只觉得又饿又累。我打算先去吃个饭,然后再过来。】


    手机镜头略过长长的走廊,然后有着玻璃天窗的等候大厅,然后是电梯。


    电梯前有一块楼层指引图,路小柒的镜头在上面停留了片刻,可以看到各个科室的大概楼层分布。


    神经外科直接占了一层楼。


    而往下是儿科、妇科、肝胆外科、普通外科等。


    再往下就是一些检验科、超声科和微生物科等,像核磁检查和CT等基本都放在了地下室。


    【这家医院是全国都出名的医院,所以能够看到每一层都非常多的人,电梯也很挤。UP主如果不是得了那种很难搞的病是不会选择来这里的,根本挂不到号!】


    镜头扫过楼层分布的时候,刚刚在感叹是不是有手脚科,甚至是眼科的人震惊住了,嘴巴里可以塞进一个鸡蛋。


    原来真的有眼科!


    不止是眼科,甚至还有耳鼻喉科、骨科…….连血液都有专门的科!


    第75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三)


    路小柒从电梯出来,一路前进。


    可以看到旁边不同的高高低低的建筑,分别属于不同的科系,妇科儿科大楼、口腔楼、核医学楼等等。


    路上穿着住院服和抱着各种医疗资料的病人形色匆匆。路边停满了车。


    【这个外科大楼是新建的,连着住院部。那边是门诊、急诊和一些科系的独立大楼。这是东院区,据说新的西院区也正在扩建,以后可以容纳更多的病人。】


    还经常有穿着蓝色和粉色护士服的护士们经过。


    她们大多都是女性,有的看上去稚气未脱可能刚从学校毕业,有的却已经能够看出年纪,和蔼淡然,一看就经验丰富。


    有推着医疗床的,有推着医疗物品车的,和医生一样,她们一样步履匆匆,看上去紧张忙碌。


    没想到后世的医院如此大!


    太平公主觉得很有意思,对则天大帝道:“这医院里竟然大多数都是女子。”


    大唐虽然民风开放,街上也能常看到女子出门游乐。但是在太医署这些地方,却是少见女性的。她以为林医生这样的已经少见,但没想到镜头一扫,女子才是大多数。


    武则天摇摇头: “未必都是医生。”


    上官婉儿道: 看她们所着的衣服颜色不同,应该代表了不同的工作。


    就像是朝服的颜色也都是不同的。


    武则天感兴趣的是“医院”本身,她与钱乙好友认为只有有钱人才能进医院的看法完全不同:


    世家贵族们完全可以在家中治疗,有更好的环境,更多的仆佣,为何一定要去医院?这医院难道只收容平民百姓?那他的收费需要如何定价?收入能不能维持经营?或者是后世的朝廷有拨款?


    直指医院运营的核心问题。


    这一整个体系是如何运转的?她对这些倒是更感兴趣一些。


    【咱们之前说的一直是中医,中医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等于是个人诊所形式。】


    【而在西方,因为宗教的关系,教会会进行一些社会慈善活动,他们在修道院里面增设病房,收


    容一些贫苦的病患甚至是流浪汉和乞丐等,这大概相当于现代医院的雏形。】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蓬勃发展。很多大学里的医疗系出于救助的需求和自己培养医生需要临床病人的需求,也都会收容病人。这个医治的场所也渐渐的去宗教化,变得更为职业和专业。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用战争征服大半个欧洲,他建立了一些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医院来收容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


    现在还能找到一些那时候的油画和老照片。


    “又是大学!”一向是做教育工作的董仲舒不仅对仙画提到儒家敏感,对这个也很敏感。


    他早就发现这西方的大学和现在太学模式完全不一样,而且在仙画中频繁的被提起,后世的大学似乎也是从这里来的。


    董仲舒正在考虑要不要上疏建议汉朝也仿建一所大学。他唯一苦恼的是要把儒学放在哪里。


    刘彻正在和主父偃讨论医院:“齐国时期,就有养济院,秦朝,也有迁疠所。看来这医院也是从类似的机构演变而来。


    主父偃道: “臣认为大汉也有很必要建立这样的机构,并且建立太医署,培养更多的医生,才能应对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瘟疫。”


    一提到瘟疫,下意识就想要反对主父偃的政敌悄悄的又坐了回去。


    瘟疫!


    传说就是从百来年后汉朝开始流行的。


    建安大瘟疫让每一个看过仙画的人都不寒而栗。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子孙后代的大事!不能反对!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卿说得极是。主父偃,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要给朕办好。主父偃领命。


    一时之间,多道羡慕的眼光投在他身上。宋朝。


    宰相赵普也与赵匡胤正在议论此事: “隋朝的时候设立悲田院,收容无家可归的乞丐,后在唐朝改为悲田养病坊,倒是有一些像是西方教会时期的做法。


    “宗教凌驾于朝廷之上,实在荒谬。”赵匡胤点评一句。这些原本就是朝廷该做的,岂能让宗教收买人心?这些西方的国王皇帝真是无用!


    不过,悲田养病坊主要还是收容单老孤稚,和医院还是不一样。没有医生,也不算是医疗场所。赵匡胤沉吟一下, 朕原本就打算在全国兴建太平惠民药局,只是被琐事所困,拖延至今。如今倒是正好可以借鉴后世的医院,来做


    规划。


    官家心系百姓,实乃天下之福。赵普立刻跟上。


    赵普和赵光义不合,自从赵光义下狱后,他就神清气爽,对赵匡胤也就更信服了。至于医生们,想到的却是另一层。


    钱乙对友人道: “咱们华夏一直没有这种医院,恐怕也和仙画之前讲的一点有关系。”友人疑惑:哪一点?


    敝帚自珍!钱乙缓缓说出这句,带着点讽刺,“现在的大夫们连自己收的学生都会留一手,怎么会喜欢大家在一起诊病呢?那不是让别人把自己的经验手艺全都看了去?


    友人如醍醐灌顶:对对,还有这点。


    钱乙看向天幕。


    好在仙画之前骂了这个,最近就他的个人体验,已经好太多了。


    他很期待医院在大宋出现的一天,他对自己说,到时候将会有他钱乙,有儿科的一席之地。……


    【但那时候的医院,声名狼藉,环境非常的糟糕,也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因此,医院往往只有穷人才去,贵族和富商们都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医疗服务。】


    18世纪的医院内,一间不大的房子可以摆下八张病床,根本没有什么活动的空间。


    未清理干净的垃圾到处都是,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墙壁上和床板上甚至可以看到残存的血迹。粗鲁的护士踢了一脚病床: 该死的蠢猪,都给我起来!把你身下的毯子扯出来给我。说完后,随口就往旁边吐了一口痰。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那就是创立了护理事业的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是个很有叛逆精神的人。她出身于上流社会,但是出于自己护理病重祖母的经验,她对护理那产生了兴趣,决定要投身于医学事业。】


    【西方对于女性的束缚比东方略好,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那时候的贵族女性想要抛头露面出门工作同样很难,嫁人、投身艺术、参加宴会,举办沙龙才是她们最好的选择。南丁格尔想要成为一名护士,自然就受到了家人的反对。要知道,那时候的护士被认为是卑贱的,只有“邋遢又酗酒”的底层妇女才会去做。为此,她不惜离家出走。】


    这就是你的房间。


    孤儿院的嬷嬷推开门,对逃出家的南丁格尔说道。


    这是一间很小的房间,甚至还比不上之前南丁格尔卧室里的盥洗室,但她在皱眉后依然点了点头: 没问题。


    你的工作就是照顾那些病人,甚至是连手术后的病人也要护理。嬷嬷又说了一句,怀疑的看着她: “你明白这代表了什么,对吧?”


    那些手术的病人,往往血糊糊的,那可不是一位出身体面良好的小姐能够想象的。但南丁格尔依然点了点头,淡然道: “我知道。”


    跟着张娘子学医的王小娘子看得入迷。


    这位南丁格尔小姐真的好有勇气。


    她想起当时自己被父母带走,不准让她再跟着外祖母学医的时候,她完全不敢抵抗,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还是乖乖的跟着回家了。


    如果不是仙画出现,点出了医生的重要性,让父母觉得学医也能有前途,那她可能就是待在家里学绣花,然后等着家人给自己订一门过得去的亲事,从此就陷入到家长里短之中。


    她并不想这样。


    王小娘子想到这里就打了个寒噤。


    她的小手在袖子里捏成拳,暗下决心,以后就算是父母再反悔,她也要和这位南丁格尔小姐一样,为自己努力争取。


    当然,自然也有看不惯的卫道士们在痛骂: “这等目无尊长,忤逆父母的蛮夷女人,居然还对她歌功颂德,真是败坏伦常、世风不古啊!


    况且,女人就应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才对!


    让他们痛恨的是,自从仙画出现后,这街上出现的女人是越来越多了,抛头露面,不知廉耻。据说朝廷还有意在新开设的医学院中招女子入学,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惜的是,除了那一小撮同类之外,已经没有人再认真听他们的痛骂。


    【南丁格尔从一家孤儿院的收容医院做起,她认为真正的护士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渐渐的,她做出了一些成绩。】


    【而真正让她名声大噪的是1854年,她受到陆军参谋长的邀请,带着38名护士奔赴战场医院的事迹。】


    “我认为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这里的环境太差了!南丁格尔对着部队长官拍桌子,


    “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这里变得干净,然后再干净一点!如果你申请不到资金的话,那我可以资助三万英镑!


    但是南丁格尔的资助似乎并没有收到该有的效果。她发现了一点问题。


    “我很确信,军需和我的资助似乎是被人贪污了,我们要将这只硕鼠就揪出来!”她对着自己带来的护士和一些士兵说道。


    最终,士兵们冲到了管理物资的官员住处,从他的床板下发现了大量的英镑和贵重的药品。


    多拍一点,我要将这一切都公之于众。南丁格尔对着跟拍的战地记者愤怒的道, 接下来,我还要去一个地方。


    她又带着人去了战地医院的仓库,让军需官打开它。


    军需官拒绝了: 女士,从法理上来讲,这里的一切都属于女王,没有女王的口令,我们不能打开仓库。


    南丁格尔无奈,只能转身离开。


    但当天晚上,她就带着几个护士和士兵过来,直接撬锁,打开了仓库。


    看到仓库里堆积着的食品和药品的时候,士兵们狠狠的咒骂起来: “他们把好东西留着,却让我们吃那些垃圾,他们有药品但是却不发下来,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去死!


    赶过来的军需官吓到呆若木鸡:你们这是盗窃!你们盗窃了女王的财物!


    南丁格尔不屑的看他一眼,对记者说道: “现在我得到了我需要的一切东西。请你把在这里的一切公开,全部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①


    之后,南丁格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她带着自己的护士和战地医院所有能动的人清理了整个医院环境,又建了更多的病舍,让原本不得不挤在一起的伤兵们住得更加宽敞。


    她还改善了医院的供水问题,又购置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设备。


    她还要求自己带来的护士们必须做到专业: “我们要配合医生的工作,每天都需要查看自己病人的伤口变化,重视消毒工作,一旦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必须要及时的告诉医生……


    她可以为了配合医生的工作,跪在地上八个小时只为了更好的清理士兵的伤口。


    她到了深夜,还要手提着油灯,巡视病床


    上的每一个士兵。


    油灯将她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有士兵慢慢的转过头去,怀着尊敬和爱意亲吻着那一道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的身影。②


    【南丁格尔自己出资改善了医院的环境,凭借着专业性和严格的卫生管理让战场医院原本高达42%的死亡率下降到了2.2%!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她自己也被士兵们称为“提灯女神”。】


    军营中。


    贪污了军需的将领阴沉着脸,看得心惊胆战,他们自己做过的事情自己清楚。军饷、吃空饷、以次充好,手段多了去。


    其实底下的士兵们可能也清楚,只是之前是默认,但现在看到仙画里这一遭,可就不一定了,说不准就会闹出点什么事来。


    “打了胜仗,本将军自然会保证你们拿到丰厚的赏金!”蒙恬和卫青等主帅都在各自的营中敲打众将领, 但若是被我发现你们贪墨了军需,延误了战机,那一定军法处置!


    有聪明人已经下定决心,将自己近期吞进去的吐出来一些,免得撞到枪口上。


    主帅们看着天幕,心里已经动起了小九九。


    这战地医院好啊!


    把受伤还能救的士兵送到后方去接受救治,如果能活下来,那绝对是一大收获!要知道,战场上面什么最宝贵?不是铠甲兵器战马,呃,马也挺贵重的,而是见过血上过战场有经验的老兵!


    来人,备纸墨!


    不行,他们得马上写信给皇帝陛下哭诉一番,哭哭穷,哭哭自己的苦处难处,看看能不能哭回个战地医院。


    士兵们倚靠在帐篷上,或者是直接躺在篝火旁,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刻。


    百分之四十二和百分之二点二是什么意思?有小兵问身边稍微读了一点书的战友。可能是一百个人里面死了四十二个变成了一百个人里面只死两个吧。众人发出震惊和感慨的喟叹声。


    哎,要是咱们军中也有这样的医院就好了。


    一百个伤员里面死两个,真是想都不敢想。


    有人开玩笑: “就算是有这样的医院,也没有提灯女神,你要是受伤了,可能也就老子能照看你。


    “我呸!怎么不


    说老子照顾你呢?”有人头一蒙: 做梦吧,梦里都有!


