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亘古少年 > 7、怎么会有白色的银顶呢?
    三十多天后的一个下午,一个长途跋涉的白衣少年,刚刚穿越出绵延近百里的崇山险岭,又来到了一座山前。他看到前面的道边上立着一块两丈高的大青石,上面刻着“涿光山”三个红字,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然的笑容。

    “三十天征程尘与土,两千里路云和月。看来就是这了。”

    关于涿光山,阿爷只是告诉他在西南两千里之外,其他便一无所知。

    “你有腿能走,有嘴能问,能否找到全靠你自己了。”

    他就带上东方先生传给他的那柄青锋无邪剑,既做路上防身用,也便于以后习武练剑;另外带了一套临时换换的衣服、少许干粮、两块火石、几两碎银,就出发了。

    带的那点干粮,十多天就吃完了。好在这一路上沿途也有些氏族部落,听说他是去涿光山学武的,都能主动给他周济点吃的。但他绝不是白吃,总是帮着人家种半天田、挑两桶水、打捆柴什么的,以示对人家馈增的尊重;同时也借机和人家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倒是增长了不少见识。

    可是眼前,除了这块青石上的字提示他这是涿光山之外,既没看到山上有什么人工建筑,也没发现山上有人群活动的踪迹,更不象习武之地啊。他有点纳闷了。

    婧塬立在青石前,向南看就是这座山顶红彤彤光秃秃的涿光山。向北望则是那片刚刚穿越了三天的叠峦山嶂,南北的山峦在脚下夹出了一个大大的喇叭形山口,往西是地势爬坡的收口,往东则张开了两翼缓缓地倾斜而下,好象是通向地势开阔的大平原。

    “那就向左拐吧,凡有平原处皆有人烟。”他想,就转身向东走去。

    走了不到一刻钟,就看到一位一身红衣的姑娘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从对面的林间山道上疾驰而来。他正想上前问路,一个黄莺般悦耳的声音先从十丈外传来。

    “公子可是来涿光山拜师学艺的?”

    “正是!请问姑娘怎么知道的?”婧塬高声答道。

    “我原本也是奔涿光山来的!”说话间姑娘已到眼前,勒住缰绳翻身跳下马来。

    婧塬只觉眼前一亮,如霓虹绽现,定睛细看,只见这姑娘,身材丰润,黛眉圆脸,一身粉红的绸缎把人打扮得娇娆不凡,一把精致的佩刀使娇娆丰媚中平添出几分英气。那匹枣红色的宝驹,红色的马鞍上都镶着翠玉金边,看得自己都觉得有点自渐行污了,急忙拱手行礼。

    “苍楮山清浪水青仓氏,在下婧塬见过姑娘。”

    “黛峣山丹霞水有黛氏,在下娆桑儿见过公子。”姑娘举手还礼道。

    眼前的这位公子,虽然白色的布衣朴朴素素的,但是那一双明亮的眼睛配着一张清润如玉的面庞,处处透显着智慧和力量。尤其是腰间的那柄长剑,一看那剑鞘和露在外面的剑柄,就知道肯定是一把上等的好剑。

    “可这涿光山也不象有武学馆啊?”婧塬问她。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原先有一个,前几年被一场莫名的大火给焚毁了。”

    “桑妹你等等我啊!”

    一个轻脆的喊声突然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过来,婧原抬头看去,只见一个一身皂衣的青年男子骑着一匹白马,已经飞驰到跟前。男子跃身下马。

    “桑妹你骑得太快了!出了事我可负担不起啊!”

    男子气喘嘘嘘地说。只见他身材修长,眉目清瘦,一身黑绸缎的皂衣,一把精制的长刀,同样是镶玉镏金的马鞍,显露出一派富丽阔绰的气象。

    “可我也没让你负担啊!”娆姑娘和他斗嘴道。

    “苍楮山清浪水青仓氏,在下婧塬见过公子。”

    “青泥山淘淘水青淘氏,在下陶青泥,见过婧公子。请问婧公子这是要去哪?”

    “在下是来涿光山求艺学武的,可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儿哪有武馆的踪影啊?”

    陶公子与娆姑娘对视了一眼,然后说:

    “听说涿光山上本来是有武馆的,可是五年前突发了一场大火给烧没了。”

    “公子要想研修武学,只能去首阳山了,涿光山是学不成了。”娆姑娘说。

    “首阳山有教武学的?”婧塬急忙问。涿光山学不成了,但也不能空归啊。

    “首阳山上有个首阳阁,据说有三位武林高手正在哪儿开阁传艺呢。我们也是往那赶。”陶公子说着,把头转向娆桑儿。“桑妹!我们就在这儿坐下歇一会吧、喝点水再走好吗?”

    “看你那疲备的样子,我就同情你一次吧。”

    其实娆桑儿自己也累了,就把马拴在了道边的树上。

    陶青泥拴好马后去马背上的行囊里掏出水囊请婧塬喝。

    “我这儿有。”婧塬说着,就往后背的行囊里掏。

    陶青泥就把水囊送给了站在树荫下的娆桑儿。

    “首阳三道弯,青蛇爬云天,九峰盘瑶玉,白头饮天泉。”陶青泥喝完水,就吟诵起这四句顺口溜。

    “陶公子,这是山谣吗?什么意思?”婧塬问。

    “桑妹,你给婧公子讲讲吧。”陶青泥最了解娆桑儿的脾性,最精彩的事总是留给她。

    “这是当地的一段山谣,” 娆桑儿接过话往下说,“是夸赞那首阳山的,我们昨天在东边的左丘氏部落里听到的。那首阳山啊!听说由九座漂亮的山峰,象蛇一样连环盘绕而成……”

    左丘氏老族长的那自豪的神态和充满深情的语调,又浮现在娆桑儿和陶青泥的眼前。

    “首阳山,我年轻时去过一次,不过那时还没有什么首阳阁。”

    在骑马奔驰了十多天后遇到的左丘氏部落里,老族长自豪地讲起自己年轻时的亲身见闻。

    “首阳三道弯,青蛇爬云天,九峰盘瑶玉,白头饮天泉。”

    “这是什么意思?长尊。”陶青泥和娆桑儿几乎是同声问。

    长尊是他们对长辈人的尊称。

    “这是当地的一段山谣,是夸赞那首阳山的。那首阳山啊!由九座漂亮的山峰,象蛇一样连环盘绕而成。请饮茶,少年人。”

    陶青泥和娆桑儿就喝了一口,老族长饮罢,接着兴志勃勃地往下讲。

    “那是二十年前的初秋,一个大晴天,秋高气爽的,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晰晰的,我们来到了首阳山脚下,从山脚下往上看呢,翠华峰、章莪峰、猿翼峰、凫丽峰、羽望峰、丹熏峰、狐岐峰、鸟危峰、无极峰,九座山峰,盘环而上,形成三道盘弯,一峰更比一峰高。前面的两座清晰可见。中间的五座就一座更比一座地模糊了。最后面的两座,听说一般情况下,只能模糊地望到高耸入云的笔直轮廓线,是看不到峰顶的。但是那天我很幸运,我看到了鸟危峰白色的银顶,象一把青光剑上的白刃尖,直插云霄,还披着五彩的霓光。但是,无极峰还是没看到峰顶,名字也起得真是应景啊,无极!纵然那天是秋高气爽,也没看到峰顶。据说就是首阳山周边氏族里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几个人能看到无极峰的峰顶的,更别上爬上了。传说那峰上有九条尾的斑虎,有肥美的野羚羊,有角上开花的梅花鹿,踵嵬氏部落的人,曾经好几次组织了一帮人上去打猎。”

    “结果怎么样?”娆桑儿盯着老人好奇地问。

    “你猜呢?姑娘?”老族长笑着问她。

    “我猜啊?九尾斑虎他们肯定捕不到的,野羚羊和梅花鹿应该能捕到几只。”

    “哈哈哈……”老族长笑了。

    “怎么了?”两个年青人同时问。

    “还捕野羚羊和梅花鹿?!他们山门都没摸到,别说无极峰,连鸟危峰的山脚都没踩到,一到狐岐峰就迷路,转着转着就转回了原道,每次都是这样。”

    “啊!?怎么会这样呢?”两个年轻人几乎是同声惊问。

    “天知道!”老人叹了一口气,“你就听这名字吧,狐岐峰,鸟危峰,无极峰,就这个顺序吧,上苍为什么这么安排啊?也许上苍有上苍的难言之秘吧。”

    “怎么会有白色的银顶呢?怎么会有五彩的霓光呢?长尊!你老再给讲讲吧!”娆桑儿一看上苍都有解不开的秘,就转回这个环节上,好奇地问老族长。

    “因为最后的这两座,它高耸入云,峰顶终年被晶亮的冰雪所覆盖;到了夏天,冰雪融化,就形成一道道瀑布从峰顶流出,恰似银练从天而落,水珠四溅,在阳光的照耀下,有时就能看到五彩的霓光。瀑布的水落到山涧,形成了一条条山溪,最后汇成了好几个山湖。据说鸟危峰下有个山湖,是这四方八荒最高的一个山湖,水色如瑶玉,清澈又灵空,所以管它叫作瑶池,所以鸟危峰还有个名字叫做瑶池峰。而无极峰呢,又有人管它叫作白头峰。”

    “哦!”两个年轻似有所悟。

    “长尊,我明白‘白头饮天泉’了。那‘九峰盘瑶玉’这句是什么意思?”娆桑儿一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神态。

    “哈哈!你这丫头。不过我喜欢您这个样子。这句很简单,因为这首阳山盛产各种美丽珍贵的玉石,而且九峰产玉,各不相同。”

    ……

    婧塬听陶青泥和娆桑儿给他如此绘声绘色地讲述首阳山,更是心向神望了。

    “那请问陶公子,去首阳山如何走呢?”婧塬急切地问他。

    “就延着喇叭口里的这条东西道一直向西,大约还有六百里的路。可惜我们也没有多余的坐骑,否则的话我们就可以同行了。”陶青泥歉然道。

    “陶公子不必客气,我一路徒步走来,习惯了。你们先行。”

    “婧公子!你可要快点啊!”

    他们刚骑马走了几步,娆桑儿怱然想起了一件事,急忙转身对婧塬喊道。

    “据说首阳阁的开阁纳新是有时间限制的,好象就在七、八日内。”

    “好!我一定抓紧!”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便加速前进,一刻也不再耽搁了。没有吃的,他就猎捕山鸡野兔的,烤了充饥;或者干脆摘些野果、挖些野薯来裹腹。没有喝的,他就干脆捧一捧河水来解渴,接着再匆匆赶路,用了六天时间终于赶到了首阳山脚下。


图片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