    有人吹起了短笛,断断续续的乐声带着轻愁,拂过营帐,拂过篝火,拂过冷枪利箭,吹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从此之后,医疗界开始重视护理的力量,医院也纷纷引进受过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护士。南丁格尔后来一直专注于护理教育,认为要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的职业来对待,开办了专门的护士学校。】


    【妇女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护士们在为病患打针抽血;


    护士们在认真的检查每一张病床上的病人生命体征;护士们在急救室里为病患做心脏复苏;护士们在手术室里认真配合医生的工作;护士们在温柔的抚慰小病患们的情绪。


    【现在有种论调说南丁格尔的脾气其实很暴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温柔护士形象。UP主只想


    说,南丁格尔本来就是一个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和家人决裂,还敢带着士兵去撬锁的人,大胆桀骜,敢于挑战陈规陋习。她肯定不是什么温柔人设。觉得护士就一定要温柔贤淑,其实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在南丁格尔时候,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轻快的音乐响起。


    护士们在护士节这一天都收到了不少的鲜花和水果等礼物。病人们真诚的献上自己的祝福。


    护士节快乐。


    【有了专业的护士,再加上许多大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后续的医疗手段变得更复杂,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院开始成为了规模性的医疗集中地。即使是贵族和富人,也都纷纷走出家门,前往医院寻求更好的救助。】


    【这就是大型医院的简略发展史。】


    嬴政:那不行,朕贵为九五之尊,必须要有自己的医院。当然,民间的医院也要建。


    他喊道: “夏无且!”


    夏无且赶紧出列,心情欣喜又忧伤。欣喜的是,陛下现在叫自己肯定是为了医院一事,忧伤的是,最近太忙了,好累啊!


    而其他贵族士卿们可没有始皇那么霸气。


    若是现代的那种医院,我还是愿意去的。毕竟看到手术房和那些设备就大概知道


    家里估计是搞不定的,也不可能养上几十名医生。


    不过,即使要去,也不要和别人挤在一起。那未免太可怕了!如果真的要建医院,我会强烈建议多建一些院落,我等岂能和平民们一起就医?


    那也太荒唐了!


    【我们现在来到了门诊和急诊,天啦,这边人更多!】外科大楼的人流量在门诊大楼相形见绌。来自于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国各地的人都怀抱着希望进入到这栋楼。


    路小柒走到急诊门口的时候,一辆救护车正好闪着灯迅疾的停了下来,行人停到鸣叫声迅速的停下。


    急救车门打开,医生和护士从上面推下来一个病患就往里面冲。甚至有医生跪在了医疗床边,一直用双手压着病患身上的伤口,他的双手已经被鲜血染得通红。


    让一让!


    快让一让!


    从急诊冲出来的医生立刻接手。


    在这里,速度就是一切。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位刚遭遇了车祸的学生,还不满十四岁,在全力救助下目前已经脱离了危险。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下午两点,林医生刚刚结束第二台手术,现在才吃上饭。从早上七点半到现在,林医生已经工作了整整六个多小时。】


    林医生吃的就是普通的盒饭。


    “这个时候食堂已经没有饭了。不过我们可爱的护士姐姐早就帮我们点好了饭。”林医生笑嘻嘻的对熟悉的护士道谢。


    编导道: “我之前去看病的时候,医生都是下午两点才上班的。”


    林医生吞下嘴巴里的食物才开口: “那是门诊,门诊的时间会固定一些,还可以午休,也轻松—些。我们外科就像是打仗一样。吃饭也像是打仗,因为有可能吃到一半就要被叫过去出诊或者做紧急手术。


    这时候,规培的实习医生有些沮丧的走了进来。


    怎么了?


    “别提了,刚给病人做腰穿,失败了。实习医生往椅子上一倒,唉声叹气, “我就忽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这算什么?我当实习医生的时候,第一次腰穿失败正好遇到他们在拍纪录片,”林医


    生指了指摄制组, 我的黑历史被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后来我无意间看见那位规培医生正在模型上练习腰穿。】他低着头,目光认真。


    路小柒好奇的问:“你练习这个练习了多少遍?”


    最起码上千遍了,但是模型和病人真实的身体还是不一样的,手感都完全不同。刚刚那么沮丧的时候有想过为什么要来当医生吗?


    实习医生笑了起来: “还真想过。不过想到主任和林老师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就觉得我也还可以挽救一下。


    第76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 (四)


    天幕前的医生们都点点头,对这位实习医生的遭遇深有同感。谁不是从学徒一路走过来的?


    有人通过年轻的规培医生看到了希望,露出会心的笑容。


    这就是贫道之前说的,医者,必须要到实际行医中才能长本事,”孙思邈对李世民道,“只是单纯的读医书是没有用的。


    他意味深长: 陛下,要教出一位好的医生可不容易啊!


    这势必是一个长期的投入,不要指望让太医署多招一点学生就可以解决问题。钱和人,都需要支持。


    您是否做好了准备?大唐是否做好了准备?


    【等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林医生已经休息好准备去病房了。我算了一下,中午她吃饭用了十五分钟,然后稍微休息了十五分钟,接下来就要继续工作。去查看刚刚收进来的病人,然后待会儿还有一台手术,基本就是连轴转。林医生说像今天这样一天三台手术已经是相对比较轻松的。她最多的时候一天做过五台。】”我们主任是七台!两间手术间打通,分AB组,他在A组主刀结束后让我们收尾,然后他都不休息就去旁边的B组再主刀。


    不觉得累吗?


    “那没办法的呀,林医生走路风风火火,极为快速,但说话却很温和,如果是其他医院,救不了的病人还可以转到上一级医院,或者是转到我们医院。但我们医院就已经等于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往上没地儿再转了。


    “来这里的大多数都是重症,每一个病人,都把这里看成是最后的希望。所以我们也不能辜负他们。


    原来这样的医院竟不止一家!夏无且惊讶的道。


    他以为此等规模的医院,整个国度能有一两家就已经算是不错了。那得有多少医生才能够用啊!


    赢政看到他的表情,开口安慰道: 太医令莫要慌张。医院要建,也是自咸阳始。


    他虽然喜欢上马大工程,但是医院这样的东西显然并不是征到的民夫多就可以的,没有里面的医生和设备还有技术,即使建出来了也不过是个空壳。


    又有何用?


    蒙毅出列: “微臣建议,不妨


    用迁疠所改建成医院,既不劳民伤财,也可以收容贫弱的生病民众。


    李斯反对: 世人闻疠色变,岂能将两者混于一谈!


    蒙毅:……大意了。


    李斯掩下小得意,继续道: “臣倒觉得医院一事不宜操之过急,太医署的建立和一些医术的研习才是需要尽快解决的。


    横亘在秦朝君臣面前一个很无奈的现实就是,比起后面的那些朝代,秦的医术实在是太原始了。


    别说学习现代,就连针灸术他们都得从头开始自己摸索,才能达到皇甫谧的《甲乙针灸经》的水平,还有伤寒、温病等等,更是要潜心琢磨。


    还有现代医学里也可以试一试的外科手术.…


    嬴政最后一锤定音:夏无且继续搭建太医署,然后精研医术。医院一事等日后再说。


    倒是可以让医工们尽快的熟悉一下截肢手术,再多培育出一批护士,尽快搭建出一个战地医院来-在这一刻,始皇帝和自己宠爱的大将蒙恬倒是想到了一块去。


    天幕上。


    林医生到了一个病房前,神情变得有些温柔。


    【这个病房里有一个小病人,叫乐乐,才八岁,得了脑瘤,而且是比较危险的那种。她所在市的市医院处理不了,就建议她们来这里试试。现在这小姑娘已经定好了明天的手术,主任亲自开刀,今天护士要来给她剃头发,林医生过来交代一些事情。】


    一个活泼漂亮的小女孩,一直腻在妈妈的怀里撒娇。


    “害不害怕呀?”林医生问小女孩。


    小女孩乐乐单看外表很正常,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得了脑瘤的患者,抽噎回答道:害怕。


    她妈妈在旁边笑着解释: 她不害怕手术,害怕剃头。


    林医生摸了摸她的头发: 别怕,等医生把你脑子里的肿瘤取出来,还是可以再留长的。


    护士拿来了推子,开始给乐乐剃头发,也笑道: “对呀,我们就算是变成小光头也依然是个小美女,不怕哈。


    长长的黑发掉落在地,乐乐哭得很伤心,但是一动也不动,非常的乖。路小柒偷偷对着镜头说: “


    天啦,我都想要哭了。”


    剃完了头发之后,乐乐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又开始高兴起来,臭美了一下后忽然对林医生说:“医生阿姨,我想好了,如果我明天醒不过来的话,我要把我的器官捐给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让他们能够治好病,好好的陪着妈妈爸爸。


    病房里忽然安静了下来。


    能听到乐乐的妈妈在无声的抽泣。


    林医生赶紧抱住她:“放心,明天你一定能醒过来再看到妈妈。不信的话,我们拉勾。”交代了一些术前注意事项后,走出病房。


    编导问: “乐乐的手术风险高吗?”


    高。”林医生脸上出现了疲惫的神色, 神经外科的手术,风险都算是高的。可以说是最没有成就感的科室之一,走不出这个病区的人太多太多了。有的即使是手术中救回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也不可逆转,术后他也有可能成为瘫痪,甚至是植物人。


    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简直就是徒劳无功。


    镜头注视着林医生的侧颜,可以感受到她的情绪,悲悯、伤感,甚至有一瞬间的沮丧。天幕暗了下来,变成了纯黑色。


    右下角出现了一根散发着微弱光芒的蜡烛。


    路小柒后来剪视频的时候去向节目组确认过乐乐的消息,哭了很久,此时她都不忍心旁白,而是选择了黑白字幕的形式——


    乐乐的手术是成功的,术后她被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但是她没有扛过术后并发症,在手术后第八天停止了呼吸。


    按照乐乐生前签署的《器官捐献同意书》和她的遗愿,她的眼角膜被捐献给了一位四岁的小女孩,已经让那位小妹妹重现光明。她的心脏被捐献给了一位七岁的小男孩,目前恢复良好。


    希望被捐献者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希望乐乐小天使在天堂不再遭遇到病痛。R.I.P


    天幕前一片沉默。


    之前的沉默是尴尬的沉默,但现在的沉默却是伤感的沉默。有经历过家中小孩夭折的人已经泪如雨下。


    本来还以为她能够被治好呢,怎么就死了呢?有人擦了擦眼角,有些接受不了的嘀咕。


    这小女


    娃是将自己的眼睛和心脏捐给了别人?乖乖,这可真是……可真是圣人所为!


    古人们虽然不懂得器官移植的具体操作和运转,但是不妨碍他们能感受到小女孩的无私的心。


    医生们也在细思。


    未来的儿科圣手钱乙眉心皱成川字,道:“原来后世那么高的医术,依然有救不回来的病人。”


    只是,那器官捐献是怎么回事?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一击掌: “我知道了,之前仙画出现过心脏移植术,应该就是移植的这种捐献出来的器官。


    他曾经想过,难道是随便找了死人的心脏放进去?但又觉得并不太合理。现在看来,后世的器官捐献应该是有一整套严密的体系和运转制度的。


    而且他们的器官捐献的理念应该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连一个孩子都能知道并且主动提出来。


    想到小女孩乐乐生前清澈可爱的笑脸,张仲景心下黯然,小徒弟的眼眶都红了。


    张仲景安慰他: 活着的人带着她的器官,替她看这个世界,替她感受心跳,感受世间,或许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活着。


    未央宫中。


    刘彻沉默一瞬后,对身边人说: “朕总算明白这些后世之人为什么对身后之事、对盗墓如此无畏!


    他对后世的医疗技术如此高超倒没有震惊,因为没有概念,只觉得后世能做到这样的事情或许也是司空常见。他倒是震惊于后世之人对自己遗体的处置。


    他们连自己死后的身体器官都可以捐献出去!


    盗别人的墓又算啥?!


    刘彻有些失落,在这一刻才真正深刻的认识到,人死之后就万事皆空,没有所谓的死后世界,也没有鬼神。


    只有史书,只有身后名。


    【外科医生的软弱是不能停留太长时间的,也没时间慢慢纾解。林医生的“牢骚”还没发完,她就接到了急诊的电话,有个人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怀疑是急性脑梗死,让神外赶紧去个医生。于是,我们又匆匆的赶到急诊,一路狂奔。】


    路小柒的尽头开始变得不稳定,有些晃动,还能听到呼哧呼哧的沉重呼吸声。


    家属惊慌失措的边哭边说: “他本来是要骑着自行车出门钓鱼的,结果刚骑上去就一下子摔了下来,整个人都昏过去了,我们就赶紧打了120。


    急诊医生语速飞快的交代了一下他们刚才的急救措施。


    那病人并不是完全昏迷,眼睛大概眯开了一条缝隙,但是双眼无神,时不时稍微晃动一下头部。


    这个手动一下!”林医生提高音量,对躺在床上的病人说道, 能动吗?用力….…一点都不能动吗?试一下可不可以握拳……


    病人的手完全不能动弹。


    林医生拿着一把小锤子在他的双腿和脚心敲击,看神经有没有反应,但也不理想。


    这是中风之症!”仅看了一眼患者的表现,叶天士就断定, 肢体拘挛,不能自由伸缩,口不能言。若是能看到他的舌苔,必定白而厚。


    中风多见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又以老人居多。


    他之前给一位病患诊脉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经脉之中有痰阻塞”,原来在后世的医学中,是血管堵塞么?


    “老师可能治?”有学生问他。


    叶天士面色凝重的摇摇头, 不能治者多,能治者少。若是在刚发病时就抬来治疗,大概十之四五,时间一长,神仙难医。


    后世的“急诊”,可能体现的就是“急”这个字。


    叶天士想想自己在仙画中看到的那呜呜呜往前开的车,又想了想现在的条件,摇摇头。这作业可抄不了。


    但他对后世如何治疗中风很感兴趣,结合前情来看,似乎是要开刀?


    【神经外科的急诊病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老年的脑血栓患者,因为不注重体检,他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脑袋里的血管正在慢慢的形成堵塞,也就没有及时治疗,而堵塞一旦发展到血栓就会立刻陷入到危险的境地。古代的时候,史书里有很多“无疾而终”的人,近代的医史文献学家范行准先生就认为其实并非“无疾”,可能就是猝死,除去心脏病之外,就是脑血管疾病。】


    【急诊的医生和林医生检查过后,发现病人的情况很不好。需要立刻进行溶栓。】


    林医生和家属沟通: “你们做


    得很好,第一时间内就把他送到了医院。一般发生急性脑梗死,要在6小时之内进行溶栓,超过30%的患者有不错的效果。


    家属瑟瑟发抖的问: “要做手术吗?”


    “我们先药物溶栓看一下效果,如果不行的话那就要手术取栓。溶栓越早越好。”


    这时候的林医生完全与从乐乐病房里出来时的样子不同,她看上去坚定、果断,也很好的抚慰了病人家属的惊慌和紧张。


    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做了决定: 听医生的,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打了药物之后,林医生要去准备自己今天第三台手术,她让规培医生留在这里,每隔十五分钟就要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NHISS评分。如果情况不好,就立刻找上级医生和主任。】


    年轻的规培医生认真的执行了上级医生的命令。


    来,看着我的手…跟着动一下,她将自己的手指放在病人的眼前,从左边移动到右边。叫什么名字你记得吗?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NHISS评分就是对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人进行评估的一个表。”休息的时候她向编导解释, 包括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凝视和视野、上肢运动等等十一个方面。分数越低越好,越高就代表越严


    重。”


    她看了一下病人,有点焦灼的摇摇头: 他的情况虽然有些改善,但是分数还是依然很高。【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


    太平公主倏地转身看向武则天: 父皇,似乎就是这个病!


    她的父皇到了最后的时刻就是这样,躺在床上不能言语,而且手脚颤抖根本做不出任何动作。更重要的是,父皇一直深受“头风”的困扰,时不时就觉得头痛。


    太平的眼睛变得有点模糊起来。


    不管他和母亲之间的爱与怨,但父皇对她这个女儿向来疼爱有加。武则天轻轻叹息:可惜……


    平心而论,若不是先帝身体原因,经常头痛加上眼花,她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掌握朝政,更不会坐上现在的位置。但现在看到后世即使是平民也能接受这么好的治疗,武则天的确是


    很唏嘘。


    在疾病面前,即使是帝王又能怎样?


    唯有像仙画所说,大力发展医学,才能更加长寿!


    ·


    【病人的溶栓效果并不是很好,林医生做完手术回来后已经是下午的五点半,但他神智依然不清醒,没办法说话。主任当机立断的表示要立刻做手术,不要再等下去了,不然延误了时机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在和家属沟通过后,家属也同意赶紧进行手术。】


    林医生对摄制组解释:“其实手术的准备工作是在同步进行,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能够节省时间。”


    家属有些担心的问: “是要开颅吗?”


    不用开颅,做介入手术。”另外负责介入手术的医生解释, 这是微创手术。现在他的问题是脑子里有根血管堵住了,血流过不去,这个手术你就可以理解为破一个小洞然后在动脉里推一根导管进去,它会进入到脑血管堵塞的地方然后把血栓取出来。


    风险肯定是有风险的。”林医生也道, 但是你们的溶栓效果不好,用取栓的方法会更加好一些。


    【医生们都解释得很细致,家属商量了几分钟之后就决定要进行取栓手术。】


    【因为是微创的介入手术,UP主也被批准进入到了介入手术室,可以隔着玻璃看到手术室里的情景,特别的荣幸。】


    【等病人推到手术室里面,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和影像科和急诊科的医生都过来了。因为一台手术,往往需要几个科室的配合才能够顺利进行。】


    林医生也是旁观者,她指着设备屏幕上的造影图像:“看,这就是病人脑子里的血管造影。”


    在白色的底上像是黑色的树枝一样,大的血管像是粗的树干,而小的血管像是树枝。


    在弯曲处有一段颜色特别深的就是堵塞的血栓。


    太酷了。规培医生看得很陶醉。


    这个手术对病人来说是微创,比之前开颅要轻松多了,恢复起来也快。但是对医生来说还是很考验人的。”林医生指着手术室里的医生, 这里面全是X光射线,他们身上穿的防辐射的铅衣有几十斤重,一穿就可能要几个小时。而且手还要稳。


    【一个小时不到,病人脑血管里的血栓就取出来了。】


    医生走出来脱下铅衣,里面全是汗水。


    我都习惯了。


    那段血栓特别的细小,放在托盘中不用放大镜都看不清。放大后,像是一段编织的网状。而病人被推进了ICU护理。


    原来脑子里的血管长这样!


    原来血栓长这样!人们叽叽喳喳,兴奋的讨论。


    很多人第一次对顶在自己肩膀上的脑袋有了认识,才发现原来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粗粗细细的血管。


    “你们看到那造影了吗?那根细细的管子居然能沿着血管一直伸进去,还能把里面的东西拉出来!简直是神乎其技!有书生惊叹。


    “君日前还说解剖人体是亵渎,那如果不解剖人体,怎么能如此精确的了解血管的走向呢?”另外一个立马说道。


    显然两人之前就在为了上一期的解剖而辩论。书生一愣,苦笑着拱手求饶。


    也有母亲叮嘱小儿: “以后走路看着点,可不能再那么莽撞,要是撞到了脑袋,里面出了血,这里可没有医院来救你。


    三国。


    华佗,孤的病是不是也是脑内血管堵塞?曹操忽然问道。华佗一愣: 如今看来,用后世医学的说法确实有这个可能。曹操盯着他半晌,很想问一句,是不是真的能开颅?


    想了想自己在仙画中看到的那把斧头,还是把这句话给憋住了。想也知道现在不可能。


    只能喟然长叹。


    哎!


    若是现在的医生就能学会这神奇的开颅之术该有多好!


    …


    【不过,林医生说最后的结果还要等病人真正醒过来再说,然后再观察他的恢复情况。不过,虽然林医生的态度很谨慎,我却能看到在她眼睛里的光彩,和刚刚的那种沮丧完全不一样。】


    【或许这就是她所说的,治病救人的成就感。】


    【给这位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做完了手术之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早就已经过了正常下班的时间。但是神经外科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林医生刚吃上晚饭。


    其他医生也是。


    “我是值班医生,还好一点。”林医生向摄制组介绍现在还停留在办公室里的医生们,“这两位是我们的住院医生,那可太辛苦了。住院住院,几乎就是住在院里。


    规培,那就更不用说了,每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能睡上四五个小时已经是很不错了。还有一位是从下级医院过来进修交流的。


    “别人都说996,我们是007。”住院医生笑得很腼腆, 不过我们还好,最惨的是急诊住院总。


    另外一位伸了个懒腰:“今天晚上应该能好好睡一觉,我估计待会儿应该不会有什么活儿了。”


    他这话刚说出来,就惊得其他人跳脚:别插旗!快收回去。


    “快呸呸呸!”


    吓得他赶紧在嘴巴上做了一个X的手势。办公室里一时之间充满了快活的气息。直到急诊一个电话打过来。


    所有人绝望的看着刚才插旗的那人:


    第77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 (五)


    【好的不灵坏的灵。急诊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有一位脑出血被紧急送过来抢救的病人,林医生又匆匆的赶了过去,然后判定病人要立刻进行开颅手术。这次的手术难度很高,林医生都不能作为主刀,而是给副主任医师当助手。办公室里又只剩下一位医生值班。】


    已经工作了快二十个小时的进修医生也默默的跟了上去。


    进修的机会很难得的,我来这里就是要来学习的嘛,主任开刀那肯定是要跟过去看的,睡觉什么时候都可以睡。


    路小柒语气有些哀怨: “他不说睡觉还好,我现在觉得好困啊!”


    长辈们仿佛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纷纷对自家的小辈耳提命面: “看到了没?这位医生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用功,你们年纪轻轻的更要努力才行!


    进修医生要是听到了这些话,估计要泪流满面——我只是秃了点,不是年纪大啊!


    而无数大夫开始回味起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成就感。


    的确,看到原本病重的人经过自己的治疗后变得活蹦乱跳,即使初心可能就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但也会在那一瞬间获得美妙的满足。


    被人赞一句“妙手回春”的时候,更是飘飘欲仙。


    孙思邈抚须呵呵笑,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看过的第一位病患。


    现在想想,的确是看到那位病患康复后,涌上来的成就感让他坚定的选择了医生这一条路。但是林医生之前展现出来的沮丧,他也曾体会过。


    他纾解的方法是一头扎进道家的典籍中,在先贤道法自然的思想中获得平静。顺应自然,顺应天命。


    能救则救,不能救也不要强求。


    他有些替这位林小友担忧——是的,孙思邈在内心已经将林医生引以为友。


    【这一次的手术要四五个小时,节目组决定去其他科室拍一点专题素材。我也跟着一起去。】


    【晚上的医院要比白天显得安静许多,门诊已经全部下班了,住院部也不再对外开放。唯一还人声鼎沸、灯火通明的就是急诊。】


    急诊医生正在给一个卡到了鱼刺的小朋友取鱼刺。一边回答道: 病人也不可能挑着时间来生病,晚上照样会有各种情况。


    小事情都还好,最怕遇到的就是什么连环车祸之类的大事件。当然了,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


    【好在这次急诊医生没有乌鸦嘴,我们停留在急诊室里的两三个小时,没有大事件发生。也就是处理了一起喝醉了酒打架受伤的人,一起车祸轻伤的人,一起急性阑尾炎,还有一个二胎急产的产妇而已。】


    天幕前的众人:


    也就?


    有领会到其中含义的噗嗤一笑。


    一些大夫想了想,要是自己晚上的时候遇到这么多人来叫门,那铁定会崩溃。


    不,他最多也就接待一波,剩下的根本不会应门。


    想到这里,又有些惭愧。


    有太医院的医生嘟囔道: 这后世的人未免问题也太多了。一个晚上怎么可能那么多病人!


    他就从来没有遇到过。


    另外一个在民间行医多年的太医瞥他一眼,冷笑不语——笑话!普通百姓哪敢登太医府去找医生看病?


    不,普通百姓生病了或许觉得忍一忍就好了,连民间的医生都不会去找!


    生活在县城、州府之类的百姓们尚且好说。


    生活在乡镇甚至是山村的老百姓,能随时找到医生?


    做梦去吧!


    …


    急产的孕妇是被自己的老公半抱进来的,一路嚎叫。


    “医生,医生,我老婆要生了!”


    征求意见后,脸上被打了马赛克的孕妇在他怀里也哀嚎: “我好痛啊!痛死我了!”


    急诊医生赶紧冲了过去: 这里,让她赶紧躺着。


    他一边检查孕妇的情况一边吩咐身边的护士: “快联系产科。”


    没一两分钟,产科的医生和助产士也冲过来了,孕妇的声音越来越凄厉,听得路小柒心里发慌。只听到产科医生面色凝重: “这是急产!来不及送产科了,直接抢救室生吧。”


    【后来我才了解到,生孩子并不是越快越好,急产是有风险的。好在这对夫妻当时正在医院附近吃饭,然后立刻就开车狂奔了过来,才没让孩子生在外面。急诊抢救室被腾


    出了空间,产科也来了更多的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外面等待。】


    和路小柒他们一起在外面等待的还有产妇的丈夫,听到里面老婆在叫,忍不住敲门: “老婆你怎么样啊!老婆你加油啊!医生,我可以进去陪她一起吗?


    医生打开门: “进来吧,握着她的手,给她加油。”


    【生产的过程很快,大概二十几分钟,就听到里面传来了婴儿的哭声,是个小男孩。】门里面传来了产妇嗔怪的声音,只是听起来有些虚弱: 都怪你!她丈夫很无辜:怪我干嘛?


    这生男生女是男人决定的嘛,我想要个女儿!生气!然后是男人哄老婆的声音: 别气别气……小男孩也可爱,长得像你!


    · …


    同一时间,明朝。


    金陵城中一处还算是富丽堂皇的府邸之中,正传来一阵阵妇女的痛喊声以及稳婆的声音。少夫人,快生了,已经可以看到头了,再用力!


    而在窗外的男人急得团团转。


    家中的老夫人拧起眉:你在这儿又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去书房多看一会儿书。


    男人哑然: “祖母,我的妻子正在为我生儿育女,忍受苦痛,我又怎么能安之若素的去书房看书呢?


    老夫人撇了撇嘴,没有说话。刚说完,室内的喊叫声似乎变得更加尖锐和凄厉。


    男人就想要冲进去,被老夫人怒喝: 产房污秽,容易冲撞气运,你一个男人进去干嘛?!给我回来!


    就在这时,仙画中正好也演绎到急产的这一段,男人急中生智: “祖母,你看连仙画中都让男人进了产房!说明那冲撞气运不过是一派胡言,万万不可轻信。


    说完就直接打开门冲了进去。


    老夫人见拦不住他,只能拐杖顿地,重重的哼了一声。


    她抬头看向仙画,听到了生男生女这一段,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生男生女竟然是由男人决定的?这又是什么说法?


    这个新鲜的说法对古人们的冲击力绝对是足够强的,天幕下一片哗然。


    乱扯吧这


    是?


    你敢说仙画乱扯?小心仙人责罚!仙画若不是真的,那什么是真的?这位绝对是仙画的铁杆粉丝。


    有妇人叫起来: 这杀千刀的,生男生女是由男人决定,我那苦命的女儿啊,白受了一番蹉跎了!等娘明天就带人上去和那老虔婆理论理论!


    震惊的、跳脚的、不信的、虔诚的、自我怀疑的……一时之间变得乱糟糟。


    不管现在是不是百分百相信,但顷刻之间,这个说法已经牢牢的在每个人心里扎下了根。还有人嗤笑一声: 这居然还有想要女孩不想要男孩的?真是傻子。


    “女孩怎么了?现在的女孩金贵多了。”旁边有生了女儿的反驳他, 你没看见林医生就是女的,你没听说就连太医院现在都招小娘子?


    更有人笑道:这生孩子竟然如此轻松?看来时间传闻果真不可信!


    然后下一刻,他就被打脸了——


    【这次去医院见到了老人的逝去,新生命的诞生。但让我最感慨的是,新生命的诞生往往可能还伴随着母体的风险。可能你们看了刚刚的例子会觉得说生孩子好像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可怕。但是急产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不然产科医生也不会直接就选择在急诊科让她生产。】


    【而下半夜的时候——对!林医生的24小时还并没有结束,这真是漫长的一天——下半夜的时候我们又见证了另外一起差一点点就导致产妇死亡,一尸两命的事件!】


    【林医生从那台紧急开颅手术下来后已经是凌晨一点了,稍微洗漱了一下之后她就回了宿舍。】必须养成随时都可以睡着的习惯,不然根本熬不下来。她笑着对镜头说。


    值班医生的宿舍也很简单,有两张单人床,然后一张书桌和一个柜子。


    关上门,路小柒的镜头扫过等候大厅,摄制组的人也都七倒八歪的靠着椅子和墙壁睡着了,看来也都是累坏了。


    “我也准备眯一会儿。”她悄悄的道。天幕陷入到黑暗中,但也只是一瞬。很快就是光亮和各种嘈杂的声音。


    路小柒迷迷蒙蒙的声音传来: 我被摇醒了,好像是说产科那边需要林医生过去一趟。


    她清醒了一点,看了一下时间:“现在是凌晨四点四十七分,也就是说我们,或者说林医生只睡了三个半小时左右。


    林医生和护士的对话传过来: 给主任打电话了吗?


    打了。主任说他马上就到。


    行,那我先过去。


    【原来是产科的一位孕妇,在宫缩的时候忽然觉得剧烈头痛。产科赶紧打电话请了神经外科前去会诊。】


    产科的手术室前,一位又一位穿着白色大褂的医生赶了过来。


    有的头发还乱糟糟的,一看就是从家里紧急出发过来的。


    全都是主任级别。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血液科、产科还有重症监护科以及新生儿科等等十几个科室的主任,都从家里面赶了过来。】


    【我第一次领会到了什么叫做众志成城、精诚合作。就好像整间医院的力量都被调动了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对于危重症产妇的抢救一向都是最被医院重视的,相关科室的主任们必须到场会诊。因此产妇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就是一尸两命。】


    第78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完)


    当皇帝们在看仙画的时候,他们的后妃和女儿也都在看。


    卫子夫看到仙画里那么多权威医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只是因为一个女人生产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心里颇为触动。


    “竟然可以为了一个平民做到这个地步吗?”


    看家属的穿着和气质,应该就是后世很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已。但是这会诊的架势却比她曾见过的几次皇亲国戚们垂危之时还要更加的声势浩大。


    卫子夫出身并不高贵,她见识过底层的女人们在生产的时候有多么的不堪,和马厩中的母马生孩子一样,不,或许还不如母马。母马被人精心饲养,主人家是不会让它死于非难的。


    甚至是自己,成为了皇后后,生孩子时依然觉得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时刻要做好再也睁不开眼的准备。


    “母后,如果人真有来生,您是愿意成为后世的一个普通女子,还是成为现在的皇后?”


    嗯……


    卫子夫有些恍惚,随后一惊,这才发现是自己七八岁的女儿问了出来。她赶紧看了一眼四周,全是自己的心腹,这才放下心来,严厉的对女儿道: “慎言!”


    若是被人听了去,还以为她们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满呢!“哦。”卫长公主垂头丧气的点点头。


    她看向仙画,眼里带着些掩不住的欣羡,觉得若是真有来生,她更愿意成为后世的一位普通女子。那么好多好玩的好吃的东西,而且她们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由。


    … …


    仙画中——


    “是听神经瘤!”林医生在主任来之前就已经为孕妇做了检查,现在正拿着刚出炉的片子。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大主任们济济一堂,他们要是出道的话,可以说是全国最顶尖的医学天团。】


    【经过快速的会诊讨论后,医院决定剖腹和开颅手术同时进行。林医生说这个手术非常的难,主任亲自上阵,而剖宫产手术也是产科主任亲自上阵。主任评估了林医生的状态之后让她当助手。】


    林医生现在看上去精神奕奕,一点都不像是刚刚睡了三个小时被临时叫醒的。医生们快速的进了手术室。


    手术室的医疗门被关上,上面的灯亮了起来,表示手术正在进行中。家属和摄制组都在门外等。


    不一会儿,有医生出来让家属签病危告知书。产妇的丈夫紧张的问: “医生,孩子怎么样?”


    那医生愣了一下: “孩子还待在肚子里呢,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产妇很危险,你刚听明白了吧?


    丈夫搓了搓手,赔笑脸道: “知道,知道。但这不是有你们在救么?”


    医生强调: “即使是有我们在救,产妇也不一定能脱离危险。”


    旁边的婆婆推开儿子,直接说道: “医生,反正俺们就是想要尽量的保住小的。”


    路小柒在旁边看着,悄悄说: “我觉得那医生快要忍不住火气了。我都快要忍不住了。”


    医生还是忍住了,只是语气冷了几分: 法律规定产妇的性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不存在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这是违法。不过你们放心,不管是产妇还是胎儿,我们都会尽力救治。


    他匆匆拿着签了字的告知书走了,一刻都不想停留。


    【我有些为在里面生死未知的产妇感到难过。冷知识,未出生的婴儿不属于自然人,在法律上是没有生存权的。所有的医生都只会把抢救产妇放在第一位,绝对不会发生像电视剧上那样问家人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


    “阿弥陀佛。”民间的一位稳婆忍不住念了一句, 菩萨保佑。


    她经手的产妇没有八十也有一百,难产的情况时有,而每次都会问一下主家到底是要保大还是保小。


    回答保大的十中有一,剩下两三个一脸茫然,四五个坚决保小。


    子嗣金贵啊!


    尤其是确诊了是男胎的。


    这后世的说法倒是有意思。


    她想了想那些家里选择了保小的,产妇的结局,身上一冷。方法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要么不顾产妇死活,使劲的把婴儿推下来,要么用剪子剪开产妇下面,把胎儿给掏出来。


    反正不管是哪种,产妇都活不了。


    但是她能有什么方法呢?只能听从主家的话罢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她开始念起来经文。


    希望那些死在生产关的女人们,下辈子不要再选择做女人,太苦了。即使是做女人,也要好好的投胎到仙画里的后世去。


    一栋宅院内。


    少年郎拿着扁担,声嘶力竭: “你们没听到吗?仙画说产妇的性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保大啊,当然是保大!


    他的脸上全是泪水。


    而在一侧的厢房内,女人的呼喊声已经越来越弱。姐姐!他边哭边朝厢房里喊。


    主人家里的人站在一边,脸色非常难堪。


    这人既然嫁过来了,那就生是他们家的人,死是他们家的鬼,哪里轮得到娘家弟弟出头?况且,生孩子本就凶险,既然都逃不过了,怎么就不能保小了?


    这是哪来的道理?


    他们刚想要开口,大门被踢开,亲家带着一大群人冲了进来。


    想要说话的老翁立马朝着厢房里喊: “保大!一定要把大人救活啊!”未央宫中。


    卫子夫的手不可察觉的顿了顿。


    她去年才刚生下陛下的第一个儿子。好在生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受到太多痛苦。不过她忍不住会想,如果是她难产的话,陛下会选择保大还是保小?卫子夫垂下头,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笑容。


    何必还去想呢?


    而在汉武帝刘彻所在的前殿宫宴之上,群臣们面面相觑。


    “这些后世之人不注重祖宗坟墓也就算了,竟然连子嗣也如此不看重!”有人讥讽道, “无父无君无后,堪称奇闻。


    这些人看仙画早就看不惯了。


    但立刻就有人反驳: “君有女儿否?你的女儿长大之后嫁人生子,难道就不再是你的子嗣了吗?为何只准她的夫家重子嗣而不准她的娘家重子嗣?


    一时之间,殿上吵得不可开交。


    直到刘彻一拍桌子: “都给朕安静!”吵到他看仙画了。


    “众卿似乎忘了,”他缓缓道, 后世的医术高明,所以也不必选大小。若是大汉的医术也能达到这个水平,何必纠结于大小?他都要!而且他隐隐的察觉到,后世的婴儿夭折率一定也是极低的,所以他们对于婴儿才没有那么急切的


    心理,甚至觉得婴儿不生下来都不算是人。


    这样的盛世,说实话,他也羡慕啊!


    ……


    【这


    也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在生产时遇到生命危险的女人。在等待产妇平安的同时,我也向产科的护士们了解了一下,才发现生孩子即使是现在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这生孩子可太不容易了!年轻的护士心有余悸的道。


    “上个月有个难产,宝宝的肩卡着了,剖也不是,不剖也不是,最后产后大出血,生了整整一天一夜。好在大人小孩都没事。


    上上个月有个羊水栓塞的,切除了子宫,全身的血液换了三趟才抢救回来。


    原本觉得女子生产容易的书生讪笑了两声,闭上了嘴巴。即使在后世,都能遇到那么多危险,难怪世人说女人生孩子是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所幸的是,我回来查资料,发现去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降到了历史最低,分别是


    14.710万,和4.9‰。而我们定下来的目标是,在2030年,争取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①


    【有人曾经按照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进行过推算过华夏古代的孕产妇分娩死亡率,大概是150010万,也就是一百个产妇里就有一点五个因为分娩而去世。而如果有过五次或以上的分娩,这个数字会


    上升到7.3%。婴儿夭折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四五十。】②


    路小柒将现代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古代的做了一个对比的图表。有的时候听着不觉得差距大,但是做成图表就能够一目了然了,的确是差距很大。


    【还有一个说法是死亡率高达30%,我个人认为不太靠谱,因为若是三个产妇里就死一个的话,再算上婴儿夭折率,那人口数量只会变得越来越少,人类这个种族根本得不到延续。所以难产死亡率30%还是可信的。】


    ……


    刘彻又是狠狠一拍桌子,让群臣们抖了一下。有人偷偷往四周看了看,没人在吵了啊!


    刘彻只是兴奋于自己的猜测成真,现代的婴儿夭折率果真奇低!所以他们才有如此的底气!兴奋完了之后又不得不感叹,真的是很低啊!


    看来,医学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而在下边坐着的桑弘羊深深的陷入到了这些五颜六色的图表和上面的一些阿拉伯数字与符号上。


    看上去一目了然,比现在自己在用的一些


    记录方法似乎好好用得多。而且感觉和算术有一定的关系不知道在后世,算术算不算一门科学?他为自己的念头轻笑摇了摇头。算术,又怎么能算一门科学呢!


    … …


    【除了医疗水平的差距之外,和古代一些错误的认知也有关系。】


    【比如结婚年龄太小,十三四岁,甚至还有十一二岁的。天啦!不夸张的讲,十二三岁的时候我都还在玩泥巴!UP主看之前的一些小说,女主角穿越回古代,然后十三四岁就嫁人圆房,就真的是很想咆哮,古人不懂你也不懂吗?!】


    大红的花轿伴随着欢快的唢呐和霹雳吧啦的爆竹声被迎进了家门。新娘子和新郎坐在喜床上,明显都是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


    “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在喜娘的祝福声中,两人喝了交杯酒,看上去懵懵懂懂。一转眼,新娘子怀孕了,挺着大大的肚子,发型也变成了妇人样式。


    再一转眼,新妇正躺在房间里生孩子,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闻讯而来的娘家人在外面垂泪。稳婆的脸色很难看,这明显是难产了。


    叫喊声越来越弱,最后归于无声。


    【我们现在学过生理健康的都知道,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骨盆都没长开,怎么生啊?不难产才怪呢!】


    【而且,十几岁本身也还是孩子,身体各器官都还发育不完善,就更别指望能产出什么优秀的精子和胚胎了。生出来的婴儿健康不到哪儿去,这也是古代婴儿夭折率那么高的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咱们才规定要男二十二,女二十才能结婚领证,提倡的就是优生优育。】


    … …


    人群中发出惊呼:“后世之人居然那么晚结婚生子?!”这和现在的观念完全是截然相反的。


    之前看农大的时候,咱们还在嘀咕,这些姑娘是不是已经嫁人了再出来上学,她们的夫家怎么肯的?”绣楼上的闺秀们在议论, 原来竟是没嫁人!


    “林医生也说她是一个人呢,”有少女提出自己观察到的, “或许她们还可以选择不嫁人。”


    然后垂下肩: “好羡慕啊!”


    不过,既然仙画这么说了,看来姐姐你不用担心父亲会这么快把你嫁出去了。父亲最听仙画上


    的说


    的,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人群中。


    家里的女人们也都在和自己的丈夫说道: “既然仙画都说了太早成亲不好,那咱们还是先别急着相看,再留她几年吧。


    有疼孩子的早就被仙画公布的难产率和死亡率吓到了,因此忙不迭的点头: 好,听你的………最起码等十六岁之后再来相看。


    不疼孩子的在这样的氛围下也都生出了些犹豫。


    就是家中是小子的,也纷纷打了退堂鼓: “这若是真的生出来的孩子不健康,那反倒不美。的确是可以往后拖拖再看。


    宋朝。


    钱乙越想越觉得心惊,忍不住对友人道: “我细想了一下我曾经出诊过的孩童,父母年纪过小,生出来的孩子大半都是养不活的。年纪太大也不行。反倒是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父母,生出来的婴孩,身体最为强壮,甚少病痛。


    友人道: “那看来这仙画之言的确是有道理的。只是二十岁未免有些太晚。”


    … …


    【还有一个就是古人们都觉得孕妇要多吃,吃各种大补之物,像养猪一样把婴儿吃得白白胖胖的,生下来才好带。但实际上胎儿太大就很容易难产,而且太大的胎儿有概率是“巨大儿”,容易有血糖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吃得多,还养得太娇。当然了,这仅限于有钱人家的孕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完就是躺着,从来不运动,气血不流通。胎儿大,自己到时候生产的时候没力气,可不就难产嘛!】


    一位穿着裆子的孕妇坐在花格窗前,一只手抚着自己的肚子,一只手撑着下巴。她正在看院内的小丫鬟们踢毽子,脸上带着羡慕的表情。


    她整个人看上去弱不禁风,但是肚子又很大,反差之下更觉得有些触目惊心。而镜头往下慢慢的移动,可以看到在裙子下面的尖尖绣花鞋。


    “三寸金莲”!


    【至于稳婆水平高低不一,不知道消毒甚至不洗手什么的,都是另外一回事了。】


    【喜欢孩子白白胖胖,是因为在古代那样的环境下,胖胖的孩子可能更好养活,没那么容易夭折。】


    【所以,唯有一声叹息罢了。】


    天幕前的百姓们纷纷跟着点头。


    可不是吗?


    若是他们也能像后世的那些人一样,平均年龄有七十多八十多,那也会不慌不忙,不紧不乱。


    即使现在知道了后世要二十多才能生孩子,但他们可以完全照搬吗?


    不可能的!


    能推迟到十六岁之后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也有人泛起了嘀咕: 这吃得多也不好啊?


    你是没见过,这大户人家的媳妇儿还真是不如乡下干粗活的农妇好生养!有人是做过稳婆的, “乡下的妇人可没那么娇气。”


    【我们之前讲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正是因为他在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女性的骨盆结构,才为现在的产科剖宫产奠定了基础。】


    黑白的素描盆骨清晰的展示了女性的盆骨结构。


    三百六十度的展示。


    【不管还是咱们华夏,还是西方,都有过剖宫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中写道: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是说楚国的先祖陆终的六个孩子都是剖腹被生产出来的。我有理由怀疑,这六个孩子肯定有六个母亲,因为在那样的条件下,产妇经历剖宫取子是不可能不死的!】


    【1610年,德国的一位产妇在生产前忽然得了其他急病,于是她的产科医生特劳特曼心一横,为她实行了剖宫产。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桩有完整记录的剖宫产手术。但特劳特曼不知道要缝合子宫,觉得靠它自然收缩就可以止血。于是在25天之后,产妇因为感染而死去。】


    【太痛苦了!】


    路小柒没有找到当时的图像资料,于是放了现代医学纪录片中的剖言产影像。


    当然,打码了。


    但是能看到医生正在用透明的手术线犹如绣花一样为产妇缝合伤口,一上一下。最后在肚子上形成一道缝合的伤痕。


    【甚至,一直到19世纪前,在没有麻醉,没有抗生素,不知道缝合子宫,也不知道微生物是什么,没有消毒的情况下,剖宫产都被认为是


    对产妇的谋杀。】


    【后来有了这些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现在安全的剖宫产,才有了现在的无痛分娩技术,才有了人类的继续繁衍和文明的存续。】


    【感谢医学!】


    …


    这次抄笔记的除了大夫们还有稳婆们。


    这不就是绣花吗?大夫们这是第一次看到手术后缝合伤口的场景,一时之间大惊失色。还真是和缝衣服一样啊?


    接触过外科手术的张娘子反应过来: “人的伤口是会愈合的,肌肤也能够再生长出来。给病患割去疥疮之后,只要短短半个月到一个月,他们的伤口就会成疤,然后长出新的肌肤。


    这手术伤口缝线或许就是这样的道理!只要将它们用外力拉到一起,就有可能会慰合!张娘子激动起来。


    绣花她也会啊!


    …


    路小柒带着深深疲惫的声音响了起来:


    “现在第二天上午的十点,朋友们,我从昨天早上来到医院,到现在已经超过二十四个小时了!我觉得我倒地上都能睡着!


    【十点半的时候,手术室的灯终于灭了,医生们终于出来了,母子平安!】摄制组不知道是谁鼓起了掌,最终所有人都开始鼓掌。


    产妇睡着了的平和面容和她刚出生的小宝宝放在一起,让人觉得温馨无比。受到这样的氛围的影响,天幕前也不由自主的响起了掌声。


    有人感慨: “真好啊。”


    【在办公室做过交接之后,林医生终于可以下班了!她工作了整整了三十个小时,吃了三顿饭,睡了三个半小时,做了五台手术,救了五个病人。】


    【而主任和科室里其他还没有下班的医生,还要继续赶赴自己的战场,去救其他的病人。】编导正在问林医生: “你高强度工作了那么久,真的不觉得累吗?”


    路小柒对着镜头悄悄说: “我发现编导问得最多就是累不累,因为真的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外科医生工作强度那么大!大家都有些震惊。


    但是后来又坚持下来了?


    对。说句听上去有些假的话,但我内心的确是这样想的,”林医生指了指身上的白大褂, “每次到医院,换上这件衣服的时候,就好像多了使命感,觉得我是要治病救人的,是有责任的。


    “使命感、成就感……可能就是这些一直支撑我到现在吧。”


    林医生的眼睛都在闪闪发光: “我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了无国界医生的纪录片,他们的组织者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类,不管是什么国籍,是富裕还是贫穷,都拥有接受医疗服务的权利。


    路小柒放了一段战场上的无国界医生的影像来作为背景。


    在受到炮击的满目疮痍的城市里,在贫困到街景脏污的落后城市里,无国界医生的营地依然屹立不倒。


    当时其实也不觉得高尚,小孩子嘛,只觉得太酷了!坚定了我相当医生的信念。


    【林医生说现在她虽然没有加入无国界医生,但是申请参加了咱们国家组织的去非洲支援的维和医疗队,目前已经通过了审核。她将在两个月后去到非洲南苏丹,那是一个深受战乱、贫困和各种疫病影响的区域。而林医生将在那里工作两年。】


    医者的使命感。


    听上去虚无缥缈,但若是没有这个,成不了大医。


    “医者仁心。”张仲景在东汉的天空下站立,透过天幕,他仿佛看到了后世无数医者正在奔波,正在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努力。


    唐朝,孙思邈向天幕郑重的行了道教中的作揖礼,眼神中满是欣慰。华佗、皇甫谧、葛洪、李时珍、宋慈、钱乙、叶天士…都用自己的方式向遥远时空中的同行致敬。


    在航拍的镜头下,医院的建筑静静的伫立。红底白色的十字标识在大楼的顶端如此显眼。而每一个人都变得无比的渺小。


    【我从来没有以这样的身份来过医院,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安静的观察过这里。】


    【在这里,上演着生与死的拉锯与较量,上演着家庭之间的爱恨情仇,上演着各种无奈心酸,也上演着人性的高尚。】


    【这就是医院。】


    【好了,这期视频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见!】


    第79章 后续(医学卷结束)


    大秦,咸阳宫。


    新成立的太医署位于咸阳宫的西北角,这里原本就是夏无且和另外一个太医丞平日里处理事务的地方,如今更是将旁边的两个偏殿全给划了过来。


    其中一个偏殿供医侍们研究医术之用,而另外一个偏殿则是医学堂的场所,用于平日的教书学习。


    是的,现在医学堂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还没有对外招收学生,在这里上课的医学生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宫中的寺人和宫女里面挑选出来的新人,一部分是从朝廷各郡的医工团队中推举出来的。


    一个是零基础班,一个是进修班。


    赢阴嫚就跟着零基础班上课,但是她毕竟是公主,拥有一定的特权,在夏无且和其他医侍们研究医术的时候,她也会跟过去一起学习。


    此时,她就跟着夏无且,在旁边看他摸索针灸之术。


    夏无且和另外一个医侍正在互相用金针试穴位,倒不是他们找不到其他人来扎针,要找的话也能找到一大群。但是针扎下去有什么感受还真的要自己体会过之后才能确定。


    这套针法要是摸索出来后是要用在陛下,用在贵人们身上的,可不敢马虎。“哎哟!”又一针扎歪了,冒出一串血珠。旁边的宫人眼疾手快的奉上了一叠草纸。


    是的,自从尚方的造纸术已经成熟之后,他们之前试验阶段制出来的粗糙的坯纸就被各殿给要了去。贵人尚不觉得,但是寺人和宫人们引以为宝,发掘出了这些纸张的各种用途。


    比如用来这里止血,比如用于如厕之后。


    这可不比什么厕筹要好用多了?!


    “扎歪了。”医侍吸了一口气,有些沮丧的接过纸张将血珠擦去,这个区域的穴位真的找了很久了。


    继续。”夏无且不为所动: “皇甫谧一人都可以摸索出全本的《甲乙针灸经》,我们这么多人,不可能做不到这件事。


    陛下对他恩宠有加,时不时就赐下黄金,他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夏无且拿起金针继续,用手指在医侍的肩上摸索了半刻后,迅疾的扎了下去。


    “咦,”医侍有些感觉了, 这次的位置对了!有一点麻痹之感……不能更深了,再深就痛……


    赢阴嫚连忙执笔在纸上记录。


    她用的纸就是尚方现在做出来的最好的纸,呈现黄白之色,略带一些粗糙,但是厚实度不错,而


    且已经不晕墨了,很适合用来书写。


    目前整个咸阳宫中,也只有几个地方有,比如嬴政和扶苏还有几位公子所在的宫殿,太医署能分到一些足见陛下对这里的重视!


    赢阴嫚学医已经有快两个月了,目前就是被夏无且要求熟读《黄帝内经》,她有些欣羡的看着夏无且手中的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摸上针。


    又看了看屋内空着的另一侧,也不知道太医丞在宫外开设的“医院”情况怎么样……咸阳城中。


    刘邦和樊哙走在街道上,像是乡下人进城一样: “这咸阳城里就是不一样!瞧瞧这屋子……瞧瞧这路……


    刘邦因为做出了水车,又使了一点小手段让郡守注意到了他,直接一封奏疏送到了李斯处,又被嬴政也知道了这份小功劳,一纸诏令就把他叫过来了咸阳,去治粟内史处报到。


    他的父兄都要留在家里种地,正好樊哙也想要来都城见见市面,索性便跟着一起来了,路上也有个照应。


    两人找了家食肆进去,叫了两份汤饼。


    这汤饼自从仙画开始后就风靡大秦南北上下,成为了无论权贵到庶民都爱吃的主食。这食肆里的汤饼还放了一点肉丁臊子,颇为美味。


    这后世的桌椅倒是好,坐着舒坦。樊哙坐在凳子上,将脚伸长。他可是烦死跪坐了。


    边吃边聊: 这都城就是不一样,可比老家热闹多了。商家也更多。


    刘邦点点头: “刚才还看到了不少叫卖的货郎,还有角抵。”


    店家正在收拾旁边的碗筷,小声道: “这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当街是不允许货郎出入也不允许叫卖的,更别提角抵了。这段时间才好多了。


    以前咸阳城里哪有这么热闹的氛围啊。


    大家都交流了一个“明白了”的眼神,都知道是因什么而起。


    刘邦想起沛县,之前农人们也不能看百戏的,不能聚众娱乐,现在也好多了,秦吏们做事也收敛了点。


    两人吃好了汤饼出了店,在咸阳城中缓步慢行,忽然就看到有人急忙的往一个方向走。刘邦爱看热闹,拽住一人:


    “老丈,这是怎么了?”


    那老者道: “有人犯病了,要送到城北的济民医院去,我得跟过去看看。”得,这也是个看热闹的。


    刘邦和樊哙对望一眼,迅速决定跟上。


    刘邦问: 济民医院?


    这仙画才结束一月不到,咸阳城中就已经有医院了?老者笑问: “两位是从外郡来的吧?”


    确实。


    这济民医院可是朝廷官署,咱们皇帝陛下成立了太医署,又感念百姓看病不易,于是让太医署出面成立了济民医院。太医令和太医丞还有宫中的医侍们每日都会在医院坐诊,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病患都收的,疠病不收,普通的小病小痛不收,而且每日只看二十个人。


    老者已经跑得有些气喘了: “所以那家人这才拼命往前赶,不然名额没有了就看不了病了。”


    一行人赶到医院。


    这“济民医院”的占地面积不大,就一个小院,就在咸阳令的官署旁边,有重兵把守。


    看病的人说明情况,出示了自己的照身贴进去了,但是看热闹的却是进不去的,还被在一侧的秦兵厉声呵斥,只能缓缓离开。


    樊哙咋舌道: 乖乖,这没点胆量可不敢来这儿看病。


    老者道: 一开始大家也是不敢的,但家人生病快要死了,就想着要不就搏一把吧。这渐渐的,大家发现“济民医院”真的是会收容他们这些平民病患的,一时之间引发了轰动。老者朝着咸阳宫的方向感慨道: 陛下仁厚呐!


    刘邦扯了扯嘴角,想到自己之前的见闻,又想了想这半年的见闻,也不得不承认老者的这句话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夸张,但也能说得过去了。


    而在济民医院内。


    医院的医工冷着脸对病患交代: 住这儿还是不住这儿,你们自己选。


    病患打听了一下价格,最后咬牙选择了住在这里,点头哈腰的将自己生病的家人送到了病房内。这里可没有护士,你们自己留个人下来照顾他。有什么问题就来前面找我们。医工扔下一句话后就回到了前面。


    即使都是医生,但并不是每一个


    人都像仙画中出现的医生那样能真正的摒弃阶层之分,平等的救治每一个人。


    这位医工就很不耐烦。


    自己可是宫中的医工,以前只有士卿们生病他才会去出诊,可现在却沦落到要为一群平民甚至是庶民来出诊,真是岂有此理!


    回到前院,已经结束了出诊的太医丞问他: “今日的医案可都记录下来了?”医工换上了毕恭毕敬的神色: 正打算现在记录。“嗯,不可有遗漏。”太医丞吩咐了一句。


    他当然能看出来医工的不耐,但是却没有说什么。


    他从一个东海边的郡县而来,曾经见过大海的威力。当浪潮来的时候,个人根本无力反抗,做任何动作都是徒劳无功的。


    太医丞只希望自己不要成为那个被浪潮掀进海里的人。


    所以即使面对着这些平素自己根本不会看一眼的病患,他内心的确是有所不适,但依然每日勤勤恳恳的来这医院出诊,不敢懈怠。


    甚至这济民医院都是他力排众议,向皇帝陛下上疏谏议要开的!


    没办法,要搞清楚仙画里提到的那些医学理论,就需要通过大量的病患来验证。医者,是没办法闭门造车的。而若只在宫中出诊,许多的病例情况根本接触不到。


    他这时候有点明白过来,为什么像是后世的孙思邈、钱乙、李时珍等名医,都会不想当太医,因为对医术实在是没有什么帮助。


    太医丞还是想要当太医的,而且还想更进一步,所以这济民医院必须要好好的开下去!像刚刚那医工,如此短视之徒以后就不要再来了。


    还有,是不是也要找一些女人来当那“护士”?毕竟女人照顾起来人可比男人要细致多了太医丞如此想着,脚下步履不停。


    西汉时期。


    赵过正在张骞这里取东西。


    这是羌桃。”张骞递给他一个圆圆的皱皱巴巴的果实,摸上去非常的坚硬, “长成之后是大树,太阳最猛烈的时候结果,果实去掉青色的皮之后就成了现在的羌桃。


    这是安石榴。”张骞又递给他一个, “原产于波斯……


    他把自己从西域带回来的这些大汉没有的新鲜东西都交给赵过,并且——叮嘱了之后朝赵过行了一礼: “那


    就麻烦赵都尉了。”


    仙画提起赵过的时候他还在西域,没有看到,回来听到赵过的事迹非常的佩服。赵过惶恐的赶紧回礼,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张骞千里迢迢带回来的种子。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之后,赵过便告辞离开了,他想要尽快的把这些东西带到城外自己的试验田里,然后研究一下怎么种。


    张骞则唤来了下仆,打听义妁最近的消息。


    这位女医可算得上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之前因为封闭在家中没有和她联系,他颇为愧疚。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义妁竟然进了太医署。


    你的身份也是你的优势。”新成立的太医署内,太医正在对义妁说, 后妃们和公主们的身体,大多数时候都是交给医女来负责。


    义妁问: “那医学堂什么时候开始?”


    她更感兴趣的是医学堂,想要学习到更多的其他人的医学知识。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确定下来后我会告诉你的。太医顿了一下,说道。


    他没说的是,宫中原有的太医们正因为医学堂的事情私底下吵得不可开交。有的认为要效仿后世一样大家一起交流医术然后共同进步,但也有人还是觉得若是被人学了自己的医术去那自己不就太亏了?


    所以还在僵持当中。


    应该很快就要开始了。太医强调,据他所知,陛下是倾向于要开医学院的,所以他们的想法其实都不重要,陛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不想待的话大可以回老家去,反正现在朝廷正在广征天下名医。


    你的医术不错,好好干,到时候也能当个博士,后续女医们的教导说不定还得靠你。


    义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心中既有些面对新环境的忐忑,但更多的却还是兴奋。


    另一边,赵过拿了种子朝城外赶去。


    他现在其实已经大半时间住在城外了,就在自己的试验田附近建了庄子,每月只有几天才会回到自己城中的治粟都尉府,处理一些政事然后面见陛下。


    如今试验田最重要,陛下也理解。


    到了试验田附近,看到了已经被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田垄和河边立着的水车,却不见孙小羊和孙大牛等人。一问田里的农人才知道孙大


    牛的媳妇今天发动了,马上就要生孩子了。


    离得不远,赵过索性就去了孙家看看。


    到了孙家,只见孙小羊和孙大牛还有孙父都在外面待着,只有孙母和另外一个大娘在屋内忙活,时不时让外面等着的两兄弟去烧点水啥的。


    偶尔能听到孙大牛媳妇的哼哼声。


    “我娘说还早呢。”孙大牛憨憨的道。


    既然还早,工作狂也不太懂太多人情世故的赵过立刻就把孙小羊和孙大牛拽一边,拿出从张骞那儿得到的种子,开始拉人一起商量这些东西要怎么种,种在哪里。


    孙大牛:


    好在赵过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听到屋里面的哼哼声开始变得密集的时候,他就打住了。孙大牛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朝着屋里喊了一声:“娘,我进来了!”“进来!”孙母本来想要拒绝的,在她的认知里,产房一直都是不祥之地,但仙画里好像是不忌


    讳这个的,她看了看儿媳妇白着的脸,最终还是让儿子进来了。


    赵过在室外问孙小羊: “那是你们家的亲戚?”他问的是那个进进出出端水的大婶。


    但孙小羊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那是村里面的神巫。”赵过有点惊讶: 请神巫来作法吗?他很想提醒一下孙家,这作法一事可不能信,徒浪费钱财而已。


    孙小羊赶紧解释: “她现在不是神巫了,自从看了仙画后,大家都知道这世上没有鬼神,而且看病也不能找巫祝。现在除了一些老人还会去找她之外,基本没人找她了。所以王婆就改做稳婆了,专门给妇人接生。


    这稳婆一词还是从仙画中听来的。


    赵过哑然失笑,这人倒是机灵,很能顺应变化。孙小羊看着王婆进进出出,忍不住道: “王婆,你的手可要清洗干净。”


    “放心吧,都洗干净了。”王婆高声回答他, “我用的东西都用沸水煮得干干净净,保管没有灰尘。”


    这不洗干净可不行,仙画都说了,要消毒。就算是她不以为意,主家也会介意。


    虽然不知道消毒是啥,但王婆觉着用沸水煮一煮总没错,还浪费了她几根柴禾,有点心疼。不过想想今天可以得到的酬金,又高兴起来。


    算了,以后不跳大神了,这给人接生,再看看妇人


    病啥的,倒也能养活自己。到了傍晚的时候,孙大牛的媳妇终于生了,母女平安。


    女孩也挺好,我看以后这女孩好好的养了,未必会比男孩子差。王婆安慰道。女孩好,女孩好。


    孙父孙母本来就不算很重男轻女,看了仙画后对自己的第一个孙辈是个女孩儿接受良好,笑呵呵的给了王婆酬劳。


    孙大牛则抱着自己的女儿,姿势换来换去,只觉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笑得愈发的傻了。


    三国,曹军的军营中。


    “试试这个。”华佗将自己带来的长腿板夹扔给自己的助手,让他给病患戴上。


    自从他看完仙画后就迫不及待的请求曹操将自己送入到了军营之中,成为了一名军医。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试验一些自己冒出来的想法。


    以前的军医地位低,但自仙画后,士兵们看到营中有的少数几个军医都变得有礼貌起来。华佗身为名医,和普通的军医又有所不同,不仅有专门的居住的营帐,还有专门的医帐。现在他要为一位士兵做截肢手术。


    这位倒霉的士兵被落石砸中,膝盖下半截血肉模糊。这样的伤势若是放在以前,恐怕凶多吉少,自求多福。最多也就出一点抚恤金。


    医治?


    想都别想。


    军中虽有几位军医,但这样的伤是看不了的。也不会为一位普通的士兵看。但现在不同了。


    跟着他一起来华佗医帐的同僚们甚至都有些羡慕,想着自己以后要是遇到了意外能不能有这样的运气。


    边想着,边配合华佗的助手兼学生将伤者固定好长腿板夹。


    华佗检查了一下,这板夹是自己根据仙画中看到的那位利斯顿医生的发明,找了军营中的工匠做的,现在看来做得还行——虽然有些细节没法实现,但是够用。


    他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在心中叹口气。


    “无菌”的概念他还没搞懂,石碳酸也找不到,只能用烧过的水来清洗。想来这环境在后世肯定过不了关,但已经是现在可以做到的最好了。


    截肢手术他不是第一次做,但这次有点不同。


    让伤者喝下了麻沸散,然后又用金针扎了他伤口附近的几个穴位,让他能够减轻疼痛之后,再给他的嘴巴里塞了布团,让


    两个士兵按住他,确保一切都没事之后,华佗对自己的助手道: “开始吧。


    伴随着鲜血的涌出,伤者闷在喉咙里的嚎叫,华佗顺利的给这位士兵做完了这场截肢手术。小腿被截了下来,士兵昏死过去了,但是还有呼吸,血也止住了。


    “接下来就要看他什么时候醒了。”


    华佗在心中复盘了一下这次的手术——长腿板夹很有用,可以很好的固定伤者的腿;动作快速的确是可以减轻伤者的疼痛,他觉得自己开始有点理解那位“血腥利斯顿”了;勤洗手的效果暂时没有显现,要看后续。


    金针和麻沸散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在剧痛面前表现得还是不尽如人意,如果有那麻醉用的乙醚和那些精巧的刀具就好了。


    而且,熟悉膝盖处的骨骼和肌肉构造,的确有助于下刀。


    华佗将眼神移向伤者被截下来的小腿,看着十分可怖,但他怀着巨大的热情,打算待会儿就解剖了它,从熟悉小腿构造开始。


    华佗在曹军军营里做着自己的截肢手术的时候,张仲景正在岭南兴建自己的医院。


    也不能说是医院,他原本就收容了一些附近乡镇的病患,如今只不过是打算仿照后世,让整个病区看上去更合理了一些。


    如今他名声远播,远近不同的势力都来相请,包括东吴和蜀汉等等,但张仲景都——的婉拒了。


    他觉得岭南就挺好。


    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交好一位医生的好处,即使张仲景拒绝了,也都馈赠了大量的钱物,这些张仲景倒是没有拒绝。他要兴建医院的确是要需要用到钱。


    他还计划招一批附近的仆妇,没有护士,就自己培养护士吧。


    现在这个医院已经多了许多的竹舍房间,病人住的也不再是大通铺,而是按照后世医院那样三四人一间房,另外打了更多的水井,以供清洗之用,严格要求病人和医护洗手。


    多撒一点。他交代徒弟们。


    徒弟们正在往竹舍四周和房间的角落里撒一种白色的粉末,叫做垩灰。岭南这边蛇虫多,当地人就用垩灰来防虫。张仲景发现后心中一动,觉得可以用在医院里,既然能杀虫,说不定也能杀菌。


    只能说他歪打正着,垩灰就是石灰,的确有杀菌的作用。


    总之,在满是战争到处都不太平的这个乱世里,岭南的这一处医院,倒是成为了避世的好地方,后来引得了世间不少良医甚至是名士前往。


    此乃后话。


    … …


    唐朝。


    孙思邈如今已经成为了将作监的常客。


    他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工匠竟然如此有趣实乃一大失误,每次和这些工匠们聊一聊,他都会冒出许多新的灵感。


    而如今的将作少监阎立本,实在是位妙人。


    阎立本拉着孙思邈让他看自己画的大明宫的一处新宫殿的建筑效果图:“这是我融合了仙画中出现的欧洲宫殿,还有现代楼宇的一些特色,设计出来的御苑。孙道长看看如何?


    孙思邈一看,既有着华夏特有的典雅又有着欧洲宫殿的一些石头元素和纹样,倒是颇为特别,不由得夸赞不已。


    就在两人赏画点评的时候,工匠来请: 少监,孙道长,之前说的蒸馏器具已经做好了。


    孙思邈赶过去一看,啧啧称赞: “果然是能工巧匠!”


    这是他在仙画中看到的那位叫什么名字的德国化学家用硫酸和乙醇蒸馏得到乙醚时看到的器具,他听仙画说是“蒸馏”,于是就直接取名叫了蒸馏器。


    孙思邈对这个比较上心,来到将作监一看,发现他们果然有图纸,就提出来能不能先做这个东西。


    “我们还做了不同材料的,”工匠指着眼前的几套器具, 这个的容器是木制的,但是衔接的地方用了琉璃……


    还有用铜制的,以及铁和陶制的。


    孙思邈大喜过望: 多谢诸位。


    这个是做什么用的?阎立本好奇的问。


    将作监里仿照仙画的这些东西,其实很多他都不知道具体的用途,但想着先做了再说,说不定后续仙画会再提起呢。反正他们将作监别的不多,就是工匠和材料多。


    “具体的老道现在也说不上来。”孙思邈道, 只是隐隐有个猜想,或许要等老道验证过几次后才能说给少监听。


    “无妨,无妨。道长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阎立本笑呵呵的让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孙


    思邈的府上去。


    孙思邈已经不住别院了,李世民在长安城中赐了一个院子给他,他这次没有推辞。毕竟接下来要在长安城中长驻,的确是要有个落脚点。


    走的时候阎立本向孙思邈打听太医署的医学院这次招生的事情, 实不相瞒,我家中侄女,自从看了仙画之后一直在家中吵闹要去当医生。


    家人一开始肯定也是反对的,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却觉得现在小娘子去学医未必就不好。倒不是一定要让她去出诊行医,最起码学点医学知识以后自己也用得上。而且这一次据说可是孙思邈孙道长亲自教导!


    孙思邈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呵呵笑道:少监自可去太医署为令侄女报名,现在名额还未满,但之后可就难说了。


    “多谢孙道长!”阎立本拱手行礼道。


    孙思邈和他道别,去了太医署。


    太医正正在医署中抱怨: “那国公家的小娘子也来凑什么热闹,就算是她学了医,会真的去出诊吗?做梦吧!


    孙思邈一问,这才发现自己一段时间没来,医学院的女医班竟然已经成为了长安城中的香饽饽,几家勋贵和武将们都把家中的小娘子送了来,引起了一时潮流。


    他和太医正相视苦笑。


    这些贵族小娘子们,即使学成大概率也不会真的去当医生的,但又不好拒绝,而且人家也真的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但是若女医班招来的全是她们这样的,那等于是白费!


    太医正愁得连胡子都揪下来几根。


    “再开一个班吧。”孙思邈略一思索道, 这个班只招收民间的平民小娘子,而且必须签一个契约,学成后要在朝廷的医院内坐诊满多少年才可以。


    他知道陛下正在酝酿开设官方医院。太医正一愣,拍手道: “这个主意好!”


    既然这样,就分开来授课。贵族小娘子们传授一点养生类的、孕产类的知识就好,而另外的班级却是要更为严格的对待的。


    当然了,后面有一两个真心是要来学医的贵族小娘子来闹,他们也只能将人调去了另一个班级,


    这些后事就暂且不提了。


    有了这个新增加的规定,皆大欢喜。


    孙英娘高兴极了,她一


    路跑回了家。


    刚到坊内,就看到挺着肚子的隔壁邻居家的李娘子,正慢慢的在踱步。


    自从仙画说了孕妇也要适量的运动后,原本可以躺一整天不下床的李娘子就也会每天在这坊内走上一圈,就怕自己难产。


    孙英娘和她打了个招呼后就兴奋的冲进家里。“我通过了!上面有我的名字!”


    她成功的通过了太医署的考核,成为了女医班的一员。


    “哎呀,这可太好了!”


    孙家一片欢腾,就连晚膳都丰盛了不少,特意做了水盆羊肉来庆祝。


    “不过,我们学成之后是需要去朝廷的医院坐诊满五年才可以,要签契约的。”她看向孙大夫,所以阿耶,咱家的医馆还是你先照看着点吧,可别在我坐诊约满前就倒闭了。


    孙大夫在她头上敲了一记: “胡说些啥呢!你阿耶我接手这个医馆十几年,好得很!”他看向神采飞扬的女儿,心中默默的点头。


    让她学医这一步看来是走对了。说不定,在朝廷医院干活,还比她回来接手自家这小医馆要好


    呢!


    另外一边。


    孙思邈看着好晚才从大理寺回来的徒弟,好奇的问: “今日如何?”


    陛下让大理寺和太医院合作,在大理寺中设了专门的解剖室,将死刑犯刚被执行后的新鲜尸体交于件作和太医院做解剖之用。


    孙思邈让自己的徒弟去观摩了。


    第一天回来的时候,神思不属,用晚膳的时候哗啦哗啦的吐了一地。


    第二天回来的时候,脸色苍白,虽然不吐了但是依然不怎么吃得下饭。


    孙思邈倒没有强求,觉得若是实在适应不了就不去了,外科医生当不了但当个现如今常见的医生还是可以的。结果徒弟的倔性子上来了,死活要去。


    如今已经是半个月了。


    看着倒是好了不少,至少可以正常的吃饭了。


    徒弟脸上带着点笑意: 今天我主刀了一次,感觉还行。他开始吧啦吧啦的向孙思邈描述今天的见闻,感叹人体构造的神妙之处。孙思邈时而拧眉,时而


    微笑。


    宋朝。


    王小娘子正在猪皮上练习缝针技术。


    她会一些粗浅的绣花技术,但是从来没有试过在这么厚重的带着胶质的皮肤上练习缝针,缝得歪七扭八,十分不好看。


    但她已经算是一众人里面缝得不错的了,旁边的表兄表弟们缝得更差。


    你的那么丑!


    你的缝得才丑!


    哎,我一堂堂男儿,为什么要学习绣花啊!咳咳咳!同伴疯狂的示意他。


    他转身一回头,发现自己的祖母正严厉的盯着这里,立刻噤声,认真的缝起来。王小娘子抿嘴一笑。


    继续练,再多练!张娘子来到他们背后,背着手查看。


    这段时间她在自己的病患身上尝试了一下从仙画中学到的新技术,在割完疥疮之后,用针线缝合了一下他们的伤口,结果发现伤口的愈合速度的确是变快了,而且恢复得也更好了。


    张娘子立刻就让自己的学生们学起了绣花,但不是在布料上面,而是去买了很多的猪蹄和猪皮回来。


    这缝合伤口的技术一定要学会!


    这样说不定后续还可以尝试着治疗一下除了疥疮之外的外伤之类。


    张娘子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出入宫廷,在后妃之间周旋,为她们调配各种美容品,费劲了心思。又看看现在,虽然是和这些脏污之物为伍,但不知道为什么,心境反而要更平和了。


    或许就像是仙画中所说的,成就感。而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中的宋朝。


    宋慈在自己的提点府衙中,正面对着刚从刑场送过来的尸体,手里拿着自己惯用的解剖刀,神情肃穆。


    他的旁边,是几个仵作和两个记录绘画的笔吏。


    好了,开始吧。宋慈淡淡道,在眼前的尸首胸膛上划下了第一刀。


    明朝。


    西晋。


    在仙画投放过的许许多多的朝代,不同的医生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固守传统,也有人选择拥抱变化。


    但不管选择如何,时代的浪潮已经在悄悄的靠近,一浪接一浪。有人会在这样的浪中被淹


    死,有人会顺着浪尖走到自己原本无法想象的位置。


    而接下来的浪马上又要来了——


    就在所有人都嘀咕,仙画这次怎么没有预告日期,怎么还没来的时候。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天幕没有征兆的又一下子亮了。


    熟悉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感到亲切而惊喜。


    仙画又要开始了!


    “路小柒出来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UP主路小柒,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和之前农学以及医学都相关度非常大的一个学科,那就是生物!】


    第80章 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的地基(一)


    路小柒在选这一期视频的主题的时候犹豫了很长的时间。


    甲方爸爸给的命题是“关于古代科学发展,以及古今对比”,具体有哪一些学科并没有详细规定,可以说给了她非常大的自主空间。路小柒也只能按照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硬着头皮上。


    而现代科学中很重要的生物学,她搜索了很久,古代基本没有太多的记载,也没有太多发展,本来想要不要直接放弃算了。但是之前剪辑的农学和医学,其实又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因此路小柒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剪辑了这一期生物学相关的视频。


    当然了,以她的生物成绩,这期视频肯定涉及不到什么太高端的生物知识,也没法讲得太深。因此路小柒剪完之后是有些忐忑的,但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路小柒松了一口气,这才赶紧把视频上传到平台上。


    几乎是同一时间,投放到各朝代的天幕亮了起来。


    生物……几乎是所有人在听到这个词后都露出了迷茫的神色。


    这词何解?


    【生物,初中的必学课程。】


    【生物这个词在新华词典里的解释是“泛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这也就包括了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人类作为高级哺乳动物,同样也在生物学的研究范畴之内。】


    形形色色的人在城市和乡村中生活、工作。


    在高原上,一只土拨鼠悄悄的露出了自己的小脑袋。非洲大草原上百万只角马开始大迁徙。


    而在热带雨林中,藤蔓缠绕,树木参天,满眼皆是绿色。砰的一声轻响,那是种子萌芽的声音,是花瓣绽开的声音,是果实落地的声音。


    速度加快,场景转换,一群群奇形怪状的微生物和细胞生物在游曳,那是草履虫,是衣藻,是真菌,是病毒。


    它们一起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之前讲的农学和医学,都是应用科学,而生物学是基础科学。只有基础科学做出了成果,得出了理论,应用科学才能将这些成果和理论转给实际。在这个意义上,生物学其实是农学和医学的地基,没有它,农学和医学的大楼就建不起来。】


    ……


    小孩子们开始欢欣的指着天幕: &


    #34;看,那是树。“我知道了,树就是生物。”


    “我也知道了,花也是生物,人也是生物。咱们家的阿黄也是生物。”人也是生物。那石头是不是生物?


    大人们好笑的看着孩子们在一本正经的讨论。而医生们注意到的却是“微生物”。


    这些影像在之前讲医学讲瘟疫的时候就经常出现,所以“病毒”和“病菌”其实也是一种生物?“既然是生物,有生命,那就可以被消灭。”孙思邈叹道, 难怪说生物是医学的基础。如果不观察它们,不研究它们,怎么能知道要靠什么来消灭它们呢?


    他又想了想将作监正在全力制造的显微镜,目前还是没有到理想的地步,不禁有些焦急。而他的徒弟有些敬畏的看了一眼四周。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不知道是不是在空气里,在水里,在自己身上。


    【当UP主想了解古代有什么生物学家的时候,基本上都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段。因为华夏古代的科学,很少有纯理论,更多的是经验技术的总结。而等到人类发现了其中的本质逻辑,将生物学提炼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科的时候,已经到了19世纪。】


    【但是,那些零星的片段,同样也代表了我们的老祖先们对于生物学,或者简单点说,是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生物最初的认知。】


    【这就是传统的描述性的生物学。】


    【这样的描述,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一部历书《夏小正》和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带着时光痕迹的线装古书在天幕上翻开,悠远的声音传来。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南有乔木,不可休思。“黄鸟于飞,集于灌木。”①


    【乔木和灌木作为植物学上的概念名词,到现在都还在用,正是出自于《诗经》。】


    这个我知道。”扶苏高兴的道, “还有,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②


    虽然被立为了太子,也开始跟着嬴政处理一些政事,但现在的他也不过是少年郎而已,性格依然还是有些跳脱。


    李斯等人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也能被记录?


    不过是最常见的诗歌而已。


    这些什么乔木,什么灌木,到处都是。


    没想到几句诗歌中提到了这些,竟然能被后世之人抬高到了这个程度。难道他也要写点关于植物和动物的文章,才能名留青史?这会儿功夫,可不止是李斯想到这一点,有一点才华在身的士卿们都在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我们之前说李时珍在生物学上面的贡献要胜过他在医学上的,就是因为他在《本草纲目》里面描述了上千种的植物与动物,并且分类详细。】


    路小柒继续放了一次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目录。


    天幕前的人们这次被提醒,的确发现了这目录整理得非常的清晰,也非常详尽,几乎涵盖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种。


    【还有东晋郭璞所著的《尔雅音图》,开创了动植物描述的图示法,将插图玩得炉火纯青,可惜的是原版已经失传,现在重印的版本只能看到梗概。】


    正在建康城中担任著作佐郎的郭璞一脸茫然: “啊?”没想到仙画居然提起了自己。


    已经下了罗浮山,正在南海郡着手建学堂的葛洪则哈哈大笑: 郭璞!他与郭璞可是旧识。


    当时永嘉之乱南下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了,郭璞同样是也是修道之人,同样喜好炼丹,和自己颇为投缘。只是后来自己对朝政时局心灰意冷,隐居在了罗浮山,而郭璞却还是继续在当官。


    只不过,葛洪嗤笑一声,现在这时局,估计郭璞当官也当得不会很开心,说不定还随时有性命之忧。


    他对鲍姑说道: “我打算给郭璞修书一封,邀请他来南海郡,说不定还能成为我们学堂里的老师。


    郭璞是真正有才之人,不是那些沽名钓誉之徒。


    【明朝时期除了李时珍,还有一个人也做过很多关于植物方面的研究。那就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棣。敲黑板,这个字念su,第四声。】


    【朱元璋在登基前把他的那些儿子们的名字全都改了一遍,也不知道这位朱楠之前的名字是不是叫狗剩。好了,这是玩笑话,说起来这位朱棣可比朱家后面的那些酒囊饭袋的藩王们好多了。他让人编撰的《普济方》在中医方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普济方》!


    李时珍点点头,对身边的儿子和徒弟徒孙们说道: “《普济方》的确是一本好书,


    你们都要好好的研读。


    他在《本草纲目》里就引用了很多《普济方》里的方子。周王殿下虽然年轻时期不太靠谱,但是之后却改邪归正,堪称一代贤王。


    李时珍在心中叹息,若是现在的藩王们能有一点点像周王,也不至于沦落到仙画中说的明末的惨像。


    而洪武年间的金陵皇城。朱元璋气得嘴都要歪了:你才叫狗剩,你全家都叫狗剩!


    气死朕了!


    不过待他冷静下来之后,心中浮现起来的却是狐疑:朱楠?自己那个“强抢民女、射杀校尉”的混蛋儿子朱楠?这也就算了,他居然还擅离封地!


    于是,朱棣被他一道圣旨给赶到云南去了。


    去年才让他重新回到自己的封地。


    等等……朱元璋想起来了,去年的时候他那个混蛋儿子好像的确是给自己献过一本医书,就叫这个《普济方》,说是他安排大夫们编的。


    当时自己什么反应来着,好像是破口大骂他“古今至蠢者”,又骂医书不过是不入流的东西。朱元璋想到这里,不由轻咳了一声。


    倒是没想到,自己从仙画里听到的为数不多的对大明对老朱家的正面评价,居然是来自这个让他一直觉得伤脑筋的儿子。


    “来呀,让周王进宫来见朕!”等等,把燕王也给朕叫过来。正好可以一起看。太子丧事之后,这几个藩王都还没走呢。


    【后期,朱棣被自己的亲哥哥朱棣猜忌,政治上失意,索性在自己的封地上开始潜心研究植物学。他从医学改为研究植物学是因为在饥荒中看到饥民悲惨,所以想要找出更多的可供食用的植物来解决饥荒。】


    朱棣的车队正前往云南。


    和任何一个王府的车队一样,马车、骑兵、护卫和仆佣,浩浩荡荡。


    路边的流民们看到之后都避得远远的,即使是来不及躲避也都赶紧下跪,不敢多看一眼。朱棣掀开帘子,好奇的看向他们。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百姓?叫个人来问话。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愁苦的老者被叫了过来。


    老人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为何不在家耕地?


    老者叹一句, “贵人有所不知,今年天灾不断,小老儿的家乡


    洪水刚过又来旱灾,地里面颗粒无收。小老儿和乡亲们无奈,只能背井离乡,看看能不能在外面讨得一口饭吃。


    朱棣默然,原来是饥荒的流民。


    他叹一声,让侍卫给了这位老者一些干粮。一路南行,路上的景象触目惊心。


    【为此,朱棣派人考察了自己的封地周围各州县,还在自己的园圃内种植了四百多种植物,并且试图消除一些植物的毒性看看是否能让它们变得可食用。】


    【朱棣后来写下了《救荒本草》一书,开了应用植物学的先河。李约瑟,对,就是咱们视频里经常出现的李约瑟看了《救荒本草》之后,称赞朱楠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伟大的开拓者。】


    李约瑟的头像冒了出来,附带了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和一个大大的赞字。


    赞!


    朱棣和朱棣在宫门口遇到了。朱棣呵呵傻笑,没想到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居然这么高呢!


    开心!


    本来还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在封地上无聊的老死了,现在却巴不得马上可以回到封地去,赶紧的去研究植物,别等以后了。


    不过等看到朱棣后,他忍不住埋怨一句: “四哥,你说你提防我干嘛啊,我带兵又不行,还没打过仗,唯一一次去过战场还是给你送粮草。


    说着说着就有些幽怨,他们可是一母同胞!


    而且这些兄弟里面,他和朱棣年岁最近,从小就爱跟着他。朱棣:.…他哪知道未来的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心中狠狠的唾骂了几句仙画之后,朱棣真诚的道: 放心,四哥这辈子肯定不会了!咱们一直都是好兄弟。


    待会儿肯定要为这件事被父皇骂,朱棣脑壳疼。


    不过话说回来,他倒是很佩服自己的这个五弟,居然医学和植物学都搞得像模像样。若是没有藩王制度……他倒是想让五弟到时候来帮自己做点事情。


    【除了描述性的生物学,华夏古代还有不少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运用的传统应用性生物学知识。】


    【比如发酵、比如嫁接、比如物种的培育。】


    【酿酒和酿豆酱等其实就是对“微生物发酵”这一知识的运用。古人们甚至还知道


    在酿酒的时候要用酒曲,主动的人为的引入微生物。】


    宽敞的酒坊之类,工人们将一块圆圆的被压扁的酒曲放在水中。


    几日后,过滤出曲汁,又投入了一些米饭,让他们开始在高温下迅速的发酵。而农家的宅院里,妇人们将黄豆洗好,放在大蒸甑里干蒸。蒸了之后再晒再蒸,再用麦曲和盐一起搅拌,放在缸里面密封。


    北魏。


    贾思勰已经辞去了自己的太守之位,经过仙画的宣传后,他名气大增,皇帝非常舍不得,但贾思勰一说是要回去写《齐民要术》,他立刻就同意了。


    赐了大量的钱财甚至是侍卫给他,让他可以安然的周游各郡,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齐民要术》写完之后,一定要送来都城。


    贾思勰欣然答应。


    看到这里,他惊喜的道: “这是酿酒和做豆酱。”他目前正写到这一章节呢。


    只是,原来这里面的发酵原理竟然是和“微生物”有关。天幕上依然还是在讲他——


    【还有嫁接和扦插,同样是关于植物繁殖方面的生物技术,即使是现在也还在广泛的应用。】仙画中出现了《齐民要术》一书,翻开后找到了其中关于“嫁接”的记载。插者,弥疾。插法,用棠、杜。棠,梨大而细理;杜次之……在农学卷中出现过的贾思勰正在指导农人们嫁接梨树。


    “要用棠梨来做砧木,结出来的梨子好吃,个也大,杜梨就稍微差一点。”贾思勰不厌其烦,面对围过来的农人,讲了一遍又一遍,非常的细致:“不要损伤了树枝的青皮,不然很容易死。青皮对着青皮,枝干对着枝干,这样才能让它们结合


    在一起。


    有农人不解: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接木?直接用梨的果核种下去不就可以长出梨树来了吗?


    贾思勰温和的道: “这样长出来的梨树,很晚才会结果,而且肉质并不细嫩。往往十颗子只有两颗才能长成结果的梨树,其余八颗都只能长成杜树。还是接木更稳妥一些。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关于接木和实生木的解释,其实就是生物学上面的遗传分离现象。当然了,他只是归纳,但是并没有触及到现象的本质原因。但作为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够有统计的思维,还能归纳,已经是很难得了。


    】


    哇,梨树居然是这样种!有小朋友撑着双颊,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我喜欢吃梨。又想起自己在家中院内偷偷埋下的梨核,垂头丧气: 原来这样种种不出来好吃的梨子吗?那嫁接看上去好复杂啊。


    他的娘亲摸摸他的头: “无妨,到时候让你爹爹找来其他梨枝,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这嫁接的法子。说不定也能种出很好吃的梨呢?


    小男孩开心的点头: 嗯!


    贾思勰和其他的农学家譬如赵过等却在思考仙画中说的“遗传分离现象”。


    贾思勰以往很少想过发酵、嫁接这些事物的原理,但现在他却隐隐明白,所谓的生物学,或许就是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而他,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说不定种梨之法也可以用于种其他的东西,发酵之法也可以用于制作别的,


    【而动物学方面,华夏古代的育种工作做得极好,之前UP主讲达尔文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的《本草纲目》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金鱼的品种培育。】


    【金鱼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金鲫鱼演化而来的,南宋时始见于记载,明弘治年间开始外传,现在金鱼已成为遍及全球的观赏鱼。】


    漂亮的金鱼在水池中和玻璃缸中游曳。


    有尾部如纱一般飘荡的,有头上顶着五彩狮子头的,也有鳞片闪闪发光如同珠宝的。而一个箭头出现,将它们指向自己的老祖宗—-—条平平无奇的银白色鲫鱼。


    【这直接牵涉到了生物学中杂交育种和进化的知识。也难怪进化论的老祖宗达尔文会提起这一点来。】


    【对于动物的杂交育种,咱们的老祖先们是有一套的,不只是金鱼,还有骡子。】


    【骡子就是马和驴杂交诞下的后代,适用性强、耐力足,性格温顺还好养。除了不能繁殖和爆发力弱之外,可以说是零缺点。因此也成为了古代常见的运输工具。】


    有着长长耳朵的骡子长得介于马和驴之间,只是肢体略微狭窄了一些。它们在宅院内被蒙住眼睛,拉着石磨不停的转圈。


    在战场外,在官道上,往往也都能看到一队一队拉着辎重和货物的骡子。


    &


    #34;这是仙画第二次提到了骡子了吧?车马行中有人问道。是,之前也提到过一次。


    那看来这骡子的确是很不错啊,咱们要不要也试试?温顺、力气大、耐力足还好养,简直就是为了运输货物而生,怦然心动!


    听到的人却很激动的跳了起来: “我之前就想说,咱们早该试试了!我可是听说,州府的车马行早就开始在培育了!


    …


    【说起马,唐朝的时候,陇右牧场就是一个牲畜杂交育种基地。朝廷从西域引入了各种良种马,大唐的马匹十分优秀,被史书称为“既杂胡种,马乃益壮”,是不输于游牧民族的。那时候的唐马,说一句称霸东亚是不为过的。】


    穿着铠甲的骑兵如潮水一般在草原上奔驰。高大的骏马鬃毛飞扬,四蹄腾空,神勇异常。


    大军之中,竖立着一面旗帜,大大的“唐”字让四周部落和诸国为之胆寒。看到这一幕之后的大唐君臣们都面露笑意,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若不是有好的战马,好的骑兵,大唐的将士怎么可能让周围的部落俯首称臣,让四海归心?而汉武帝刘彻面露羡慕之色。


    马呀马!


    听张骞说西域有一个大宛国,擅长养马,他们拥有一种马极为神骏,出的汗和血一样,所以也叫汗血宝马,甚至比乌孙的马还要好。


    想要!


    要不,再让张鸯到时候跑一趟?


    【但是到了北宋时,这样的优势却忽然之间消失殆尽,马匹变得越来越矮,也越来越挫。】【这和一个故事有关系。】


    北宋学堂内。


    学生士子们正在高谈阔论。


    听说,苻将军府上的养马人又培育出了几匹良马,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之前我见符将军府上的战马,高大神勇,不愧是骑兵统帅。”


    大家正讨论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却有一学生愤而起身: “你们却又可知道那所谓的良马是如何培育出来的?让母马和小马交合,不顾伦常,这样的良马,不要也罢!”③


    众人面面相觑。


    不一会儿,这话就传到了外面。


    听说了没?符将军


    让母马和小马交合,那马居然触壁而亡!可是真的?


    真!你说连禽兽都懂得道德伦常,这小人却偏偏不懂,人不如禽兽啊!次日的朝会上。


    御史大夫们纷纷站了出来: 官家,微臣要弹劾天平军节度使符彦卿!


    【苻彦卿是五代时候的骑兵统帅,是真正懂得如何培育良马的人。但被儒生这么一骂,高粱河车神、一代大儒赵光义同志就真的废止了回交育种法。从此之后,宋朝的马的质量就一跌千丈,根本无法抵抗金国以及蒙古的骑兵。】


    赵匡胤:………等等,高粱河车神是个什么东西?北宋群臣:


    现在还好好的苻彦卿:…他冤啊!西汉的董仲舒:


    赵匡胤咬牙许久,这才爆发出一声怒吼: “赵光义,你这竖子!”他这弟弟咋想的?


    马政一事,何其重要!岂能因为一儒生所言就荒废?而在民间,大家窃窃私语。


    这回交育种法好像听上去的确是有些不妥当啊……


    “乍一听的确是不妥,”有人思索后道, 但我觉得不能以人之伦常套用在其他牲畜身上。人和牲畜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灵智的,但牲畜没有。


    而且事有轻重缓急,骑兵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清楚的吧?


    而农人们嗤笑: “牲畜发情的时候可顾不了那么多,怎么可能会因此而触壁而死?”大惊小怪!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多了!


    【乍一听,这回交育种法好像的确是残忍。但实际上,对于没有灵智的动物来说,繁衍才是本能。猪的育种,还有现在大家所知的斯芬克斯无毛猫的育种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包括如今赫赫有名的纯血马,对,就是那个一匹最高可以卖到几千万美金的品种。现有的任何一匹纯血马都可以追溯到三百年前的那三匹公马。】


    一匹匹毛色如缎、高大而体型优美修长的纯血马站在赛场上。随着发令枪响,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前方,瞬间的爆发力足以睥睨任何马种。


    霍去病腾地站起来,眼睛一亮: 好马!汉武帝刘彻也站了起来,脱口而出: “天马!”各朝代的将领和爱马之人都轰动了。


    主要是纯血马的卖相和瞬间的爆发力实在是太给力了,简直是碾压般的存在。


    【我们暂且不在这里讨论人类的残忍和伦常,因为这个命题实在是太大了。我只知道,在废止回交育种法之后,华夏本土的育种法就此消失,因为没人敢去和当时的儒学唱反调。】


    【加上马政荒废,粮食紧缺,而一百多年之后,金国的骑兵踏马而来,而仅剩的河南马监只能供应1640匹战马,而这里面品质和性能可以让骑兵使用的只有264匹!】④


    【拿什么来抵挡敌人的骑兵呢?】


    【于是,金兵长驱直入,攻取了北宋的东京,俘虏了徽钦二帝,掀开了北宋以及华夏汉人的一页屈辱史。】


    天幕上满目疮痍,百姓纷纷逃难,男人被杀,女人被掳走。


    战火燃烧。


    东京由原本的锦绣堆变成了埋骨地。


    天幕下,北宋的臣民们群情激奋,一些儒生噤若寒蝉。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